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16篇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 活动总结 ]

    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4-03-30 06:01:13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在质量月期间,企业会制定一系列质量目标和行动计划,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质量月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效改进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一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在质量月期间,企业会制定一系列质量目标和行动计划,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客户满意度。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质量月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效改进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一

    各科室: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等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制度(一)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实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明确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决策、控制与执行”三个层次的功能与职责,有效地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提高。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职能部门领导和科室主任组成,院长任主任。其职责如下:

    (1)全面负责医院医疗、护理工作质量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4)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建议与措施。

    2、医院医务部。

    (3)每月向医院提供医疗质量量化考核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与绩效考核挂钩。(4)定期反馈医疗质量信息。

    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具体职责如下:

    (3)定期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与安全意识;

    (4)定期组织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分析科室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1、住院死亡类指标:死亡病例数。

    3、医院感染类指标:医院感染发生例次。

    6、合理用药指标:药占比、抗菌药物比率、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率。

    1、完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规范各专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临床诊疗指南;

    3、完善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新技术准入与风险管理。

    4、建立医疗技术意外损害处置预案和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

    二、完善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实行院科二级医疗质量考核评价体系。院级医疗质量考核部门为医务、护理、院感等相关职能部门,考核对象为各临床医技科室。各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自查评价,并对科室成员进行考核,形成“医疗质量考核部门——各科室质控小组”为层级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

    院级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诊疗质量、病历质量、护理质量、院感控制、药物合理使用、临床用血质量等,考核指标详见《科室综合目标达成明细》。医疗质量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年终评优等挂钩。

    医疗质量监管部门按季度、统计各类医疗质量监测指标,统计分析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总体情况。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将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薄弱环节设置为考核指标,纳入每医疗质量考核内容,强化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二)医疗制度与“三基”培训开展医疗制度规范和“三基”知识的培训、考核与督察,不断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与安全意识,规范临床医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

    (三)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管理。

    制定和完善重点部门和关键环节的管理标准和措施,不断加强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产房、重症病房等重点部门的规范化管理,强化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患者、输血和抗菌药物应用、有创诊疗操作等关键环节的安全意识。

    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优化突发事件处理流程,提高医院整体应急能力。加强急诊管理,保障急诊设备及药品处于备用完好状态,完善急救技能培训及演练机制,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五)医疗技术管理。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医疗技术服务。实行医疗技术分级、分类管理,对高风险技术操作实行授权管理,对新技术、新项目实行准入与风险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与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有效地防范、控制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

    (六)患者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危急值及不良事件报告等制度,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特殊药物管理,防范与减少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及患者压疮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并采取积极措施,让患者参与到医疗安全,协助患者理解和选择诊疗方案,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

    落实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的防控贯彻于所有医疗服务中。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加强手卫生依从性监管,强化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开展目标性监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完善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机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落实医院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监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改进诊疗流程。

    根据临床用血需求制定合理的用血计划和安全储血量,确保抢救和急诊用血。落实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规范临床用血管理流程,加强输血质量监控,保障用血安全。加强输血知识培训及临床用血考核,促进临床合理用血。

    深化病历质量控制管理,坚持严格终末质量把关和适度奖惩的原则,将院级质控和科室质控有效的结合起来。强调终末质量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环节质量,如:加大病历书写培训力度,对病历书写时限进行刚性管控,加强运行病历的检查考核力度等。

    (十二)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

    推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临床路径开展工作覆盖率达到相关要求,并建立临床路径统计工作制度,对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改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

    四、监督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过程。

    (一)医疗质量考核部门每月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将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列为持续改进的对象,对其进行重点督查。

    (二)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每月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结果,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定期对科室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检查。

    (三)医疗质量监管部门每季度通报医疗质量指标监测情况,统计分析监测结果,提出针对突出问题的持续改进措施。

    (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半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分析医院质量和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制定下阶段的总体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二

    为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精准、科学开展疫情防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方案。

    1、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2、进一步明确疫情的范围,开展主动搜索,加强检测和排查的力度;。

    3、精准、科学开展防控,保护群众健康。

    1、平稳有序。按照检测采样要求,根据各村(社区)常住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设置采样点,做到科学安排,有序开展。

    2、积极推进。各采样点要迅速做好采样前期准备工作,切实主动担当、积极开展沟通协调,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

    xx镇所有常住人口。

    1、合理设置采样点。

    全镇22个村和3个社区,按每5000人口设置一个采样点,总共设置12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16人,配置4-6名采样人员,由辖区医疗机构专技人员组成,配置6-10名综合管理人员,由镇、村(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负责人员组织安排、秩序维护和登记等工作,每个采样点分2个采样组,便于轮班交替不间断采样。

