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16篇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 文秘知识 ]

    文秘知识 时间:2023-11-09 15:00:07 热度:434℃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我觉得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教学计划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注重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内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我觉得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教学计划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3:注重课程的拓展和延伸,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一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三角尺、尺子、活动角、圆纸片等。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林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呀?(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2)同桌讨论、交流(3)师引导学生说出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今天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想找个害羞的这位新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三角板、时钟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从主题图中让一名学生指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2、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谁折的角和他折的不一样?

    用手摸一摸我们折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用尺子沿着边画,两条边画得不一样长。然后拿下折角。师边说边板书:顶点、边、边。)

    指出屏幕上角的顶点、边。

    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出示5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5、(老师拿出活动角)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

    你为什么认为第一个角大呢?(指名回答)

    6、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能试着画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边,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课堂小结

    四、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教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很难理解“角”这一抽象概念。经过一堂课的教学后,我想从两个方面对自己教案进行反思: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我把“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点有的学生混淆,特别是差生不够明白,放在“认识活动角”的后面。通过教学实践后,有些无法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来证实。,把这一内容放到了画角的后面,让学生在画一小一大两个不同角的过程中自己暴露出问题(有学生通过增加边的长度来使角变大),然后由教师引导解决,从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样对于学生就更明白啦。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

    我们用手摸一摸找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师:先摸摸角的头,有什么感觉?

    生1:痒痒的。

    生2:有点痛。

    生3:尖尖的。(板书:尖尖的)。

    师:再压压边,有什么感觉?

    生1:滑。

    生2:温柔。(课堂上出现一阵笑声)。

    生3:舒服。

    师:为什么会舒服?

    生:平平的。

    生:直直的。(板书:直直的)。

    请同学们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找角,我们根据角的特点找找在我们的教室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课桌上有几个角?

    5、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课件出示4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6、(老师拿出活动角)。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强调:角的大小只和角的张合程度有关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7、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认为角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四、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整节课感觉自己比较累,是因为害怕被学生牵着跑,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牵着自己跑,因此老师自己在讲,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有些教学设计中衔接不自然,例如,在脱去角的外衣后应给学生时间观察,这方面我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应该注意课堂生成直接接着再去掉两个角,然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角,也可以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我讲的时候用的是平平的这里不对。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用圆形纸片折角,但没有注意学生的基础,这个时候学生还没认识到角的特点。让学生找角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课桌上的不是角它们的定点没有尖尖的,但我不仅说那是角还让它们数数目。用小棒拼角时,我没有注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让他们自己拼角,而是我说要求他们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失去了自己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合程度有关的知识。

    整堂课不足的地方很多,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加强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我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直观操作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的全过程,能运用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人交流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生:能

    师:现在我(请勿抄袭好范文 网:)们先来欣赏几张照片(课件显示)

    师:这是一个小朋友分别在一岁和九岁时拍的两张照片,你们认识他吗? 生:不认识

    师:我保证你们看了下面一张照片就会一定会知道是谁了。来,一起看。谁?(课件)

    生惊讶的说:哇!是刘翔。

    生:大

    师:是的,一个人从小到大的变化很大很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奇妙变化中的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引出“一半”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看。(课件显示胎儿图)

    师:这是一个胎儿图片。你们知道胎儿是指多大的小宝宝吗?(还没出生)你们以前见过吗?(没有)

    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显示)

    生1:眼睛是闭着的。

    生2:头特别大。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胎儿的头真是特别大。那你们知道胎儿的头长占整个身长的多少吗?(课件显示)

    生:一半

    师:为什么是一半呢?现在我们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一下。老师这里有一个苹果,同学们想一下应该怎样来找到它的一半?(出示苹果)

    生:平均分(板书)

    2、“一半”的表示方法

    师:那“一半”应该怎样表示呢?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表示出来,画图也可以,写字也可以,用数学符号也可以。。(学生创造,师巡视,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出来)

    学生汇报想法。

    师:现在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表示方法。

    3、引出分数

    师小结:同学们的办法可真多。看来表示“一半”的符号有很多。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1/2来表示“一半”(课件显示1/2),它读作:二分之一(课件)。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它的写法:(师边说边板书)因为是平均分,所以先写短横线“—”,平均分成2份,就在下面写“2”,其中的一份就在上面写“1”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下。(生写)

    师:它读作?(二分之一)生答师板书。

    师:现在谁能再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苹果的1/2的?

