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三年级,18篇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 行政公文 ]

    行政公文 发布时间:2024-03-17 23:00:15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案的评估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一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案的评估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之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一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诗文。

    3、准备课件。

    一、(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习方法,交流资料。

    1、复习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习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一)解决书后练习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二

    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口语交际和写字。

    三课时。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

    (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

    小组学习: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

    (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观察插图想像情境。

    (2)熟读词语,练习与画面连线。

    (3)教师指导,巡视纠正。

    3、第三部分。

    (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

    (2)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

    (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

    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1、读背词语。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朗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

    (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

    2、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带读全诗。

    (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读成诵。

    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

    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习“横”。

    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

    3、教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

    (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

    (2)学生练习写长横。

    (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写时略带仰势。

    学生练习写短横。

    课前准备:最近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

    1、教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什么?

    2、仔细看插图,四人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组织语言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

    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6、同学们开始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

    8、学生评议。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三

    2、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赶海的无限乐趣。

    1、借助文后生字的注音,尝试读通课文。

    在学生练习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就语句中的生字词进行重点指导。

    例:指导书写“暑假、舅舅、俘虏”三个词语中易错的生字。

    2、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师提示: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语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为一句简洁的话。

    交流点评,例句:(1)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2)我来到海边,追赶浪花;。

    (3)人们赶海时的情景;。

    (4)赶海的人们回去了;。

    (5)我边回边唱歌。

    3、根据段意,说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首尾用同一首歌来呼应;按“来到海边;人们赶海;人们回去”的事情发展顺序写。

    教师提示:阅读一篇文章,要大概了解写了什么,并且整体上把握写作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这样有助于我们深入地阅读理解。

    1、读课题,让我们随着人群一起去赶海吧!

    2、海滩上有各种各样的`海货,谁能用个恰当的词,让它们成为你的“战利品”?

    (1)出示填空:____螃蟹____海鱼____贝壳。

    学生填写后出示: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

    所填写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都是提手旁,指导书写。区别:捡与拣)。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三个词语的特点。如果写成:捉螃蟹捞鱼捡贝壳,读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改,就失去词语的节奏了。这三个词语字数相同,结构一样,读起来就节奏匀称,有一种声韵的节奏之美。

    (2)继续出示:____海星____大虾____海螺____龙虾……引导学生填上恰当的动词。提示学生不可以重复用词,教师可以用动作提示,如:海螺藏在沙子里,怎么办?挖。

    例句:摸海星,捏大虾,挖海螺,抓龙虾……。

    你体会到赶海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人多,热闹,喧闹,快乐……)。

    这句话怎么写出这种喧闹的特点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个省略号表明还有很多人,还有很多的有趣的事。)。

    指导学生通过节奏快慢的变化、声音高低的区别,读出那种喧闹、快乐的感受。

    3、我和小伙伴们也去赶海了,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

    读后,问学生:这次赶海,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归纳到一个“趣”字)。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个“趣”字表达出来?

    (2)学生再次朗读,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3)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学生读后,问:这句写什么?(我摸到了一只海星)。

    教师可以范读,突出:摸呀摸呀,嘿,被我抓住了!

    引导学生体会。

    “摸呀摸呀”,词语的重复,体现摸的时间长,摸的一种乐趣;。

    “嘿”,表达出什么?(惊喜之情)。

    “被我抓住了”,比较: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被字句更加突出我的那种惊喜和乐趣,因为我是在海水里摸,大海捞针,一般很难摸到游动的东西。但是我居然摸到了一只小海星,出乎意料的欢喜!而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似乎是我事先知道是一只小海星,再去抓,就完全没有了那种惊喜的感觉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出示: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这句写什么?(一个小伙伴捉螃蟹)。

    哎,表达出什么?疑惑,好奇。比较“哎”读第一声、第四声时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态。(第一声表示惊讶,哎,你真行!第四声表示遗憾、悔恨、懊恼。哎,早知如此,我就不去了去!而这里,可以读第二声,表示一种疑惑、好奇。)。

    理解“束手就擒”,理解“擒”的意思,比较与“抓、捉、拎”等词语的不同。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那种紧张、有趣的语气来。