    2、明确采样工作要求。

    全镇12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每日采集1000份样品,每日合计采集1.2万份样品,一周内完成全镇采样工作,所有样品的检测工作在一周内完成。

    3、规范样品送检和保存。

    每日所采集样品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人民医院各安排1辆专车按规范要求进行样品收集与转运送检,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筹安排收集样品送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市人民医院实验室或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当日完成检测工作,并做好样品的保存、运输、送检、接收工作,确保安全无误。

    4、细化职责。

    4.1.村(社区)职责。

    村(社区)负责采样宣传,受检人员组织,受检人员信息收集、登记,样品条码分发,现场秩序维护,采样地点设置安排、采样后现场消毒等相关工作,并将收集到的受检人员信息以电子表格方式及时传送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2乡镇卫生院职责。

    乡镇卫生院负责本辖区内的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送检、现场消毒技术指导和医疗废弃物处理等相关工作。

    4.3.民营医疗机构职责。

    民营医疗机构按镇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抽调部分医务人员协助村(社区)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4.4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职责。

    镇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统筹安排全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负责采样所需的物资调拨、人员调配等相关工作。

    采样开始前一天召开参与采样人员专题培训会,明确工作职责、操作流程,开展个人防护、生物安全、技术规范等培训。

    全镇12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每日采集1000份样品,每日合计采集1.2万份样品,采样开始后一周内完成全镇采样工作,市疾控中心和市人民医院要确保在一周内完成所样品的检测工作。

    本次核酸检测为免费。检测所需器材、试剂等由市防控指挥部调拨。

    1、加强组织领导。要坚持预防为主,将全民核酸检测作为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四早”措施的重要举措。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全力排查风险隐患。压实属地、部门责任,做到早期发现,精准防控。

    2、强化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做到第一时间排查,第一时间采样检测,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对未实施检测人员不得上岗工作。

    3、加强现场人员管理。所有人员必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

    4、合理调配检测资源。合理设置采样点、科学安排采样人员,加快采样速度,要落实生物安全措施,加强人员规范培训,定期开展室内和室间质控,提高检测质量和速度。

    5、加强信息管理。检测机构要及时向检测对象提供可查询的检测结果并做好信息登记工作,检测结果要及时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传,发现阳性结果要严格履行报告责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受检对象的信息准确,结果的规范管理和隐私保护。

    附件:。

    1、xx镇全民核酸检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三

    全民核酸检测演练工作方案为做好我处秋冬季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处定于20xx年1月xx日上午9:30在xx社区开展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应急演练活动,特制定全民核酸检测演练工作预案。

    进一步做好秋冬季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处置新冠肺炎疫情的能力,培养专业处置卫生应急队伍,实现全民核酸检测,排除可能存在的发病风险,提高全民防范意识,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成立xx街道办事处xx社区全民核酸采样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工作队,由社区其他两委班子成员与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具体对接落实。

    当日采样检测量约100人份,五天内完成社区所有民众的核酸采样工作,一周内完成所有核酸检测工作。

    1.集中采样点设置在xx社区办公楼门前。每个区域标识醒目,临时隔离区远离其他区域,避免污染。

    2.采样点现场布局。

    3.物资准备:按100人的检测量,配备晴雨两用帐篷17顶、测温仪1台、桌8张、椅12把、电源插座20个、备用口罩200只、音箱1个、小喇叭2个、防护服及隔离衣各10套、面罩10个、恒温枪2把、水银体温计2盒、干手消、横幅、湿纸巾和登记用品若干。

    4.采样工作要求:采集样品当天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按规范做好样品的保存、运输、送检、接收工作。

    1.物资保障组:负责采样所需的各类物资保障,第一时间送达采样现场。(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现场工作组:组织现场工作人员,做好宣传工作,通知社区居民(100名)按时参加检测,保障检测点环境整洁、安全有序。(xx社区、xx派出所)3.采样联络组:负责联络场地,现场勘查,与卫健局、疾控中心对接,内外协调,保障各节点环环相扣,形成工作闭环。(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xx社区负责采样演练工作宣传,受检人员组织,受检人员信息收集、登记,样品条码分发,采样地点设置安排、采样后现场消毒等相关工作。

