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2023年,五年级,22篇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 行政公文 ]

    行政公文 发布时间:2024-04-06 06:41:33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案能够起到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步骤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下面是一些优秀的五年级教案案例,可以给教师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一观察物体(2)。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2。教材第3~4页练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案能够起到明确教学目标、安排教学步骤和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下面是一些优秀的五年级教案案例,可以给教师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一

    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2。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第2课时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2.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具运用: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让同学画不同的摆放方法,引导学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教材第2页例2。

    3.学生小组合作操作。

    4.各组展示本组搭好的作品。

    5.师:请说一说你搭过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略。

    6.师:可以先根据正面图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体图形,再根据上面观察到的图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根据左面图形确定最后的.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3、6、7题。

    四、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体图形,再摆出符合上面的立体图形,最后确定立体图形。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只有唯一的一种情况。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二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昵、龄、敏、遗、沐、躯”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首诗。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充满情趣的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一首诗。

    教学难点:学习朴实有趣的语言,体会诗歌内涵,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或字幕投影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而有一个人,我们大家都称呼她为“妈妈“,同学们这样称呼她,老师这样称呼她,爸爸妈妈这样称呼她,她就是我们共同的妈妈--祖国妈妈。

    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少白的一组诗--《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作者对祖国妈妈说了哪些悄悄话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用笔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字词典解决,争取读得准确流利。

    2.交流反馈初读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听读正音。

    (2)集中识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边读课文,边感知内容,说说每首诗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交流,反馈。本组诗以一个稚嫩可爱的儿童形象向祖国妈妈诉说自己的心里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4.带着这种情感体验再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还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把这些收获总结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认读、听写生字。

    2.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品读感悟,知道朗读。

    1.学生自读自悟:作者对祖国妈妈说了那些话?你读懂了哪些?还有那些不理解的诗句?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悄悄话”?在诗旁边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

    2.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1)《称呼》一诗通俗易懂,语言富有儿童情趣。前三句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写出了“我”“爸爸”“爷爷”三代人都称呼祖国为“母亲”,祖**亲有千千万万的儿女。“母亲”这一称呼将祖国与“我们”的距离拉近,更加形象化。最后一句,则以自己是“母亲”最年幼的儿子感到无限光荣,爱国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2)《年龄》一诗第一句用“德高望重的老人”写出了祖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用“火红的青春”写出了祖国今天的新面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方志敏的遗著《可爱的中国》,补充今天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新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信心、决心,学习第二、三句。

    (3)《画像》重点指导理解“于是,我想到了好多好多的英雄,他们是骨子里最像您的中国娃。我正决定找他们的模样,把您的形象描画”。谈谈对祖国的印象,谈谈祖国的英雄儿女以及他们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最后两句说要照着英雄的样子描绘祖国,这表达了自己愿意继承优良传统,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发扬光大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诗句。

    (1)学生齐读。

    (2)学生选择最喜欢的诗句自由诵读,当堂背诵。

    (3)检查背诵情况。

    三、拓展延伸。

    对于祖国妈妈,你有哪些悄悄话要对她说?学做小诗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四、课堂小结。

    写下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作为资料保存吧!

    1.说给祖国妈妈的悄悄话。

    称呼--祖国妈妈。

    年龄--越活越年轻。

    画像--长得像妈妈。

    课后记:课文由三首相对独立的诗构成,通过写和“祖国妈妈”说悄悄话时遇到的几个疑问,从多方面表达作者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课文不仅使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祖**亲”,也更加深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爱。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较浓厚,教学时我仍以朗读中激发情感,读出感情,熟读成诵。学生也很积极,效果较好。尤其在课末“请把你的悄悄话说给祖国妈妈听”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给了我不少惊喜!

    课题:2.香港有棵老榕树。

    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湾、港、榕、筑、商、挪、签、吨、扭、赢”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这棵榕树的昂贵之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和内涵,明白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含义。

    教学准备:cai图片,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播放cai图片,教师配以动情地解说,介绍香港的这棵老榕树。提问学生:喜欢这棵大榕树吗?想对它了解得更多的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写的《香港游客老榕树》。

    2.出示课题。

    3.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了解些什么?和学生一起梳理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语,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与同学讨论。

    (3)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相机检测反馈。

    (1)字音。

    (2)字形。

    (3)理解词语。

    (4)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写香港人为保护闹市一棵百年老榕树而采取了最昂贵的保护措施,使之成为香港乃至全世界最贵的一棵树,盛赞香港人对老榕树的爱和尊敬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3.再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生词,感知主要内容。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收获不小吧?请同学们各自总结一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3.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1.边读边画,提出各方面的疑问。

    2.交流自己的疑问。

    3.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

    (1)这棵老榕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棵老榕树的昂贵究竟体现在何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3)“树,活的树,又不卖,何言其贵”这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

    (4)为什么要写一位老作家访问香港的往事?

    (5)第12自然段的朗读语调应该是什么样的?

    (6)如何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4.小组讨论,推荐一名学生班内汇报交流。

    5.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三、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教师朗读《鸟的天堂》。

    2.学生结合课文,谈感受。

    四、课堂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们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将自己的其实总结一下吧!