    (5)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这句写什么?(我俘虏了一只大虾)。

    咦,表达出什么?(突然之间的奇怪,疑惑。)。

    哦,表达出什么?(一下子明白了。)。

    比赛朗读,看谁能体会到赶海的乐趣?指导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

    (6)连起来练习朗读这3段话,或者分3位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情趣。

    4、这3句话与第1句话有什么联系?(总分关系)。

    5、出示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说写了什么?(赶海的人们离去了)。

    (2)这时的海滩有什么特点?(平静)。

    (3)作者怎么写出这个平静的?(直接描写;借写海鸥飞翔来写海滩的平静,还衬托出一种宁静的美。)。

    (4)指导朗读,体会平静之美。

    6、现在,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赶海”?(人们趁海水退潮的时候,到海滩上去淘海货。)这个“赶”字表达出些什么?(争先恐后,抓紧时间,急切,因为潮水上涨了就不能在海滩上了,必须抓紧时间。)“赶集”也是这个意思。

    1、出示句子。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这4个句子中都有这样的词:嘿,哎,咦,哦。这些词表示感叹或者应答,就叫“叹词”。叹词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就是借助这些叹词吧内心的惊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表达了出来。在朗读中,我们要注意体会这些叹词所蕴含的特定的情态、情意。

    2、出示其他文章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叹词表达的特殊情意、情趣、情态。

    (略)。

    3、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叹词。根据上下文,体会情景,填上恰当的叹词。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四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较熟练地借助拼音读准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描摹汉字“台、友”。

    2、初步了解课文讲述的内容,初步感受到荷叶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3、看图展开想像,练习把话说完整、说规范。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1、出示谜语:

    “圆圆大玉盘,浮在水面上,水珠拿它当摇篮,小鱼拿它当凉伞。”(荷叶)

    2、老师带大家到荷花池去看一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媒体。

    交流。

    3、师:是呀,的,绿绿的,可真美呀!今天,我们学习49课。

    齐读课题

    教学生字:“荷”(拼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老师请同学们来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荷叶有哪些好伙伴?

    交流,贴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

    学说话:“……是……”

    师1: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说话?师:小水珠是荷叶的好伙伴。(交流)

    师2:谁能两个、三个、四个朋友一起说?(交流)

    2、荷叶有好多好伙伴,它们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你赶快来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生字宝宝的字音。

    出示媒体,巡视。

    3、教学生字,练习。

    出示媒体,老师觉得这几个生字宝宝的读音要特别注意,你知道为什么?

    (后鼻音)

    谁会拼?(多种形式拼读,学习生字。)

    这些生字宝宝真顽皮,一下子都躲到词语里去了。媒体出示,谁会读?

    师:像亮晶晶、笑嘻嘻这样的词,我们叫它们是abb形式的.重叠词,课文中还有两个,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出示,齐读)

    你能自己说说吗?

    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你能试着来读一读吗?(个别,男、女合作读)

    三、进一步学习课文,知道朗读,学习生字。

    1、刚刚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了课文,荷叶的四个好伙伴你喜欢吗?请你喜欢它的哪个伙伴就读读哪一小节,要求:不加字,不漏字,读完后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

    生自己读,师巡视。

    交流读。

    2、小组讨论:四个好朋友为什么那么喜欢荷叶?

    生讨论,师巡视。

    交流,贴板书:摇篮躺

    机场停

    歌台蹲

    凉帽戴

    分析字形:“摇”,你是怎么来记住它的?(做做动作)

    “篮”,你是怎么来记住它的?

    “台、友”的田字格位置书写指导。(师示范,生书空。)

    师:关于“蓝”和“篮”,老师找了两句俗语,

    媒体出示:“竹篮打水一场空。”

    “青出于蓝胜于蓝。”

    师简单讲解,生齐读。

    3、指导朗读:角色的语言。

    师:请你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小时侯你睡在摇篮里,妈妈摇着你,你有什么感觉?(舒服、高兴、开心)那谁来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小蜻蜓呢?(高兴)谁来读?

    小青蛙蹲在圆圆的、美丽的歌台上,心情怎么样?(光荣、自豪)谁来读?

