•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13篇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14 18:02:09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通过研究以下的五年级教案范文,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通过研究以下的五年级教案范文,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一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

    二、初读课文。

    1.读读课文,试着回答自己的问题。

    2.检查字词。

    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学习课文。

    1.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出示ppt:

    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2.交流。

    佩佳:

    想再睡一会儿”,他觉得“还来得及呢”“先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又在果园里吃吃玩玩。总之他干事一推再推,最后一事无成。

    其他人:

    拖拉机手这一天翻耕的麦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墙,面包师制作的面包,图书馆里一天中人们看完后还回来的书。

    3.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4.佩佳错在哪呢?(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在明天去完成。)。

    5.最后佩佳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

    讨论:佩佳到底明白了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

    四、总结。

    谈谈你对“失去的一天”是怎样理解的?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二

    教材分析: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教学理念:

    把读贯穿课堂始终:朗读——读中感悟;诵读——读中生情;诗歌朗诵——以诵立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2.技能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用提供的词语写一段反映荒山植树后美好景象的话。

    3.情感目标:(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2)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冰雪融化,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就来读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谁来读题。从他的声音里你听出什么?还可以怎么读?你为什么这么来读。(陶醉或发问)。

    二、尽情朗读诗文,读出心情,读出感受。

    1、情绪渲染:诗歌是美的语言,诗歌是情的艺术。诗歌也是练习朗读的好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尽情朗读这首诗。让我们看看谁朗读得更投入,更专注,更有感情。

    2、这一课中有许多生字,通过预习认识它们了吗?(1)出示本课生字(包括二类字)认读。(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3、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想一想怎样读能读得出彩出色。

    4、师:读了以后知道这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吗?

    5、师:下面想请同学们尽情地表演或表现自己的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好吗?学生朗读水平不一,是一种资源,可以充分利用,所以学生的朗读过程可以这样进行:1、指名学生逐节朗读。2、群体评议高低,个体介绍朗读理解。3、再作新的朗读体验。教师的欣赏、评点、引导有机结合在其间。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学会了哪些字?哪些字感觉较难写难记?2、重点指导下列生字。袍、裸:衣字旁,别写成示字旁。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二、咀嚼诗歌韵味,探究表现特点。

    1、师:同学们朗读得都很尽兴,很投入,朗读中你体会到诗歌韵味了吗?(板书暗示:语言——情韵)。

    2、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体会,将自己的感受、发现有书上注下来。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议一议,十分钟后集体交流。

    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作出评价或引导。

    [咀嚼要点]之一:植树的场景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的植树经历。如言:提着水桶,扛着树苗,走向旷野——满怀激情。挖坑,放苗,回土,浇水——一脸欢笑。这样的场景,这样的情感作者表达出来了吗?品赏体会:“踏”春风?意韵:春风是轻柔的,脚步是轻盈的。

    之二:植树的意义1、课文中写了几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1欣赏法。

    有些课文的段落荟萃了许多好词好句,我们常常为之陶醉。欣赏法则是在熟读课文后在字里行间寻觅优美词句,说出理由,感情朗读,相互交流,自赏共赏。如《爱莲说》、《春》、《听潮》等,分别圈画出有关好词佳句,通过听录音或看录像,及多次有声有色的朗读,形成记忆。

    2图画法。

    就是背诵课文时,凭借图画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头脑回忆出来,边回忆作者怎样写雪景,及由雪景引出的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有些诗词没有插图,我们都可以根据诗词内容与意境,自己动手画图配诗。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都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3比较法。

    即比较句式的特点进行记忆背诵。如背诵《白杨礼赞》第七段,抓住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最后是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句式特点。抑:没有……没有……也许……(否定句),如果……那么……(假设);扬:但是……更……它是……(先转折,又递进,然后肯定)。

    当你……难道……难道……难道……难道……(第一句是肯定反问,后三句是否定反问,四个反问构成一组排比句群)。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则要比较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则先斥后驳。这样,从比较中折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

    (1)了解。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6)记录。就是做好读书笔记。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三

