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二年级,15篇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 其他范文 ]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16:07:14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案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适合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一2.展示上节课学习的收获。(1)词:读读说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用得好?(2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案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适合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一

    2.展示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1)词:读读说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用得好?

    (2)句:出示句子,让学生边读边记。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3)填空: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字组词或造句。

    2.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脱、冻、溪、棉、探、摇、躲”。

    (1)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2)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探、躲”,“探”的右半部分要一笔一画细致分析、指导,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躲”字的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4)学生练写和范字比较。

    1.读一读。

    寻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咚咚。

    2.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

    (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2)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遮遮掩掩躲藏__________认真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读课文,自主积累。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读读演演或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组内练习背诵,介绍记忆方法。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复习11个生字,会写“谢、想、言、邻”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对比插图,联系上下文,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

    (1)填上合适的词语。

    (2)选择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教学生字,让学生机械识记生字是很吃力的。这个环节既可以穿插在读词语和说短语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到具体语境中去,这样既能理解,又帮助学生运用。

    二、着眼“葫芦”,探究联系。

    1.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学生思考: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怎么想?

    指导朗读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感叹句可以反映出他对蚜虫不屑一顾的态度。

    (2)请学生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能换成“看”?体会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

    (3)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

    (4)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待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语: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居说的话。

    (2)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态度。

    (3)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话。

    (4)朗读一组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

    相同之处:这两组句子,上下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同之处:第一组第一句是感叹句,第二组第一句是反问句;每组中上一句所表达的语气比下一句更强烈些。

    三、比较变化,发现寓意。

    1.两幅插图做比较,进行发现学习。

    (1)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叶子是绿绿的,一是叶子是枯黄的,有的叶子有小孔。

    (3)葫芦所在位置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在发现不同点的过程,帮助梳理蚜虫、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教师随机板书:蚜虫—叶子—小葫芦。)。

    2.总结寓意。

    3.拓展续写练习。

    设计意图:

    读图也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可以图文结合地研读,从而更加有理有据地进行表达。

    四、书写指导。

    1.出示:“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范写,点明三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之间的穿插。评价反馈。

    2.出示:“言”和“邻”,提醒“言”第一个长横与中间两个短横是等距的;注意“邻”右耳旁适当写得大一些,使得左右匀称,学生自行练习并组词。

    五、板书设计。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三

    教材简说:

    春天来啦,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啦吗?从哪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流程:

    (一)古诗引入。

    出示古诗《早春》,老师范读或由会读的同学朗读,再说说早春的特点。

    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当我们发现春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荡起一阵惊喜,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啦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办法记住生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啦什么。

    (四)配乐朗读,读出感情。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的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一、朗读感悟课文。

    1、交流自已课后找春天的情况。

    2、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再带着这个问题读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体会作者急切、向往、激动的心情,感悟冲出、奔向等词语。

    3、.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4.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带着这个问题反复读课文,从找春天的过程中感悟春天,体会找春天的乐趣,体验发现的快乐。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5.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

    二、指导写字,完成课后练习找找说说。

    1.重点指导溪、摇、躲、解四个字。注意提示和范写容易写错的笔画和部件。

    2.采取同桌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找找说说的练习。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兔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可以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部分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的词句或段落。

    3.练习背诵课文。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齐唱《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四

    教学内容: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文。

    2、读好日记。

    二、写字教学。

    1、认读生字。

    注意:垂、沉、阵、蜘蛛、蝉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2、扩词训练(蜘蛛、蝉不扩词。)。

    3、说记字方法。

    4、写字指导。

    (1)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结构,观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自己动笔描,说说:你的发现。

    (如:垂字的中间一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其余两横长短差不多;压字不要丢掉点;彩字的.三撇要对齐)。

    (3)请小书法家上台表演自己写得好的字并说写的技巧。

    (4)自己书写生字,每个两个。

    (5)互相学习、评价。

    5、完成读读抄抄。

    三、作业:

    1、抄写有关天气的优美文章。修改自己的日记。

    2、每个生字各写三个,组两个词。

    板书:雷雨。

    前:闷、压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后:清新、愉悦。

    教学目标:

    1、认识“压”等四个生字,学写“垂”等12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五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拍,两个乐段,第二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变化重复。歌曲遵循了语言的音调、节奏写成,音乐语言淳朴简练,口语化;歌曲几次出现了附点音符,都巧妙地结合了语言的节奏、韵律,还有延音记号,后倚音的使用等,使得词曲结合紧密。歌词以一颗童心描绘了小女孩与小燕子朋友般的亲密交谈,唱起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尤其作者在处理第二段歌词时,不加停顿,将小女孩要把家乡的新变化、新面貌一一告诉小燕子,力邀小燕子来做客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歌唱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觉。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音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歌曲符合语言的规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好歌。可启发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学生基本掌握了四二拍的节奏和强弱规律,表演及创编活动也有一定的基础。

    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全体同学熟练演唱歌曲,部分同学边常边表演。

    从听入手,完整地感受歌曲,采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指导学生通过对“春天”万事万物的描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在“春天”主题的理解上聆听乐曲和歌曲。创编活动采用分组的形式,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2、听杜鹃圆舞曲,做律动。

    3、表演歌曲〈布谷〉个别演唱,齐唱。

    (1)完整聆听歌曲《小燕子》。感受歌曲节拍和旋律。

    教师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2)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3)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教师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提示: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指导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合成两个部。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5)辅导表演动作:a、角色:种子和小雨b、单腿跪步蹲,“种子”双手手腕相靠,掌心相对,托在下巴处,作种子发芽状。“小雨”两脚做小碎步,双手在身前有节奏地上下摆动,眼看“种子”,围着“种子”走一圈。

    1、这是课本提供的一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小雨沙沙》及教材主题《春天》安排的。

    2、教师可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3、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

    4、分小组设计更多的像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不要生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可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聆听歌曲〈小燕子〉。

    表演歌曲〈小雨沙沙〉。

    创编与表演。

    通过录音机使学生从听入手,感受乐曲旋律。

    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四二拍,巩固solmi的音位。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六

    教科书第10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整理和复习中初步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和策略。

    3.在合作过程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接着复习有关数的`运算。(板书课题:数的运算)让同学想一想,在本册中学习了哪些数的运算。

    学生经过回忆答出: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2)加、减法的估算。

    (3)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

    (4)有余数的除法。

    二、整理与复习数的运算。

    1.复习口算。

    以卡片的形式出示教科书136页第8题。学生抢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复习估算。

    教师:如果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办法吗?(估算)指名两人说出估算的结果,集体订正时,说估算过程。

    指出:估算时,要把每个数看成跟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口算,这是估算的方法。

    3.复习加、减法的笔算。

    教师:如果我们还想知道精确的结果,又该怎么办?(笔算)。

    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教师:看着黑板上的竖式,小朋友想一想,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当学生有了想法后,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这时应留出充足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经过讨论,小组统一认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估计会有以下说法:

    (1)首先要书写认真,相同数位对齐。

    (2)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3)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下一位相加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位的“1”。

    (4)计算三位数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上借“1”当“10”,和这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经过讨论交流,全班统一认识。

    4.巩固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现在请大家计算下面的题目,完成教科书136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小朋友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了,下面有两道填空题,会填吗?

    出示教科书132页第5题。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回答。

    教师:有不同意见吗?你能根据这两句话列出算式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指出列出的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让学生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强调: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可结合两道填空题加深理解。

    三、综合练习。

    1.教科书103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科书105页第16、1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七

    一、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

    二、复习生字词(开火车、齐读)。

    1、同学们,上一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

    2、(出示卡片)。

    3、下面,开起火车声音响亮地跟它们打招呼吧。(开火车读)。

    4、大家一起来吧!(齐读)。

    三、复习第一自然段。

    1、小蝌蚪的本事可大了,妈妈一生下它们,它们就离开妈妈自己独立生活,长大。

    2、谁能告诉大家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3、师贴图1。

    四、整体感知2-6自然段。

    1、过渡:多可爱的小蝌蚪啊!它和你们一样,看见别人有妈妈,也想找到自己的妈妈。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的妈妈到底长什么样呢?(出示小黑板:表格)请同学们轻轻地捧起书,自己认真地把课文的第2-6自然段读一读。