    生答课件显示。

    师:现在同桌交流一下。(生交流师巡视)

    师:像1/2这样的数在数学上我们叫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初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4、多种形式,认识1/2。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1/2,现在我们自己再来找一找1/2,请同学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动手折一折,找到它的1/2,并涂上颜色。(课件显示要求)学生动手活动,师巡视。

    学生展示:

    生1:横着对折,涂色的就是这张纸的1/2。

    师:和他折法一样的举手。谁还有不同的折法?

    生2:竖着对折,涂色的就是这张纸的1/2。

    师:和他折法一样的举手。谁还有不同的折法?

    生3:斜着对折,涂色的就是这张纸的1/2。

    师:谁还有不同的折法?

    生:没有了。

    师: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找到1/2的。(生交流)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小结:折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2。(课件显示)

    (2)、判断。

    师: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些图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显示)读“判断。涂色部分能用1/2表示吗?”

    生答:1、3能(课件显示)

    师:第二个为什么不能?他也是分成了两份?

    生:不是平均分的。

    师:最后一个是平均分的,怎么也不能?

    生答:因为它分成了三份。

    师:那应该怎样表示?

    生答:应该用1/3表示。

    师:你们能自己写出1/3吗?

    生写,师巡视,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师:那它怎么读?

    生:三分之一(板书)

    5、认识1/4

    师:其实,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长到8个星期大时头长大约就是身长的1/2了。宝宝出生后慢慢成长,到了婴儿期,宝宝的头长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婴儿的头长大约占身长的几分之一?(课件显示问题)

    生:1/4

    师:1/4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婴儿身高平均分成4份,头长占了其中的一份。(课件显示) 师:你们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出1/4.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学生齐读:四分之一(师板书)

    6、利用材料,探究其他分数。

    生1:1/5、1/6(师板书)

    生2:1/7、1/8(师板书)

    (学生继续说)

    师:如果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

    生:不能

    师:也就是说分数是无穷无尽的,永远也说不完。(师在1/8后面加上??) 师:像1/2、1/3、1/4、1/5、1/6、1/7、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板书 )

    (2)、介绍分数发展史

    子和分母隔开(课件),分数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3)师:现在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另一张纸片折一折,并涂出它的几分之一。(课件显示)

    学生动手折,师巡视。

    师:谁起来说一下,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我把它平均分成4份,涂了一份,是它的1/4。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折出了自己的分数,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折法。

    学生交流,师巡视找三个不同的1/4。

    师:老师还发现,有几个同学的图形虽然不一样,但是却有相同之处。老师把他们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课件显示) 生: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都可以用1/4来表示。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也就是说,不同的图形,能不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 生:能

    师:你们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涂色部分大小不一样。

    师:看来,即使是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大小也可能不一样。

    7、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看书

    师:现在同学们合起课本。谁起来说一下?

    中间短横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分数线 板书)表示平均分

    2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分母)表示平均分成2份。

    1叫什么名字?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指着黑板上其他的分数:看谁能很快地说出这些分数的分母和分子各是多少? 生:??

    三、巩固练习

    1、读分数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分数,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你们见过这些分数吗?请读一读。

    指名读

    2、填空

    师:刚才的同学读的都很好,老师还想考考你们。(出示课件)

    3、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阴影部分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形,请看大屏幕(课件显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下面的画面让你想到了几分之一?

    师:下面老师再带同学们去生活中看一看。(课件显示)读题目要求

    图1:法国国旗

    生:1/3师:哪一部分表示1/3?