    (2)x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采样物资准备,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送检、现场消毒技术指导和医疗废弃物处理等相关工作。

    (3)xx派出所负责现场秩序维护和应急情况处置。

    (4)xx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做好统筹协调、辅助人员调配等相关工作。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四

    为了对公司产品质量管理活动的策划、实施进行规范,使放行产品符合标准和技术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适用于公司产品生产中质量计划、质量管控等过程管理。

    3.1由负责质量管理部门或岗位编制、修订和宣贯本程序。

    3.2公司其他部门、岗位与产品相关质量控制工作,据此文件执行。

    4.1.1公司质量管理的需要可以采用《质量计划》管理,以集中配置质量管理的要素,控制过程质量。

    4.2质量管理职权与人员。

    4.2.1公司设立了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具体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架构图;该部门独立履行职责。

    4.2.2公司对于从事产品的检验的人员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依据所从事的岗位任职要求组织培训、考核,发放上岗证,管理岗位负责人公司经考核后任命。

    4.2.3对公司各部门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岗位工作人员公司在上岗培训中依据岗位内容培训、考核。

    4.3质量管理的过程。

    总体来说,质量管理按照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过程管控。

    4.3.1公司产品的检验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实施。

    4.3.2产品检验的仪器设备的管理按照《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实施。

    4.3.3质量控制活动中涉及到的监视测量装置依据《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实施。

    4.3.4与产品质量相关的环境管理按照《工作环境控制程序》执行。

    4.3.5质量数据的管理按照《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数据和质量分析。

    4.3.6产品的出厂放行按照《产品放行控制程序》实施。

    4.3.7产品质量控制活动涉及到的验证、确认,按照《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和《设计和开发确认控制程序》执行。

    4.3.8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等人力任命依据《人力资源控制程序》执行。

    4.4归档:

    4.4.1质量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记录、资料按照《记录控制程序》管理。

    5.1《质量手册》。

    6.1《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3《检验仪器设备和工装夹具控制程序》。

    6.4《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6.5《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6.6《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6.7《设计和开发验证控制程序》。

    6.8《设计和开发确认控制程序》。

    6.9《产品放行控制程序》。

    6.10《记录控制程序》。

    7.1《质量计划》。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五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养,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宗旨。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工作规范化进行。通过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通过自查,日常监督,随机抽查,终末病案评审,院长大查房等途径,以环节质量为重点,以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二、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名单见附件2)。

    成立以院长为主任,主管院长为副主任,相关职能科室科长、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组成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控科,办公室主任由质控科科长兼任。其职责如下:

    1、在管理委员会主任领导下负责全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4、负责收集、整理、质控信息,编发质控通报,影像资料的存档及质量宣传。

    5、负责收集、整理、存档科室及个人质量档案。

    6、定期组织召开病例讨论活动。

    7、每季度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评价医疗质量,调查分析医疗缺陷的原因及性质,并提高持续改进措施。

    8、每月组织召开质量例会,通报、反馈、评价质量状况及持续改进措施。

    (二)职能科室质控组。

    以相关职能科室科长(主任)为组长,对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名单见附件3)其职责如下:

    1、指导、培训本专业范围的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

    2、制定本专业的考核标准及细则。

    3、督导、检查相关制度,规范、安全保障,医疗服务及考核评价标准的落实情况并反馈。

    4、每月底汇总、整理督导检查结果并上报质量管理委员会。

    5、反馈评价每月、每季度质量状况,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三)科室质控小组。

    科室质控小组由科主任为组长,护士长及副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为成员组成(科室及名单见附件4)其主要职责如下:

    3、每周一次对本专业的医疗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并记录。

    4、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科室质量评价会议,提出整改措施。

    三、督导考核。

    科室质控小组每周1次,相关职能科室每月22次(随机抽查)。

    四、考核标准的制定。

    1、考核标准的制定依据“十大指标及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部分参考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2、卫计委下发的相关规范制度。