    1、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大声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啊游,它的身体首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说,师贴字:长出两条后腿、播课件插图、贴图2。)。

    3、小蝌蚪很想找到自己的妈妈,就向鲤鱼阿姨打听。小蝌蚪是怎么问的?(课件出示:第二句话,“迎上去”用红色)。

    a看图理解“迎上去”:请看图,这里为什么用迎上去?(小蝌蚪们心情急切,它们与鲤鱼妈妈是面对面的。)。

    4、小鲤鱼都有自己的妈妈,同学们的妈妈也都在后面听课了,小蝌蚪多么想念自己的妈妈呀!现在你们就是那些非常想念妈妈的.小蝌蚪,老师就是鲤鱼阿姨,该怎么问呢?谁能迎上来问一问?(大家读叙事的部分,***同学来读问话。)。

    5、生评。

    6、现在,(师指着某一组)你们这一组小朋友就是那群小蝌蚪,一起来问鲤鱼阿姨吧。

    7、师读鲤鱼妈妈的话。

    8、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师贴字:四条腿,宽嘴巴)。

    10、学生评议。

    11、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小蝌蚪——(师指小黑板,生说:长出了两条后腿),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

    六、半扶半放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那,我们就到那边去找吧。

    2、出示课件:第三幅图下面,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一个人叙事,两个人读小蝌蚪,一人读乌龟的话。

    读完后小组讨论表格上的问题(小黑板),等会儿向老师汇报。

    3、汇报:小蝌蚪的身体有了什么变化?(贴字:长出两条前腿);(贴图3)。

    4、汇报:小蝌蚪从乌龟妈妈口中知道了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贴字: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5、小蝌蚪为什么把乌龟认做妈妈?(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6、出示课件:第二句话。

    7、小蝌蚪以为乌龟就是自己的妈妈,以为自己找到了妈妈,连忙——追上去。

    这里为什么用追上去,不用迎上去?(更着急,方位是在乌龟的后面。)。

    8、小蝌蚪以为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就赶紧追上去,高兴地、叫着——(生:妈妈,妈妈!)。

    9、小组分角色朗读。(1、2读叙事部分;3、4当小蝌蚪,***读乌龟妈妈说的话。)。

    七、放着学第四、五自然段。

    1、下面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的回答(贴字:尾巴变短了;贴图4。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请看图(出示课件:第四、五幅图),小蝌蚪们终于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妈妈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

    4、小青蛙是怎么跳到荷叶上的?(知道动作蹬、跳、蹦)。

    5、请一个女同学来当青蛙妈妈,两个学生表演青蛙跳到荷叶上的动作。

    6、学生评议。(青蛙妈妈高兴的语气、小青蛙的动作)。

    八、学习第六自然段。

    1、过渡:小蝌蚪长成小青蛙了,它们跟着妈妈干什么呢?

    2、齐读第六自然段。

    3、贴图5没有尾巴的小青蛙:小蝌蚪是怎么长成小青蛙的?(课件展示填空: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又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不知什么时候,尾巴不见了,长成了青蛙。)。

    4、(课件出示:最后一幅图):小蝌蚪长成青蛙后,天天跟着吗妈妈去——捉害虫。

    你们看,青蛙妈妈捉到一只好大的害虫,一只小青蛙也跳出来,伸出舌头学捉害虫,它们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要——(保护它)。

    5、齐读课文。

    九、拓展延伸。

    十、写字。

    1、出示生字拼读。

    2、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3、谁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字在田字格里该怎样写?