    课题:3.城市的明眸。

    教学目标:1.认读“眸,辟,韵,矗,廊,禹,襟”几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似,旋,分”。

    2.理解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明白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体会作者对青岛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与青岛雕塑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能看到人的内心,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市也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城市的无限风光,感受城市的美。

    1.教师板书“明眸”并教读字音,解释意思,即明亮的眼睛。

    2.板书“城市的明眸”。

    3.展示青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谈谈最深的印象。

    4.揭示课题。

    给你信箱最深的是青岛的雕塑,这就是城市的明眸。

    二、初读课文,自学自词。

    1.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词。

    2.辨析3个多音字。

    三、再读课文,自学交流。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思考,圈点批注。

    (2)交流讨论。

    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比喻手法运用来理解,“城市的明眸”指的是精美的雕塑。结尾强调领悟这些雕塑为城市增添了许多风景,“倍加亮丽了青岛”,多么“使人迷恋”,所以说他是“城市的明眸”。

    (3)引导学生体会开头、结尾的写法。

    以“城市的明眸”开头,又以“城市的明眸”结尾,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圈点批注。

    (2)交流讨论。

    (3)教师点拨。

    a.介绍了文化名人雕塑园,海风园,海韵园等,写得做详细的是海涛园。

    b.先是介绍海涛园主题雕塑“天地间”,又介绍做令人动心的“世纪长廊”,以及令人感动的盲文说明图的设计细节。

    c.写出了海涛园雕塑的特点,突出了设计这的人文关怀,不忘给盲人装上一双“明眸”。

    (4)教师相机点拨,这部分作者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5)展示收集的有关青岛雕塑的文字或者图片资料,欣赏、感受青岛城市的魅力。

    四、感情朗读,领悟真情。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朗读,读出对青岛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你对“世纪长廊”十二根圆柱上雕刻的历史故事感兴趣吗?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的主要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再现出来。

    六、课堂小节。

    总结一下本课的收获吧!备注:

    板书:

    3.城市的明眸。

    精美的雕塑。

    名人园海风园海韵园海趣园海涛园。

    建设者的聪明才智。

    课后记: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仍放手让孩子们自学,经过四年级一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不错。但是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是不够的,课文详略得当,我以此启发孩子写作要仿效。

    板书:2.香港有棵老榕树。

    超级待遇。

    香港人------老榕树。

    明智远见。

    课后记:在学习本文时,开始还不错,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较充分。但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淡下来了,教学变得很费力也很勉强,如最后一段“只有懂得爱之物和尊敬植物的地方﹒﹒﹒﹒﹒﹒奇迹的地方”这一句的理解,感觉是自己直接把“答案”“灌输”给孩子们的。

    课题:口语交际1.名字中的语文。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交流、查阅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创设情境,分组活动,人人参与,促进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名字中的语文现象,领略祖国语言的文字魅力。

    教学难点:根据同学名字的特点赠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广泛收集我国古今名人的轶事。

    2.向父母等长辈询问自己名字的来历、意义等,看谁获得的相关信息多。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每个名字都蕴藏着语文,这节课我们将要进行“口语交际”,主题是“名字中的语文”。

    二、自读“口语交际”提示,明确交际目标。

    1.自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1)学生自读提示。

    (2)讨论交流口语交际的要求及内容。

    2.师生共同却东各项交际要求及内容。

    三、小组交流。

    (1)就小组成员名字中不懂字向本人提问。

    (2)把长辈给自己起名字时发生的故事说给小组成员听。

    (3)说说当你知道父母为自己起名字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四、猜想性评价。

    1.教师列出若干本班学生的名字,请学生进行猜想性评价,本人验证。

    2.教师相机引导归纳。

    五、创意性表达。

    1.了解你最感兴趣的同学的名字的来历。

    2.根据其特点写赠言。

    3.全班交流评价。

    六、交流平台。

    1.交流自己手机的我国古今名人名字资料。

    2.吧大家收集的资料装订成册,课后传阅。

    七、小结归纳。

    通过口语交际,加深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了解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感受了名字所散发吃饭胡来的文化气息,领略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你还有那些收获呢?自己归纳一下吧!备注:

    板书。

    课后记:在上这次课前,我先讲了一个有趣的名字的故事给学生们听,引导他们自己去准备,探寻自己或者家人名字的故事。

    教学后,我一时倒,要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就压引导学生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同事也可把品德教育融汇到交际过程中,以此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课题:习作1.家乡。

    教学目标:1.学习本组课文的写作方法,并适当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2.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3.认识家乡、了解家乡、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想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抓住最有特色的内容写具体。

    教学准备:查阅资料,领略家乡的美景,了解家乡的历史、特产,知晓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对家乡喜爱之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一组有关家乡的精彩图片,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审题立题,拓宽思路。

    1.回顾引路。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组课文《香港有棵老榕树》《城市的明眸》的写作特点,谈谈作者是怎样抓住最有特色的内容写具体的,运用了那些方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悟。

    2.引导交流。

    指导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说说家乡有哪些让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

    3.明确习作要求。

    阅读自作提示,交流了解本次习作要求。

    4.交流方法,启发选材。

    (1)格局所选题材,分组交流。

    (2)明确习作着眼点。

    a.介绍家乡的风景,应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描写,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把自己的感受写进去。

    b.介绍家乡的特产,应抓住事物的大小、形状、把事物的特征反映写出来。可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写。

    c.介绍家乡的变化,应抓住变化做大的一两个方面来写,不比写得面面俱到。对变化前后不同面貌的描写,对一些具体是咧的叙述,要生动具体,表达出自己喜爱极爱轩昂的感情。

    三、构思准备。

    学生构思,准备作文。

    第二课时。

    一、构思成文。

    1.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2.教师巡视,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自主评析,修改完善。