    3、医院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

    五、评价办法及分数的设定。

    1、相关职能科室依据考核评价标准进行督查检查评分。

    2、分数设计:共100分。

    3、病区环节质量占80%,终末病案质量占及患者随访20%。

    4、医疗质控组50分,护理质控组25分,院感质控组10分,行政后勤组10分,药事组5分。

    六、质控范围。

    临床病区、急诊、门诊、麻醉科、检验科、影像科、药房、行政职能科室、后勤部门等。

    七、奖励措施。

    1、月终末病案评价前三名的个人分别奖励第一名100元,第二、三名50元。

    2、月评价得分与绩效挂钩(有配套的制度)。

    3、年终终末病案评价平均得分前五名的个人分别奖励500元、400元、300元、200元、100元。

    4、科室年终综合质量评价评分月环节评价平均得分占50%,院长大查房评价得分占50%,为科室年终综合质量得分,前三名的科室分别奖励1000元、800元、600元。

    5、作为晋升晋职、外出进修、提拔、评先评优条件之一。(有配套的制度)。

    6、每周病案归档及时,无漏交奖质量分1分。

    7、月无发生投诉,无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奖质量分2分。

    8、报告1例不良事件奖质量分0.5分。

    9、以书面形式提出一条有关医疗质量安全的建议并采纳奖质量分0.5分。

    10、经审核通过开展一项新技术奖质量分1分(有审核,有后续跟踪材料)。

    11、院内组织技术比赛活动,考试考核活动,核心制度竞赛活动等,取得前三名的个人及科室年终评价分别奖质量分分别3分、2分、1分。

    12、月科间会诊一例患者奖质量分0.2分(以会诊单为依据)。

    13、月开展一例危重疑难病历讨论奖1分(3个专业组以上,由科室申报并提供院内会诊记录,医务部记录为准)。

    14、院内感染病例报告一例奖0.5分(以感染办报表为依据)。

    15、科内主动化解一例有纠纷趋向的病例奖1分(预先报告材料)。

    16、收到感谢信或锦旗一例奖0.2分。

    17、退回红包一例奖0.2分。

    八、否决及罚则条款。

    1、年内发生医疗纠纷,经鉴定为医疗事故或经院内专家组讨论认定为明显违犯相关核心制度,取消年终质量奖(包括个人及科室)2、1周内漏交一份出院病例扣质量分0.5分。

    3、因不负责任造成病例丢失或损毁扣质量分5分,并取消科室及个人年终质量奖。

    4、通知召开质量例会,无故不参加人员,每人次扣0.5分(以签到表为准)。

    九、质量例会。

    1、每月由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一次质量例会,原则上每月10日以前。月质量例会主要是由各专业质控组反馈,通报当月督导检查情况,评价质量状况,布署下一个月的主要督导要点及改进措施。

    2、每季度质量例会主要由各专业质控组分析,讨论,出现质量缺陷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贯彻落实及追踪。

    3、质量例会参加人员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专业质控组组长、科主任、护士长及受到通报的临床医师、护士等。

    方案解释权归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委员会。

    2018年3月18日。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六

    为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院发展,按照《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法规要求,依据《亳州市人民医院质量控制标准》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创三甲”中发现的工作之不足和实际质控管理中手段之缺乏,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机制、三级质控网络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执行体系、评价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运用pdca工具,建立医疗质量的执行、监督、评价、反馈、整改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以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的为核心,由质控中心组织、协调,维护、保障各级质控网络的正常运行,带动各职能科室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严把质量关;调动临床、医技科室切实执行工作规范,提升质量意识。达到全员参与、全程规范、全面提升的质控目的。

    三、工作原则。

    以《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依据,落实工作要求,执行制度规范,按制度办事、按规范操作。

    以“pdca”循环为管理工具,各职能部门、科室质控小组认真开展日常工作,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以“学规范”为抓手、“规范做”为目标,体现监管效果,促进质量提升。

    坚持评价体系和执行体系的工作模式,切实执行工作要求,有效开展质量评价,探索建立全员、全过程、全领域的质量控制模式。

    四、控制项目1.基础质量。

    以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由各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包括医疗管理、护理管理、院内感染、后勤管理、设备管理、收费管理、药品管理、信息管理等。定期将检查情况反馈责任科室,并督导做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的执行落实。

    2.环节质量。

    根据医院年度工作重点,针对患者安全目标和其他易出现问题、工作量大、风险高的环节目标实施监控。

    3.终末质量。

    包括门急诊人次、出入院人次、病种出院人数、手术人次、观察室留观人次、健康检查人次、门诊处方总数、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医技科室工作量完成情况、病床周转次数、急诊抢救成功次数、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例数和床位使用率、术后诊断符合率、i类切口愈合率等,按制定质控指标由质控中心定期统计分析,总结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整改。

    五、工作职责1.职能科室。

    结合质控项目,各职能科室每季度制定本部门质控计划和监控重点,其中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科教科、医保办、设备科、院后服务中心将季度计划上报质控中心,质控中心根据部门计划进行评价质控计划落实情况。

