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23篇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4-02-25 15:21:03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学工作计划要有明确的时间分配和工作安排,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以下是一份实用的教学工作计划,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法,同时提高品评鉴赏标志的水平。教学重点: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学工作计划要有明确的时间分配和工作安排,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以下是一份实用的教学工作计划,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规划和安排教学活动。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一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法,同时提高品评鉴赏标志的水平。

    教学重点:

    1、标志的意义。

    2、标志的分类。

    3、标志的设计要素。

    4、标志的构思和制作过程。

    难点:

    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独创性、单纯性、准确性和艺术独特的标志。

    设疑提纲:

    1、标志的概念?

    2、标志的特征?

    3、标志的作用?

    4、标志的颜色运用?

    5、标志的分类、按用途的不同可分几种?

    6、世界上的国旗中,除了中国国旗,有哪一面国旗让你印象深刻?原因?

    7、联合国会徽的含义?

    8、奥运会标志以什么造型为主?

    9、中国银行标志的意义?

    10、公益标志的色彩特点?

    11、构成标志的方式有几种?请列举你所注意过哪些标志符合上述方式?

    教学程序:

    1、作图形印象测试。

    2、评说测试结果。说明标志的视觉性。

    3、提出设疑提纲问题在1、2、3。

    4、分组讨论答案。

    5、提问同学完成答案。

    6、教师补充完善。

    7、以建国饭厅为例,提问同学对标志用色的看法,说明标志用色的重要性。

    8、解析太阳神标志的意义。

    9、提问同学提纲6、7。

    10、分组讨论8、9、10的问题。

    11、分组抽查提问并补充完整。

    12、提出问题11。

    13、抽查同学回答。

    14、熟悉课本关于标志的构思方面的内容。

    15、讲述标志的制作过程。

    16、课堂作业:分组设计本校学校标志。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二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通过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初步懂得美术可分为四大类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美术可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几小类?

    三、教学环境。

    局域网;internet;书本和相关文字资料。

    四、网络资源。

    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同学查阅相关网页。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美术分类知识。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出示四张图例和美术分类知识大树)。

    自学要求:美术分为哪几大类?

    2、同学自学。

    3、提出问题。

    内容:美术的分类。

    4、反馈交流。

    美术可分为四大类:绘画、工艺、建筑、雕塑。

    自学要求:

    a.分组学习绘画、工艺、建筑、雕塑四大类中,还可以分为哪几小类?

    b.从每一类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大家。

    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同学通过在网络中自主学习进行一次愉快的欣赏,经历一次审美的体验。初步懂得美术可分为四大类别。

    二、教学重点、难点。

    美术可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大类又可分为几小类?

    三、教学环境。

    局域网;internet;书本和相关文字资料。

    四、网络资源。

    教师提供与主题相关的网址,并指导同学查阅相关网页。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启发引导,揭示课题。

    课题:美术分类知识。

    (二)欣赏导入,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出示四张图例和美术分类知识大树)。

    自学要求:美术分为哪几大类?

    2、同学自学。

    3、提出问题。

    内容:美术的分类。

    4、反馈交流。

    美术可分为四大类:绘画、工艺、建筑、雕塑。

    自学要求:

    a.分组学习绘画、工艺、建筑、雕塑四大类中,还可以分为哪几小类?

    b.从每一类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告诉大家。

    5、同学分组自学。

    内容:绘画、建筑、雕塑、工艺分别包括哪些内容,代表作品有哪些。

    6、反馈交流。

    a.从种类上分,绘画包括:油画、水彩画、素描、中国画、版画等。

    b.从时间上分,建筑包括:古代建筑、现代建筑。

    c.从工艺手段上分,雕塑包括:圆雕、浮雕、透雕。

    d.从用途上分,工艺包括:实用工艺美术、观赏工艺美术。

    2)师生交流每一类的代表作品。

    (三)同学练习。

    1.书上内容欣赏,分组讨论完成练习1。

    2.同学分组完成"美术分类"填充练习。

    (四)教师小结。

    (五)拓展练习(可以课后完成)。

    自学要求:从互联网中进一步了解,绘画、建筑、雕塑、工艺的相关知识,并浏览交流。

    七、教学流程图。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三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

    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四、评述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五、拓展过程。

    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

    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札记选取几个有趣的齐白石的生平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马上希望进一步了解更多的齐白石的生平。对他的生平的了解为欣赏他的绘画作品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四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家庭、学校和饭店的厨房,厨房使学生对不同风格的厨房有所了解。

    2、学会从多角度观察,运用多种绘画的手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厨房,画面布局合理。

    3、引导学生感知美存在生活中,激发学生感知生活,厨房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各类厨房的照片和影像资料。

    教学重点:观察学校、家庭食堂和饭店的厨房,注意它们的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画面的取舍,组织构图,布局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你家厨房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与大家说说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图片。

    电脑展示不同风格的厨房照片,让学生欣赏。

    2、播放视频资料。

    把自己家的厨房和饭店的比较,说说不同之处。

    3、走出教室。

    到学校的食堂的厨房去写生。

    注意画面的布局安排、餐具的取舍等。

    三、

    作业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五

    教学对象:一年级新生。

    教学目标:

    1、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想象—我的太阳,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涂画兴趣。

    2、学习简单表述作品形、色与意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我评价能力。

    3、以喜欢动手涂画为宗旨,激发学生作画兴趣。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请家长说说“我的太阳”,给家长说说“我的太阳”。

    舞曲“种太阳”光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歌表演“种太阳”。(情景创设,激发想象)。

    播放vcd影碟,教师带领学生边唱边舞,进入愉快的课堂学习之中。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边跳边想歌曲中说些什么?(唱跳两段)。

    2、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歌曲中说些什么?”,提请2—3名学生讲述。

    3、教师概括学生表述内容,点题:“小朋友,假如让你种太阳。

    你想有一个什么样的太阳?