    4、师范写,生书空。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八

    1.词语积累。

    寻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冬冬。

    2.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

    (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

    (2)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遮遮掩掩认真。

    躲藏躲躲藏藏。

    3.读读记记。

    (1)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4.写一两句赞美春天的句子。

    (二)实践活动。

    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到野外实地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自己发现的春天,准备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课上交流。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人们的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眼进行观察。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九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3段。理解“傍晚、满湖通红、山神、省下、灰心”等词语的意思。

    2.懂得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能灰心,要有信心,坚持天天学,认直学,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3.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并背诵第二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第2段的语言文字训练;难点是通过第3段最后两句话的理解,悟出道理。

    三、课前准备:

    挂图、词语卡片、小黑板、录音机、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词语。

    2.指名读第1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二)教学第2、3段。

    引入新课:王冕的父亲死了,家里很穷,只念了三年书,就去给人家放牛背上还要读书,真是勤奋好学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王冕是怎样勤奋学习画荷花的。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

    学习第2段:

    1.自由读,标出有几句话。

    2.哪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傍晚是什么时候?

    3.问:这时候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给“忽然”换个词。

    4.大雨过后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出示挂图)。

    (1)看图说话:湖面上有哪些景物?

    我们看去这湖面怎么样?荷花怎样?荷叶呢?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划出课文中写大雨过后湖面、荷花、荷叶的句子,读一读。

    (3)理解“满湖通红”,并板书。

    荷花的花瓣上有一滴滴清水(板书:清水滴滴)。

    荷叶上的水珠还滚来滚去的,(板书:滚来滚去)。

    真美啊!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美!指名读,男女读。

    5.这么美的荷花,难怪王冕看得“出神”。(理解“出神”。)。

    他心里会怎样想呢?

    6.这一段写得美不美?你们想不想把这一段背下来呢?自己试背,齐背。

    7.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

    大雨过后,一片阳光照得。湖里有十来支(),花瓣上(),荷叶上()滚来滚去。王冕看得()。

    学习第3段。

    过渡语:下雨后的景色这么美,王冕多想把它画下来啊!那王冕是怎样学画荷花的呢?带着问题自己读第3段。

    1.指名读第1句。画画用的画笔、颜料、纸,王冕是怎样得来的?理解“省下”。

    2.后来王冕画的荷花像不像?从课文哪句话可看出?

    出示句子比较:

    比一比,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3.朗读这一句。

    4.同桌讨论:王冕为什么能把荷花画得这么像?

    交流,板书:不灰心,天天画。

    5.假如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应该怎样向王冕学习呢?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四人小组谈一谈: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汇报。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3、6题。

    五、板书设计:

    27学画。

    (课文插图放大)。

    满湖通江画不像。

    清水滴滴。

    滚来滚去像……一样。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十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这是一篇老课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4、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

    5、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习生字。第二课时学习课文,体会文中字词的用法。

    1、信息收集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前一周,我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更应及时,仔细地观察,让学生用心地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学法: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生动、有吸引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发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四、说学法。

    1、朗读感悟为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去感悟。

    2、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雨前、雨中、雨后这三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二、第三部分。

    五、说教学过程。

    1、设情景,感受雨的美:

    教学实践过程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的话,他就能自觉排除多种多种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课前,我会播放各种下雨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雨,有蒙蒙细雨,有倾盆大雨,有滴滴嗒嗒的雨声。先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导入我们学习的课文《雷雨》。

    2、认识生字,理清结构: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合作读也就是同位同学每人读,指名读一个一个自然段,互相纠正,互相学习,这是读流利,读正确的做法,学生只有读通,读顺了课文,才能谈得上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再次向学生展示雨前的部分,这部分需要理解的词语很多,学生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这些词:黑沉沉、压下来、挂、垂。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词的话,我会继续利用挂图,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释。

    4、合作交流探究:

    在学习完第一部分以后,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的收获。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能课堂还给了学生。

    5、品词品句完了之后,再让学生有感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6、课堂的延伸:

    让学生说说,他自己在这些日子观察过的天气,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把说的写下来。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一

    师出示练习:蜜蜂________,青蛙_________,啄木鸟_________。

    师:谁能按“谁干什么”的句式,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几句话补充完整?