    2.临床、医技科室。

    在科主任、护士长的统一管理下,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开展质量自查。每月对本科室病历质量、三级查房质量、围手术期质量、台账质量、会诊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单病种付费落实情况、技术攻关开展情况、设备维护情况、不良事件上报情况、优质护理服务情况和年度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自查,根据自查结果,认真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保证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

    3.人员职责。

    职能部门负责人统筹全科工作,认真制定各项工作规范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积极组织本部门常规质量检查,定期召开有关质量委员会会议,督促落实整改计划,确保本领域内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

    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要切实组织质控小组活动,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达到科室管理的精细化、有效化、科学化;以规章规范、制度文件为依据,针对实际工作指出不足,带领质控小组共同制定改进方案,督促相关人员认真整改,达到提高科室整体质量的目的。

    医务人员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各类规范、制度,认真落实、正确执行各类操作规范、规程,认真书写病历、文书,做好工作记录,积极参加质控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敢于发现不足,认真、正确地面对整改要求,促进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工作方法。

    由质控中心和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以推动医疗质量提升为目的,共同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履行专业委员会职责。

    院级专业委员会作为各领域的专业结构,进一步强化各专业委员工作职责,各部门在制定制度文件、工作规范时,必须提交相关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印发实施。并在日常监管中及时修订、改进和完善。

    (二)制定质量工作指导书。

    由质控中心对全院工作规范、质量文件、制度流程、风险预案进行归总、整理,与《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相结合,制定工作指导书,供各职能部门、临床医技科室参考、执行。

    (三)组织质量评价工作。

    由质控中心结合各部门季度质控重点、年度工作重点、近期重大质量缺陷等情况,制定每月督查计划,组织质量评价员开展质量评价工作。

    (四)强化主管部门监管工作。结合《安徽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加强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所有职能部门组织人员每月至少开展一轮监督检查,对涉及本部门范围内的所有领域、科室、人员进行监管和考核,并形成文字总结,报质控中心汇总。需提供质量分值的职能部门(包括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科教科、设备科、院后服务中心)于每月底将质量分值报质控中心汇总。

    (五)开展不良事件分析。

    每季度对全院不良事件进行统计,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系统原因,针对工作中的问题,运用pdca方法持续改进医院服务质量。

    (六)开展缺陷追溯工作。

    针对近期院内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以及日常检查、质量评价中发现的工作缺陷,召开有分管院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科室负责人和质控人员参加的缺陷追溯会议,讨论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环节,制定整改方案,提交院办办公会议研究实施。

    (七)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

    通过两种方式收集数据资源,一是结合有关质控标准要求,由各职能部门定期将基本医疗数据、指标完成情况等报质控中心;二是通过专项检查进行数据统计。采用统计学方法整理质量指标和数据,与国家标准、医院目标、医院之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

    (八)组织科室访谈。由院长、分管院长带领,质量评价专家参与,到临床医技科室与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进行访谈,了解质控活动情况和人员工作状态,交流管理工作心得,针对科室工作难点,提出整改意见。

    (九)国内重大质量问题通报。

    针对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医疗安全问题,梳理事件缘由、问题症结和应对措施,形成文字总结,通报职能科室重点关注、重点监管,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十)强化培训。

    注重管理者质量改进理念和方法培训,强化全员质量与安全知识培训,树立全员质量与安全意识,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六、工作要求。

    (一)积极开展质控工作。

    树立质控工作在全院质量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各部门、科室要积极开展、参与、配合,落实改进措施,严格完成质控任务。

    (二)提高对质控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各级、各类人员要加强对质控工作的认识,积极配合各职能部门、质控中心和质控小组工作,参与到质量控制工作之中,融入到改进工作质量、提升自身素质的氛围之中。

    (三)维护质控网络的良好运行。

    各部门、科室、人员在自觉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监督各级质控网络工作状态,对出现的质量缺陷及时提出,向上级质控网络反馈;上级质控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对质量缺陷进行分析、整改或反馈,达到质控网络运行的良好态势。

    (四)奖惩结合,实行年终考评制。

    每年底,统计各科室年度质量平均分值,统计重大质量缺陷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与评选先进科室、先进个人和职称晋升、职务聘任挂钩。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七

    公路建设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质量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检验等特点。以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为例。为了最大限度确保建设出高质量的公路,保证公路的稳定性与行车安全等,必须对公路建设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公路建设规划阶段,即公路施工建设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公路建设质量进行控制:

    2.1各项准备工作应严格按程序进行,并在监理部门的监督下完成。工程承建应引入广泛的竞争机制,尽可能让多的有建设资质的单位,参与工程竞标。这样即有助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更有助于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此外,材料采购也应按照国家对相关公路建设等级的要求,通过竞标确定材料采购单位。最后,项目的外包、材料的采购以及其他各项工作,都应该在上级监督单位下进行。对准备工作中出现的错位及时纠正,确保后续工程建设质量。比如,共和至茶卡公路开工前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公开招标。完成招标后,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了《廉政建设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质量进度管理责任书》,保证各项工作,在相关文件和制度的约束进行,严格确保工程质量。

    2.2科学合理规划公路路线,确保公路质量。公路路线合理规划的目标是:

    二、降低公路建设成本。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应对公路将要经过线路的地质、水文等环境进行勘测,尽量减少对农田的占用,尽量避开地下暗流,地质灾害易发或多发地段。以此为据,经过对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所经地区的勘测,确定路线全长为整体式+右线长度160.74km,整体式+左线长度160.81km,海南州境内123.8km,海西州境内36.9km;恰卜恰镇过境段穿越农田,采用整体式路基,其他路段采用分离式路基。这样的路线规划,既节约了成本,又保证了公路建设质量。

    2.3根据公路建设等级要求,选择建筑用料,确保公路建设质量。由于公路建设等级以及所公路沿线地质与水文环境不同,必须选择相应的建设用料,如路基铺设所用沙石颗粒大小、桥梁建设所用水泥等级与标号等。

    2.4最后,应对整个线路规划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以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可实现性。规划完成的公路建设路线,提交给上一级技术监督小组进行评估,这些评估主要包括建设成本评估、对沿线环境影响评估、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可实现性进行评估。经过评估,对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

    公路施工对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高质量高效率地进行施工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控制施工人员质量。施工人员构成、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对公路建设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建立一个优秀的施工团队,才能确保公路建设质量。比如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中,成立了专门的项目办,项目办由十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办在合同签订后,立即就开展了一些列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管理制度制定、各个工作负责部门的组建、职责的确定、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了《廉政建设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质量进度管理责任书》等。项目办这些富有经验性的工作,强化和细化了项目质量管理,为后面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3.2控制工程材料质量。合格的建设用材料,是公路建设达到优质的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几个方面对材料质量进行控制:一是确保材料从具备生产资质的厂家采购。材料采购时,必须要求销售方提供产品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者产品质量保证书等。二是对于建设中的装饰用料,应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样品检验。三是对于水泥沙石等建筑用料采用,应对这几者进行配比生产试验,达到要求,达到要求方可对这些才来进行采购。四是对于桥梁架设用的钢梁这类关键材料,不仅要对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还要对其产品进行强度、韧度检测,甚至派出专门的人员驻厂,监督生产企业的生产。在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中,材料的采购,我们坚持以以上采购原则为指导,严把质量关。

    3.3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科学施工方法。在公路建设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同样对工程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桥梁、隧道以及地下排水系统等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整条公路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此外,科学是施工方法也很重要。如雨天施工方法、严寒气候下的施工方法等。只有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法,建成后的公路稳定性和安全性才有保障。根据以上分析,共和到茶卡公路建设中,引进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并全线推广,既保证了钢筋加工的质量,又加快了施工进度;此外,还引进砼节水保湿养生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砼养生成本,能够保证砼结构养生质量,便于砼结构养生工作的规范和管理。

    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以前的所有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核,对其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补救的尽量补救,对于无法补救的路段,要进行新建或重建等。这些检查包括路面强度、平整度、桥梁的设计承重等。只有路面强度强度达到要求,路面才不易塌陷、开裂;只有路面平稳度达到要求,才能保障行车的安全性、平稳度以及舒适性;只有桥梁强度和承重达到要求,才会避免今后使用中发生大的桥梁交通事故。在共和至茶卡公路建设中,我们严格按照以上要求,进行了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考核。

    在公路建设中,工程竣工并不意味着这条公路所有工作的完成或终结。由于公路在今后使用中,还会出现路面开裂、塌陷,甚至是路基被冲毁、倒塌等问题。因此,在公路完工后,必须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今后公路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即完工后的质量控制。完工后质量控制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定期对公路路面尽心维护、对道路两旁的山坡进行保护、绿化固坡植被进行补种等。