    板书我的太阳。

    二、新授。

    1、师:分四人小组各自说说“我(自己)的太阳”。(约3分钟。

    流讨论,激发想象)。

    2、师:“请四人小组的代表说说‘我的太阳’”。提请3位同学讲述。

    2、师:“听了小朋友说的‘我的太阳’,各自不同,很有想象力。

    很有趣。那么,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想象中的太阳画出来。”

    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作画。

    分别指导绘画要领:图画大些,不宜太小,用色大胆。

    5、学生完成作业后自己将作业贴在黑板上,相互欣赏、激励。

    6、简单自我评价。教师抽取有代表性的3—5幅作业,通过实物投影放大观赏。师:“请xx同学说说自己的太阳”。教师在学生表述过程中从绘画作业的形、色、意方面因势利导,如:为什么用这种颜色?为什么是这种形状?这些图画表示什么?等等。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述适时运用优美的语言给予概括,感染鼓励学生。

    三、小结:

    师:还有许多小朋友的“太阳”画的都很有趣,没有来得急讲给同学们听,下课后互相说说。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看,问他们看懂了吗?讲给他们听听。

    收缴作业,下课。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六

    1、观察、感知作品的着色特点,感受作品的色彩美。

    2、尝试运用点彩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活动准备。

    2、素描纸、水粉笔(小号)、水粉色、调色盘、洗笔桶。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

    1、引导幼儿欣赏画面内容。

    提问:

    (1)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哪些内容?

    (2)你觉得这是一幅表现什么的画?

    (3)这是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落日的风景》。

    2、引导幼儿感知作品创作的技法。

    提问:

    (1)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

    (2)这幅画远看和近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3)近看全是用点组成的,没有线条和大的色块,远看可以见到完整、具体的形象,这样的画就叫做点彩画。

    (4)点彩画和平时混合颜色画的画效果有什么不同?谁的色彩更强烈、更醒目?

    (5)这些彩色的点是怎么排列的?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太阳、数、土地等内容各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3、讨论。

    (1)画面中运用最多的是哪种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画中的“树”是用哪些颜色来表现的?太阳呢?草地呢?

    (3)画家为什么不像我们用一种颜色来画?

    (4)多种颜色一起使用来画一个物体,可以使这个物体色彩更加丰富;。

    不同的物体用不同的色调来表达,可以使画面中的内容更清楚和富有变化。

    二、创作。

    1、创作引导,主要让幼儿体验点彩的绘画方式。

    教师:点彩画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画法,你也学着用点彩的方法画一种富于你自己的画吧。

    2、幼儿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提醒幼儿用有规律的点构成画面,注意色彩的丰富与变化,不用线条和大面积的色块。

    强调不同物体之间要用不同色调来加以区别。

    三、作品评价。

    1、欣赏色点排列有序、轮廓清晰的作品。

    2、欣赏色彩既丰富又有变化的作品。

    3、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作品?原因是什么?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七

    1、鼓励幼儿大胆探索纸筒的多种玩法。

    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发现纸筒的多种玩法并大胆实践。

    长短,粗细不同的纸筒若干,做纸筒娃娃的材料,胶带。

    一、出示纸筒,激发兴趣。

    二、幼儿自由探索纸筒的玩法。

    1、幼儿尝试玩一个纸筒。

    师演示一个纸筒的玩法,谁有不一样的玩法?

    每人一个纸筒尝试不同的玩法。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幼儿一边说,一边演示玩法。

    2、幼儿尝试探索多个纸筒的玩法。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玩法!刚才,我发现小朋友玩一个纸筒是那么开心!那么有趣!那么,如果我们把多个纸筒放在一起玩,会不会更有趣呢!

    幼儿分别展示自己的玩法,并简单解说。

    你们是怎样玩的?给小朋友演示一下吧!

    全体幼儿共同合作纸筒成圈圈,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幼儿合作粘贴纸筒娃娃。

    小朋友们真是太有创意了!多个纸筒放在一起,玩法更多了,有的小朋友甚至想出好几种玩法呢!真是太有想象力了!

    小朋友,看谁来了?[纸筒娃娃]看看我们的纸筒娃娃漂亮吗?你想不想让自己的纸筒娃娃更漂亮呢?[想]那么我们就行动起来吧!看谁的纸筒娃娃最漂亮!最有创意!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粘贴纸筒娃娃【.师巡视指导,引导幼儿互相帮助。】。

    交流展示。【老师给以鼓励和肯定,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

    四、延伸。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八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要求,教学活动围绕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现象和代表作品展开,《走下神坛》从人与神艺术主题的发展、变迁的历史线索切入,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对照和分析,介绍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人文主义对西方艺术产生的深刻影响。

    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等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其中学习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及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教材列举了各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在视觉美感上各自的鲜明特点,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同时,也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不同切入点。教学活动的设置各有所侧重,培养学生审美、评论和文化认知的多方面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2、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文化现象,从各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三、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了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思路:

    根据教材包含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两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教材意图,把握和控制难度,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教材的内容材料多,跨度大,一味照本宣科必然拖沓。所以,对材料进行。

    选择处理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准备从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开始,大量地查阅资料,除熟悉与作品有关的内容外,还须精选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和有关知识。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五、教具准备:

    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神学权威的笼罩下,欧洲中世纪艺术大都服务于宗教,宣传教义。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走下神坛,汲取古典精髓,注入人文精神,表现人的世俗生活,开创并完善了一种反神学权威、反封建特权的新的视觉语言。这个时期的艺术达到了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高峰,基本风格和变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深远。

    媒体运用课件展示:拉斐尔油画《椅中圣母》约1514(意大利)《弯曲在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木板蛋彩)约1820(拜占庭)。

    二、新授:

    1、解析:《弯曲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整体画面很暗,人物形象平面化、严谨、金色、暗红色、黑色、对比不强烈、压抑、圣母容貌肃穆、圣婴老成、肃穆、正襟危坐、高高在上。

    《椅中圣母》光影感非常强,有立体感,明暗对比强烈、圆形构图打破死板不呆板、红黄蓝三原色、艳丽华贵、对比强烈、温柔、可爱、神态柔和、充满青春活力、动态自然、有亲切感。

    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比较结果,从画面的明暗、构图、色彩、表情、动态等方面进行比较。

    3、欣赏:

    1、《犹大之吻》(湿壁画)约1305乔托(意大利)(1266-1337)“欧洲绘画之父”,其代表作品有《犹大之吻》、《逃往埃及》、《哀悼耶穌》《宝座圣母像》等。

    解析:乔托注重空间深远关系和人物的立体表现,其艺术具有鲜明地现实主义倾向。《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画面上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画面上耶稣双目盯紧犹大,满眼怒火;犹大则十分紧张。四周则充满着骚动,气氛极其悲壮。这幅画虽然是圣经故事,但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表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整个画的光线、色彩、构图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犹大的黄色大氅明亮而醒目。全画用重色调,上部深蓝,下部褐色,造成一种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这种斗争的紧张气氛。画家用画笔赞颂了光明、正义的化身——耶稣,鞭挞、揭露了黑暗、邪恶和丑的化身——犹大。乔托注重空间的深远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其艺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4、文艺复兴分为四个阶段:

    14世纪初是一个“原始文艺复兴”阶段,又称开端期;14-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15-16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盛期,又称成熟期、高峰期;文艺复兴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

    一、赋予宗教人物以人间情感。

    中世纪时,绘制宗教人物必须严格遵照宗教的表达方式,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表现。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们逐渐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宗教题材的创作中,使得宗教人物形象越来越世俗化。

    1、《带金翅雀的圣母》(油画)1507拉斐尔(意大利)。

    拉斐尔绘制了大量的圣母子题材的作品,它将现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女性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圣母的身上,具有和谐、柔美、明净的人物性格特征。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中,被誉为美和完善的化身。

    《金翅雀圣母》又名《带金莺的圣母》,画中一共有三个人物,圣母、耶稣与约翰。但是画中人物并没有宗教标签。

    2、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给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表现出对完美与和谐的色彩及造型的追求。表现出“理想美”的趋向。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追奉的“美的标准”。

    3、《春》油画约1482桑德罗·波提切利(意大利)是一幅有关自然与人类保持和谐关系的寓意画。全画背景是一片幽静的橘林,一派春回大地、花草争妍的景象。显然,诸神是为春的到来而欢歌,对美和爱的追求,即对人性的追求,是这一作品的主题。

    三、思考练习。

    1、查找资料了解调子的含义。课本第三页下图为画面调子比照卡,仔细观察作品将你认为调子相当的号码填入右边的线描图中。

    2、尝试从画面空间、人物动作、表情等方面比较下面三幅《圣母子》作品的差别,并谈一谈造成这种差别的社会背景。

    四、作业与课堂评价。

    板书设计:

    第1课:走下神坛(1)。

    一、中世纪艺术特点。

    二、人物介绍:拉斐尔;乔托。

    教学反思: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外著名建筑,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色及其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的思想感情。

    2.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在服从功能需要的基础上,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而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通过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建筑是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不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且是带有一定(有时则是极高度)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建筑是一种在三度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体积、平面、线条、色彩等因素的立体作品,与雕塑有某些相似之处,再加上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与雕塑、绘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一般都习惯把建筑归入“造型艺术”的范围。

    正因为建筑具有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所以,它作为上层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总是反映一定时代的社会精神面貌、情趣和理想,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许多优秀的建筑,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典范,而且是民族的骄傲和城市的象征,如中国北京的天安门、故宫,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等。

    二、欣赏图片。

    1.人民大会堂[中国]。

    人民大会堂建成于1959年。它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十周年期间建筑艺术的新水平,吸收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一些手法与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但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改造,体现了自己的面貌。

    人民大会堂正面有12根高25米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在联体上也以柱廊相连,顶部为琉璃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悉尼歌剧院的设计师伍重,运用象征性手法,把整个建筑设计成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个性,也使这一建筑成为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重要标志。该建筑建成于1973年,外形像巨大的贝壳。从四面八方看,它都是一个漂亮的立面造型,甚至从飞机上看也很美观。建筑师将歌剧院的音乐厅、歌剧厅、餐厅的上方,覆盖了三个像贝壳又像白帆的大屋顶。该建筑由两个既分离又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其一是挂贴石片的平台和基座,其功能包含了汽车人口、工作场、排演室、更衣室以及各种服务设施;其二则是一系列庞大的拱顶或“薄壳”覆盖于两个厅堂及前面的餐厅上。