    1.学生交流习作初稿,学生评议。

    2.教师指导点评。

    3.教师提出修改建议,教授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粗读全文--细读全文--精读全文。

    三、交流习作,展示成果。

    1.班级举办一次“爱我家乡”的习作专刊。

    2.学习他人习作,谈写作启发。备注:

    板书。

    课后记:

    我觉得写好这篇作文一定要学生们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然后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写作顺序了。另外要发挥想象,这样可以让文章生动,文章最后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三

    小数除法单元备课。

    (主备人:区实小邓云峰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2章)。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首先在小数除以整数中,教材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现了把千米数改写成米数,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其次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比如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商的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三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2)计算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景。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内容更是如此,因此教材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内容,在计算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购物、乘车、计算用水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时引入计算器。

    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专门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六)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我的例子提醒(注意)。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83.2÷26=78÷65=。

    39.6÷48=1、小数点怎么办?

    2、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怎么办?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51.3÷2.7=。

    91.2÷0.57=1、小数点怎么移动?

    2、商的小数点应该与移动后的还是与移动前的对齐?

    商的近似数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0.3333……≈13.67373……≈。

    循环小数举例子、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循环节。

    ※1.5÷7的商是循环小数,记作0.2142857142857……,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点后第40位上的数是()。

    2、循环小数和无限小数怎么读?

    3、小数的分类中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1、一般的三步应用题。

    2、审题(划关键词语)。

    3、画线段图帮助分析。

    4、写思路或者数量关系。

    小数除以整数(一)。

    (主备人:区实小邓云峰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第2章第1节)。

    一、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重点难点:正确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教法学法: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观察法练习法。

    四、课前准备:视频展示台。

    五、教学内容:

    一、复习准备。

    出示224÷4,让学生明确,每次除的被除数和商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或多少个一。(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

    二、导入新课:

    2、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1、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2、指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学生思考: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4、分小组讨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34.5÷15。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七、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一)。

    22.4÷4=5.6(千米)。

    答:王鹏平均每周应跑5.6千米。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四

    1.《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田老师善于用讲故事的形式给我上语文课,使我从小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受得了文学的启蒙。

    3.关于感谢师恩的名句: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

    4.八字成语列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演讲稿情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五

    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3.认识“纹、潮、仰、翻、腾、琴、渔、帆”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等12个生字。理解“穿梭、绽开、滔天波浪”等词。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想象力。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2.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激发情趣。

    1.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能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

    2.学生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4.揭示课题:(展示第四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诗歌后认读生字词。(展示第五屏)。

    [2.去了拼音,还会读吗?(展示第六屏)]。

    3、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4、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

    5、检查读文情况:

    6、指导学生读通读顺。(师范读学生跟读、集体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字卡,认读本课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3.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1)自主学习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4)小组汇报对其他生字的记忆方法,教师点拨,对比、区分形近字。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合作朗读课文。

    2.配乐读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六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多位数,明确级、数位、计数单位的概念,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知道亿是个很大的数。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观察、动手及分析能力。

    3、进一步渗透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相关数据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例如,首都北京市人口有一千二百万;光的速度每秒三十万千米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像这样比较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二、探索新课。

    1、复习。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板书:个、十、百、千)。

    (2)提问: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4)读出下面各数。

    4958、3026、4005、7000。

    板书出各数字的数位。

    (5)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2、认识“十万”

    出示一张有100个小方块的.卡片。

    学生回答。

    提问:再加一叠,是多少个呢?(可以借助计数器)。

    教师质疑:万位满十了怎么办?(小组讨论)。

    老师小结:万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就是“十万”,10个一万就是“十万”。

    板书:十万。

    3、结合教材第3页四幅情景图将“十万”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4、认识“百万、千万、亿”

    提问:

    1辆轿车如果卖十万元,2辆能卖多少元?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提问: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

    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同时告诉学生: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如果1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数到1亿要数3年2个多月。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5页第5、6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七

    6.本课每一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呈现的。

    7.“建筑人格长城”指健全个人的人格。“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科学的健康堡垒”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活作息而塑造成的健康、强壮的身体。

    8.陶行知的名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9.《古诗两首》中《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诗人在问答中的情绪变化是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0.《题秋江独钓图》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一首题画诗。全诗通过九个“一”写出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八

    教学目标:

    对本单元学习内容进行整理,进一步深化对两步算应用题的理解,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直接写出得数。

    35-5x4=63-(35+14)=32-5-7=。

    19+3x9=45+8-39=8x9-38=。

    二、判断题。

    1.甲数是35,比乙数多8,乙数是43。

    2.80减去7的4倍,差是52。()。

    3.第一个加数是15,第二个加数与它相同,两个加数的和是45()。

    三、填空。

    (1)34加19的和是____________,再减去47得____________。

    (2)6乘9的积是____________,再减去39得____________。

    (3)89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加25得____________。

    (4)76减去43的差是____________,再减去19得____________。

    四、列式计算。

    1.6乘4的积,再加上35得多少?

    2.81减32的差,再减23得多少?

    3.68减41与19的和,差是多少?

    4.78减6与8的积,所得的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校园里种了78棵树,其中有25棵松树,27棵柳树,剩下的是树。杨树有多少棵?

    3.工人叔叔修一条长100米的路,每天修8米,修了3天,还剩多少米没修?

