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16篇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 评语寄语 ]

    评语寄语 发布时间:2024-04-13 18:08:41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范文范本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优秀范本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思维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塑造我们的写作风格。小编搜集了一些精美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一施老师在数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在写作过程中,借鉴范文范本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分析优秀范本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思维逻辑,我们可以更好地塑造我们的写作风格。小编搜集了一些精美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一

    施老师在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始施老师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感知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出示情境图:小羊。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估计。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学生都会说去数。1—20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数数?肯定每个学生说到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数数,集体看图订正。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数数的熟练程度,我让10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一个的往下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满十个,十位就发生变化。利用小棒,让同桌互相监督数数,从具体到数字抽象,体会到数字和小棒的一一对应性。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一个一个的数,放手让学生同桌进行比赛挑战,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的数数。

    课堂上,要求学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和同桌相互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对又快。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在亲身参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情感,让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数数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棒的扎捆、学生手指的掰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有什么规律?在29、39、49……后面的数到底是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在学生激烈的探讨交流中,找到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的规律,哪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呀!使得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而在把握数数规律的同事,体验到研究规律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建议:通过让学生摆20以内的数,沟通数和数的组成之间的联系。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二

    施老师在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知识学习方法的迁移。

    课始施老师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感知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出示情境图:小羊。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估计。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学生都会说去数。1—20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数数?肯定每个学生说到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数数,集体看图订正。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数数的熟练程度,我让10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一个的往下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满十个,十位就发生变化。利用小棒,让同桌互相监督数数,从具体到数字抽象,体会到数字和小棒的一一对应性。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一个一个的数,放手让学生同桌进行比赛挑战,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的数数。

    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上,要求学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和同桌相互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对又快。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在亲身参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情感,让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数数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棒的扎捆、学生手指的掰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有什么规律?在29、39、49……后面的数到底是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在学生激烈的探讨交流中,找到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的规律,哪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呀!使得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而在把握数数规律的同事,体验到研究规律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建议:通过让学生摆20以内的数,沟通数和数的组成之间的联系。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三

    1、增加操作环节,把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落到实处。从十颗、一百颗到一千颗红豆种子的感知,全部通过数数活动来落实。同时加强拨计数器的训练,鼓励学生多拨多说。

    2、有意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概念。数位即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

    3、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评价,多让学生纠正补充,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提炼,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4、注重教学语言评价的有效性,由是非性评价提升到艺术性评价。在有意识的评价学生基础上,把重要环节的评价设计到教案里。

    1、对于借班上课,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学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课件的拷贝、播放,学生纪律的维持,与学生的破冰交谈都至关重要。

    2、时间的.把控一定要严谨。从30分钟课到40分钟课的转变,我心里总认为时间还有很长,再教学难点时,反复强化,导致处理练习题时间紧张。

    3、教师语言要更加慎密。数学教学时非常严谨的,每一句话都要慎之又慎,要说的有理有据。在这节课上,数位与计数单位的区分还应更加明显,适时渗透位置值概念。

    4、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一定要科学。准备的100颗红豆种子提供给同学们数,数出来之后出现了99颗,109颗,这是设计上面的失误,应当考虑的更加全面。

    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目标细化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地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实时评价能力,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临时应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教学准备一定要充分、精细。对于数的认识这类抽象的新授课,特别要把提供的素材准备充分,一百颗就是一百颗,不能多一颗,也不能少一颗。

    3、从理念层面,一定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学,揣摩学生学的需要实施必要的教学活动,有智慧的执行课堂。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四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本节课王老师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王老师的课主要有以下的特点:

    1.注重发展学生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这节课,王老师注意利用各种素材发展学生数感,通过数1000个小正方体,让学生从一个一个数到十个十个数,再到百个百个地数,最终引出10个一百是1000。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正方体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进行强化,相信学生脑中所建立的1000这个概念。在数数时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感受到当数比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当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数、数数。

    2.运用动态演示和计数器突破数数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为了更有效地夯实这一教学重点,王老师运用动画进行操作演示。这要比学生自主操作更具体、更快捷、更有实效。而且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反复播放。拐弯处的数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王老师通过计数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1000以内数的组成,使学生明白对于不同的计数单位,所表示的数的意义是不同的。王老师结合大屏幕小方块的演示和指导,尽量让学生说。通过理解数的组成来帮助数数,突破了难点。

    总之,王老师的这节课基础知识教学扎实,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五

    本节课陈老师通过小棒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一。

    陈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两杯小棒,尤其出彩的一个教学环节是999加1根是几,结合小棒图让学生充分感知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一百是1000,理解数十、百、千之间的关系,完成了概念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并有梯度性。