    多种形式朗读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总结

    圆圆的荷叶不仅给伙伴们带来了快乐,也给我们带来了笑声,你们喜欢它吗?你们觉得荷叶快乐吗?是呀,“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希望我们能将这份开心、快乐带给每个人,带到每个角落,让我们的周围充满笑声。

    五、复习、游戏。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

    1、接龙读生字。

    2、我们来展开小竞赛,看谁的反映快。(读词语)

    3、说一说,想像一下,荷叶还可以是我的什么,可以补充说明一下理由。

    “荷叶是我的。”

    六、拓展。

    1、荷花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呢?老师找了一些资料。(介绍)

    2、了解了荷花,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荷花的优美小诗。

    自己读。

    交流读。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五

    教学要求:

    1.学习描述人物的外貌,以及形象特点的方法。

    2.学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去描写人物。

    3.掌握开头空两格的写作格式。

    教学重难点:

    1.描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特征。

    2.选取一到二点刻画人物。

    教具准备:

    三条丝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们请我们班三个同学上黑板来做一个小游戏,大家谁想上台。

    游戏规则:首先请上台的三个同学用丝巾蒙上双眼。下面再随便请上来三个同学,让蒙眼的同学猜一猜是谁。最多只能猜三次,三次猜不对者唱一支歌曲。

    二、游戏环节。

    台下同学不能提示,从班里分别挑选最胖的和最瘦的以及的三名同学,让蒙眼的同学去猜。

    三、游戏结束,点评。

    请猜中的同学发言,谈猜中的依据是什么。

    四、第二次游戏。

    游戏规则:请同学们用笔描述班内同学的外貌以及性格特点和做事风格。然后请刚刚没猜中的同学继续猜描述的是谁。

    五、游戏点评。

    1.谁描写的最符合人物对象?

    2.猜中的原因在哪里?

    六、小结。

    每个人的外貌性格都有差异,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写出人物的特点,才能使人物形象更生动!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六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一、导入新课。

    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板书:斜、掠过、唧)。

    5、我们从“唧”

    师:“晕”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3、学习第三句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4)什么叫“赶集”?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4、学习第四句。

    (2)“增添”“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三、总结,朗读全文。

    作业:课文的语言真美,请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板书。

    1燕子。

    外形特点:活泼机灵。

    观察细致飞行:掠一转眼沾(动态美)。

    休息:五线谱上的音符谱成春天的赞歌(静态美)。

    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

    二、检查预习。

    123.小老师教写生字。易错音:妆、滨、裁。

    4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习文中的生字词,认识叹词,体会所表达的情趣;。

    2、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赶海的无限乐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概括课文的大意。

    1、借助文后生字的注音,尝试读通课文。

    在学生练习朗读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就语句中的生字词进行重点指导。

    例:指导书写“暑假、舅舅、俘虏”三个词语中易错的生字。

    2、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师提示:可以借用自然段中的语句;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为一句简洁的话。

    交流点评,例句:(1)我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2)我来到海边,追赶浪花;。

    (3)人们赶海时的情景;。

    (4)赶海的人们回去了;。

    (5)我边回边唱歌。

    3、根据段意,说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引导学生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首尾用同一首歌来呼应;按“来到海边;人们赶海;人们回去”的事情发展顺序写。

    教师提示:阅读一篇文章,要大概了解写了什么,并且整体上把握写作的顺序和文章的结构,这样有助于我们深入地阅读理解。

    板块二:感受赶海的乐趣。

    1、读课题,让我们随着人群一起去赶海吧!

    2、海滩上有各种各样的海货,谁能用个恰当的词,让它们成为你的“战利品”?

    (1)出示填空:____螃蟹____海鱼____贝壳。

    学生填写后出示:捉螃蟹捞海鱼捡贝壳。

    所填写的三个词有什么特点?(都是动词,都是提手旁,指导书写。区别:捡与拣)。

    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这三个词语的特点。如果写成:捉螃蟹捞鱼捡贝壳,读起来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样一改,就失去词语的节奏了。这三个词语字数相同,结构一样,读起来就节奏匀称,有一种声韵的节奏之美。

    (2)继续出示:____海星____大虾____海螺____龙虾……引导学生填上恰当的动词。提示学生不可以重复用词,教师可以用动作提示,如:海螺藏在沙子里,怎么办?挖。

    例句:摸海星,捏大虾,挖海螺,抓龙虾……。

    你体会到赶海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人多,热闹,喧闹,快乐……)。

    这句话怎么写出这种喧闹的特点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人多,事趣;一个省略号表明还有很多人,还有很多的有趣的事。)。

    指导学生通过节奏快慢的变化、声音高低的区别,读出那种喧闹、快乐的感受。

    3、我和小伙伴们也去赶海了,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1)学生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后半部分。

    读后,问学生:这次赶海,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归纳到一个“趣”字)。

    谁能通过朗读,把这个“趣”字表达出来?