    生答师小结:每一部分都是这个图的1/3。

    图2:奥运五环(1/5)

    图3:巧克力师:同学们喜欢吃巧克力吗?现在我们来看一块大巧克力。(课件显示巧克力)

    生:1/6

    师:谁都能想到巧克力,那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生答:6个

    师:同样是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

    5、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胎儿的头长大约占身长的1/2,婴儿的头长大约占身长的1/4,那长大成人后头长又占整个身高的几分之几呢?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

    生:1/8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把成人身高平均分成8份,头长占了其中的一份。

    生答课件显示

    师:对,还有这张9岁时头部占的分数不知道。你们现在几岁?

    生答

    学生估计,同桌交流,汇报。

    师小结:十岁左右的儿童头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四、拓展延伸

    1、师:看来,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分数,现在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用分数说一句话。(课件显示)

    生1:我家有3口人,我占全家人口的1/3。

    生2:我班有50人,我占全班人数的1/50。

    生3:妈妈买了10个苹果,我吃了1个,我吃的占苹果总数的1/10。

    ??

    2、猜一猜

    生答并说理由

    师:到底是哪根长呢?请看这里(课件)

    四、小结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生答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都非常善于动手动脑,真高兴认识你们。最后老师再送你们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课件显示)成功源自勤奋、努力与汗水。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认真勤奋,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板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1/2读作:二分之一

    1/4读作:四分之一

    1/8读作:八分之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的作用,从而使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知识。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四

    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第一次出现分数,由于分数与整数差异很大,学生会感到很困难,对分数的意义理解透了很不容易,本节课运用了直观积累的教学方法,通过分实物、折线、分线段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从而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初步知道了几分之一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课上,同学们用眼看、动口说、动手折、动手画,激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又通过了多种形式的练习,理解了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学会读写几分之一。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交流亲身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与学具

    教具:月饼实物图、圆纸片、长方形纸片。

    学具:长方形纸片5张、圆形纸片2张、梯形纸片2张、准备练习的图形作业、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提问:我们学过了“平均分”,如果把14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把9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块?

    把2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几块?

    老师现在要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应是几块呢???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那么,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我们管它叫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出示一个月饼实物图,把它对折一下,从中间剪开。提问:老师把这个月饼怎么样了?(分成了2份)这两份的大小怎样?(一样大)说明老师是平均分的。(板书:平均分)

    提问:为什么说是平均分的?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我们就说每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用分数表示为1/2(填在月饼实物图上)。

    指导书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把月饼平均分成2份,横线下面就写“2”,表示这样的1份,在横线上面写“1”.读作:二分之一(要求学生一边空书1/2,一边说说什么是1/2)。

    提问:这一份是整个饼的1/2,那么,另一份呢?为什么也是它的1/2呢?

    2.老师出示一个圆形纸片,把它平均分成了3份。提问:我把这个圆形片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请一名同学到前面,分别指出那一部分是圆的1/3),谁会写1/3?一位同学上前来板书,其余同学写在自己的小黑板上,老师巡视。

    3.把一个圆形片分成了3份,每份是它的的1/3。这句话对吗?为什么?(强调: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

    提问:能说这个(指长方形纸片的1/3)是那个圆形纸片的1/3吗?

    小结: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谁的几分之一。(要求同桌互相说一说每幅图中1/3表示的意思)(板书:是谁的)

    5.让学生按要求折纸: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并填空:

    (1)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

    (2)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 )

    6.让学生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直尺上的刻度1,2,3??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写出每份是这条线段的( )/( )

    7.口答:(老师板书:1/2, 1/3, 1/4, 1/5, 1/10??)

    提问:这几个分数的分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表示这样的一份,分子就是1.

    (三)巩固练习

    提问:折出它的1/2,分母是几?应把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几份?

    折出它的1/4,应把它平均分成几份?根据什么?

    2.在每个图里选适当部分涂上颜色表示它下面的分数。(将准备好的图形片练习)

    提问:每图中平均分成的份数与分数的哪一部分有关?分数的哪一部分决定涂颜色的份数?