    二、。

    新课标中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猜想,估算能力。在这一堂课中,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猜想的机会。这一堂课就从估算、猜想两杯小棒的数量导入,并在学生说出数的方法后进行验证。

    三、

    本节课陈老师通过数小棒、数方块的活动,形象地呈现了计数单位,十、百,达到了数形结合的效果,同时计数器拨数满十进一的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加深刻。整堂课课件的直观、立体,使得整节课有了点睛之效。

    在突破难点--拐弯处数数时,在395往后数6个数、604往前数6个数,999添1是几,这几个环节中,陈老师都充分利用课件的直观性,数形结合,把握数的意义本质基础让理解突破数数这一重难点。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六

    1、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宋老师仅仅围绕1000以内数的顺序,首先按照一个一个地数,突出10个一是十;然后按照十个十个地数,突出10个十是一百;最后按照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数,特别是拐弯数数的时候,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2、注重课堂教学的调控。在教学中,老师及时对课堂突发的状况进行调控。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能够随时关注学生听讲的状态,通过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回归听讲。

    1、10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不仅要通过动态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一个地数就是从个位一个一个地拨珠数数,一十一十地数就是从十位拨珠,一百一百地数就是从百位拨珠,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还要注意结合计数器,让学生感受到整数的计数规则“满十进一”。

    2、课堂的导入还有待探讨。学生只是凭借生活中的经验感知,还是远远不够的。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需要借助直观的情境,直观地材料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直接让学生猜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再通过二年级的人数推理全校小学部的人数,以至于初中人数和高中的人数,这样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对大数的感知。因此,对于课堂的引入还有待思考和探讨。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七

    王老师上的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课前我认为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并在数数的过程中建立数感,留下表象,这样的概念课枯燥、抽象,比较难教。可是听了之后我感到王老师的笑容和鼓励感染了学生,学生在这节课上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学得认真,学得开心,知识掌握得较好,是值得我学习的。

    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用星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先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颗星,再通过数一数来验证,知道老师手中有10颗星,接下来让学生根据10颗星来估计老师盒子里有多少颗星,再通过数来验证并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要认识更大的数。接下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思考怎样摆让人一眼看出来,从而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中“几十九添1”是学生数数的难点,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了二十九添1是三十,体会了“十进制”。接着集中解决三十九添1、四十九添1、五十九添1……,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王老师教学一百时首先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85数到90,再从90数到99,思考九十九根小棒添上1根是多少根?学生很快就说出“九十九添1是一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99添1是100。接下来让学生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把10捆小棒扎成1扎,表示一百,让学生体会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从而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百”。这里教师如果节奏放慢一点,可以反复进行10捆小棒扎成1扎,1扎小棒拆成10捆的演示或操作,加强“十”与“百”关系的教学就更好了。

    最后王老师让学生数生活中的物体,体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的方法,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内容,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王老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遵循直观到抽象的原则,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本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其他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八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大小及加减运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数的认识的进一步扩展,为后续学习更大的数作准备。本节课李老师通过精心地设计,不急不缓地教学节奏,在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较好地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前面所学的知识和已经有的经验对当之处还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是知识学习的正迁移作用,而学生新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很多都是知识的正迁移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老师的教学巧妙地运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使学生突破了学习中的难点:(1)教学伊始数千字文的环节,通过和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再到新知的出现,引导:这么多的字如何数才能又快又准呢?学生回答出一百一百地数,得出10个百是千,自然生成。(2)本节课的难点是整百数数的时候拐弯处的数法,教师利用学生已经有的100以内数的经验,辅以计数器,教学中关键处不急不缓,停停等等,关键处点拨,使绝大多数的孩子自己体会到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学会正确数数。

    数学课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会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李老师在本课设计了两次动手活动:(1)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千字文,圈一圈、数一数,看谁数的又对又快。千字文这一传统的素材非常好,一行成10,一块成100,整片成1000,是不可多得认识1000的好素材。(2)同桌两人一起拨计数器数数,似游戏,似竞赛,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在195、204处教师有意停一下,学生在愤悱状态下,更易于知识的掌握,加深感知。(2)是动手摆小棒,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数的组成,并通过“如何更清晰地看出小棒的多少?”引起学生动脑动手,巩固十进关系,明确数位概念,为后面的读写作了充分的铺垫。