    (2)学生再次朗读,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

    (3)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学生读后,问:这句写什么?(我摸到了一只海星)。

    教师可以范读,突出:摸呀摸呀,嘿,被我抓住了!

    引导学生体会。

    “摸呀摸呀”,词语的重复,体现摸的时间长,摸的一种乐趣;。

    “嘿”,表达出什么?(惊喜之情)。

    “被我抓住了”,比较: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被字句更加突出我的那种惊喜和乐趣,因为我是在海水里摸,大海捞针,一般很难摸到游动的东西。但是我居然摸到了一只小海星,出乎意料的欢喜!而我把一只小海星抓住了,似乎是我事先知道是一只小海星,再去抓,就完全没有了那种惊喜的感觉了。)。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出示: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这句写什么?(一个小伙伴捉螃蟹)。

    哎,表达出什么?疑惑,好奇。比较“哎”读第一声、第四声时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态。(第一声表示惊讶,哎,你真行!第四声表示遗憾、悔恨、懊恼。哎,早知如此,我就不去了去!而这里,可以读第二声,表示一种疑惑、好奇。)。

    理解“束手就擒”,理解“擒”的意思,比较与“抓、捉、拎”等词语的不同。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读出那种紧张、有趣的语气来。

    (5)出示: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这句写什么?(我俘虏了一只大虾)。

    咦,表达出什么?(突然之间的奇怪,疑惑。)。

    哦,表达出什么?(一下子明白了。)。

    比赛朗读,看谁能体会到赶海的乐趣?指导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

    (6)连起来练习朗读这3段话,或者分3位学生朗读,进一步感受情趣。

    4、这3句话与第1句话有什么联系?(总分关系)。

    5、出示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说说写了什么?(赶海的人们离去了)。

    (2)这时的海滩有什么特点?(平静)。

    (3)作者怎么写出这个平静的?(直接描写;借写海鸥飞翔来写海滩的平静,还衬托出一种宁静的美。)。

    (4)指导朗读,体会平静之美。

    6、现在,谁能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什么叫“赶海”?(人们趁海水退潮的时候,到海滩上去淘海货。)这个“赶”字表达出些什么?(争先恐后,抓紧时间,急切,因为潮水上涨了就不能在海滩上了,必须抓紧时间。)“赶集”也是这个意思。

    板块三:体会叹词的情趣。

    1、出示句子。

    (1)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3)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

    (4)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这4个句子中都有这样的词:嘿,哎,咦,哦。这些词表示感叹或者应答,就叫“叹词”。叹词在句子中能表达特别的情意。一起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就是借助这些叹词吧内心的惊喜、疑惑、好奇、恍然大悟等情意表达了出来。在朗读中,我们要注意体会这些叹词所蕴含的特定的情态、情意。

    2、出示其他文章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叹词表达的特殊情意、情趣、情态。

    (略)。

    3、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叹词。根据上下文,体会情景,填上恰当的叹词。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八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精卫()、女娲()、嫦娥()、后羿()、八仙()、哪吒()、大禹()、愚公()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读)。

    2、指名比赛读词语。

    3、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4、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划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5、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设计理念: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没有。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

    4、师:巨人盘古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世界。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盘古创造的宇宙究竟是怎样美丽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设计理念:围绕“混沌一片”,让学生想像当时宇宙的样子,感受到天地分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盘古开辟天地的重大意义。在这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课文,然后同桌交流,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双眼——;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交流发现,反馈:

    (1)他的,变成了的。(举例)。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教师范读?)。

    师:()的(),课文中有哪些?读读,有什么感受。播放课件,再读课文。体会世界的`美丽。

    4、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5、反馈交流。(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齐读第四自然段)(点拨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

    6、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7、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8、师: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设计理念: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在拓展想像说话中,更激起了学生对盘古的敬仰与赞叹。)。

    五、拓展介绍。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老师向大家介绍“盘古文化网”,下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感受盘古的英勇伟大,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2、作业:积累词语。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九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文录音、钢琴曲。

    3、香港风景图片。

    4、练习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香港旅游?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饱览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1节。

    1、课文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是课文的总起。

    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2、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读一读第1节。(生齐读第1节)。

    三、学习第2-5节。

    1、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香港到了!

