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四年级,21篇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 评语寄语 ]

    评语寄语 发布时间:2024-04-12 06:07:52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四年级教案需要依据教材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四年级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一上课之前,我就在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四年级教案需要依据教材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案例分享: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四年级教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一

    上课之前,我就在想,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还要分清内外刻度,(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所以在教学时,我采取了一些措施:1.上课伊始,我就开门见山向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目标,告诉学生,今天学的知识比较难,有没有信心学会,在学生充满信心回答后,他们精神饱满地听课,上课都比较认真,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2.在学生认识量角器时,我多次强调开口朝左,看外圈,开口朝右,看内圈,使学生弄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在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线。3.借助多媒体,演示量角方法,使学生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建立表象。这样,在量角时,大部分学生会自觉地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也会顺着旋转方向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免了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觉中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

    角的度量,一直是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脑的挑战。跟以前相比,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如此),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发现是教学设计不够合理、完善,没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经验的差别。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角单位以及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讲量角方法的其实就是用量角器上知道度数的角与要量的这个角重合,读出的量角器上角的度数就是要量的这个角的度数了。而怎样进行重合学生是容易理解的,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能很快地读出量角器上大小不同的角上。依据以上的认识,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下面三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这里我创设了让学生画角的情境,从而产生学习量角的需求。

    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重点放在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上。这里又分认识量角器、认识1°角和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3个层次进行教学。认识量角器时,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有部分学生是具备这种自主探索能力的。课堂中学生的回答有的也很精彩,如:“我发现量角器上的有数;“我发现量角器最中间有一个点”。“我发现量角器上上下两个数加起来正好是180。”认识1°角时,采用的方法是:(1)出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角的大小的直观图;(2)猜一猜这个角多大;(3)在量角器上找1°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深化理解1°角。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学生容易形成1°角的观念,为下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时,又分以下三个层次来学习的:(1)在量角器上读出一个角的度数(50),(2)读一个刻度上没有标数的角(52)。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注意,不仅要会读有标上刻度数的角,而且要会读没有标刻度数的角,要认真地看清楚量角器上的刻度,才能正确地读出量角器上的角。(3)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学生有了以上读角的经验,再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的角就容易了,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点。

    第三个层次是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学生有了以上在量角器上找大小不同角的经验,用尝试的方法来探求量角的方法是可取的。课堂上有的学生会量但说不出来,有的学生讲量的方法时也讲得可以。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2、3和小数点,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妻子:“谢谢老公,多了点!”

    丈夫想既然嫌多,就给妻子发红包3.80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点!(意思是取掉小数点)。”

    丈夫心想还嫌多就又给妻子发红包0.38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一点!”

    师:不知道大家听懂这个故事吗?谁来说说?

    师:看来大家听懂了这个故事。妻子在这里说的“多了点”,意思让丈夫把小数点去掉(发成3800元),而丈夫理解的却是发的多了。这里的“多了点”,在语文修辞中叫“一语双关”,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表意丰富,值得我们去学习。没想到小数点就在我们生活中作用这么大,而且引出这么有趣的故事。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的问题也就出来,老师也把问题装在红包里,让我们一起拆开红包。

    生:钱数少了,小数点左移动了。

    师:(教师板书课题的同时问)同学们,我们先做个猜想:大家猜一猜小数点会向哪个方移动(左右),向哪方移动会变大,哪方移动会变小?好,让我们一起寻找规律,验证猜想。

    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

    1、故事引出新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师:大家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喜欢吗?(喜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大话西游》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径庆阳,听说庆阳的香包文化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也分别看中标价为80.00元、8.00元、0.08元和0.80元的四款香包,但他们遇到些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以下问题:

    1.化简下列小数。

    80.00元=8.00元=0.80元=。

    2.说出下列各数中每个8所表示的意义。

    8080.080.8。

    3.将下列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8080.080.80。

    (0.080.8880)。

    小组讨论:。

    观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右大)。

    2、独立思考,总结规律。

    (过渡句,大家总结的特别好,刚才大家将从左到右观察,如果让大家从右到左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呢?)。

    独立思考:。

    观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0.080.8880。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左小)。

    树立模型思想:右大左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同学们能不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呢?(右大左小。)。