    语文教案,其价值不再教案本身,而在于形成教案的过程,要看教案是不是老师阅读文本的结晶,是不是老师思想和智慧的体现。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苏教版三年级语文课堂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课前准备:

    1.选择一段优美的关于秋的音乐磁带。

    2.准备录音机1台、实物投影仪1架。

    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放音乐磁带)。

    2.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交流感受: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吗?(揭题读题)。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读通诗文: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哪种声音,喜欢的话多读几遍。

    3.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黄叶说:“________”

    蟋蟀振动翅膀,“_____”,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在唱着:“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________”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读,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来促读。)。

    4.配乐朗读。

    a.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音试读。

    b.指名朗读,当堂展示。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行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话写。

    2.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一段小诗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现出来。

    3.汇编成诗:几个同学自由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制成作品,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

    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够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课文内容以及对比辨析、近义互解等方法理解文中“道别、叮咛、歌韵、歌吟”等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中描述的秋天的声音,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声韵美、景色美,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特色,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教学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中的新词,边读边想象,感受秋天的美。

    教法:情境诵读法、迁移引导法。

    学法:对比练习法、阅读想象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自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指名学生发言,从视觉、听觉、感觉等不同角度去了解秋天。)。

    是啊,有人喜欢看秋天,看它的五彩斑斓。今天,让我们来听秋天,听秋的声音。

    (板书课题)。

    谁来读读?(指导朗读,读出停顿,读出静心,读出陶醉,读出号召。)。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诗,读好它就是最美的语文课。

    二、学习新课:

    1.自己读一读,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每人一节,检查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3.检测朗读:

    (1)指名分节朗读。

    (2)词语认读检测。

    4.分节朗读,读出节奏:

    出示第一、二节:

    老师也想来读,请你仔细听,这样读好吗?

    (老师范读第一节,学生点评,指导学生读好象声词,读出秋天的幽静。学生练读第二节。)。

    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这两节放在一起读吗?

    (引导学生发现诗节语句结构的相似性,第一节写秋风吹树叶,第二节写蟋蟀鸣叫。)。

    当你找到了规律,就可以把它读得很好。现在请你在诗中找一找,还有类似的语句吗?

    (引导学生发现第三节、第五节、第六节中的近似语句,指导读出节奏和情感。)。

    (1)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指导读好“暖暖的叮咛”“掠过”“歌吟”。)。

    (2)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指导读出排比句的起伏变化。)。

    (3)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指导读好“远方”“匆匆”。)。

    还有一节,谁能来试着读读?其他同学听听他是怎么读的。

    再出示: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5.想象朗读,读出趣味:

    听着大家的朗读,我仿佛也走进了作者眼中的秋天里。

    (1)出示第一、二节:老师读,学生闭上眼睛听听,你能看到那幅画吗?

    (引导学生想象秋风吹黄叶、蟋蟀擦翅的场景,补充语言训练:黄叶会说什么?蟋蟀会唱什么?)。

    (2)我们把诗歌变成了图画,你能把图画变成诗歌吗?

    (出示秋雨图和诗歌架构,让学生尝试填空式表达。)。

    (3)出示第三小节,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能用这样的句子再来说说吗?

    (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听到的雨声。)。

    (4)试着自己读读,还能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来?和同桌说一说。

    (5)组织全班交流,让秋天的美丽个性化呈现。

    6.一咏三叹,读好结尾: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

    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

    (声音渐小,秋去秋来。)。

    三、小结:

    听听,秋的声音——看看,秋的风景。

    《秋天的雨》。

    教学要求: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要求:

    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

    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

    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称。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字,指正字音。

    3.边读边思考:金色巴掌指的是什么?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横线标出来。

    2.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通过上下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四、交流课文内容。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生字,提醒学生与熟字区分比较。

    3.书写点拨。

    4.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内合作交流。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励学生朗读。

    4.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借助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如,本文中“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5.你能说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吗?