    我们只在香港停留一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游览一下。迷人的沙滩中我们选浅水湾,著名的公园中咱们就去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中我们就去铜锣湾。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我们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

    〈板书:迷人的沙滩——浅水湾。

    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

    繁华的街市——铜锣湾。

    美丽的夜景〉。

    2、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5节,尽情地游览一下各个景点。

    3、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自己先读读,再读给四人小组的同学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给他评议评议。(四人小组学习,轮流读、说)。

    4、精读训练(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第2-5节)。

    你最喜欢哪个景点?游览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

    请你读一遍,读出这种感受。

    第2节:迷人、舒服。

    (1)谈感受,指名读第2节。

    (2)你从哪里看出浅水湾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

    (3)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出了一副美妙的画面,〈浅水湾图1〉看,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浅书湾图2〉瞧,每逢节假日,迷人的沙滩吸引来多少游客。人们在沙滩上游玩,有什么感觉呢?(舒服)。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轻读第2句话,去大胆地想象,认真地体会。(生自读句2)。

    (5)谁来带着这种感受说一说。

    (因为人们——所以,感到舒服极了。

    人们之所以感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7)练背课文(自背指背)。

    〈出示课文填空〉。

    (),()的浅水湾是()。每逢节假日,人们(),(),(),(),真是()。

    第3节:(举世闻名,精彩)。

    (1)说感受,指名读第3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时……开怀大笑)。

    (3)看,海豚,海狮表演开始啦!〈海豚图〉这些海豚在干什么?(嬉水游戏)海豚和海狮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还有的呢?(生想象说)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你一定也会——(开怀大笑)。

    (4)齐读第3节。

    (5)这么精彩的表演,你愿意回家介绍给小伙伴吗?

    (生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6)小结: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

    第4节:(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1)说感受,指名读第4小节〈车图〉。

    重点理解:

    a、“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楼图〉(指名说:摩天大楼……)。

    小结:房屋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这就叫做——鳞次栉比。

    b、从“琳琅满目”看出商品多,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c、铜锣湾楼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整体图〉让我们把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读出来。(齐读第4节)。

    (3)谁能看着这几个词语,把第4节背出来。

    (闹市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自练指背齐背)。

    第5节(三句比喻句)。

    (1)夜幕初垂,轻风徐来,站在太平山山顶,美丽的维多利亚湾夜景尽收眼底。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听。

    〈夜景图1、2、3〉(第5节课文录音)。

    (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指名说)。

    (灯的海洋——灯多)。

    (3)第5节用了3个比喻句,有静有动,写出了香港美丽的夜景。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引读:……成了——。

    ……像——。

    ……如同——)。

    (4)这么美的夜景,真是——(美不胜收)。

    谁愿意当播音员,把这么美的夜景介绍给大家。(指名读)。

    谁能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指名试背第5节)。

    四、学习第6节。

    1、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华,所以我们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板书:无比璀璨)。

    2、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拥有这样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骄傲、自豪、喜爱……)。

    3、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一读第6节。(齐读第6节)。

    五、总结:

    一天的香港之旅结束了,我们乘坐返航的飞机即将离开香港,看着机舱外灯光闪耀的香港,你最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让我们共同祝愿〈香港未来更美好!〉(齐读)。

    六、作业。

    在回家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1、(背诵课文)向家人、朋友介绍香港。

    2、(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香港旅游小指南,要求图文并茂。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

    1.会认“怒、暮、吻”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欣然怒放、悄悄绽放”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用科学的思想去发现世界的奥秘。

    4.学习、感悟多样的句式表达。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和感悟多样的句式表达。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1)欣赏美丽的花。

    (2)听读课文

    2.收集文中所及到的花的图片和相关知识。

    第一课时

    一、看课件

    师:老师家庭让你们看一组画面。

    课件:(音乐欣赏花儿开放的画面。)

    随着音乐老师调动学生的情绪:你们把眼睛再睁大点;深深的吸一口气;喊出来吧(学生在此时激情得到充分的调动,让学生看到花的美丽,感受花的香味,激发对花的喜爱。)

    师:现在你想说什么?