    3.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法国]。

    此建筑建于1977年,位于距巴黎圣母院、卢浮宫不到一公里的老巴黎市中心区。它是一个设备完善的棚屋,系由层层的均匀空间,从外部以一个自由的结构框架支撑而成。整个建筑物不论平面、剖面及立面均能予以改变,以应付一切不可预知的变化。这样一个可以不断改变的构造,就像是一个钢铁组合的工具箱和一个可以攀爬的构架。建筑物有一半埋在地下,其余部分依照南北轴方向安置于雷纳大道旁,使广场能隔绝噪音与烟尘,同时也保持了雷纳大道的特点。柱梁、楼板、管道全部暴露在建筑物外面。临街的立面挂满了各种设备管。朝向广场的立面还有一条粗大的透明圆管,从地面蜿蜒而上。因此,建筑物的外观管道交叉重叠,复杂多变,而内部结构简单大方。数十年来,它已成为工业化色彩十足的人类新文明的标志性建筑。

    第二课时。

    三、叙述感受。

    要注重视觉效果的感受,启发对生活的联想,达到升华情感的目的;从造型、结构、色彩、环境等方面对建筑作品进行分析。学生学习建筑艺术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到对建筑作品的评述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培养他们敏锐的视觉意识,能够对建筑作品做出积极的反应,并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创建他们认可的教学情境。

    四、分析建筑物的特点。

    五、教师解惑。

    六、总结。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家们广泛运用高科技成果和不断更新的建筑材料,以现代观念和崭新的思路来营造功能齐全、造型简约、寓意深刻和风格多样的现代建筑。本教材从欣赏导人,以不同类型、风格的经典建筑为对象,分别从造型结构、光影变化、色彩及环境等方面加以提示,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引导学生用体积、空间的认识方式感受优秀的建筑作品的魅力。本课所选用的中外建筑作品就是精彩纷呈的众多现代建筑中的一部分。这些现代建筑以它们崭新的形象、独特的魅力展示在人们面前,昭示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七、评价。

    1.通过欣赏中外现代建筑图片,学生对建筑中技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这一特点是否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中的体会与感受表达出来。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

    1、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4、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欣赏图片。

    1、结合漫画作品与课本解释漫画:漫画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漫画家在生活中观察体味,寻找要表现的内容,并以幽默夸张、寓意、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

    2、漫画的功能有哪些?课本的图片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本图片,向学生做系统的介绍漫画知识。

    (1)、立意:

    结合课本图片边举例边分析,漫画来源于生活。

    如何立意:正确、明确、深刻。

    (2)、漫画的功能有讽刺、歌颂、传播、娱乐等功能。

    表现手法:

    教师提示学生一幅画往往是由几种表现手法构成。

    (3)、文字作用:使画面主题更明确、深刻。

    教师:

    对于“无题”漫画进行分析:换面一斤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设题目反而含蓄幽默。

    教师辅导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多样。

    采取班级画展形式展示,重点落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

    板书设计:

    3、漫画与生活。

    表现形式:单幅表现手法:讽刺、歌颂、娱乐、组成部分:漫画。

    多幅宣传、夸张、巧合文字。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一

    1、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教学设想。

    1、因为是自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对的了解。

    2、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看法。

    阅读准备。

    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制成卡片。

    1、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范教材。

    2、《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

    3、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1967-1974年在任联帮德国总理。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获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照片左上角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安妮小组。

    二、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

    2、整理结构、内容。

    3、复习消息文体的常识,区别消息和通讯的不同。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课文。

    悠悠五十年的中华民族,有诗情博发的过去,也有沉痛无比的昨天,尤其我们同世界人民一同经历了法西斯的铁蹄,也共同见证了胜利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代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

    三、精读课文。

    《落日》。

    签字场所8点多。

    既表现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祖国未来的期待。

    准备(7点多)代表到来8点半,8点50分。

    仪式开始9时整,9时10分,9时18分。

    投降书脏了9时18分以后。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二

    1、知道一些关于京剧脸谱的初浅知识。

    2、有创意地大胆表现京剧脸谱,学习用对称的方法来表现脸谱。

    3、通过系列活动,了解京剧脸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4、萌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感受美、表现美。

    1、京剧表演vcd。

    2、京剧脸谱范例(脸谱图片)。

    3、京剧音乐磁带。

    4、幼儿人手一份卡纸、各色颜料。

    一、让幼儿在听、看中引入本次活动。

    1、让幼儿欣赏京剧音乐。

    幼儿讨论:你们听到了什么?和我们以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并介绍京剧。

    2、请幼儿观看京剧vcd。

    幼儿观看完后进行讨论,它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样的?演员们的脸部化妆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他们穿着长袖子、拖地板的衣服,脸上化成黑色、白色、红色、蓝色和金色,还带有图案。

    二、教师出示脸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特征及所代表的意义。

    1、师:小朋友们,这些脸谱上哪些地方与我们的脸很相似,又有哪些地方与我们的脸不一样的?(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他们都像我们一样有眼睛、鼻子、耳朵、嘴巴,但是脸谱上有许多颜色,我们没有,脸谱上的图案很漂亮,是对称的。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及图案代表的意义,初步感受京剧艺术象征、夸张的手法。

    幼儿自由讨论。

    师小结:红色代表英勇;白色代表阴险;黑色代表正直;蓝色代表刚强;金色、银色表示神秘。这种表现手法,我们可以叫做夸张、象征,而且他们的图案都是对称的。

    三、幼儿作画

    1、教师提出作画要求:根据自己的脸型大小剪下合适的卡纸,画脸谱时,可以用对折的方法,画成对称图案,并把五官画得夸张点。

    2、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幼儿把做好的脸谱戴在脸上,进行脸谱展示,作出评价,并以“脸谱”游戏轻松结束本次活动。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美工区在鹅卵石、白色t恤上绘制脸谱。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三