    3.下面哪些图里的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请写出来(见书本)

    提问:第4个图中的涂色部分为什么不能用分数表示?(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4.写出下面各分数(要求: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分数线不要画太长,分子、分母上下对齐)

    (师读生写,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写在本上)

    六分之一九分之一十二分之一 十分之一七分之一二十分之一

    5.出示梯形纸片

    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4吗?为什么?

    谁能在这个梯形的基础上再折一下,使每份大小相等.

    提问:这样每份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为什么?

    (四) 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反之,则越大。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认识几分之一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小块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写作:1/2。

    象1/2, 1/3, 1/4, 1/5, 1/10都这样的数,是分数。

    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三分之一,写作:1/3。

    1/3在写作时注意:

    分 分 分1.先写分数线,在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子 数 母2.注意书写的规范性、顺序性。

    线3.分母与分子要在一条直线上。

    归结:分数中要注意:平均分是谁的

    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刚上课,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秋节分月饼。从整数可以分开始,到不能用整数来分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数的需要,在分月饼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平均分”这个概念。

    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后,我安排了一个找圆形1/2的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认识1/4时,同样一张正方形纸,学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1/4也不同。通过画线段从中认识1/2, 1/3, 1/4, 1/5, 1/10这些分数的表示,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

    虽然本堂课有以上几个优点,但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主要可归纳如下:
    1、课堂纪律性不够。由于本班的学生比较活跃,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直接将答案说出,导致课堂出现了一点混乱。这就告诉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举手发言,以免部分学生蒙混过关;

    2、教育机智有待加强。在问到“一半”如何表示时,一个学生回答“0.5”,这个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为了使本堂课顺利进行,我忽视了对她的夸奖,仅是说了她的答案是正确的,想想此事我认为是这堂课的一个遗憾;
    3、课堂环节有待加强。本节课的难点是使学生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但是在推导这个知识点时,我让学生看图说出分数,再进行比较。这样来得太快,学生一时不能够接受,假如这时我能让学生说说这两副图的区别,他们就会发现份数变大,但是每份的大小就变小,这样就避免学生用整数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总之,这堂课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在操作中发现, 在发现中体验,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 每个分数都由学生自己去创造,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我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会从中吸取教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更大的进步。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五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一.创设情境,引入角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大家认识它吗?(五角星)想得到它吗?(出示五角星)

    生:

    师:老师要把这颗智慧星送给这节课认真听讲,发言积极,表现最优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没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师: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白板批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角进行初步的认识。(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认识角

    1。呈现教材的主题图,找生活中的角

    师:你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聪明,老师今天带同学们走进一个美丽的校园,(白板插入视频)仔细观察,你在校园中能找出藏着的角么?看看谁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注)

    师:看来大家都很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校园,这么快就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在我们身边很多地方都有角,你们能找到它吗?现在把你在生活当中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看谁找到的角最多。老师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灯片演示)

    2。结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动一〗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剪刀三角板

    师:刚才,同学们对角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物品,仔细观察,这些物品中有角么?谁上来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确!下面为了方便大家观察,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2:角两边直直的

    生1:角尖尖的

    〖活动二〗实际操作,丰富认识,制作角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那么课前老师给每人准备了一个小信封,信封里有两根硬纸条,按扣下面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它们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活动角。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张开活动角,逐渐合拢活动角,并认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白板演示角变大,角变小)

    生:

    师总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下面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们现在每人做一个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样大,你们应该怎么做?通过什么办法就能知道两个角一样大了呢?下面请同桌两个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时候要注意,两个角的顶点要对齐,一条边也对齐)

    生: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活动五〗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把它画出来呢?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师示范画角边说明,重点突出“先画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并请学生说一说教师画角的方法,并出示儿歌。板书: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一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儿歌)

    2。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幅有角的图画。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会用直尺画角。