    4.有16米布,做床单用去5米,做衣服用的米数和做床单用的同样多,还剩多少米布?

    5.一箱苹果,吃了28个,剩下的苹果每天吃5个,可以吃7天。这箱苹果原有多少个?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九

    前一阶段同学们掀起了一股看武侠小说的热潮。看看某些“啃”武侠小说“啃”得津津有味的人,笔者甚为奇怪。问其中一人“读之何益?”答曰:“开卷有益,你难道不知道吗?古人尚知之,况于吾辈乎?”我听了不禁啼笑皆非。

    “开卷有益”中的“卷”,并未注明何书,好书还是坏书,这就给某些人钻了空子。实际上,看坏书根本无益,譬如牛顿,由于受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后半生中读了大量神学方面的书,结果一事无成,殊为可惜。其实,读坏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试想:宋太宗当年读的若不是《太平御览》,而是艳情诗的话,恐怕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只能同隋炀帝“并驾齐驱”了。在当今社会,因为读坏书而走向犯罪深渊的青少年难道还少吗?看来,只有读好书,才能开卷有益。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那么读好书是否就一定开卷有益呢?也不是。《微积分》绝对可以算作好书,但若逼着小学生读,能得到多少益处呢?《史记》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都是很高的,但是若让略识“之乎”者去读,恐怕效果也只是对牛弹琴。所以读书还要选择合适自己读的书。

    读书不光要注意读好书,读适合自己读的书,而且要注意不可贪多,否则,结果只可能是“嚼不烂”,和无益也差不多。宋朝陈正文,涉猎群书,但边读边忘,一事无成。一天,他向朱熹请教,朱熹告诉他:“你以后读书,每次只读五百字,一连读上二三十遍。”陈正文照此办理,日子久了,知识果然与日俱增。可见,读书只有专心读适合自己一类的书,才能做到开卷有益。

    读书具有了以上几条,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还不够。必须用正确的思想去指导读书。马克思读费尔巴哈、黑格尔等人的著作时,具体分析,吸取其精华,从而创立了崭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学说。与此相反,不久前社会上时兴读萨特、弗洛伊德、尼采的著作,诚然,这些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然而我们的相当一部分读者却不作一点分析,如同海绵吸水一般,连毒素带养料,一古脑儿吸进去,养料没有吸收,毒素蔓延滋长,待到吐出来时,反而更脏了些。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值得我们牢记吗?其实如果这些读者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为指导,进行正确的鉴赏、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那么是完全可以“洋为中用”的。

    所以,读书,必须读好书,读合适于自己读的书,且精读某一类书,而更重要的.是用正确的思想去指导读书。这样,才能做到“开卷有益”。否则,不但无益,有时还贻害无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

    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3、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4、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5、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6、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7、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8、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的磁极就会发生变化。

    9、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0、电磁铁与磁铁相比的优点是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1、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等。

    12.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二.问答。

    1、电磁铁与条形磁铁有那些异同点。

    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请你谈谈电磁铁为什么听话?

    答: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可以改变。

    3、怎样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答:可以增加串联电池的节数、增加线圈的匝数、使用更粗的铁钉的方法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答:此时钉帽一端是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电磁铁有什么用途?

    答:开关(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铃,电话,电报机、电动机、收音机、包括音响的喇叭,都用到了电磁铁。

    6、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怎样设计实验来研究?我们是根据什么道理找到南北极的?

    答:电磁铁有南北极。我们可以用小磁针来研究:电磁铁通电后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引,另一端与小磁铁的北极相吸引,这就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根据的道理是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一

    (一)理解并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二)理解并掌握约分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检查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最简分数的概念。

    (二)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

    教学用具。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填空:(投影片)。

    2.请说出解答上面各题的依据是什么?

    3.说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投影)。

    45和1530和1228和42。

    13和3936和2729和30。

    4.指出下面哪几组数中的两个数是互质数。(投影片)。

    3和812和18。

    15和1613和23。

    25和4021和42。

    5.分别说一说能被2,3,5整除数的特征。

    教师: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后,我们可以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得到一个与原来分数相等的新分数。今天我们来研究怎样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

    (二)学习新课。

    1.最简分数与约分的意义。

    能利用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把它变为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较小的分数?

    学生试算,小组讨论后汇报,老师根据学生汇报选择板书:(也可以让各小组代表板书。)。

    教师:请再说一说第一步,第二步是怎样做的?(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

    (板书:最简分数。)。

    教师:请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投影片)。

    教师:请两人一组,各举出5个最简分数。

    做什么?

    学生口答后,老师说明: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

    教师:请再说一说什么叫约分?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出约分的意义。

    2.约分和一般书写格式。

    教师:约分时,一般要连续地做除法口算,如果像上面例题那样写,比较繁,一般采用省略除数,直接写出商的形式来写。

    教师边板书边介绍:

    第一步,先用什么数去除分子和分母?

    第二步,用6和15的公约数3再分别去除它们,分子商2,分母商。

    教师:约分时,通常要把原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学生口答练习: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分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由上可见,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怎样做?(选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

    (3)练习(投影片)。

    把下面各分数约数:

    请同学用投影片写,选出全对且书写好的作标准评价,选出几份有错误的,请全班讨论错误原因,并纠正。

    教师小结:什么是约分。约分的过程。

    (三)巩固反馈。

    1.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3?哪些有公约数5?(投影片)。

    2.在下列分数中找出最简分数。(投影片)。

    3.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投影)。

    4.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投影)。

    5.把下面各分数约分。(投影)。

    (四)课堂总结与课后作业。

    1.最简分数?