    1、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1、因为是自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对的了解。

    2、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看法。

    1、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范教材。

    2、《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

    3、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1967-1974年在任联帮德国总理。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获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照片左上角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安妮小组。

    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

    2、整理结构、内容。

    3、复习消息文体的常识,区别消息和通讯的不同。

    悠悠五十年的中华民族,有诗情博发的过去,也有沉痛无比的昨天,尤其我们同世界人民一同经历了法西斯的铁蹄,也共同见证了胜利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代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

    签字场所8点多。

    既表现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祖国未来的期待。

    准备(7点多)代表到来8点半,8点50分。

    仪式开始9时整,9时10分,9时18分。

    投降书脏了9时18分以后。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四

    1、让幼儿掌握人的五种基本表情的其中三种。

    2、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3、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画纸、彩色笔、双面胶、镜子、各种表情图片

    1、引入课题

    2、首先让幼儿欣赏一首儿歌《画表情》,幼儿可以边欣赏边学习。

    幼儿回答:拍拍手、跺跺脚……老师提问幼儿为什么要拍拍手?跺跺脚?

    幼儿回答:高兴、着急、生气……老师让幼儿学习一个高兴的表情、生气的表情、伤心的表情。(表情都表现在我们的脸上)

    4、出示图片

    幼儿回答:眼睛弯弯、眉毛弯弯、嘴巴朝上翘……老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高兴的表情,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高兴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高兴的表情。

    幼儿回答:哭……眉毛、眼睛下垂,嘴巴向下落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哭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哭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哭的表情。

    (3)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

    幼儿回答:生气……老师提问幼儿: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眉毛竖起来、眼睛圆圆的……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发怒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怒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怒的表情。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画人的表情要抓住人的眉毛、眼睛、嘴巴……幼儿跟着老师再说一遍画表情的口诀,请幼儿自己说一遍。

    6、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从今天画的表情里找一个可以表达自己今天心情的,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五

    1、了解新闻侧记的相关知识。

    2、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3、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4、尝试写新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锻炼捕捉文章要点的能力,并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2、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一名80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

    我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

    当我看完这封信后,深受感动。这简单的言语凝聚了一个八旬老人深深的爱国之情,也寄托了一个普通老人对每个中华儿女的希望——铭记历史,爱我中华,我们——尤其是你们这些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更应该读一读这篇56年前发表在《大公报》上的震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落日》。

    二、作者介绍。

    朱启平,出身江南世家大族,燕京大学高才生。据唐振常先生在《川上集》(三联书店1996年版)中介绍,“一二•九运动”中,燕大“洋气冲天,红光满园”,其中就有朱启平叱咤风云的身影。太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其中的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老新闻人严秀(曾彦修)先生1997年读到迟来结集出版的《朱启平新闻通讯选》,就发自内心地赞许说: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两个字:眼光。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后经廖承志先生提名,朱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

    三、文体介绍。

    新闻侧记,又叫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一种写作的笔法,它可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如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

    为了加深对新闻特写的理解和记忆,我们可以用新闻特写与新闻速写来比较。新闻速写简称速写,又叫巡礼、鸟瞰,它与特写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竖着写或纵着写,而特写则是横着写。这就好比我们水利工作者进行河道测量时,在对河道顺水流方向测量、绘制河床纵断面图的同时,还要垂直于水流方向测量、绘制河床横断面图,前者好比是速写,而后者好比是特写。

    怎样写好新闻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需注意如下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不是一般临场所见景象,而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殊意义的精彩“镜头”。新闻特写要求作者进入现场采访,没有现场所见所闻,就写不出精彩的新闻特写。当然新闻特写也可用适量背景材料。(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不论报道一人或一事,都不是从头到尾细细写来,而是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彩最有特征的部位。没有重点,也就没有特写。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不写新人新事的发展、变化和成长过程,而是写一个精彩的片段、精彩的场面或精彩的表演、动作等。

    四、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

    五、再读课文,分析内容。

    1、本文结构如何划分?

    依据签字的经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

    第二部分:“仪式开始”,签字的经过。

    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签字后的余波。

    2、哪部分是重点?前后有何关联?

    重点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其作了铺垫,呈渐进式,第三部分是其延续,又给人一波即平一波又起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3、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

    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

    4、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

    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

    5、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

    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

    六、赏析艺术手法。

    (一)细节描写: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环境和人物),体会其妙处。(讨论)。

    1、环境。

    (1)开头第3段:“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舰着新衣,国旗飘扬,摩托欢歌,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2)关于乐队:

    “白马故事”:“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

    “代表到来”:“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乐队寂然”。

    欢快的乐声只为胜利者而奏起,属于侵略者的只有沉默,而这沉默也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和冷漠。

    (3)关于“九点十八分”:“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

    这里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但作者巧妙抓住了这一点来借题发挥,追述历史,确实打动人心。

    (4)代表到来:“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以静衬动,烘托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5)“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隆隆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

    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窘态毕露灰溜溜逃跑的敌人,一边是胜利者的雄姿。

    2、人物。

    (1)神态:

    人物的“笑”在文中多次闪现:“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这时他正笑吟吟地站在出入口,和登舰的高级将领们一个个握手寒暄”,“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笑笑”,“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军舰上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

    笑是内心的喜悦,是胜利者的自豪,是对侵略者的蔑视与嘲笑。

    (2)外貌:

    “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短袖、短裤制服,并穿着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着雨衣,携一根手杖,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咔叽制服;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