    小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大家玩得开心吗?你都见到了哪些景色?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各地的建筑,大家看他们漂亮吗?那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漂亮呢?(学生会说出有角)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教师出示五角星,问:看,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什么?那你说他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谁到台前把这五个角指給大家看一看?其实角的规范的指法是这样的,教师示范指角。好,现在大家用规范的方法,指指你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吧。同桌互相指一指。谁再到前面指一指你找到的角。

    3、那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三个角,现在请大家摸一摸这些角,看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摸一摸。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4、那我们摸的时候有尖尖的,滑滑的感觉,你能否借助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描下来。学生描角。

    教师选几份展示。评价。谁是火眼金睛,这些角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指名汇报。都有顶点。都有两条边。是不是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呢?师对角图逐一指一指。

    你发现老师刚才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现在大家会画了吗?

    学生试画。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6、小朋友都会画角了,那现在大家都能当小老师了,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角会判断了,我看大家是不是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看这些图片中有没有角,它在哪里?数一数下面两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7、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角?看哪些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做完一个角。

    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同桌的小朋友。现在和老师一起玩角,注意用心玩,边玩边观察。来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通过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在老师做好了一个角,大家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大。比老师的角小。和老师的角同样大。你怎么知道和老师的角就同样大呢?现在是第3次玩了,请一个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谁愿意?小朋友你先做一个角,尽量大。大家都来当评委,看老师做的这个角,谁的的?老师再想想办法,教师把角的边拉长,问:现在呢?再次拉长,问:这次呢?现在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张开的大小有关)

    1、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2、摆一个角需要几根小棒?3根小棒能摆出多少个角呢?

    3、大家通过努力知道了角的许多秘密,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自己创造一个角,大家有没有信心?(毛线,铁丝,圆形纸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角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再去探索,好不好?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1.认识了角有1个顶点和2条直的边,会数角的个数,角有大小,角两边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两边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回到黑板上:五角星中,有几个角?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七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初步的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此外,本课时内容也是今后认识几分之几、比较分数的大小及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些内容,尤其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教材的处理:

    教学方法选择: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在本节课中,我力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学生从平常的经历中去发现跟分数有关的现象或事件,并通过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等课堂教学活动来探究分数的相关知识与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分数的重要性,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一系列“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想一想”等教学活动,学生经历分数形成,理解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初步的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此外,本课时内容也是今后认识几分之几、比较分数的大小及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切实掌握这些内容,尤其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对教材的处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体会分数的重要性,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通过一系列“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想一想”等教学活动,学生经历分数形成,理解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正确读写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

    教具:月饼实物图,圆形纸,正方形纸,练习纸,长方形纸

    学具:直尺,彩笔,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师:老师指导同学们都喜欢交朋友,今天啊,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

    友。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究竟是谁。

    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并提出以下故事情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帮芳芳公平地将礼物分给他们两个人呢? 学生:提出一人一半,平均分的这个词。

    老师:强调“平均分”,并在黑板上板书。

    2.导入新课

    请一个同学将实物月饼图平均分成两份。

    在黑板上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 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1师:通过刚才分月饼,我们怎样得出分数2 的? 1生:将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 2 。教师用实物月饼图演示,1并板书分数 2得来的过程。同时强调不是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并讲明这就是分数的定义。

    师:我们知道了分数的意义,接着我们来看看分数又是怎样书写的。其中一份分子

    平均分分数线

    1113.说明像234 这样的书就叫分数。

    12

    三. 巩固拓展,灵活运用

    1.折一折。

    通过动手让学生按要求折纸: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打开观察并 在练习纸上填空。

    (1)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份.