    对于估一估瓶中的黄豆的颗数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初步感知的估,给出了100粒黄豆,再估,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小见大,一次比一次准,同时也学会了一些估算的方法和技巧,并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可谓一举多得。在估完黄豆后,教师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的事情让学生估一估。如估一估学校操场上站着多少人?学校多媒体教室能容纳多少人都是?这一系列的估,让学生能充分感知千以内数的大小。

    总之,李老师的课,学生兴趣盎然,教师有条不紊,在教师有序地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九

    王老师上的1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课前我认为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一”、“十”、“百”,并在数数的过程中建立数感,留下表象,这样的概念课枯燥、抽象,比较难教。可是听了之后我感到王老师的笑容和鼓励感染了学生,学生在这节课上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学得认真,学得开心,知识掌握得较好,是值得我学习的。

    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用星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先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颗星,再通过数一数来验证,知道老师手中有10颗星,接下来让学生根据10颗星来估计老师盒子里有多少颗星,再通过数来验证并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要认识更大的数。接下来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思考怎样摆让人一眼看出来,从而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其中“几十九添1”是学生数数的难点,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了二十九添1是三十,体会了“十进制”。接着集中解决三十九添1、四十九添1、五十九添1……,这样就突破了难点。

    王老师教学一百时首先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85数到90,再从90数到99,思考九十九根小棒添上1根是多少根?学生很快就说出“九十九添1是一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了99添1是100。接下来让学生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一百。把10捆小棒扎成1扎,表示一百,让学生体会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10个十。从而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百”。这里教师如果节奏放慢一点,可以反复进行10捆小棒扎成1扎,1扎小棒拆成10捆的演示或操作,加强“十”与“百”关系的教学就更好了。

    最后王老师让学生数生活中的物体,体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的方法,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内容,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总之王老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遵循直观到抽象的原则,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本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其他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十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习。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练习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够,对学生不够放手。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二、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习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时间的把握。

    综上所述,这节课确实值得我学习,值得我思考,同时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十一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习。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练习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习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节课确实值得我学习,值得我思考,同时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十二

    《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正确数千以内的数,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制的关系,借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

    首先,徐老师以北京体育馆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猜猜这个场馆大约有多少人,大家发现这些数都比我们以前学过的100大得多,由此引出一千以内数的认识。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在这个教学设计上的激趣引入,过度自然、流畅,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受。接下来的任务是认识计数单位“千”、数位“千位”,数、读、写千以内的数以及说出数的组成。

    徐老师出示了小正方体,在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的基础上,得出还可以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而且用一百一百的方法数比较大的数要简单快捷多了,理解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数数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动耳,动眼,而且还要动手、自己想、自己说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去主动参与学习,从中获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内数小棒,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数这个环节,我们既感到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我们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在读数、写数教学时,徐老师训练学生说的比较到位,从摘苹果这个环节中,我们就能感觉到,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不足之处:

    1、要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学生。教学中应不急于走教案,还应充分注意课堂的生成。

    2、低年级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要适当地使用评价性的语言。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十三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使的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言,整体效果很好。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以下几点:

    1.注重发展学生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本节课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量更大了,难度增强了,吴老师为发展学生数感提供了各种素材。首先观看万人阅兵仪式,通过估一估初步感受大数的存在,用100这个数来描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学习更大的数。其次再通过数红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当数比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当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数数。充分感受1000的大小,再次加深对1000的感知,完成了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了1000的数感。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吴老师在课堂中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教学新的计数单位“千”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三个计数单位“个”“十”“百”,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从而引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通过这种旧知识的迁移,不仅轻松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还让学生掌握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3.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因此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吴老师在本节课一直让学生的手和脑一起动起来,从利用计数器拨珠数数,到利用数红豆认识计数单位,最后利用千字文数形结合找出指定字,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操作,真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1.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看教师的突出表现,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有所发展。然而学生有序完整的语言表达和大胆精彩的回答问题,无疑会给精彩的课堂增添无限色彩,给人带来无限的惊喜。发展学生语言数学老师不能置身事外,尤其在数学课堂上要抓住一切培养机会。本节课中吴老师采用先示范,再渗透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第一次数十颗豆子的时候就问学生:你是怎样数的?学生回答: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紧接着教师就追问:一共数了多少个一?学生答:十个一。教师及时示范说“一个一个的数,十个一就是十。”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的范本,到了第二次数百颗豆子,老师一问你是怎么数的,孩子们很自然的说出了数的方法。最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三次数一千颗豆子的时候,学生很轻松的就说出“一百一百的数,十个百是一千。”这看似无心的问答,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在这节课中,吴老师还采用了借助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练习环节,孩子们一边动手利用计数器拨珠,一边动脑思考数数的过程,还要动口用语言描述拨珠的过程,有个学生说的非常好“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逐步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关注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否有效,就是要让评价不仅是一种对与错的判断,更要具有开启智慧、拓展思维、引领方法、完善人格的教育功能。善用语言指导评价。整堂课中教师的评价内容很丰富,不仅关注学生全面的学习行为,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你真有方法”“你真会观察”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你思路非常清晰”是对思维方式的指导;“你能说的更清楚一点吗?”是对表达方式的指导;“你们操作的很认真”“说停就停真不错”是对学习习惯的指导。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爱抚、一句赞美都可以满足学生求知若渴的心。总之,循序善诱的语言评价中随处可见教师的教学机智。