    6.短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还有什么样的美景?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四、总结感受。

    1.这篇课文描写了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秋天一夜风雨过后天放晴了,“我”在上学路上,发现水泥道上布满了落叶,通过比喻的手法详细描写了水泥道的美,最后动情地赞赏了水泥道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上学路上水泥道的美。

    五、拓展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2)梧桐树的落叶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3)棕红色的小雨靴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4)我还知道: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的水泥道(亮晶晶)的水洼。

    (绿油油)的麦苗(青灵灵)的树叶。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教学重点: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课学习。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

    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三、生字的教学。

    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2、上节课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来。

    体会。

    作者写出了水泥道的'何种之美?

    二、新课。

    学习。

    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说给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是什么意思,换成“晴朗”可以吗?表达有区别吗?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粘”这些词语感受到了秋天梧桐叶的色彩美,而“湿漉漉的”“粘”把雨后的水泥路的潮湿、温润展示出来,一种秋色下温润美丽的景色展现眼前。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5、这篇课文抓住了哪些事物进行描写?

    三、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

    四、课堂。

    总结。

    作者观察细致、语言生动,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把雨后水泥道的独特的美,写得淋漓尽致。我们一定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

    五、课堂作业。

    1、课堂小练笔:写一写你上学路上发现的美景吧,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课文表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查查字表中的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查查字表中的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文中作者的写作之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2.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梦想。

    3.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歌,在诗作中,小作者描绘了他的梦想,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梦想是什么,他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又做了哪些事。(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读通课文。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正音。

    3.指名学生分小节读文。

    5.引导学生通过回答以上的问题,理清课文的脉络。

    三、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小节。

    2.说说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作品寄出去的,当时他的动作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读一读作者当时的作者。

    4.思考:第二小节写的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引导学生想象出当时的画面。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

    6.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识记生字。

    2.书写,教师指导“载”、“蓄”等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说说作者的梦想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梦想的?

    2.复习生词。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3—5小节,说说作者想象自己的文章是否被发表了,体会当时的心情。

    2.如果没有被发表,作者当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3.他气馁了么?你从哪儿知道的?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5.默读课文的6—7小节。

    6.看看作者的梦想到底实现了没有?描绘一下当时的情景,边读边体会。

    7.说说从最后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看待作者的这个梦的?

    三、升华感知,体会梦想:

    1.你的梦想是什么?

    2.看了小作者为了他的梦想做的努力,你有什么感受?

    3.你认为你应该为了你的梦想做怎样的努力,你会这样去做么?

    四、小结全文:

    任何人在自己年幼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有的人长大后这个梦想变成的现实,他实现的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梦想只是小时候的一个“梦”,他并没有花力气让它变成现实,如果你们想让自己的梦想实现,请为了它而努力吧,相信你们也会成就自己的梦想。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五

    教学目的: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积累词句,感悟引号的特殊用法。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

    4、让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道学习12课《失物招领》,请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失物,招领?)。

    3、你最想知道什么?(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丢失东西的人领回了自己的东西吗?)那我们就读课文吧,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1、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小朋友丢的垃圾)。

    2、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学课文。

    1、学生自由读:先读准字音,学习读好轻声音节,标好小节、

    2、检查自学情况:。

    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一人读一段,一行一行地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年级的学生去植物园参观)。

    教学生字“级观”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教学认字“围”生字“专”重点指导书写笔顺。(教学时可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老师进行)。

    五、讲读(3—8)自然段。

    1、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出示唐老师的话:

    唐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解释“严肃”)在什么情况下老师会严肃地说话?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自由读——抽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

    4、小组交流汇报。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并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组再次合作学习: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6、小组交流汇报: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8、自由读3—8自然段。练习读得流利、有感情,注意体会轻声的读法。

    9、分小组读3—8自然段、

    六、拓展延伸。

    2、学生交流。

    检查座位下有没有“失物”。爱护环境是一种好习惯,希望同学们能自觉养成这种好习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六

    本文写了四合院和楼房住宅的不同,指出了四合院中邻里的关西密切,楼房住宅邻里关系疏远。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小四合院里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那份温馨。

    3.体会作者抓住具体事情来表情达意地方法。

    重难点:体会邻里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以及作者对四合院的留恋。

    教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

    学情分析:学生对四合院比较陌生。

    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1.自主阅读。

    2.自读想象。

    3.体验情感。

    二.阅读指导。

    1.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找画词语,把课文读书读流利。

    2抓住重点段,学生自读体会。

    (1)自读第2---4自然段,想想小小的四合院为什么给作者的印象是那样深刻,那样神奇迷人。

    (2)学生讨论交流。

    (3)体会作者抓住具体的事例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4)体会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作用。

    讨论:为什么要加上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三.语文实践。

    了解一下具有老北京特点的建筑。

    四.作业:自选。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七

    教学过程。

    2、好,时间已到,谈谈你们的感受好吗?