    生:略

    师:花儿不仅仅有漂亮的身姿,迷人的香味,还有她神奇的地方呢。

    二、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13花钟

    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符号d s表示:读一读,说一说)

    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大意:课文讲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以及原因。

    三、再读课文(进行几项自学的活动)

    1、(聚精会神)学生读课文,重点是批划生字词。

    用符号(――)画出要求会读的词,(圆圈)画出要求会写的生词在生字上注上拼音再读一读。

    2、(互相帮助)学生互相交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充满自信)学生展示读书

    注重过程的评价:

    (1)字音

    (2)读通顺

    (3)音调、节奏的初步评价(1、重点读音:吻、灼、暮。2、重点字形:醒、嫩、修)

    四、精读课文

    1、请学生分段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为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自然段的分段、大概的段落大意的.理解)

    学生:略

    师板书: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女同学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师:你认真的听,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归纳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的现象。

    3、归纳有趣的现象。)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师:用笔在句子上划上波浪线。

    出示小黑板。

    填一填: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绽开了笑脸睡莲从梦中醒来

    万瘦菊欣然怒放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舒展开花瓣昙花含笑一现

    活动:男女同学对读。

    师:读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开花的时间

    2、用了许多的形容词来形容花开的样子,写出了各种花的特点

    3、同一事物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老师要在此,时时指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板书:睡莲、午时花、烟草花、昙花

    表演读课文。加强对词语的理解。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花开花的时间吗?

    (太阳花,太阳升起的时候开花;洗澡花,下午五六点钟开花;)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对花的不再是因为花美丽,花香而喜欢它。更知道了花的神奇之处。那么,花儿为什么有这样的神奇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一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三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四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五

    1、在阅读中认识“镇、姆、吩、咐、煞”5个生字,运用各种方法理解“镇定、吩咐、迷惑不解”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情况的紧急和女主人的具体表现。

    3、能联系上下文想像女主人吩咐保姆的话并读出语气。

    4、从女主人把盘在脚上的蛇引出门外的故事中,懂得在危机时刻要沉着、冷静,用智慧解决问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情况的紧急和女主人的具体表现。

    2、能联系上下文想像女主人吩咐保姆的话并读出语气。

    从女主人把盘在脚上的蛇引出门外的故事中,懂得在危机时刻要沉着、冷静,用智慧解决问题。

    一、揭示课题,理解“镇定”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女主人(板书:女主人),通过预习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位怎样的女主人?(板书:镇定,指导书写“镇”)

    2、解释“镇定”的意思。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2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险情

    1、文中的女主人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完成填空。读的时候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媒体出示:一天,有一位女主人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边吃喝,一边说笑。忽然,女主人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你们对眼镜蛇有什么了解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播放眼镜蛇的影片。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毒蛇,毒性很强。如果有人不幸被它咬上一口,又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几小时内就会丧命,很可怕,让我们一起记住它的名字。

    出示:眼镜蛇(正音)

    三、深入学习,体会“镇定”

    1、那女主人是如何镇定地处理这个紧急情况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小节,用直线划出女主人是怎么做的句子。

    2、学生交流,媒体出示。(板书:低声吩咐有说有笑)

    3、一条又粗又长的眼镜蛇正和女主人“亲密接触”,她的内心当然也和我们一样害怕、惊慌,但她为了稳住客人仍然坚持――(有说有笑)。同学们,这就是镇定。指导朗读。

    4、女主人一边仍然与客人有说有笑,一边还不动声色地对保姆――(低声吩咐),理解“吩咐”的意思。听了女主人的吩咐,保姆的神情是怎样的?(板书:脸色煞白)解释“脸色煞白”,指导书写“煞”。

    5、那保姆到底去做什么呢?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并圈出其中的动词。(板书:长长吐气)指导朗读。

    6、同学们,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保姆依然能从容地完成女主人的吩咐。想像一下,女主人会吩咐保姆什么呢?媒体出示:于是,女主人把保姆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听了女主人的吩咐,保姆把眼镜蛇关在了门外,大家都安全了,可是客人们了不了解具体情况?文中哪个词表示客人们是毫不知情的――迷惑不解(板书)。

    8、当客人们知道实情后,他们又是什么反应?(板书:吓了一跳)

    9、那女主人为什么会如此镇定,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师生合作读课文的3―6小节。媒体出示:忽然,女主人发现有一条眼镜蛇正盘在自己的脚上,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人命关天的危急时刻,女主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依然考虑得那么周全、细致,这恰恰说明了这是一位――镇定的女主人。

    12、同学们,作者通过对女主人的动作和语言的直接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女主人的镇定自若,这是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

    14、师小结:通过对保姆和客人的描写,更衬托出女主人的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这就是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认识了这样一位镇定的女主人,知道了在危急时刻,要――(冷静、不能慌乱)。还知道了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既可以对他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对其他相关人物进行――(侧面描写),从而起到衬托的作用。