    同学们,问一问你们喜欢左还是喜欢右,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左还是右?老师喜欢右,因为小时候左手写字,妈妈就批评,所以我喜欢右,而且如果将这38.00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不是更喜欢了。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砸金蛋,同学们,和平常一样,我们把学生分成三组,谁答对问题加一分,获胜组将的到老师送的意外惊喜哦)。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三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一)基础训练。

    24×5=32÷4=8+27=900÷3=。

    60÷4=72—44=45×3=85+28=。

    用小棒摆8个六边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新知学习。

    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3、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4、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5、教师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教给方法: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保证准确的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37+12—2024÷6×790—52+28。

    6×2÷432÷8×548—13+5。

    2、划出下面题目的计算顺序并计算任意两题。

    192+8+15745×30÷54290—68+951600÷50×90。

    143—45—5724×5÷30434÷7×8240÷20÷4。

    3、啄木鸟医生(判断并改正)。

    850÷25×2345—164+36。

    =950÷50=345—200。

    =19=145。

    1、课本p5做一做。

    1、先计算,再列出综合算式。

    240÷12=236+70=237+263=。

    125×14=1750÷25=25×36=。

    20+1750=943—306=900—500=。

    2、列综合式计算。

    (1)4除900的商减224,差是多少?

    (2)504加140除以28的商,和是多少?

    (3)比一个数的`3倍少12是60,这个数是多少?

    3、课本p8练习一4、

    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小张有8张10元的。小王有18张2元的。?

    1、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只要求列式不计算)。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四

    “不对,第二个角大。”

    “都错了,两个角一样大。”

    课堂内,三种声音响个不停!

    “老师,我有办法”,一个学生的手高高的举着!哈哈!我要的答案出现了!

    “我用眼睛看。”唉,当头一棒呀!我正犹豫不决。

    “可以把两个角剪了下来,重合在一起进行比较”。

    “老师,我们用三角尺的一个角分别去比,也能比出来”。

    还有学生手高高的举着……。

    学生们的发言让我惊叹不已!

    看学生们说得差不多了,我想,时机成熟了!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经历生活数据收集的过程,理解近似数表示的必要性。

    2、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3、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精确值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收集的数据。

    1、交流收集的数据,说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类。在各种分类中重点讨论精确数与近似数这两类的特点。

    2、出示“填一填,说一说。”中的一组数据,重点讨论取不同的精确值后数据的变化情况,从中让学生发现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如果学生发现有困难,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其他的数据,让学生再一次进行观察,直至他们发现“四舍五入”的方法为止。然后,引出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的概念。

    二、巩固与应用。

    做试一试第1题:汇报时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试一试第2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根据情况取不同精确程度的近似数。在本题中,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三个近似值的精确程度,再出示下面的两个小问题,供学生讨论。在讨论时重点让学生理解取近似值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确定的。

    三、作业。

    练一练1、2、4。

    板书设计: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我国造林面积统计是224318570公顷。

    精确到千公顷。

    万公顷。

    亿公顷:约2亿公顷。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六

    9月21日上午有幸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乌兰浩特市片区联合体(联盟校)间“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先后听了三节《角的度量》,感叹于三个教研团队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独具匠心。听完后我的感受也颇多,下面我将对本节课部分环节谈一些感受。

    一、引课环节。

    1、兴安一小的李静老师由刚刚结束的大阅兵引出“角”,并顺理成章引出“角的度量”以及度量的工具—量角器,紧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并把你看到的和同桌说一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观察和交流的习惯。

    2、而葛根庙中心小学的孙忠伟老师通过“比较两条线段哪条长?长多少?”让学生用直尺量出,再让学生“比一比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学生一眼便看出角2大,但大多少需要用量角器量出,引出角的度量和度量工具量角器。

    3、卫东小学的宁伟迪老师课前先出示课标要求,做到让孩子心中有数,设计的很新颖。之后让孩子们回忆角,并说说你心目中的角,板书“顶点、一条边、另一条边”,为之后的教的度量方法打下伏笔。接着出示很多角,任意拿出两个角“比一比哪个角大?大多少?”“要求同桌合作,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一量、比一比”,学生通过汇报得出角2比角1大,但大多少没有测量出来,从而引出量角器。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结论,但对角的选择应该慎重,如果孩子选择的三角尺是30度和45度角的,不就一下量出大多少了嘛。