    3、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6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现在还是个谜,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我们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朗读理解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此时此刻的元元,内心一定非常后悔。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元元后悔什么呢?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进教室才后悔的?请大家读1—4自然段,找出能表现元元后悔的句子,读一读。同桌合作交流。

    (三)实践活动、深入感悟。

    1那么,一分钟究竟有多重要呢?下面我们亲自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能做什么,好不好?第一组学生读书;第二组学生写字;第三组学生口算;第四组学生绘画。一分钟过后交流汇报。

    2你知道一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人们驾驶着汽车一分钟可以行驶11公里,印刷厂的工人叔叔借助先进的机器,一分钟可以印刷133张报纸,在北方农民伯伯能用收割机一分钟完成一百平方的麦地收割)。

    4.汇报演出(在演中议一议)。

    做一个永远和时间赛跑的人,这样你一定会成功。

    1.齐读课文。

    2.作业:(1)抄写生字词。(2)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八

    1、思想教育目标:体会友情的美好和可贵,培养尊重朋友、爱朋友的美德。

    2、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认识新笔画“”和新部首“辶”;模仿表示“请求”的句式;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正确使用“再、也、又”。

    3、能力目标: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体会各角色的心理感受;有节奏、语气、注入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文中了解字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冬冬的心理活动及变化;感情朗读。

    三、教学难点。

    理解“朋友”的真正含义;学会互相体谅、友好相处,培养尊重别人的美德。

    四、教具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读顺课文、读准生字字音、随文了解部分字义、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

    三、教学过程。

    (一)创景引入。

    1、在幼儿园、小学都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有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和他做朋友?(引导多看别人的优点)。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朋友之间友情的文章,好吗。

    3、揭题板书:冬冬读课文。

    指名读、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运用平时的识字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并做记号,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共同指读,正音。

    3、看你们读得那么带劲,老师也想参与你们的学习,同意吗?

    范读,看看有些字音老师是怎么读的。

    4、汇报通读,学习多音字“教”,以句子体会。

    (1)老师在教我们读课文。

    (2)我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

    (三)熟读课文体会冬冬和丁丁的心情。

    1、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2、分段读文,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次,教师指导读。理解“再、也、又”

    3、分组分段赛读,生生评价。

    4、指名分段赛读。

    (四)随文识字。

    1、齐读字卡。

    2、将自己最想认的字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读(带出词)。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课件游戏:哪个字闪烁就以最快的速度读出来,对了奖星。

    5、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评价。

    6、分4人小组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多。

    7、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8、课件展示:读词。

    9、问答游戏:一人说字,另一人则立即用这个字组词。

    (五)再读课文,进行感悟。

    1、课件:展示动画,配课文朗读,学生可以跟读。

    2、感情朗读:起立读,以施展才能。

    (六)欣赏歌曲找朋友。

    (七)课堂练习。

    (小黑板出示)选字填空。

    (1)第一次没唱好,我唱了一遍。

    (2)妈妈,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吧!

    (3)丁丁能把字写好,我能写好。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友情的珍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8个生字。

    二、教具准备。

    课件、卡片、彩笔、田字格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冬冬是个胆小的小姑娘,有一次在课堂上读课文时发生了什么呢?

    (1)抽读第一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2、冬冬越读声音越小,同学们有什么表现?冬冬怎么了?

    (1)这时的冬冬是什么心情?

    (2)如果你是冬冬,会想什么?

    3、正在这时候,丁丁站了起来,他做了什么?