    2.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

    3.作业:课本112页练习二十四,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所以约分的方法让学生试算,自己去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放在试算化简之后,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即分子分母为互质数,有充分的感知基础。约分中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去除它们的方法和算理,都很容易掌握,但是要能准确熟练地进行约分,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好求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判断互质数,除法口算等旧知识,也要掌握好约分一般书写格式中省略除数的写法,所以本课设计时,在复习准备和巩固反馈中,都安排了较多的,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训练,以提高学生约分的能力。

    板书设计。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二

    1.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2.品味语言,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生命天然地与生他养他的祖国连在一起,不管走到哪里,他的性格、命运、情感和记忆永远与祖国相关。人与祖国的复杂关系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索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肖邦故园》,体会肖邦对祖国的深情眷恋之情。

    二、解决生字词。

    三、走近肖邦。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六岁开始学琴,八岁首次演出,轰动华沙,被誉为“波兰的莫扎特”。1830年11月,在萧瑟的寒风和动荡不安的国家局势中,肖邦带着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告别故国辗转来到巴黎。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被葬于拉雪兹公墓。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由于肖邦一生憎恨俄国对波兰的民族压迫,故不少作品反映了他对故国家园的深情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以及忧国伤时的悲愤心情。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四、理清作品思路。

    1、肖邦故园表面上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词语回答。(1-6节)。

    简陋、清寒、朴素、淡雅、毫不招摇。

    2、肖邦故园对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影响。

    故园给了肖邦音乐创作的主题;故园给了肖邦音乐的色调;故园给了肖邦音乐的风格;故园是肖邦音乐创作的源泉。

    春天:温柔、轻盈夏天:悠扬、清丽。

    秋天:忧伤、深沉冬天:静寂、悠远。

    出众的景物描写,仿佛是清新秀丽的水墨画,更像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4、浏览全文,找出能体现肖邦爱国情怀的重要语句或语段。

    5、思考肖邦、故园与肖邦音乐的内在联系。

    因为故园,肖邦的音乐创作有了泉源。

    因为音乐,肖邦成为后人景仰的对象;

    因为肖邦,故园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6、肖邦音乐创作的原动力是什么。

    对祖国深情的爱。

    五、总结。

    文章虽然大都在描写肖邦故乡的自然景色,但主题却在肖邦,在肖邦的音乐与故乡、祖国的关系,在肖邦的爱国情怀。本文通过肖邦这位伟大音乐家的成长与艺术创作,深刻地说明祖国对于一个人的价值。没有波兰,就没有肖邦,就没有肖邦的音乐,波兰是肖邦音乐的灵魂。而反过来肖邦及肖邦的音乐又成为波兰民族精神的体现。祖国与人就具有这样双向的意义。

    六、作业。

    l.积累词语。

    2.完成《学习与评价》。

    童蓓蓓。

    [《肖邦故园》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三

    古诗四首(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的爱国深情。能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设想:这四首诗都表达了每位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学习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的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味诗中的爱国深情。

    课前学习: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熟读诗歌。

    1.出示话题“爱国”,围绕这一话题,自由发言,说自己想说的话。

    2.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爱国更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由此导出诗人及诗题)。

    二.听诗中的深情。

    1.播放四首古诗的配乐朗诵,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听两遍:第一次注意正字正音、节奏等,要求学生边听边作好标记;第二次重在感受诗的情感气势。

    2.谈听后初感,确定每首诗的感情基调:《春望》(忧伤)、《泊秦淮》(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悲怆豪壮)、《过零丁洋》(慷慨悲壮、正气凛然)。

    3.自由朗读,加以体会。

    4.齐读感受。

    三.说诗的故事。

    1.说诗人与诗第一次小组合作交流。内容可以是:诗人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这首诗的?诗人当时的境遇如何?诗人的哪些经历与本诗有关?你觉的他是怎样一个人?再推荐代表作全班交流,师作必要补充。

    2.叙诗中情景第二次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及课本注释,一起讨论理解诗的内容;再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诗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中情景,发出内心感慨。

    选出最具诗人气质的同学作代表作全班交流。四.诗中情感1.跟着配乐朗诵,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1.选择你最喜欢、最欣赏的一首,写下自己的感受。2.收集其他各个时期的爱国诗篇,加以背诵。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2.品味诗中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3.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

    教学重点:尝试诗歌鉴赏,提高品赏能力。在语文活动中,拓宽知识锻炼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分两部分:“品赏”以学生自读思考为主,降低鉴赏难度,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养成边读边思边记录的读书习惯。“活动”重在积累并延伸课本知识,在自由的,有组织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情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1.从《唐诗鉴赏词典》《宋诗鉴赏词典》等工具书,或网上查找有关四首诗的鉴赏文章,自行组织阅读。

    2.以组为单位,收集其他爱国诗歌,加以背诵。

    教学流程:

    一.检复导入1.抽查四首诗的背诵情况。2.概括四首诗的共同主题:深深的爱国情怀。

    二.品诗中深情这四首诗都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蕴涵的是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思考:诗中何处最能体现这一深情?(提示:可以从重点的字词、有名的诗句入手)。