    二、量角器的介绍。

    三位老师都是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量角器,之后通过学生汇报和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量角器,相比之下,我个人比较欣赏宁老师的设计,特别是在教学中“任意找到量角器上的一度角”这个问题,使学生更加自由的理解问题,再汇报时适时地追问“为什么这个角是几度角”,顺理成章的让学生明白“几个小格就是几度”。

    三、新知的自学环节。

    三位老师都设计了自学环节,通过“设计目标和要求—学生自学—小组间讨论与交流—小组汇报”这一系列活动,重新把课堂还给了孩子们,这一点非常值得我借鉴。

    四、巧设“量角小儿歌”。

    三位老师都用心的设计了量角小儿歌,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量角的方法,其中宁老师的小儿歌和板书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起到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李老师和宁老师课始的比角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学生一定的问题和悬念,而在学完本课内容之后再回顾一下比角的准确方法,首尾相呼应,不仅显得结构完整,更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今天所学的角度的重要性。

    总之,听完这三节课之后,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更加精心的设计教学环节,充分的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课堂上多给孩子时间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大胆的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教给孩子!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七

    2.会用量角器正确量出角的度数,并会比较角的大小、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关于角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2、说一说一副三角板各个角的度数、

    3、任意画两个角,比一比哪个角大、想知道大多少,要怎么办?

    (二)快乐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什么?

    3、小组讨论:怎样测量角的度数?

    我知道这样量角的: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即:“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刻度看另边,内外要分辨、”

    4、思考:量角器上的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

    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例如:通过预习,我们班学生总结出了新授课的预习方法:“看图文、找信息;看算式、想道理;有想法、记一记;见空白,填上去、”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有序表达思维的能力,又为学生以后学习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针对学生当天或近阶段学习的知识,分别布置与之匹配的巩固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或应用性作业,使学生系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品质、如:

    富于“生活性”、返璞归真的现实性作业,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在萌动、例如:

    2、巧置“趣味性”、呈现新意的实践性作业,使学生新奇中带着探究的愿望,拓展了视野、例如:

    (1)“苹果核里有角吗?”请你找一找、

    (2)“猫胡子也能当尺子吗?”请你查一查、

    (3)1升水是多少千克?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一测、

    3、折射“价值性”,引领应用的应用性作业,让应用意识贯穿于作业之中。例如:

    (1)“果汁含量不达10%不能叫果汁饮料”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八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27+85。

    =113(人)。

    (2)987÷3×66÷3×987。

    =329×6=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九

    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分步计算。

    在算法多样化中感悟算法合理化。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体验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算法多样化中感悟算法合理化。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1、出示27+64=。

    师:27+64的结果是多少?

    你是怎么算的?

    生:十加十20+60=80,个加个7+4=11最后把两次结果相加80+11=91。

    师:还可以怎么想呢?

    师: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结果呢?

    小结:不管哪种方法,都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把两次的结果再相加就可以了。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

    (1)列式。

    师:这题怎么列式?

    生:356+247。

    (2)尝试计算:

    (3)方法交流。

    出示学生的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师:这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得出:

    生1:个加个6+7=13。

    十加十50+40=90。

    百加百300+200=500。

    13+90+500=603。

    所以356+247=603。

    生2:百加百300+200=500。

    十加十50+40=90。

    个加个6+7=13。

    13+90+500=603。

    所以356+247=603。

    也有可能学生直接口算,也有可能学生列竖式计算。

    (4)明确计算方法的表达---分步计算。

    板书:两种计算的过程,

    小结: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把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最后再把每次的得数全部加起来。

    跟进练习:

    267+314=572+268=。

    探究二(用递等式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a)这种方法是怎么算的?

    b)这种算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何不同?

    (只拆一个数)。

    师:如果要用算线来计算怎么算呢?

    出示算线,组织学生观察算线后讨论得出:

    生1:356+247。

    =356+200+40+7。

    =556+40+7。

    =596+7。

    =603。

    小结:用算线来计算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

    生2: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

    =403+200。

    =603。

    小结;也可以先加个,再加十,最后加百。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连线。

    382+229=382+200+20+9百加百,十加十,个加个。

    776+198=776+8+90+100个加个,十加十,百加百。

    173+429=500+90+12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

    656+318=14+60+900先加个,再加十,最后加百。

    练习二。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

    478+317=。

    ①478+317。

    =478+300+10+7。

    =778+10+7。

    =788+7。

    =795。

    ②478+317。

    =478+7+10+300。

    =485+10+300。

    =495+300。

    =795。

    ③478+317。

    =15+80+700。

    =95+700。

    =795。

    ④478+317。

    =700+80+15。

    =780+15。

    =795。

    ⑤478+317。

    =480+315。

    =480+300+15。

    =780+15。

    =795。

    练习三。

    268元898元348元268元。

    小明妈妈要为家里添上2件小家电,你猜,小明妈妈挑选了哪两样,共付了多少钱?