    (2)每份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然后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做出自己喜欢的简单分数,并让学生将自己折好的分数在讲台上展示给大家看,并说说这分数是怎样折出来的。并让学生对其作出评价。

    2.判一判:

    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展现准备好的试题,看图判一判。让学生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得到巩固。并充分理解到只有平均分是产生分数中所必须的条件,同时明白是谁被平均分。

    3.说一说:

    四. 课堂小结

    五. 板书设计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八

    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知道圆心、半径的含义。学会使用圆规画圆。

    正确使用圆规画圆。

    1、通过现场操作和录像、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有意观察,感知圆的定点、定长的本质特征,以此达到教学重点。

    2、组织学生多层次的操作,通过现场展示操作过程,操作成果,录像展示错误操作及其导致的结果,以正误对比,以及对操作成功或失败的反思,感悟用圆规画圆的动作要领及其深层内涵,以此突破难点。

    技术应用特色及整合点

    以电子幻灯片和实物投影为主要展示平台,集成录像、动画等多种展示方式。

    1、以大量配音图片出示生活中的圆,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并让学生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2、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圆的定义化过程和半径的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动态表象来帮助学生理解,强化学生记忆。

    3、将难以集中观察到的各种画圆的方式和适用个别指导的教师用学具圆规画圆的动作细节用录像的形式进行放大展示,有助于学生观察,掌握规范的使用圆规的方法。

    教学环节

    联系生活,出示课题

    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圆的图片,引出课题

    观察图片,唤起生活经验,了解圆的文化内涵。

    利用电子幻灯片展示大量图片,通过配音旁白,带领学生进入圆形的世界

    1、了解圆的形成过程

    2、感悟圆中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

    观察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思考圆在形成的过程中什么不能变(定点和定长不能变,定长决定圆的大小)。在讨论中将不连贯的思考点加以系统化,连贯化。

    利用动画、录像展示生活中使用简易工具成圆的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有意观察。

    1、学习使用圆规,学习画定圆。

    2、知道圆心半径和概念,知道同圆半径的特点。

    3、展示各种不同形态的圆规,帮助学生了解圆规相同的结构组成。

    4、展示使用圆规画圆的规范操作过程。

    5、在画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定点和定长的作用。出示圆心、半径概念。

    6、组织讨论思考同一个圆的半径具有什么特点。

    7、展示画规定大小的圆的方法。

    8、展示各种由大小不一的圆组合成的图案。

    9、了解圆规的结构。

    10、尝试操作圆规画不定大小的圆。观看错误操作录像,找出错误动作。

    11、在操作中感悟定点和定长的作用。观看动画,知道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交流讨论得出圆规的针尖脚即圆心,针尖脚和笔芯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12、通过猜想和验证得出结论:同圆半径相等以及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13、模仿操作,画规定大小的圆。

    14、模仿、创新设计由圆组成的美图。

    15、通过录像、实物投影,清晰放大展示画圆的过程,辨析错误的操作。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明确而细致的指导作用。

    16、以动画形式表述概念的形成过程,动态的表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概念。

    1、了解中国古代对圆的有关论述。

    2、学会使用网络工具查找相关知识。

    3、出示“圆,一中同长也,引导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讨论理解句子。

    4、为什么生活中圆形应用如此广泛,推荐学生电子读物。展示相关页面。

    5、交流对句子的理解。上网搜索相关答案。

    6、阅读网上文章“为什么轮子的侧面是圆形的”“圆规是谁发明的”

    7、观看电脑动画。激发无限遐想。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九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丰富学生对角的直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教学的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教学准备: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师:其实还有很多角藏在我们身边的物体上噢,同学们,观察校园生活情境图,你能找到角吗?(出示课件)伸出小手指指,角到底藏在哪?(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折角

    师:很好!同学们刚刚找到了很多的角。现在拿出老师课前交给你们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用他做成一个角,看谁最先做出来。

    学生动手折角

    3、观察角

    师:同学们都做得非常棒,现在老师请三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做的角。

    展示学生的角。选出典型的三个角锐角指教钝角。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4、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学生汇报发现的共同点(预设发现了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线)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看到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所以我们说“一个角有xx个顶点和xx条边。”

    5、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出示活动角

    拿出教具,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老师要用它变出一个角,变角的时候你们要用心噢。

    师: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师: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现在同学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角,看看他们谁大谁小?(先画一个锐角,再用红色粉笔延长)

    学生汇报两个角一样大。

    老师引领学生总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一比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比一比两个角的大小。(巩固刚学习的只是)