    1.自由朗读,边读边思,结合课前相关资料的阅读,在书旁写下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只深秋,更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指责商女,其实是一种曲笔,真正该汗颜的是座中那些点歌的人。足见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寥落”四字,包含多少辛酸与遗憾!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忧虑不安,孤苦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有新意有创新者,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三.语文活动--爱国诗歌赛诗会全班分成四组,以积分的形式展开比赛。赛前确定评委。1.读诗每小组推选代表,有感情地朗诵四首诗中的任一首。

    2.背诗以抢答形式进行内容为同学课前收集的诗歌。主持人出诗题,先背出者得分。

    3.赏诗在自己所收集的诗中,选择一首群策群力,作出评点。

    4、习诗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你肯定更爱我们的祖国,请作诗一首,抒发你内心的爱国情怀。

    5、表扬优胜,鼓励失败四、课外延伸各小组出一期“爱国诗歌”的手抄报,在班级中加以展示。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四

    复习要点:

    《小石潭记》。

    1、怎样发现小石潭?小石潭的全貌?

    注意可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概括性的语言。

    2、写游鱼用了什么手法?

    动静结合的手法,拟人的手法。

    3、写游鱼的同时提醒我们作者在写水的时候抓住了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水尤清洌。抓住了“清”的特点。“皆若空游无所依”用的间接描写的手法。

    4、记叙的顺序是怎样的?

    发现小石潭ddd潭中景物ddd小潭源流ddd潭中气氛。

    5、“斗折蛇形,犬牙差互”中的“斗”、“蛇”以及“犬牙”的用法?

    名词作状语。

    6、潭四周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出作者怎样的感情?(联系背景)。

    幽深冷寂;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的心境。

    7、理出作者的情感变化。

    无聊ddd快乐ddd孤凄悲凉。

    《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何来?

    2、岳阳楼概括性的`景象有哪些?

    第二段。

    3、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有什么相同之处?写这两段有什么作用?

    以物喜,以己悲。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襟怀,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所谓“进”与“退”分别照应了哪两句话?

    5、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

    抓住:“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一主旨,结合实际来谈谈。

    《醉翁亭记》。

    1、第一段是不是在写滁州城的地理特点?

    不是,写的是琊山的地理特点。

    2、“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成语的意思。

    3、山中的景物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上下文)。

    抓住:山间早晚变化之景,四季变化之景,为下文滁人有设置了美好的背景。

    4、第三段主要有几个片断组成?

    滁人游dd太守宴dd太守醉。

    5、本文的“乐”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山水之乐、游人之乐、乐人之乐。与民同乐的思想。

    《满井游记》。

    1、抓住初春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

    2、抓住三个新奇的比喻。

    木超。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五

    (一)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二)等于1的假分数。

    教学用具。

    投影片,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分数:

    2.说出表示图形里阴影部分的分数,再说出它的分数单位,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用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教师:把直线上0到1这段看作单位“1”,1到2,2到3之间也都是单位“1”。

    教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2份,3份,4份的数各是多少?

    教师:要表示这样的5份是几分之几?7份是几分之几?

    教师依次在数轴上点出几个点,请学生用分数表示。学生口述教师。

    教师:(指板书)根据分数的意义,我们写出了很多的分数,下面来研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

    (1)教师:请观察黑板上的分数,比较每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大小。试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根据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教师: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板书:第一组后补出“真分数”,在第二、三组后补出“假分数”。

    教师:请说出3个真分数,3个假分数。

    线段数。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意义?这样的分数等于多少?(等于1。)。

    学生讨论,汇报后老师板书在真分数后补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后补出: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学生口答后,教师小结: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分数,假分数实际上是以1为界,把分数分为了两类。所以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而课题却是真分数和假分数。

    练习:(投影片)。

    1.下面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请两位同学写在投影板上,其余同学写在本上。)。

    3.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些分数,问: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教师: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教师:这些假分数实际上就是整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要求说出算理。

    教师:说一说怎样把假分数化为整数?

    本上。)。

    (三)巩固反馈。

    1.说出四个分母是7的真分数。

    2.说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

    3.说出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

    4.把下面这些分数化为整数。(口答)。

    5.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2)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数?

    (四)课堂总结与作业。

    1.真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2.作业:课本100页练习二十一,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要通过真分数,假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能全面理解分数的概念。所以教学中紧紧扣住直观图形和直线上的点表示的分数,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晰地认识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的特征,这样学生概括真、假分数的概念和特征即为水到渠成。在学生掌握了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后,再通过设问,让学生讨论出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及算理。

    新课教学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分三层。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认识分子和分母大小关系的三种情况,了解真分数,假分数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分数值与1的大小关系,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利用数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1的关系,掌握它们的分界点是1。

    第二部分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分为两层。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这些假分数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理解和掌握假分数化整数的方法。

    板书设计。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六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五、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的预设:

    六、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导入。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引导探索。

    1、教学例3时,我先出示世界地图并提出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让学生观察、判断。然后给出条件(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让学生自己说方法,说结果,说理由。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尝试完成课本第93页的两行填空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两行分数的共同点,并自己总结出怎样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2、在教学例4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分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来说出思路,这时会有两种不同的思路: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我首先肯定这两种思路都是可以的。然后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5和4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在教学例4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做一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第1题,教学时,我让学生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由学生自己填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二层次:我安排的是练习十八第2题,因为通分的关键是找准分数的公分母,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题的安排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公分母的确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第三层次:我安排了练习十八的第3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第四层次:我安排了竞赛题。把下面分数通分。三组题,男女生竞赛,每个小组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出正确答案,推举一个成员到前面抢答,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反馈总结。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便于理解。