    2、布置作业:

    (1)写一写女主人对保姆低声吩咐了哪些话。

    (2)客人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有的说:“ ___________”有的说:“ _____________”还有的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六

    1、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认“促、深、萧、梧”四个生字,会写“促、深、忆”三个生字。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难点: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4、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像创编小故事。

    2、 “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口语表达能力不错哦,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夜书所见》(板书:夜书所见))。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这首诗正确、流利的读出来。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注意读准节奏。

    5、教师范读,指导停顿。

    1、全班一起读课题夜书所见,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

    生2:所见是看见的意思。

    2、那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

    3、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

    生: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4、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6、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个别读两三个,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起很开心,团圆的日子。此时的月亮真美啊!

    8、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不美。)说说理由。

    生: 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

    9、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生:因为诗中提到动客情。这个客说明他在他乡做客,这时候,他一定……

    11、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

    12、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13、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篱笆下的一盏灯) 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15、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师: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6、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

    17、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19、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诗歌的最后两句? (个别读 齐读)

    20、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几句诗句表达的淋漓尽致。

    (一)把《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二)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三)老师读诗的前面,学生接后面,直到学生基本会背为止。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饱含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身处异乡,诗人不仅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而且思念家乡的亲人!有一天我们出门在外,也会思念家乡的亲人的!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七

    1、认识“激、殊、筒”等17个生字,会写“且、束、敌、钢、断、实、集、造”8个字。认识“斤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带给人们的生活乐趣。

    3、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1、正确读准17个会认字。按正确笔顺书写8个会写字,并注意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认识并正确书写1个部首。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孩子还小,加上都是些街道上做生意、船上挖沙、农村拆迁的孩子,知识面狭窄,不懂得什么是激光,对激光的用途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收集资料,做直观课件!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表演法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制作生字卡片。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师生做自我介绍。

    2、引出课文的mp3朗读。

    3、由生猜测课文中这位做自我介绍的朋友,板书课题。明确课文的特点。

    二、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互相学习,大家互相读,注意听字音是否读准确,互相评价。

    3、请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

    4、集体交流,学习生字。

    出示课件

    (1)学生领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激、殊、筒、聚、削、剑、缝、武、炮、强、敌、途、且、棒、幻、晰、类。

    (3)男女生赛读。

    (4)游戏:猜猜它是谁?师剖析部分字的特点,学生猜字。从而加深学生识字。

    5、小游戏——找朋友。(将生字和拼音连起来)

    6、我能读词。

    (1)明确激光和人类之间的联系。

    (2)理解“特殊”,文中说谁特殊,为什么?顺势出示激光的图片,以及其它光的图片,明确激光是集中在一起的。最后练习用“特殊”说话。

    (3)文中说谁“削铁如泥”,理解词语,练习说话。

    (4)练习用“而且”“所以”说话。

    (5)出示图片,认识“激光炮”

    7、出示课文,检查学生朗读。

    三、简要学习课文

    1、师过度:激光想和我们交朋友,那它会干什么呢?

    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作记号。

    2、出示课件:我是激光,我会—————(学生扮演激光来夸夸自己的本领),师做适当的板书。

    四、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还知道激光有哪些好处?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相关图片)

    2、你希望激光还能为人类做哪些事情?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师总结:是呀,激光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类以前想做却做不成的事,如今变得非常简单,令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大家更要努力学习,争取将来让激光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作业

    朗读课文,办一期激光知识的壁报。

    六、板书设计

    激光的话

    激光刀在工厂里切割钢板

    在医院里做手术

    在战场上激光枪、]激光炮

    在日常生活中装点节日的广场

    唱片、光盘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篇十八

    1、能自身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理解课文中某些词语的意思。

    3、能从课文中感受到袁隆平搞科学研究的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

    了解袁隆平的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能从袁隆平的具体事迹谈自身的感受。

    小黑板。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概括介绍袁隆平的生平事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讨论回答:

    a、袁隆平为什么决心攻克“人工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难题?

    b、袁隆平为了研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和努力?

    c、袁隆平的研究作出了怎样的巨大贡献?

    4、回答问题。

    5、给课文分段,并写段意。

    三、总结

    四、作业

    谈学后的体会

    五、教学后记

    三年级语文教案全册教案范文(18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