    吴老师是一位年轻好学的老师,所以我诚恳的的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能更加精细一点。

    主要在以下几点可以改进:

    1、在学生操作的指导上应该更精细一点。比如让学生在展示平台上合作完成数100颗红豆时,吴教师是在学生中巡视。建议教师可以台上台下兼顾,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的同时,也要多给学生提出方法指导,千万不要置身事外,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不会出现多了一颗豆子的意外。

    2、在学生活动设计上应该更精细一点。在第二次数豆子时,建议不仅让学生在展示平台上数,同时也可以让所有学生一起来数,因为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提供了百颗红豆,教师可以打破格局,不受教室座位的影响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见证“十个十”是大家共同数出来的。

    3、在数学语言的使用上应该更精细一点。例如在学习“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时,建议教师应该给学生清晰的分辨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从而初步建立数位顺序表的模型。

    4、在练习的处理上应该更精细一点。练习环节教师安排了三个拨珠练习,“从98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20;从220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310;从800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吴老师一次性的出示在大屏幕上,所以有些学生在第二道数数题时,出现了“280290300301302”这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能一道一道的出示并强调数数的要求,我相信不会引起孩子们的混淆。

    总之,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一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孩子学得轻松,在愉悦中自主的探究知识,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十四

    江老师的课堂不事“雕饰”,不求“奇险”,真实、自然、质朴,但却追求着“无痕有为”的教学。所谓无痕,是指新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技能与观念建立的无痕融洽;所谓有为,是指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学进程与教学反馈的有序推进。

    一、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整理和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学生现实起点的真实把握与处理,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我们看到,“读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个问题得以唤醒、激活;我们看到,“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介绍组成”的人物,不教而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百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经验得以顺利迁移。在起点的基础之上,老师寻找恰当的时机有效的整理与提升,如:“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读”等等方法,经过老师的总结得到清晰整理。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二、整体与分层的有效结合。

    “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是江老师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点。

    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1、4摆一个比100大的数”—意图:巩固读写组成。

    任务二,“看计数器图,126、304、949,读写、介绍组成”—意图:教学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任务三,“用5颗珠子,摆一个最小的数,最大的数”—意图: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值得欣赏的是,这些整体任务之后的分层次展开,利用的充分、反馈的有序、详略得当。以“126、304、949”这三个数的教学为例,“写、读、说”的整体任务之后,教师进行分层反馈,及时巩固新知,又穿插新的分层任务;126往后数5个,304往前数5个数,949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999加上1是多少。设计巧妙,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数数中的难点拐弯的数蕴含其中,层层推进。

    三、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

    千以内数一课,知识技能目标较多,前面提出读法、写法、组成、大小等,都是基础层面知识的技能,教师还加强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是对“位值”的体验,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我们看到,学生对位值的体验是从“满十进一”的计数过程开始的,例如:利用计数器讨论“300少1是多少,999多1是多少”,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感受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百千的认识”,数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数的实际大小的观念,把握数的相对大小。1000究竟有多大?1000与500、100、10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通过图、物的直观支撑,让学生具体感受1000个小立方体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帮助学生建立1000的大小观念。

    课的精彩不仅在于亮点纷呈,也体现在江老师的上课风格与课堂设计等等,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中,无痕的追逐着有为课堂,耐人寻味,值得赞叹。

    “学无止境”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让我体会到数学课堂需要返璞归真,归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归于内在知识的真正价值,归于外在形式的本真有效,归于数学思想的点滴渗透;这样,才能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点亮课堂。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十五

    1、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在教学中,宋老师仅仅围绕1000以内数的顺序,首先按照一个一个地数,突出10个一是十;然后按照十个十个地数,突出10个十是一百;最后按照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数,特别是拐弯数数的时候,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理解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能够做到重点突出,突破难点,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

    2、注重课堂教学的调控。在教学中,老师及时对课堂突发的状况进行调控。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能够随时关注学生听讲的状态,通过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回归听讲。