    这是我对这部分内容粗浅的理解和预设,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的耐心倾听!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七

    学习目标:1能准确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能用现代汉语讲述课文内容,识记文言字词。

    课前学习:1、收集古代名马的故事。

    2、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

    3、收集、整理作者生平及成就。

    课堂学习:

    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2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

    3教师纠正读音及讲解停顿。

    评价交流相互评价。

    二、翻译课文,识记文言字词。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要求:掌握重点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读懂课文。教师出示重点字词(然后、故、虽、辱、于、骈、或、食、是、见、等、安、策、之、材、而、其)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划出工具书无法解决的难理解的字词,准备交流。

    2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共同讨论解决疑难词句。

    3组织评价自我评价。

    课后学习:1、识记文中字的读音和释义。

    2、课后练习三、四。

    第7课时《马说》(二)。

    学习目的:1、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说”的特点。

    2、说出文章所阐述的深刻道理;客观正确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观念。

    课前学习:反复朗读课文。记识实词的词义。

    一、复习巩固。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复习导入复习课文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二、分析课文,探究主旨。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设计:1、文章开头“伯乐”与“千里马”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要求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小组讨论、交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讲解“说”的特点。

    2组织交流。交流学习成果。

    3问题设计:(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伯乐指的是什么?(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思考、交流师生补充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三、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2组织评价,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辨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相互评价。

    3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思考、交流如课堂上没有时间可安排在课后完成。

    课后学习:背诵课文。

    完成《马说》读后感。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八

    2.5时,最简便。

    a.(4×8.9)×2.5。

    b.(8.9×2.5)×4。

    c.8.9×(4×2.5)。

    2.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与25×2.4的计算结果不相等的是()。

    a.2.5×24。

    b.25×0.4×6。

    c.20×2.4+5×2.4。

    d.25×2÷0.4。

    3.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3.8×0.93.8。

    b.0.45×9.50.45。

    c.7.8×1.07.8。

    4.0.6×4表示的意思是()。

    a.4的十分之六是多少。

    b.0.6个4是多少。

    c.4个0.6的和是多少。

    5.一个不为零的数乘1.05,所得的积比这个数()。

    a.大。

    b.小。

    c.相等。

    6.下列算式中,积大于第一个因数的是()。

    a.9.6×0.25。

    b.0.9×10.5。

    c.0.89×0.89。

    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行驶,汽车本身和轮子的运动都属于旋转现象。

    b.1.25×32×2.5可以变形为(1.25×8)×(4×2.5)计算比较简便。

    c.生活中多种不同的等量关系都可以用方程“x+5=30”表示,这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8.下面算式,结果大于1的是()。

    a.5.04÷6。

    b.76.5÷45。

    c.0.95×0.98。

    d.0.84÷28。

    0.a0.b=2+0.a0.b=0.b=()(a,b为两个不同的数字)。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不确定。

    10.下列算式中与2.02×73的结果相等的是()。

    a.202×7.3。

    b.×0.73。

    c.20.2×0.73。

    d.20.2×7.3。

    二、判断题。

    11.2.34×4.8+2.34×5.2=2.34×(4.8+5.2),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12.15乘一个小数,积一定比15小。()。

    13.两个小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时,先去掉0,再点上小数点。()。

    14.0.7×0.71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是0.5。()。

    15.1千克青椒5.6元,张奶奶买了1.2千克,付给售货员7元钱,应找回3角钱。()。

    三、填空题。

    16.

    (1)1.2×0.4=________。

    (2)4.8÷0.6=________。

    (3)________。

    12+13=(4)________12?13。

    =(5)________12。

    ×13=(6)________12÷。

    13=17.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2cm,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面积是________cm?。

    18.白菜每千克0.85元,妈妈买了2.5千克,应付________元,妈妈付了10元应找回________元。19.1.34×2.7的积有________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__。

    20.计算:

    0.043×1.1=________。

    0.15×0.104=________。

    四、解答题。

    22.一只蜜蜂每小时飞行19.5千米,4.5小时大约可以飞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25.精白面粉每千克5.6元。

    (1)根据面粉的单价填表。数量(kg)1234。

    总价(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买20kg,30kg各需要多少元?

    (3)买24kg,31.2kg又各需要多少元?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十九

    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35÷552÷1333÷356÷799÷3。

    45÷966÷1124÷836÷12125÷5。

    2.投影出示下列各题,学生自由回答.。

    (1)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有哪些特征?

    (2)说出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公约数.。

    18和2412和309和72。

    (3)指出下面哪两个数是互质数.。

    3和812和85和27和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根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例1.把化简.。

    1.启发学生思考化简的实际含义.。

    教师提问:看到例题1这个题目,你想做些什么呢?

    2.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将化简?

    (1)分母24、分子18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

    (板书:)。

    (2)9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

    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

    4.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5.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二)教学例2.。

    例2.把约分.。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师生共同小结:在约分时要把分子、分母的公约数记在脑子里,直接口算,通常要。

    3.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约分.。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

    约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布置作业.。

    把下面各分数约分.。

    六、板书设计。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二十

    双基目标:

    1.能学着教材中的方法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姓。

    2.按先中间后两边,先里边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练习写字。

    3.朗读背诵歌谣《九九歌》。

    思维发展目标:

    本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能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运用一段连贯的话复述图意。

    【教学重难点】写字训练、读背训练、学习字词句、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第一题至第三题。

    一、教学第一题:学习字词句。

    1、导入。

    2、自读儿歌。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儿歌。

    (2)指名试读,注意读准字音。

    3、理解。

    (1)这首儿歌里都讲了哪些姓?