    生:268+348。

    200+300=500。

    60+40=100。

    8+8=16。

    500+100+16=616。

    四、本课小结。

    三位数加法的横式计算,可以用个加个,十加十,百加百的方法计算,也可以用先加百,再加十,最后加个的方法来计算。

    文档为doc格式。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

    一、素材的选取。

    本单元我们选取的素材是高速运转的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和高速运转的济青高速,选取这个素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济南长途汽车总站,连续多年创下旅客发送量、发送班次和售票收入三项全国第一,被称为“中华第一站”。据说济南长途汽车站占地110亩,日客流量4万多,客票年收入达到4—5亿元。1999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中华第一站”称号,这个荣誉一直保持到今天。

    (2)山东的高速公路全国闻名。说起山东的高速公路来,在全国是的,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据有关经济专家研究,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其公路的优劣,成正相关。可见,我省经济之所以能够高度发展,寻其原因,不言而喻。

    (3)以比较真实的数据为素材,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本单元提供的数据与第一单元一样,都是一些真实的数据。旨在说明交通生活中也实实在在存在着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二、本单元的情景串。

    本单元有2个信息窗。

    1、情景图的解读。

    此信息窗的题目为“高速运转的长途汽车站”。情景图上呈现的是一幅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的真实照片。照片的下面附有一张20__年济南长途汽车总站大巴车中巴日发送旅客情况统计表。

    2、情景图中的信息。

    是2组数据:

    (1)平均每天发车的数量。

    (2)平均每车次的乘客人数。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

    本信息窗一共有3个例题,包含的知识点分别是:

    (1)乘法结合律。

    (2)乘法交换律。

    (3)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乘除法各部分的关系。(第六题)。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一

    (一)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说明: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建议:

    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

    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

    2、加强基础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二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四年级第七册p83―8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熟练使用量角器量角。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的主动探索过程,灵活使用工具。

    情感目标

    通过主动操作,使学生感受到量角器的作用,体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含义,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使用工具,善于找到趁手的工具。

    教学重点:

    熟悉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

    教学难点:

    量角器上有两组“零刻度线及其读数”,学生应正确寻找与使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角的度量”,我们先来聊聊两句成语:“磨刀不误砍柴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3、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4、就我们即将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来说,我们也必须准备好合适的工具――量角器。

    说明:通过成语的情景,引入量角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请你仔细地观察量角器,然后做一个介绍。

    2、罗列量角器的相关知识:(请学生介绍)

    (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这个半圆被分成180等份;

    (2)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叫做“中心”;

    (3)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条直线,都叫做“零刻度线”;

    (4)两条零刻度线分别对应两组读数;

    (5)读一读量角器上的刻度

    说明:通过对量角器的认识,让学生熟知量角器每部分的构成,为下部分的量角做好必要准备,并且由学生自主观察,获得新知,这样对于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会有所帮助。

    1、请先独自思考,再看书自学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1)自学

    (2)汇报交流:量角器上最小的读数是0°,的是180°,说明使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从0°―180°的角。

    2、完成书上第84页的量角,并总结出量角三要点。

    3、请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尺的角,并记录下来。

    4、交流评议。

    说明:通过学生自学,初步了解如何用量角器量角,再通过课件的演示和教师的口述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正确过程,最后请学生自己通过操作,总结出量角的三要点,这样学生对使用权用量角器量角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经历了自主尝试,亲历学习过程,老师又能够及时巡视,点评纠正,这样学生就能少走弯路。

    1、填空

    量角器是一个xx,从中心向左右两边各有一条xx。

    量角器被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应角的大小是xx,记作xx。

    2、独立完成书p71的第1、2、3、4、5题。

    (1)小组合作交流。

    (2)小结。

    说明:通过这部分的练习,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更明确量角的方法。

    说明: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8、69页。

    1掌握画角的方法,能用三角板画30°、45°、60°和90°角,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幅三角板、钉子板和一张答题卡。

    一、复习引入。

    教师:先估计答题卡上角(如图416)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学生回答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教师:再请同学们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记住这些角的度数。

    学生测量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这些角的度数。图416。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教学用三角板画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画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学生还提出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30°、45°、60°和90°的角?