    (1)齐读第三、四自然段:丁丁是怎么做的?说了什么?(投影:a、我觉得冬冬的声音很好听,我喜欢听她读课文。b、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读这两句话)。

    (2)分组讨论。

    1、如果你是冬冬,听了丁丁的话,会怎么想?

    2、如果你是笑话冬冬的那位同学,听了丁丁的话又会怎么想?

    3、你觉得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喜欢他吗?想和他做好朋友吗?(表白心声)。

    (3)老师,让冬冬再读一遍好吗?”认识这是表示“请求”的一种句子形式。仿照这种句式说一说。

    4、分角色朗读。

    (二)拓展性练习。

    在你们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各是怎么做的?评评谁做得对。

    总结:同学们都喜欢和爱帮助人、信任人的同学做朋友。希望今后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欣赏别人、帮助别人,这样你才会有更多的朋友,也只有这样两个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三)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开火车读字卡。

    2、同桌互检互考。

    3、口头说词句:字——词——句。

    4、四人小组讨论:如何记忆这些字?

    5、小组派代表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四)生字书写。

    1、这八个字该如何写?书空,有异议的做记号。

    2、都会写的字,在田字格中如何写才好看?

    4、根据范写进行仿写(先描再写)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展示、交流优秀作品,

    (五)拓展:写好后和同学交流读文记字及学习上的其他方面的方法。

    板书:

    冬冬读课文。

    (冬冬)胆小声音小(丁丁)声音好听再读一遍。

    脸红读不下去。

    又好听又响亮。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九

    一、板书课题:

    1、自由读文,找一找,我家门前的海有怎样的特点?

    2、汇报。

    二、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些语句使你你有了这样的感受?

    三、汇报交流。

    1、第一段:说明事物都被染蓝了,指导朗读。排比句,强调海蓝。

    2、第二段:引导想象还有哪些事物也变蓝了,指导朗读。

    3、第三段:暗喻,交代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结群洄游”,体会蓝天中事物和大海中的事物的相似之处,指导朗读,读出有趣。

    4、第六、七自然段:学生再自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第六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大海给予作者的乐趣、遐思的翅膀、童心,再次体会排比句。第七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还能说渔家的孩子有着怎样的心。

    四、总结:大海给了我力量、给了我乐观的态度,大海陶冶了我的情操,又机会也希望同学们再去看看大海,体会大海的美好。课后自评(李广贤)作为三年级的阅读课文,我想重点应该落实在品词析句、理解感悟内容。运用的形式就是通过朗读、想象,在交流与合作中巩固知识。因此这节课在设计上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初读课文,了解特点。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会初步地概括大海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归纳概括大海的特点。

    二、细读课文,理解特点。在学生找到概括出大海的几个特点之后,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到相应的语句理解特点,从而体会大海的美。

    三、汇报交流,品味特点。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使学生理解大海的美,体会大海给予作者以及对作者的影响。

    四、质疑问难,感悟特点。通过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文章内涵。

    当然,我的预设和生成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在实际教学过车观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第一,生生交流的机会少,有老师带着学生学习的痕迹。

    第二,教师调控不够及时,缺少教育的灵活性。

    第三,教师的评价有些滞后,评价之后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第四,努力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和发现,但教师放手还不够。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十

    1、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的特点,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领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学习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具准备:

    1、有关威尼斯小艇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分析这些资料,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播放投影片,如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北京的_等,最后出_尼斯的小艇。)。

    2、这是意大利的一座水上城市,出门见水。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

    3、谁来说说你在课前所了解到的威尼斯?(在意大利北部的亚德里亚海滨,蔚蓝色的海水中散布着100多个小岛,勤劳勇敢的威尼斯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些小岛上营建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家园,整座城市内177条水道纵横交叉,400多座桥梁横跨水道,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威尼斯水城有“千桥之城”“水上城市”的称号。)。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威尼斯耸立小艇桥梁纵横交叉静寂雇定祷告保姆操纵自如。

    2、自由放声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4、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自己读第1、2自然段,把你认为和小艇有关的句子画出来,并用笔画出小艇的简图。