    生:蜜蜂采蜜,青蛙捉虫,啄木鸟给树治病。

    师:很好。谁能再根据三个小动物的特点,在前面加一个句子?

    生:蜜蜂、青蛙、啄木鸟都是爱劳动的小动物。蜜蜂采蜜,青蛙捉虫,啄木鸟给树治病。

    生:蜜蜂采蜜,青蛙捉虫,啄木鸟给树治病。(犹豫一下,再说)蜜蜂、青蛙、啄木鸟都是爱劳动的小动物。

    师:读起来很拗口,是不是?想想怎样修改一下?

    生:蜜蜂采蜜,青蛙捉虫,啄木鸟给树治病。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评析]。

    这样的练习,既练习了遣词造句,使学生把意思说得完整、准确,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不无裨益,真可谓“一石二鸟”。

    教法一:以读为主读说结合。

    一、初读全文,说大意。

    1.按顺序出示6幅挂图,让学生首先逐幅“读”图,然后把各幅图意联系起来,初步感知图中的故事。

    (从图入手,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利用“一人读一句”的游戏,让学生依次站起来读,要求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若读错了,老师和同学帮助他(她),请他(她)读正确了再坐下。

    (此种方法朗读,练读的同学多。一人只读―句,放低了要求,增强了每个学生读好的信心。同时,进一步巩固了句的概念。)。

    3.读课文,要求读流利。采用“朗读接力赛”,学生―个接一个地读,哪儿读错由别人从哪儿接着读,看谁读得多。

    (此读学生因读得多而取胜,听者因听得认真而获参赛资格,避免了别人读好读坏与己无关的现象。)。

    4.看着6幅图,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二、分段细读,说图意。

    每段采取“首先‘读’图――对照读文――点拨复谈――再现图文”的步骤进行。

    首先‘读’图:要求学生仔细“读”图,“读”出图中公鸡的特点和神态,“读”出图中其他动物的外形特点。

    对照读文:学生对照图画找出相关的段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多读两遍,并画上记号。

    点拨复读: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抓住重点点拨,然后再大声读,进一步内化。

    再现图文:学生积极举手争取,戴上相关动物的头饰,借用文中重点词语(如“得意洋洋”“大摇大摆”“冷冷地”)加上自己的理解演示图中动物的'神态和语言。

    (此步骤从图到文,从具体到抽象,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三个阶段,遵循了抽象性原则和具体化原则。)。

    (注:学习第五段时经过以上四步之后,还应多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老马说的话的理解。学习最后一段还要讨论这只公鸡是不是美丽,老师引导学生认识这只外表美丽的公鸡,还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改正缺点,是一只真正美丽的公鸡。)。

    (突出重点,了解其领悟程度。)。

    三、选文精读,说道理。

    1.分角色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读大公鸡的语言,采用“朗读擂台赛”的方式,让学生戴上公鸡的头饰,到讲台前来读,要求他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公鸡,看谁读得更像。读完后由“挑战者”挑战,一比高低。最后根据语音、语调、语速评选出“擂主”。

    (因寓教于趣而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学、趣学中提高竞争意识,从而培养其朗读能力和听辨能力。)。

    3.“读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多指名学生发言,以便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古人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读”可以做到“不待解说,自晓其义”。教学若能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且能多读多思,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设计多采用游戏导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参与意识,体现了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效果将不言而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灵魂。也就是说可以观其外衣(语言表达),明其实质(思维是否到位)。本设计每步朗读之后都安排了“说”的内容,读说结合,也能通过语言表达时的“迁移运用”来验证和巩固读后“入乎其内”“化乎其中”的效果。)。

    教法二:重视图文结合加强思维训练。

    看图学文教学,关键是要处理好形象的图画和抽象的文字之间的关系。只有图文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了解事物的活动顺序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

    一、以图激趣,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伊始,我让学生一边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仔细地看图,把形象艳丽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初步联系起来,让图画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从而理解课文;让语言文字帮助学生观察,从而了解图意。然后,提出下列一些问题让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回答,以检查学生的视听效果。

    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2.美丽的公鸡和哪些动物比美?一共比了几次?