    学生:因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

    教师:为什么可以画75、120、135和150的角?

    学生:用两个三角板上的两个角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角,比如30+45=75,30+90=120,45+90=135,60+90=150。

    教师:下面我们研究怎样画30°、45°、60°和90°的角,先讨论怎样画30°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这个角的顶点上定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靠三角板的两边画两条射线。

    教师: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画,然后用量角器检验一下画的这个角是不是30°。

    学生画后进行检验。

    教师:能说说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指导学生说出用三角板画规定的角时,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应的角;二是在纸上确定一个端点并且把三角板角的顶点对着这个端点;三是要靠紧三角板的两边从端点往两边画射线。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要求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请同学们在45°、60°和90°中选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教师:怎样画75°的角呢?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先用30°和45°的角拼成75°的角后,再按前面的方法画。

    教师:请同学们在75°、120°、135°和150°中选择一个度数,用三角板画一画。

    学生画角后,拿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二教学用量角器画角。

    学生:不能。因为三角板上找不出、也拼不出这样的角。

    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先确定顶点;二是过这个顶点画一条射线;三是用量角器确定度数;四是根据确定的度数画出角的另一条射线。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画角最难的一步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样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

    教师作示范画角,然后请学生照老师这样画角。

    教师:你觉得用量角器确定角的度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的事项是:(1)量角器的中心点要与确定的端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与已经画好的一条射线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数作一个记号;(4)连接端点与这个记号画一条射线。

    教师:也就是要关注画角过程中的“两重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画出83°、139°角。

    学生画角后,抽一个学生画的角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且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画角的过程。

    三、练习。

    课堂活动第1~3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四

    1、通过具体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简单的描述路线图。

    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幻灯片。

    1、出示投影:

    照样子,填一填。

    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45的方向上。

    2号检查点在偏的方向上。

    3号检查点在偏的方向上。

    4号检查点在偏的方向上。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发言,补充。

    (3)老师讲评。

    2、(1)小芳看小敏在东偏南30的方向上,小敏看小芳在什么方向上?

    (要求学生在观察点上画出方向,再观察。)。

    (2)书本p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根据上题的练习,单独完成。请学生说说结果。(同桌说说)。

    3、找位置,说距离。

    (1)学校在小芳家北偏东40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2)学校在小芳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3)学校在小芳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4)学校在小芳家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

    a.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关的问题,先同桌说说,再请学生复述,其他补充。

    b.老师小结。

    4、完成81页练一练第2题。

    5、课堂小结。

    6、布置作业。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游戏:找找我在哪?

    游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根据老师指定同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根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根据老师报的行和列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游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根据行、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如果只告诉你们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让小王先开几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诉我目标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愿意帮助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察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诉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等。)。

    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准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你认为我还要提供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书:方向)。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诉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不开,那你还要告诉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现了秘密?

    (观察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准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准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来,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1、先观察目标2。(有准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准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2、再观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打目标3(课件演示)。

    3、最后观察目标4(缺角度)。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学生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____偏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正确答案是42度,教育学生量角度时要认真,不能单纯地依赖感觉。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线?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学生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你们能告诉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谁能告诉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角度确定方向,最后根据距离确定位置。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六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二、介绍古代计算工具,拓宽视野。(课件出示)。

    (一)认识算筹。

    师: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石子、结绳或者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后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板书:算筹)。

    介绍算筹: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式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以是木制、骨制或玉制的)。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的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

    (二)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用算筹计算后又过了一千年左右,中国人又发明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使用它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板书:算盘)。

    2、介绍算盘的组成。

    (1)算盘各部分名称:

    师: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曾经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至今仍然发挥这它独特的作用。你在哪见过有人使用算盘?(中药店、银行等)。

    大家还记得算盘的各部分名称吗?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梁下,每颗代表一。

    出示教材第24页的两种算盘:观察有什么不同。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一颗珠子。原因是我国古代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一档表示10。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