    (三)画角

    师:同学们已经对角有了初步认识,而且我们在生活中有那么多角,同学们想把他们画下来吗。

    师:好,现在先请同学们交流思考如何画,然后自己画一个角。学生尝试画角。然后全班汇报展示。

    师:同学们都探索精神,下面请观察老师是怎么画角的。出示课件画角,之后请同学们再画一个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出示课件)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板书设计:

    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十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能认识辨别直角,会画直角

    :判断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画有锐角、直角、钝角的纸。学生准备手帕、教科书、纸盒、练习本、纸。

    一、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写上。

    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

    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

    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跟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

    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折出直角。

    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2. 做教科书第42页的题目。

    第4题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

    3. 教学画直角。

    教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怎样画直角呢?”教师边画边说:“先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跟这条边的左端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这条边也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着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这样就能画出一个直角。”然后,让学生用三角板在方格纸上画直角,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直角。要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

    3、第42页第5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钉子板上做。没有钉子板的也可以用直尺或三角板在书上画出所加的线段。

    4、第42页第7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在带来的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

    四、小结

    教师: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板书设计:

    直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十一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

    师讲解什么是角。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

    活动三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在哪里见过直角?

    活动四 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师提出问题:看情境图,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发表看法。

    ……

    师:你能不能证明你的猜想呢?请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小组交流、探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发言。

    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

    (小组活动)

    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徐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十二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知识目标:通过找角、认识角、判断角等活动,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技能目标:以学生从实物中认识角、判断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的角,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1.找角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观察角

    师:我们给这些角脱去美丽的外衣,它们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说说。

    (生汇报:都有一个尖,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看到两条直直的,滑滑的地方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学生模仿老师边指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4.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

    a.师指,全班说

    b.一生指,其余生说

    c.师说,一生指,其余生判断

    师:观察这些角,一个角有( )个顶点和( )条边。

    5.想像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角的样子画在我们的脑海里。

    6.判断角

    7.找生活中的角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角了,那你能找出身边的角吗?谁能指一指?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噢。

    (预设:生:黑板,钟表指针,地板砖……)

    找部分学生指明并说出(可能指着角的顶点就说是角)

    老师纠正错误,让同学们做到边指边说,明确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结:不管角的位置怎么样,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是一个角。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你灵巧的手做一个角,做好后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现在我们要变角了,变角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噢。

    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所有学生操作)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3.比一比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方法:重叠法——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大小。)

    师:好,请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角,现在你觉得谁的角大呢?

    (师利用自制活动角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生说出甲生大,老师再次用重叠法比较一下。)

    再次把边拉长,让学生说出谁的角大,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以确认甲生的角大。

    看来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是没关系的。

    小结:角的大小只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师:现在我们用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王国的问题吧。

    数一数每个图中共有几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 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十三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用直尺画角(从一个点起画角)。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学生准备红领巾、三角板、纸、两根硬纸条做成的活动角。

    学生:观察剪好的五角星。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你们观察的真仔细。

    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哪里还有角?

    2.什么是角?

    师:在图中你发现那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学生:同为交流观察到的角,再到前台指给全班同学看。

    师:你能说说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的吗?

    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结合刚抽出来的图形讲述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学生给角的各部分命名。

    教师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一个角吗?

    学生:学生独立做角,可能会根据情景图的提示剪一剪、摆一摆,也可能用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作角。

    出示情景图

    师: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

    学生:到情景图上找角。

    出示:

    显示在实物中抽象出来的角。

    学生:观察并再一次认识角。

    师: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学生可能发现:

    1.这些角有大有小。

    2.第三幅和第四幅图中的角形状一样

    学生:在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提前预习下一课。

    本节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再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画面中的角,然后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由此引出对角的认识和学习。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十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例1、例2,p40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尺子、小棒、活动角、圆形纸片、角操作材料等。

    一、情境引入

    摆好了吗?你们摆出了什么图形?(正方形),如有学生说是长方形强调四根小棒同样长意味着这个图形的四条边同样长所以只能是正方形。

    现在拿走一根小棒,请你用三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三角形)