    3.它是怎样比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第3小题不必让学生立即回答,教师可把这题做过渡句提问,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二、以图为据,结合词句训练。

    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图画,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每段重点词句的理解,领会每段讲的是什么,了解各段之间的关系及其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正确认识公鸡的骄傲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怎样,为揭示课文的寓意奠定基础。为此,又设计了以下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边看图边思考、回答。

    1.轻读课文,想想每段写了什么。

    3.公鸡对老马说了些什么?它的心情怎样?老马是怎样帮助公鸡的?公鸡又是怎样改正缺点的?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后概括课文内容回答,并抓住“昂着头、挺着胸、翘着尾巴、唱着歌、大摇大摆、得意洋洋、冷冷地、伤心、惭愧”等词句的理解,会意体味,初步懂得“一个人的美不能只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助人们做事”的道理。

    三、图文对照,进行学法渗透。

    图画能较好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让学生观察画面想事物的变化,可以帮助他们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课文大部分段落的构段方式是相似的,我通过指导学生图文对比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表达形式,与此同时,提出:课文中哪几节是相似的?找出来读一读。然后,指导学生比较二、三、四、五自然段,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教给学法,让学生初步体会相同的构段方式,然后用相同的学法扶学第三段,学生自学第四、五段。这样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四、借图设景,加强朗读指导。

    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教学中,让学生相互之间看图片,听朗读。在听或读时,要求学生脑海中要浮现画面,语气中要蕴含感情,如有关公鸡的部分,随着情节的发展,语气要有变化,开始洋洋自得,后来伤心、惭愧,最后后悔、虚心;有关啄木鸟、蜜蜂、青蛙的部分,要读出对公鸡提出比美的做法不热心、没兴趣的语气;读老马的话,要读出耐心帮助别人、态度和蔼可亲的语气。有感情地读,能使学生进入情境,更具体地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从中受到教育。

    五、图外想象,培养求异思维。

    为了巩固和强化教学效果,我根据学情设计了三种方案练习,即让学生在学习图文的基础上,一是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二是模仿第二、四段,说说公鸡怎样与燕子比美;三是深化主题,进行对话训练,比如说,这只公鸡来到草地上,它看见了一只燕子在天空中飞,它会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讲呢?学生回答也许各有见解,但只要是合理的思考和想象,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未尝不可,不必束缚太多。

    总之,教学《美丽的公鸡》,扣住图和文的联系,指导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知道课文是从三方面介绍香港的。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感知。

    1、师生共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指哪里?

    2、请你试着说一句话,用上这两个词。

    (东方之珠是我国的香港。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听说这句。)。

    3、检查分节读课文。

    在昨天的学习中,大家已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谁有兴趣来读一读?

    二、细读课文。

    (一)第一段。

    1、课文是怎样来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的。先请默读第一节。

    板书: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

    2、试一试,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1)、细读课文24节,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2)、认真再读24节,多读读自己喜欢的那一节,体会你喜欢它什么?也可以读一读另外两节,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和大家一起讨论。

    3、细读第二节。

    1)出示图片: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它什么?

    2)质疑:倾听。

    3)多么美丽迷人的浅水滩哪!老师也喜欢,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吗?

    4)真是个迷人的沙滩!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作者先总写了浅水滩的特点,接着具体写了人们在这里旅游的感受。

    4、细读第三节。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正在表演节目。它们____,____,____,______,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3)你读懂了什么?(有的有的有的)。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写上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5)再读体会,背诵。

    5、细读第四节。

    1)自由读。

    2)读后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填空:()的摩天大厦。

    ()的商品。

    ()的街道。

    3)质疑。

    4)练读背诵。

    6、细读第五节。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出示: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a:中心句,用画出。中心词:灯的海洋。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读下文两句。读好比喻句。

    c:再读注意:整个香港港湾里马路上。

    3)练背。

    7、香港的沙滩那样迷人,公园如此著名,街市这般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节。

    8、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中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作业:(机动)。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一到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