    (60213406735215862)。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已经做了预习并查找了资料,所以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有重点的请学生介绍如结绳、算筹等使用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体会了计算工具发展的过程。)。

    (三)计算尺。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四)机械计算器。

    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五)电子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六)计算器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人们发明了电子计算器,生活中开始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只要输入题目,计算器就会显示结果,运算过程自动完成。这样非常简便快捷。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计算器)。

    1、介绍功能键:

    大家也许会发现有很多种计算器。这是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计算器。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我们一起看一下我们手中的这款计算器。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2、使用计算器:

    师:计算器怎么使用?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开始显示;输入数字和符号;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计算器上还有一些具有特别功能的键。例如,a、%等,还可以用来计算分数等。

    3、利用计算器计算。

    先估算,这道题大约得几?怎样估算?利用计算器怎样计算?

    (2)用计算器计算乘、除法。

    先估算大约得几?怎么估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26×39312÷8。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4、用计算器计算找规律。

    9999×1=9999×5=。

    9999×2=9999×7=。

    9999×3=9999×9=。

    9999×4=。

    运用比赛的形式独立练习用计算器算一算。

    学生计算,全班交流。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用计算器计算比赛。

    6908×37=111111111÷9=395412+10589=。

    2、算一算,找规律。

    111105÷9=__________。

    9÷9=11111104÷9=__________。

    108÷9=________11111103÷9=__________。

    1107÷9=________111111102÷9=__________。

    11106÷9=________1111111101÷9=__________。

    四、总结提升。

    师: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又发明了电子计算机、(课件出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这就要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七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特征,并掌握了小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时内容的教学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经历运动会排名次和购买体育用品等简单的生活实际情况来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获取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探究并概括小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情境教学,在例题的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生活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学生们经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自主探索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

    1.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每年的六一学校都举行运动会,在运动会中你都参加了哪些体育项目?成绩怎样?(学生说)。

    2.老师收集了一张上次运动会的跳远成绩记录单,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表格。

    姓名。

    小明。

    小红。

    小莉。

    小军。

    成绩。

    3.05米。

    2.84米。

    2.88米。

    2.93米。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结合老师的要求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我们先来看一下要求(出示要求:1.每个人在交流中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2.每组推荐一名代表来汇报小组的想法,如果你认为小组代表说的不完整,本小组或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补充。)。

    1.独立思考。

    2.小组内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交流导思。

    1.学生汇报,反馈后问: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暂不评价)。

    3.学生汇报并说比较方法。

    4.总结。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的经验总结比较小数的大小的方法呢?

    5.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若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四)学以致用。

    1.按照惯例,运动会结束前学校要公布各班级的总成绩,你们想知道各班的成绩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得分。

    93.45。

    92.84。

    95.84。

    92.80。

    97.50。

    96.8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重点:应用表面积等知识来讨论如何节约包装纸。

    教学难点:引导观察、比较、交流、反思,得出节约包装纸的策略。

    教学用具:课件、盒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收过礼物吗?能说说你都收到了什么礼物?

    生:玩具车,变形金刚……。

    师:你们的礼物包装过吗?老师也收过一些礼物,而且是包装过的礼物,想看看吗?(课件演示,欣赏包装好的各种礼物)。

    师:刚刚大家欣赏的礼物怎么样?

    生1:如何进行包装(师:问的真好,等我们动手操作了,你就知道了)。

    生2:怎样知道需要用多少包装纸(师:你一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生3:怎么包装最省纸呢?(师:聪明的你上课认真思考相信你一定能想出的)。

    师:哦,包装礼物中有这多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包装的学问(板书:包装的学问)。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师:老师准备送一盒黄金搭挡送给我的弟弟,希望他健康成长.我也想用包装纸包装成精美的礼物。

    师:可至少要用多大的包装纸呢?你能帮帮老师吗?

    生:求出表面积,量出长,宽,高(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生:求出的表面积就是包装纸的大小。(师用惊奇的表情注视)。

    师:这个同学真厉害,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表面积的大小,你们和他一样聪明吗?试试看,怎么样来计算包装纸的大小了吗?动手算一算.

    (生独立完成,投影出学生答案,并对其进行讲解)。

    师:来,你来给大家展示一个你的结果,你是怎么来算的?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都是这样算的吗?同学们真不错,来,掌声欢送她.