    “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

    胜利者盛装而来,可见对这一时刻的重视;侵略者肢体残缺,害人之人也在害着自己。

    (3)动作:

    “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签字时没有入坐,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昔日趾高气昂的侵略者,现在在胜利者面前毫无地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二)真实性、纪实性特点。

    现场感和真实感是新闻侧记尤为注重的。“我”出现在文中,成为整个事件的亲历人、见证人。这样,将“我”于当时当地所见、所闻、所感与报道融为一体,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反而更增强了真实性。

    七、布置作业。

    就开篇所提及的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事,结合日本在二战中发动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带来伤害的有关资料,写一篇小评论。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六

    正方形纸彩纸

    折纸图示及范例

    《啄木鸟》的音乐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爱护鸟类

    通过的图片知道啄木鸟的基本形象

    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并喜欢折纸

    让幼儿知道啄木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师:在一个果园里,住着苹果树们,有一天苹果树生病了,那小朋友们生病了谁给治病那?

    幼:去医院找医生治病。

    师:那咱们一起听听故事,看看苹果树生病了请谁来给治病。

    教师播放ppt故事,在观看故事的同时让幼儿认识啄木鸟。并提出问题,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故事内容。

    幼:医生是啄木鸟,它能给苹果树治病,我们也喜欢啄木鸟。

    师:小朋友们喜欢啄木鸟,那知道啄木鸟是有名的树医生,它是人类的朋友,啄木鸟吃藏在树皮下和树干里的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啄木鸟。

    幼:老师是纸做的啄木鸟,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做吗?

    幼:想做。

    师:那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看看制作的过程吧!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折纸示意图,让幼儿和老师一起边阅读画面边折纸。指导幼儿将正方形纸角对角对折,折出对角线,引导幼儿将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向对角线折,要折整齐。将尖三角形的角按线条的箭头提示折一下,再将角向里折出尖嘴巴。

    播放《啄木鸟》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师:啄木鸟做好了,下面我们把啄木鸟送到树林里为苹果树捉虫吧。听音乐表演。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七

    1、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培养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2、复习消息的文体常识,辨别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教学设想。

    1、因为是自读课文,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完成对文章的了解。

    2、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形成自己的看法。

    阅读准备。

    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并制成卡片。

    1、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在著名的《大公报》社做记者。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被派往日本横须架港现场采访,9月2日,他亲眼目睹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在《大公报》发表后轰动一时,后被列为大学新联系典范教材。

    2、《落日》,1945年8月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1945年9月2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为什么将这一举世瞩目的仪式放在军舰上?原来事出有因,杜鲁门总统在日本投降后,宣布由麦克阿瑟出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作为同盟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一决定立即引起了海军的强烈不满,因此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建议,如果投降仪式式由陆军将领主持,那么仪式式应在一舰海军军舰上举行,以表彰海军在战争中所作出的贡献。为了保证总统同意这一建议,他特别选择以杜鲁门家乡命名,并由他女儿马格丽特主持下水典礼“密苏里”号作为候选军舰。

    3、勃兰特(1913-1992),德国政治家,德国社会民主党主席,1967-1974年在任联帮德国总理。二战期间流亡国外,从事反法西斯斗争。获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照片左上角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安妮小组。

    二、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

    2、整理文章结构、内容。

    3、复习消息文体的常识,区别消息和通讯的不同。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二、导入课文。

    悠悠五十年的中华民族,有诗情博发的过去,也有沉痛无比的昨天,尤其我们同世界人民一同经历了法西斯的铁蹄,也共同见证了胜利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代发生的几个重大事件。

    三、精读课文。

    签字场所 8点多。

    既表现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祖国未来的期待。

    准备(7点多) 代表到来 8点半,8点50分。

    仪式开始 9时整,9时10分,9时18分。

    投降书脏了9时18分以后。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八

    1、了解日本投降仪式时间、地点、方式、意义,体会这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的可贵,鼓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

    2、品读中把握作者的内在感情。

    3、了解通讯这种文体的写作特点。

    “点”与“面”结合的写法,了解通讯的现场真实感。

    将阅读文本与民族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8年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下,终于让日本缴械投降。让我们跟着战地记者朱启平的真实笔触一起去感受那个令人激动的投降仪式吧。

    二、介绍文体。

    通讯: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

    它是常见的新闻体裁之一,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种类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开情节,注意细节的描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常见的结构有: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的纵式结构和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性质安排层次的横式结构。

    三、研习文本。

    (一)研习1、2节(总写)。

    设置问题:1、为什么说要说“9时10分”呢?(体现投降仪式意义的重大,值得记入浩瀚的史册)。

    2、说道“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有什么作用?(突出现实感与真实性)。

    3、第二段简要点出了意义,它所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议论、抒情)。

    (二)明确本文的线索——时间,依此分析下面的内容。

    1、文章在描写投降仪式的时候,写了哪几次时间?找出后点明线索。(写得如此细,突出仪式的非同一般)。

    2、因为有小标题,内容清晰,不需要过多述说,分析时应该抓住几点:

    (1)“点面结合”是本文的特色,请生任选一个场景或人物联系全文进行分析。

    (2)分析文中的描写与对比,如:“仪式开始”部分写日方的两位代表签字的内容,“代表到来”部分写日方到来与前正义方到来的情景等。

    (3)分析文中现实与历史相联系的内容,明确联想的力量,如:三个“9.18”等。

    (4)分析最后两段,完成主题的升华。问:为什么不能忘却?该如何纪念?

    四、小结:

    1、题目的理解: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叫落日呢?