    课外活动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秋天的田野热闹非凡。

    妈妈做事非常细致。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十三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2课时。

    课前谈话: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2、请学生自由回答。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设计意图: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曹、称、秤、重”等字的读音。(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方法渗透指导,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开放学习方式,尊重学生自我选择。)。

    4、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5、开火车认读生字。(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练读,落实字音教学,又激发了兴趣,防止了重复和枯燥。)。

    6、指名读文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设计意图:由字到词,由词到句,循序渐进,符合低年级认知规律。)。

    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设计意图: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五、拓展练习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官员们曹冲。

    造大称。

    1、象上船,沿水面画线。

    2、象上岸,船装石头。

    3、船下沉至画线处,称石头。

    4、计算石头总重量。

    宰大象。

    曹操。

    直摇头曹操点头微笑。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

    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

    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

    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总结全文。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教育学生学习渔夫和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注意细节描写,叙编《穷人》的故事。

    教学重点:从桑娜和渔夫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续编《穷人》的故事。

    教学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片。

    课堂教学活动流程。

    阶段目标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

    一、复习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复习前节的内容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穷人》这课的最后一部份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前面学的内容。

    师板书。

    等待丈夫:温暖、舒适。

    抱回孤儿:探望西蒙、

    坎坷不安一、桑娜等待丈夫归来。

    二、桑娜发现西蒙死了把她的孩子抱回了家。

    二、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知主要内容。

    深层研读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体会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归纳这部分内容,师板书(1)三名同学分角色朗读。

    (2)学生自由组合角色朗读。

    三、理解这部分内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学共同研究,讨论,回答这些问题。

    生:写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抢回孤儿,夫妻不谋而合。

    (1)渔夫回家,为什么桑娜不敢抬起眼睛看她?

    (2)当渔夫问她“你在家里做些什么的时候,又娜的`神态如何?

    (3)两个沉默是什么意思。

    (4)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渔夫的脸变得怎样?为什么?

    (5)渔夫是怎么决定的?

    四、评读评写法学习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取感人?为什么?

    说说渔夫和桑娜各是怎样的人?

    指名学生总结全文写了什么?

    续编《穷人》的故事注意两点。

    (1)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无论最后发展成什么样子,主线不能变,人物思想不能变。描写桑娜坎坷不安的心情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桑娜、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渔夫:憨厚正直,关心他人的美好的心灵。

    本文讲的是。

    反映了。

    表现了。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篇十五

    2)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构成的特点。

    4)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5)了解马来群岛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重点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难点马六甲海峡的地位。

    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入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思考,互相交流讨论。

    学习。

    究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

    1、富饶的物产。

    (1)粮食作物主要是什么?经济作物有哪些?

    (2)把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名连线。

    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印度尼西亚。

    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菲律宾。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泰国。

    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马来西亚。

    你知道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有哪些?分别哪些国家较丰富?

    2.旅游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有何影响?

    3.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问题?

    东南亚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否相同?主要集在哪些地区?

    读课本40页第二段,思考回答:

    华人和华侨的区别?

    4.自然灾害。

    你知道世界上火上最多的国家吗?。

    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为什么呢?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这些地区还有许多居民?

    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

    阅读课文内容,找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

    连线后记忆加以巩固。

    在课本中找出这些矿产及丰富的国家。

    思考旅游资源对经济影响。

    读课文了解一下华人和华侨的区别,华人集中分布的原因。

    联系上册的板块学说,思考这里为什么躲火山和地震。

    从阅读中自己了解居民集中分布的原因。

    板书设计1、矿产资源。

    2、粮食作物。

    3、热带经济作物。

    东南亚教案后记讲述东南亚居民和经济特征,应充分提供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声像资料,让学生充分感知,通过分析和综合大量的感性认识,从中概括出对东南亚经济状况和居民的总体特征。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面对遥远而陌生的地区,直观和形象就更为重要。

    (东南亚教案原创作者:山东省莘县妹冢镇中心初中沈增军)。

    二年级找春天第二课时教案范文(15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