    师:对,同学们真是我知心朋友,老师想送给我尊敬的妈妈。我要送给她两盒黄金搭挡。(手势)师:你觉得可以怎么来包装呢?有几种包装方式呢?你建议老师选择了哪种方式包装?为什么?(手势配合指向屏幕)。

    师:想想看(凝视5-6钞钟)来,同桌之间借助手中的模型摆摆看.

    小组反馈,小组登讲台进行解说。

    师:同学们不仅是个爱动手,也是一个爱动脑的好学生。掌声赠送给他们精彩的解说。

    师:有3种包装的方法,那你想建议老师选择哪种包装的方法.(第c种)。

    生1:第c种,因为遮住了的面,所以最省纸。

    师:你这个想法真好,很有节约意识,你真是个懂节约的好孩子。(板书:节约用纸)。

    师:但这种包装方式真的是最省纸吗?(表情怀疑状)有什么方法证明是最节约的呢?

    生2:计算出包装后的表面积.再进行比较。

    师:真不错,我们试试看。(学生反馈,展示学生计算结果)。

    找两位学生上台板演,方法不一,并扣留这两位同学,要求学生听听这两位学生的想法,(掌声欢迎我们小老师为我们说说他的想法)。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果然是第c种最省包装纸,那现在你能发现包装的秘密吗?

    生反馈。

    师板书l节约用纸:重叠的面越大,表面积越小,就越节省包装纸。

    三、再次尝试,总结规律: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包装中最省包装纸的学问。现在老师要送出最后一个礼物,请听广告词,(黄金搭挡送长辈,腰好腿好精神好)。

    师:我想祝我的爷爷,奶奶身体更加的棒,(动作配合)我要送3盒黄金搭挡。

    师:看大屏幕,你能回答这的问题吗?(课件呈现)。

    师:用你们探索出的包装的学问,想一想?(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模型摆一摆)。

    四、巩固练习:

    五、板书设计。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十九

    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练习卷)。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方位图:

    二、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1、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

    2、巩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

    三、算平均距离、平均速度(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

    四、画路线图。

    2、幻灯显示:

    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一份小练习,巩固知识。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二十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5~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二十二第5题。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第一个角稍大一些。再用红色木条做一个角,使它与画的第二个角相等。

    先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一个角比较。

    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不能)。

    再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二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如果我能说出红木条的角有多大,你能说出第二个角有多大了吗?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用一根线穿过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

    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用线拉出角再观察)。

    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书:10。)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书:60。)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书:90)。

    (3)现在来观察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在线一端打结,与中心重合。用线拉00)拉出10、30、90、120、180,分别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指名演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哪位同学来找内圈的80?(指名演示)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40的角)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40,这个角就是40,可以这样写。(板书:40)。

    4.练习。

    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量一量“练一练”中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写在角的下面。量的时候,把量角器按照图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量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5.提问:请你看一看,第112页例1下面有两个角,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大小是不是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板书:30)右边的角呢?(板书:30)。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6.比较上课开始时出现的两个角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量出上课开始时,黑板上的两个角的度数。(师生一起量,写出度数)。

    你现在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有多大了吗?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时,还要注意应该看哪一圈的度数。

    五、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量出练习二十二第6题里三个角的度数,并把它写在自己的课本上。

    2.练习二十二第7题。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篇二十一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

    (一)猜谜语。

    1、一头牛(猜一字:生)。

    2、一斗米(猜一字:料)。

    3、一月七日(猜一字:脂)。

    4、五个手指(猜一成语:三长两短)。

    5.七除以二(打一成语)——不三不四。

    6.七分之八(打一成语)——七上八下。

    7.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8.灭火(打一数字)——一。

    9.舌头(打一数字)——千。

    10.添一笔,增百。

    倍;减一笔,少九成(打一数字)——十。

    11.双杠(打一数学符号)——等号。

    12.你盼着我,我盼着你(打一数学名词)——相等。

    13.不转弯的路(打一数学名词)——直线。

    (二)、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14.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几个头?

    解:8个头,(半根绳子也是两个头)。

    15.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再第三次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多少段?

    解:9段。

    16.一栋住宅楼,爷爷从一楼走到三楼要6分钟,现在要到6楼,要走多少分钟?

    答:15分钟。

    解答:5根。

    优秀人教版数学四年级角的度量教案(模板21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