    (双关——a、写完本文,刚好是日落时分,以此为题点出写作背景和时间;b、日本的国名和国旗里有日,日本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以此为题表明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2、主题:

    b、提醒人们展望前景,激起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感。

    3、写法借鉴:本文被誉为报道二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也是大学新闻系典范教材,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阐述见教参91页)。

    a、材料组合方面,点面结合,得益于线索的选择和把握;

    b、细节的捕捉与刻画;

    c、现代的新闻通讯手法与史传散文的统一。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十九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的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1人民的艺术家——齐白石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齐白石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情况。

    二、学生交流资料:

    请几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要求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介绍)

    三、引导欣赏:

    1.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己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创造了艺术中的“虾”。

    3.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天干活晚上画画,常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己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吃力,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己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4.齐白石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四、评述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评述归纳。

    对自己喜欢的一幅作品进行评述并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五、拓展过程

    为学生介绍相关网址,推荐相关书籍。

    欣赏齐白石的其他作品。

    第二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马蒂斯的艺术他色,通过收集资料,了解马蒂斯的艺术成就与艺术生涯,尝试使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作品。

    隐性目标:感受与我国传统剪纸不同的外国剪纸,体会马蒂斯的艺术风格,乐于了解人类多元文化艺术的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马蒂斯的艺术特色(如艺术表现手法、色彩特点、艺术成就等),区分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传统剪纸。

    教学难点:

    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剪纸。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准备情况。

    二、欣赏与比较:

    猜猜看:

    哪一幅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哪一幅是马蒂斯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区分?说说你的理由。

    三、介绍马蒂斯

    马蒂斯擅长什么?

    他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剪纸还是装潢设计中都很有成就。

    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

    1.马蒂斯的画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简练)

    比较马蒂斯的《金鱼》、毕加索的《多拉玛尔肖像》、高更的《静物》。

    2.马蒂斯色彩上注重什么?

    3.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剪纸有什么区别?

    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

    四、通过本课的欣赏,你对马蒂斯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五、试一试,用马蒂斯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

    六、课堂小结。

    讲评作业

    第三课精细的描写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观察,发现平时不注意的细节,能用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

    隐性目标:通过欣赏与表现,感受我国传统的绘画技法,体会线描画的精美、细致,激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组织线条精细的表现物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组织线条的方法,观察与表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自己身边的物体、作业本、彩色笔或勾线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工具的摆放,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欣赏分析:

    1.出示门采尔的素描《两个中国香炉》

    简单解释素描的含义,区分结构素描与光影素描。

    解释素描、速写、线描画的关系。

    2.对比:

    出示图片:《葵花》及修改图。

    那一幅更精美?为什么?

    回忆:在用线条作画时,应该注意什么?

    3.通过欣赏这些精细地描写,你注意到那些细节?

    这些细节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为什么用这样的线条呢?你能给它换另一种形式的线条吗?

    4.你认为,用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才能更精细的表现物象?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二十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2、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3、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4、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前提测评。

    回顾单独纹样、二方连续中的点、线、面极其特征,了解学生状况。

    三、导入新课。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教师。

    总结。

    :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四、认定目标。

    板书《一模不一样》极其简要提纲。

    1、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师生共同列举、观摩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进而说明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2、基本要素;点、线、面。

    引导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有点、线、面特征的例子,结合图例进一步明了点、线、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说明运用点、线、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离组合变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绍基本形的种类极其构成方式。(图示)。

    4、构成方式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产生各种形式的构成,可以概括为规律性与非规律性两类,本课着重介绍五种主要的构成形式。(骨格图与各式范画四例及生物体结构图)。

    规律性排列式重复渐变发射非规律性排列式特异对比。

    六、作业要求。

    设计一幅平面构成铅笔稿。(出示4条要求)。

    七、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八、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基本形与构成方式的设计,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二十一

    《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物。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的美好情感。

    3、 利用学习过的绘画表现形式,去表现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表现生活中美好的景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爱护动植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难点是利用学习过的绘画表现形式,来表现有人和动物的风景。

    绘画工具和材料。

    检查学习用品,师生问好。

    同学们,今天咱们和大家一起学习第二十四课《有人和动物的.风景》。说到漂亮的风景和可爱的动物大家都喜欢,我们在生活中要爱护大自然,更要保护我们身边的动物。

    首先和大家复习一下前节课学习的内容:

    同学们以前都学习过写生吧?那么什么叫写生?哪位学生说一说?(写生就是直接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式。)回答的很好, 有的同学又要问了画什么呢?画风景写生。

    城市和乡村都有美丽的景色。一块草地,一片树林,一道河湾,一条小径。。。。。。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还有身边可爱的小动物也可以入画。

    在画画的时候,分一分疏密,分一分主次,分一分近景、中景和远景。把纷繁的景物,提炼概括成一个整体,在有限的空间里,渲染出情调和气氛。

    1、 欣赏书中的例图,体会怎样从平凡景物中去发现美。

    2、 学习建议:可以用水粉颜料画一幅风景写生,注意画面的气氛和色彩相协调。可以用油画棒,彩色铅笔等工具材料结合水粉色进行作业。

    3、 教师讲解写生风景的步骤及方法。

    (一)带领学生观察风景。

    (二)用铅笔勾形,注意透视和比例关系。

    (三)进行图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四)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评出优秀作业。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二十二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地球自转现象,观察比较分析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三个时段的特点,认识日落过程中天空的色彩变化。