    2、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就像我们街头的汽车。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想想前半句与后半句之间的关系。谁能用一个恰当的关联词把它连接起来?(因为河道纵横交叉,所以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3、威尼斯的小艇又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前画小艇,画完后介绍小艇的样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4、让我们看看小艇的样子。(出示图片)读一读课文中写小艇样子的第2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5、老师出示对比句:

    (1)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2)威尼斯的小艇很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有点儿翘,行动轻快灵活。

    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句子(1)好在哪里。

    6、你能用读的方式表达对小艇的喜爱吗?(练习读,指名读,引导背。)。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坐上这样的小艇一定感觉非同一般,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段话,听完后说说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干些什么,感觉如何。(人们坐上小艇后,可以看到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感觉很有情趣。)。

    3、带着这样美好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坐在小艇里的情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练习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反思。

    1、学生基本不熟悉威尼斯异国他乡的独特地理风貌,因此教师可通过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_尼斯优美的风光。当看到图片上威尼斯到处是河道,人们推开家门就是河,要出门就得坐小艇等画面时,学生就会很直观地感受到小艇是这个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2、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设想船夫会说什么。这样,在无形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学生了解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学习第4自然段的写法,能围绕重点句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

    1、威尼斯夜景图。

    2、文章《威尼斯之夜》。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威尼斯小艇纵横交叉船舱保姆祷告耸立沉寂桥梁。

    2、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子的?坐在小艇里有什么感觉?谁来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画出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2、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在哪里呢?(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3、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演示,边体会。把桌面当做河面,把书本摆放在“河面”上当做来往的船只,把自己的文具盒当做小艇,自己当船夫,根据课文的描述,“驾驶”小艇穿梭在河面上。

    4、作者为什么能把船夫的驾驶技术写得这样精彩呢?(作者一定留心观察了,所以才写得这样好。)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总结,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5、老师引读,学生接读。

    老师: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学生: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老师:他动作灵活——。

    学生: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老师:他速度极快——。

    学生: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6、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5、6自然段。

    1、船夫技术这么好,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一定非同一般。默读第5自然段。

    2、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3、小结威尼斯小艇的作用。

    学生讨论填空题:

    白天,()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需要坐小艇。(商人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交友、小孩子外出呼吸新鲜空气、老人带全家上教堂做祷告)。

    小结:生活在威尼斯的人们出门都离不开小艇,难怪作者说它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4、白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小艇,夜晚也同样离不开小艇。我们一起去看看晚上的威尼斯。(出_尼斯夜景图)。

    5、用自己的话说说威尼斯的夜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课文是怎么写的?请大家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喜爱之情。

    四总结。

    学完《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发言)。

    五布置作业,扩展活动。

    1、熟练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阅读《威尼斯之夜》。结合阅读的感受,把威尼斯这座美丽的城市介绍给你的家人和朋友。

    教学反思:

    1、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一部分学生只有感受,在写的时候不知道怎么下笔,这是要加强的地方。

    2、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因此,在教学中可反复让学生阅读,从中体会那种异域风情的美。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的精神一直处于兴奋的状态,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有裨益。

    板书设计:

    威尼斯的小艇。

    小艇、交通工具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交流)。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十一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背后的小故事,学习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式完整表述。

    2、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感受自己名字的独特性。

    活动准备:

    1、布置幼儿事先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名字的写法、含义以及取名时的小故事;。

    2、每个幼儿的名字卡片、写字笔、书写卡、一本签名簿等。

    活动过程:

    1、寻找自己的名字。

    (1)教师将幼儿的名字卡片排成四行贴在黑板上,并用数字做好行的标记。

    (2)教师:请你们猜猜这些写满字的小纸片上写的是什么?