    6.结束语。

    公路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建设复杂和建设时间长的工作。因此,为了降低今后的运营成本,在公路建设的每一个阶段,应该严把质量关,使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长远的经济效益。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八

    制造企业一直面临着巨大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的挑战,如何有效的实现降本增效,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21世纪,工业4.0时代席卷全球,mes系统作为承上启下的车间级综合信息系统,得到了制造企业的广泛关注。运用mes系统的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追溯与跟踪、物料信息的及时反馈、及时防呆防错等信息化功能,为企业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性能的生产制造能力。

    现代生产的连续性和协作性,决定了某一个车间不可能独立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而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质量指标或是为了达到某一个质量指标而进行的指标控制,这种对部分或某一个质量技术指标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或整个产品质量的优劣,这就说明车间的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

    质量误差分为正常误差和异常误差,正常误差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误差,又称为一般误差。随机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对产品质量经常发生影响,一般因原料质量差异,设备磨损,操作调节微小变化,工艺指标控制范围的正常变动等因素引起,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

    异常误差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误差,一般因工人操作不按规程进行,工艺监控不严,设备未能有效保养而带病运转,原料不符合质量标准、加工环境温度未按要求控制等因素引起,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简单的说,产生异常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工艺、材料、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因为车间生产是靠人监控的,监控者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最终结果。只有加强生产一线车间的管理,把影响产品质量的“五个原因”控制起来,才能稳定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检验不严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车间产品质量控制大致分为: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对半成品、成品质量检验;通过分析检验结果,收集整理数据,发现关键所在,进行因果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质量采取最佳技术方案。而这一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严格的质量检验基础之上。所以,狠抓质量检验,严把检验关成为车间管理的另一个重点。

    当生产与质量产生矛盾时,有的时候,部分质量意识差基层管理者和职工就会忽视质量,抱着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去想方设法完成产量和保交货期,这样就给质量带来了许多隐患。有的时候,企业为了降本增效,往往会在设计、原材料和外购件上进行改进,但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试验,凭借想象或经验就进行了改变,可能也会对车间产品质量下降造成不良影响。

    mes让企业知道每一个产品:过去经历了什么?现在在哪里?未来将要做什么?

    1、原料入厂。

    供应商来料卸货指引,仓位精准化管理。

    pda扫码快速来料点收,数字化收料看板。

    扫码出入库,实时掌握库存信息。

    2、入厂检验。

    质检派工一键分配。

    质检结果数据化呈现。

    可自定义质检标准,操作灵活。

    不良原料一键退回。

    3、计划排程。

    智能显示设备状态,辅助精准排程。

    可视化管理,插单直观便捷。

    进度甘特图实时把控生产进度,直观明了。

    生产异常实时反馈预警。

    4、生产执行。

    可视化工艺管理,托拉拽式调整。

    全流程条码化投产,防错防呆。

    生产效能实时统计,一键生成报告。

    5、边线仓wip管理。

    提供动态的库存管理数据监控。

    物料流转信息直观可见。

    辅助采购合理规划,减少库存积压。

    质检任务一键派工。

    质检数据实时录入。

    标准质检流程引导,防止漏检错检。

    质检报道自动生成,方便查阅。

    7、设备维护。

    设备数据自动采集,运行状态实时感知。

    设备异常实时预警并自动报修。

    维保任务定时提醒,一键分发派工。

    维保进度实时反馈,自动生成报告。

    8、仓储管理。

    扫码出入库,物料与库位一一绑定。

    库存信息一键查询,快速便捷。

    库存容量实时提醒,提升利用率。

    随时查看物料运转状态,提升效率。

    9、成品追溯。

    标准条码化追溯体系,确保人机料法环可追踪。

    发货二维码跟踪,实时反馈货物运转。

    成品条码绑定,客户售后处理方便快捷。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九

    (一)目前zf公司的售价基本采用成本加成法来计算价格,即按照成本+合理利润的方式计算产品的售价。不同款式的产品价格一样,不同地区的产品价格也一样。

    (二)营销渠道不健全zf公司目前的销售渠道以直销为主,并且在销售过程中,分销网络管理难度大,出了问题协调成本也比较高,分销网络管理不到位。

    zf公司外墙保温建材营销应对措施。

    (一)做好市场需求。

    调研市场和消费者是zf公司营销策略制定的根据,公司若想大幅提高销量,必须要掌握市场需求动态,通过对市场进行深入的把脉,从而敏锐地嗅到市场的细微变动,从而有针对性提高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目标市场选择。