    1、1000以内数的顺序,教师不仅要通过动态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一个一个地数就是从个位一个一个地拨珠数数,一十一十地数就是从十位拨珠,一百一百地数就是从百位拨珠,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还要注意结合计数器,让学生感受到整数的计数规则“满十进一”。

    2、课堂的导入还有待探讨。学生只是凭借生活中的经验感知,还是远远不够的。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需要借助直观的情境,直观地材料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直接让学生猜二年级的学生人数,再通过二年级的人数推理全校小学部的人数,以至于初中人数和高中的人数,这样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对大数的感知。因此,对于课堂的引入还有待思考和探讨。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由于1000或10000都是比较大的数,在学生的认识还很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起大数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好的开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在导入时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比如首先出示两张照片,即:本班学生的“全家福”及某次我校全体师生升旗平时的照片,通过对比两张照片中的人数,不仅适时对学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的大数的存在,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本节课通过学生猜数、估数、数数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把数感的培养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先估计自己小组的'小棒有多少,再具体数一数有多少根;然后交流讨论怎样放在三个不同颜色的盒子里来感受不同的数位。在数1000根小棒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数数的单调,我把数数、读数及数的组成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通过数小组内的小棒、数全班的小棒,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一个一个的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的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的数,10个百是一千”;更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如何根据物体个数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数数方法,即:一个一个地数、一十一十地数,甚至是一百一百地数。这一教学过程,也让学生生直观的认识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及其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的关系。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篇十六

    江老师的课堂不事“雕饰”,不求“奇险”,真实、自然、质朴,但却追求着“无痕有为”的。所谓无痕,是指新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的无痕对接,知识技能与观念建立的无痕融洽;所谓有为,是指学习材料与学习任务的精心设计,教学进程与教学反馈的有序推进。

    一、新知与经验的无痕对接。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唤醒、激活、利用、整理和提升。从这个角度上讲,对于学生现实起点的真实把握与处理,无疑是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我们看到,“读数、数位、大小”的已有知识,通过“关于100你知道什么”、“写一个比100大的数”这一个问题得以唤醒、激活;我们看到,“数的组成”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介绍组成”的人物,不教而会,水到渠成,这是因为“百以内数的认识”学习经验得以顺利迁移。在起点的基础之上,老师寻找恰当的时机有效的整理与提升,如:“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读”等等方法,经过老师的得到清晰整理。学生的认识从“具体读写”到“掌握方法”有了提升。

    二、整体与分层的有效结合。

    “大任务布置、分层次反馈”是江老师教学开展的主要方式,也是本节课的又一大特点。

    任务一,“用数字卡片0、1、4摆一个比100大的数”—意图:巩固读写组成。

    任务二,“看计数器图,126、304、949,读写、介绍组成”—意图:教学读数、写数、数的组成。

    任务三,“用5颗珠子,摆一个最小的数,最大的数”—意图:教学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值得欣赏的是,这些整体任务之后的分层次展开,利用的充分、反馈的有序、详略得当。以“126、304、949”这三个数的教学为例,“写、读、说”的整体任务之后,教师进行分层反馈,及时巩固新知,又穿插新的分层任务;126往后数5个,304往前数5个数,949十个十个往后数5个,999加上1是多少。设计巧妙,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数数中的难点拐弯的数蕴含其中,层层推进。

    三、知识与观念的相互融合。

    千以内数一课,知识技能目标较多,前面提出读法、写法、组成、大小等,都是基础层面知识的技能,教师还加强了学生数感的培养,尤其是对“位值”的体验,学生建立起了“位次”感。我们看到,学生对位值的体验是从“满十进一”的计数过程开始的,例如:利用计数器讨论“300少1是多少,999多1是多少”,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感受到“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百千的认识”,数感培养的另一个方面是建立数的实际大小的观念,把握数的相对大小。1000究竟有多大?1000与500、100、10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通过图、物的直观支撑,让学生具体感受1000个小立方体有多少、1000张纸有多厚,帮助学生建立1000的大小观念。

    课的精彩不仅在于亮点纷呈,也体现在江老师的上课风格与课堂设计等等,一节质朴、自然的课中,无痕的追逐着有为课堂,耐人寻味,值得赞叹。

    “学无止境”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让我体会到数学课堂需要返璞归真,归于学生的真实学情,归于内在知识的真正价值,归于外在形式的本真有效,归于数学思想的点滴渗透;这样,才能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感染学生,点亮课堂。

    优秀以内数的认识评课(汇总16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