    (2)有哪些姓的音相同?哪些相近?

    (3)这些姓有的音相同,有的相近,就容易混淆,用什么方法来区分?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分角色读。

    (3)分组读。

    (4)男女生一问一答。

    5、拓展练习。

    (1)小朋友你的姓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回答吗?

    (2)你还知道哪些姓也可以这样回答。

    (3)如果有的姓不可以这样回答,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6、实践。

    (1)投影:打出全班小朋友的姓名。请学生认一认,并学着点名。

    (2)把全班作业按组分好,每组选一个同学来发本组作业本,看谁发得又快又对。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读题,明确题意。

    2、掌握笔顺规则。

    3、指导书写。

    (1)观察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出书写要领。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题,理解图意。

    2、简介《九九歌》。

    3、教师范读儿歌。

    4、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儿歌,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5、指名读儿歌。

    6、指导读好停顿。

    7、理解。

    8、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诵。

    (3)集体背。

    (4)边表演边背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一、理解题意。

    1、指名读题。

    2、本题要求是什么?

    二、看图、听故事。

    1、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仔细看,专心听,认真记。

    2、教师指着图,有声有色地讲述这个故事,共讲三遍。

    第一遍:要求学生了解故事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二遍:要求学生听清楚小猫是怎样钓鱼的?

    第三遍:听完后,大概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板书故事提纲。

    三、练习讲故事。

    1、教师重点指导练说第一幅图。

    2、学生自由练说第二、三幅图。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师生给予评点。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讲给邻居的孩子听。

    作业完成书各项练习读读背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二十一

    1.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了解三峡及三峡工程。

    教学目标。

    1.能用自豪的感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感受歌曲川江号子的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三峡。

    师:在我国万里长江中有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中间分别经过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这就是的长江三峡。当你穿行在这险峻的峡谷中间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先来听一首《川江号子》。

    生:歌曲非常高亢,好像船工们在和惊涛骇浪进行搏斗。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唱一首具有这种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二、学唱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师:我先给同学们唱一遍《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请你们想一想,这首歌具有什么样的音乐风格?生:和我们刚才听到的川江号子差不多,是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哼唱一遍。

    生:跟录音哼唱歌曲。

    生:有力,要有节奏感。

    师:根据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这是一首具有号子风格的歌曲,所以节奏感要强,这首歌是四四拍,要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第一拍和第三拍上要强一些,一个音一个字,要唱得有力,好像驾驶着小船在波浪中前进。

    学生演唱。

    学生分领唱与齐唱形式演唱。

    三、展示有关三峡的音乐。

    师:三峡不仅有奇特的风光,而且有丰富的水资源,为了更好的利用三峡的水资源为人民造福,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三峡工程的开发与建设,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努力下,三峡工程即将全面完工。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了解一些有关三峡的资料或音乐作品,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学生相互交流介绍三峡工程。

    师:三峡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三峡音乐文化,除《川江号子》外,还有许多音乐作品,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有关三峡的音乐作品。

    生:有李白的古诗歌曲《下江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歌曲《长江之歌》等。

    师:三峡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三峡工程表现了我国的繁荣富强,不仅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全国的少年儿童都热爱三峡。最后,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学生演唱。

    教学反思: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首歌旋律优美,音域跨度不大,学生学起来不吃力,学习效果比较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了祖国江河的美丽,唤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及作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而且还了解了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篇二十二

    第1课时《海燕》(一)。

    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海燕的形象。

    课前学习: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的斗争情况以及作家和作品的发表情况。(要求用简洁的语言对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童年的朋友》,联系旧知,初步熟悉作者的情况。出示文字,请学生思考:这句话写得是谁?是谁写的?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大家会领略到别样的风味。倾听、思考、回答、并简介作者。例句:1、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2、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2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停顿指导学生朗读,参与评议。听朗诵做标记。学生自由朗读。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一节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同学评议。

    3问题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海燕,要求尽可能说得完整。学生或独立完成,或三两人讨论完成。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二、局部精读,品味诗歌画面。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设计:(1)文章为海燕的出现设置了怎样的环境,有什么作用?划出描写环境的句子,理清三幅画面。思考环境描写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2问题设计:(2)海燕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怎样?圈点勾画描写海燕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字、词、句进行赏析。

    3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2、课外阅读同题材作品。

    第2课时《海燕》(二)。

    教学目标:1、能说出对比衬托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内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写法的作用。

    3、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通过朗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革命前途的深刻信念和炽烈的战斗情绪。

    一、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复习导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引导讨论,指导学生阅读页下注释(1),补充介绍写作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引出“象征”这一名词,并由学生最后归纳出文中各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象征手法听讲、介绍写作背景,归纳各事物的象征意义。

    二、质疑解难,拓展延伸。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鼓励学生提出课堂上仍未解决的问题质疑、交流、解答。如修辞手法的作用、象征与比喻的区别、破折号的作用等问题。

    2适当扩展联想,加深对象征手法的理解青松--鲜花--练习、交流。

    三、再读课文,提升水平。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组织开展小小朗诵会自荐或推荐同学朗读表现优异者可给予一定的奖励。

    课后学习: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2023年第一单元湘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范文(22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