    2.把观察到落日的景色用水粉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写生能力。

    3.在创作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落日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重点:懂得不同的观察时间和地点,落日的色彩都会有不同。根据自己的感受能观察出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落日时天空以及周围景物的色彩变化规律。 难点:经过观察、分析后,能在主观感受的同时尊重落日的色彩变化,大胆地表现落日美景。

    教具准备:了解并收集、整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制作好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事先观察落日,拍摄落日,收集有关落日的知识和图片以及准备好水粉画工具和颜料。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怎样把落日的美景,用颜料表现出来,特别是过渡的地方。

    教学建议 天空中大量的红、黄色和紫色,染红了树,染红了湖水,呈现了水天一色的美景。启发学生能更加全面地去了解、认识落日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落日美景,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欲望。

    对用颜料表现要加以示范。

    课后反思 。

    学生运用颜料不够熟练,特别是过渡的地方不够自然。

    教 学 过 程 本人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课件出示(讲故事):“夸父逐日”的传说。

    教师:夸父能追到太阳吗?为什么他追不到太阳?

    学生:因为落日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演示)太阳在这边落下,就是相当于在另一边升起。

    教师:虽然我们无法追逐到太阳,但我们可以把落日时最美的瞬间,用我们的画笔永远地保留在我们的画纸上。(引出课题——落日)。

    2.欣赏落日,丰富体验。

    (1)启发学生回忆原先积累的落日印象。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闭上眼),落日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情景?再请个别学生说说——得出落日给人的一般印象。

    (2)组织学生交流落日的图片资料。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欣赏交流摄影作品和图片资料,再选个别学生上台展示(在实物投影上),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落日的丰富与美丽。(板书)。

    (3)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教师的落日图片。

    教师:课件出示——落日美景。

    重点观察《西湖的黄昏》,并和学生一起观察、分析得出:

    落日因大气层强烈吸收折射的光线而发出红光。天空的色彩变化由远处的亮黄色依次过渡到红色、紫色、蓝紫色等。(课件展示相应的色块,用具体形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

    通过更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注意到:不同地点的落日、不同天气的落日,还有不同时段的落日都有很大的不同。a.怎样的地点看落日会更好?高处向下的角度,没有物体遮住太阳,有利于观察,层次清楚。b.怎样的天气看落日会更好?晴朗多云。c.落日前、落日时、落日后天空的色彩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当太阳在空中渐渐下落时,色温减低,形成暖色调。

    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我们每一次看到的落日都有各自的特点。

    我们对落日进行写生,就是要根据每次看到的落日,以及它给你的感受来进行描绘,这样才能画出美丽的属于你自己的落日。

    3.选定内容,创作表现。

    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图片资料、摄影照片或是书本上的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进行写生。

    教师:巡视指导,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秀的表现及时向其他学生展示说明。

    4.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教师: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注意欣赏别人的作品,选出本堂课中你最欣赏的三件作品。

    学生:把各自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互相欣赏,找出自己欣赏的作品。

    教师:请学生谈谈最欣赏的是哪三件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作品,并能对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

    5.课堂小结。

    学生:请学生小结本堂课收获。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去发现美,勇于去表现美。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篇二十三

    1、了解新闻通讯的特点:新闻性(及时真实),生动翔实,这篇新闻通讯的特点:情感立场。

    2、学会辩证地反思历史,观照现实,体会作者的“永志不忘”观。

    这篇课文是“永志不忘”板块中的一篇,“永志不忘”是什么意思?(志:纪念)那么怎么做才才算“永志不忘”?(朱启平在文章中告诉我了,读完全文我们就知道了)。

    文体:新闻通讯(状元之作典范教材)。

    发表时间、刊物:1945年9月4日《大公报》。

    职业:战地记者,高危职业。

    信条:

    (1)在战场采访,工作第一,生命第二。

    (2)作为记者,一笔在手,胸中要有亿万人民,万不得已时,可以不写,不能打诳。

    1、文章以“落日”为题,有什么寓意?

    (1)写作完成在日落时。

    (2)日本国旗是太阳旗,象征日本投降失败。

    (3)昔日骄傲的“旭日东升”成了如今惨淡的“日落西山”。嘲讽意味浓。

    幻灯:1945年9月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

    这么写好吗?可能有的回答:消息比较概括,通讯有细节、情感倾向、现场氛围、详细。

    2、比较三部分内容,如何写好细节,展现氛围、情感?

    亲见。

    老师读“签字现场”一部分,学生用笔勾勒展现“亲见”部分的语句,读后讨论。

    小结:详细第一现场感,真实难忘。“这一幕,简单、庄严,永志不忘。”

    日本代表团登舰。

    1、2组赏析“代表到来”中“乐队寂然”至最后。

    小结:这一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签下日本投降条款。

    3、4组赏析“仪式开始”中第一自然段小结:冷静客观中透露中国公民的情感、立场。

    这样的情感、立场下面还有体现吗?

    中国代表徐部长永昌继美代表之后签字于日本降书。三个“918”

    小结:这签字,洗净沥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永志不忘。”

    过渡:记记住这个胜利的时刻,就是“永志不忘”了?(不是)怎样才算的“永志不忘”?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找出三个词代表作者的“永志不忘”观。(学生谈谈自己的`理由)。

    小结:永志不忘——铭记历史是为了创造未来。

    新闻通讯:及时真实、细节翔实、情感立场。

    永志不忘:代代相传民主团结迎接新生。

    作业:

    (1)结合朱启平的“日本投降是临时休战”说说你的“永志不忘”观点。

    (2)欣赏朱启平的另一篇出色的文章《伟大的平凡》,作为自己的阅读积累。

    落日美术教案(专业23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