    (3)教师: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那里吗?(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

    (4)幼儿寻找:互相说说自己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叫什么。

    (5)集体交流:以开火车的形式引导幼儿用“我的名字在第几行、第几个,我叫“的句式来介绍自己的名字和位置。

    2、说说“我的名字”

    (1)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那么,你还有其他的名字吗?你有小名吗?谁会叫你的小名?(引导幼儿互相说说关于自己小名的情况。)。

    (2)教师:大家叫你小名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如:别人叫我小名的时候我感觉很开心,很亲切;有点难为情,因为我长大了等等。

    3、交流“我的名字”的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钱钟书”,让幼儿了解伟大作家钱钟书有关名字的故事。

    (2)教师提问:爸爸妈妈为什么给钱中书取名叫“中书”呢?(因为他从小喜欢书。)。

    (3)教师:那你的名字有什么故事吗?引导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名字的故事。

    (4)集体交流自己的名字的故事。

    (5)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寄寓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4、我会签我的名字。

    (1)教师:小朋友们会写自己的名字吗?请大家在自己的小纸片上写一写。

    (2)让幼儿分别在纸片上练习写自己的名字。

    (3)教师:老师准备了一本签名簿,你能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吗?

    (4)幼儿逐一在签名簿上签名,互相欣赏自己写的名字。

    活动延伸:画名字,让幼儿发挥想象用漂亮的图案和颜色来装饰自己的名字。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要、连、百、还、舌、点”等六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13个生字,学会“要、连、百、还、舌、点”6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哪?

    生:动物园。

    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王国开大会》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动物王国开大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动物王国怎么了?

    师:动物王国怎么了?

    生: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物、虎、熊、通、注、意、遍、百、舌、鬼、脸、准、第”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6个生字:“要、连、百、还、舌、点”,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本文告诉孩子通知一定要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培养孩子严谨、全面的思维。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2、听写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分段朗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和。

    1、学生分小组读,给生字正音。

    2、文章有几个自然段?(18个自然段)。

    3、全班集体朗读课文。

    三、课文详解。

    师:文章里写了多少动物?

    生: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师:狗熊第一次用喇叭通知大家,少说了什么?

    生:忘记了告诉大家开会的时间和地点。

    师:狗熊第二次通知大家,为什么大会还是开不起来?

    生:狗熊没有说地点和具体时间。

    师:狗熊第三次通知大家,为什么大会还是开不起来?

    生:狗熊没有说明地点。

    师:从这个故事里,我们知道了什么?

    生: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点和具体时间,做一个思维严谨、全面的孩子。

    四、再读课文。

    1、小角色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总结:通知一定要交代清楚地点和具体时间,我们要做一个思维严谨、全面的孩子。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篇十三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黑格尔的话: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

    ——黑格尔。

    2.中华民族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你知道哪些剧种呢?下面我们来听几段戏曲,看看你能不能说出他们分别是什么剧种?(课件播放,学生猜一猜他们分别是什么剧种。)。

    3.你能说说戏曲表演有些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4.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了解的这个剧种啊,有着600多年的历史,比国粹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板书课题,齐读),跟其他剧种相比,藏戏有着怎样的表演特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5.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让我们先来读读学习提示,想一想这段话告诉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藏戏?(根据回答板书:形成、特色)。

    二、读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20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4.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5.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指名读前三自然段。

    问号背后的东西?

    (强调藏戏的特点,表达强烈的民族的自豪感。)。

    3、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课文哪几段具体描写了这三个特点?

    2.默读8—20小节,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体会藏戏的面具不但每一种颜色都有它的象征意义,颜色和形状还非常地夸张。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这在戏曲表演中是多么独特的现象啊,难怪作者一开始就这么赞叹——齐读课文第1句。

    4.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想想不需要舞台的藏戏简陋到什么程度?从那里体会到?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和那些以精美的舞台与华丽的灯光做背景的其他戏曲比起来,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为背景,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伴奏,在观众团团围坐下席地而唱的藏戏显得多么质朴、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啊!齐读17、18小节。难怪作者会这么赞叹—齐读课文第二句话。

    5.自由读19、20小节,你还了解到藏戏的什么特点?

    6.没有舞台,席地而唱,演出时戴着面具,一部戏一唱就是三五天,这在戏曲表演中是多么独特、多么稀有啊,难怪作者开篇就用了三个排比反问句来表达心中强烈的赞叹和自豪之情(齐读1—3小节)。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这么独具特色的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这里面还有一个美丽感人的传说故事呢,(板书:传说)请大家自由读读4—7小节。

    最热苏教版五年级语文课堂教案范文(1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