    接着再拿走一根,你们看看现在的图形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呢?(稍顿)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新的一天开始了,校园里早早地就热闹起来。(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课件闪烁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吸管、水龙头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显示:从主题图中放大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

    我们用手摸一摸找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三、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首先从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开始,用三根小棒摆出三角形,再拿走一根小棒是什么图形了呢?这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以次导入课题。接着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生活找角,并且放大物体从中找角,然后用圆形纸片做角,摸角,从而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叫顶点,平平的叫边,引导学生让他们找到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然后让学生找一找在教室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出示多媒体,学生观察四个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理由,接着用小棒做角,画角。

    整节课感觉自己比较累,是因为害怕被学生牵着跑,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牵着自己跑,因此老师自己在讲,降低了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有些教学设计中衔接不自然,例如,在脱去角的外衣后应给学生时间观察,这方面我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应该注意课堂生成直接接着再去掉两个角,然后让学生观察剩下的角,也可以找到角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我讲的时候用的是平平的这里不对。课堂教学中我让学生先用圆形纸片折角,但没有注意学生的基础,这个时候学生还没认识到角的特点。让学生找角时,我犯了一个错误,课桌上的不是角它们的定点没有尖尖的,但我不仅说那是角还让它们数数目。用小棒拼角时,我没有注意学生的自主性,没有让他们自己拼角,而是我说要求他们拼,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失去了自己探究发现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合程度有关的知识。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十五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正方形纸。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主题图,交流自己看到的信息。

    (2)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请学生上台找出各种物体的角。指出的在物品上显出角)请学生说说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描述角的特征:一个点(顶点),两条边。

    2.师:老师这里有个三角板,哪个同学上来指一指角在哪里,并摸一摸角是怎样的?

    二、动手操作,画画角

    1、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

    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2、学生尝试画角,指1名同学板画。

    3、通过找角,画角,你能说说角是什么样子的吗?

    4、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多媒体演示)

    5、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怎么画,集体说说

    6、讲解画角的口诀

    三、开动脑筋,判一判

    1.师:现在有一个几何王国,今天只欢迎“角”来做客,不是角的不能进屋,如果你是王国的国王,你会怎么让哪些客人来做客? 生来评判,判断哪些是角,并说明原因。

    生:想!

    师:好,老师来告诉你,他们在争论谁大.他们都说自己大。你们来评判一下究竟谁说的有道理。

    课件演示角的移动,延长和张开,请学生说说大小有没有变化。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3.师:找一找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集体讨论研究,汇报。师适时点拨。

    四.生活中的数学,想一想

    放大镜能放大角吗?请学生读读日记材料,想一想

    五.积极动手,折一折

    师: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中得出结论

    六、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有一些进步。现自评一下。

    回顾整堂课,有三方面: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4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画角、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够在导入新课中把问题的切入点抛给学生,如:你来找找图中哪里有角?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主动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前行。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我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点、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我也无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我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篇十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38~39页例1,例2,第40页中"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1—3题。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认识角。

    正确画角。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小棒。

    (一)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

    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

    生4:我们组找到了黑板上的角。

    生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

    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

    (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1:这张纸上有三个角。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她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角。

    (二)动手操作,做角。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

    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用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

    (指名一个学生演示)。

    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用一只手拿着一根不动,另一只手往外一拉小棒,角就变大了。

    生2:我把张开口的两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压,角就变大了。

    师: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学生回答)。

    (四)体验感悟,画角。

    师:你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学生活动:画角)。

    (展示一组学生画的角)。

    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电脑演示画角过程)。

    师:请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

    (学生再次画角)。

    (三)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看,这个角画得怎么样请这位同学过来,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吗她为咱们做出了榜样,这是她的什么(手)这个呢(鼻子)这个呢(耳朵)。

    师: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还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角这个图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称,想知道吗(电脑边演示边出现名称)。

    师:现在同桌说说悄悄话,告诉对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别叫什么。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谁表现最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优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案例16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优秀作文 读后感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