    由于zf公司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zf公司不要广撒网,必须要有重点地集中力量攻占某一细分目标市场,满足某一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zf公司要选择一个对公司有利、也能发挥公司优势的细分市场,并根据细分市场的需求定位公司产品及服务。

    (1)从区域来看,zf公司应该把华北及东北等气候寒冷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2)从客户群体来看,zf公司要把房地产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三)优化营销组合策略。

    1.质量策略优化zf公司若想扩大市场份额,公司就必须加大引进或研发产品的力度,丰富公司的产品种类,并完善产品型号,并尽可能为行业内的大型公司提供配套服务。通过新产品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进而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价格策略优化由于各地区的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差异较大,公司应实行差异性价格策略,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进行价格调整,在节假日采用价格优惠,在销售淡期也可以采用降价进行促销。

    3.渠道策略优化zf公司外墙保温建材主要采用直销方式,公司直接在全国各地建立办事处,直接从事销售活动,但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的销售力量跟不上,且销售管理工作也不到位。

    4.促销策略优化。

    (1)强化广告宣传攻势由于zf公司目前的知名度不高,消费者也不了解产品情况,影响了产品的销量。zf公司非常有必要通过广告宣传,加大产品的知名度。

    (2)宣传手册及样品包装由于大部分外墙保温材料建材生产公司,都会定期向目标客户邮寄公司的产品宣传手册,向客户推销自身的产品。这直接影响公司在目标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因此zf公司必须要聘用专业的设计师或广告公司,设计出一套题材新颖、展示效果极佳的宣传册,这样就可以在众多生产厂家的宣传册中脱颖而出,进而达到理想的推销效果。

    (3)展会建材行业常见的另一种宣传方式是展会。每年在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展会,建材行业内的顶尖企业和产品都会在展会上进行集中展示。展会参会成本不高,还可以在展会上看见行业中的最优秀的产品,了解公司的市场地位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zf公司目前营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从公司实际出发,掌握市场需求,选准目标市场,做好市场定位,改进和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并付诸实施,才能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十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需求,提高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旧店中心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格式及内容严格按省《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采取院科两级督导检查的方法,每周至少抽查1次。

    1、门诊病历书写要求:

    (1)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部分要有四测,各种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及治疗,处理意见等。对符合住院指征,而病人或家属拒绝住院治疗者,应在门诊病历中注明拒绝住院。

    (2)接诊医师应按要求及时完成,对急、危、重病人亦可先办理住院手续,后完成门诊病历,时间不超过6小时。发现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扣5元/份。

    2、门诊处方书写要求。

    (1)字迹清楚(2)地址详细到镇(乡)、村(3)涂改要签名,涂改2处以上的处方作废(4)药名剂量及用法准确无误(5)须有sig并清楚无连笔(6)静脉滴注缩写统一为ivdrip,不含上述要求扣2元/份。

    3、入院记录书写要求。

    (1)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庭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初步诊断等,修正诊断及补充诊断应在确诊之日用红笔写于病历的左下角,写明日期并签字。格式按照《医疗文书书写规范要求》。不合上述要求扣2元/份。

    (2)入院记录应在病人入院24小时内由住院医师(实习医师不得书写)完成,危重病人及手术病人应即刻完成。不合上述要求扣5元/份。

    (3)病人出院后应在1周内将病历完整上交科主任,逾期不交者扣2元/份,无故丢失病历,主管医师扣罚50元/份。

    4、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1)首次病程记录应按《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及格式由住院医师(实习医师不得书写)完成,不得缺项,漏项(尤其是不要漏掉鉴别诊断)。夜班收住院病人超过3个以上者,如遇手术、抢救病人等情况,可允许推迟完成时间。否则应在病人入院6小时内完成。但危重病人不论任何情况,均应即可完成,并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对于夜班收住的未完成的病历,夜班医生应向科主任或主管医师交班,由有关医师在次日完成,缺项、漏项每份扣2元,不按时完成每份扣5元。

    (2)病人入院24小时内须由主治医师查房意见,并标明xxx主治医师(或主任)查房记录,内容包括病情分析,查体阳性体征,须完善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等,主治医师或主任应在审查后用红笔签字,不合上述要求扣5元。

    (3)一般病人病程记录应1-2天记录1次,危重病人应随时记录,不合要求扣2元。

    (4)病人出院时的病程记录,应以小结的形式写出,不合要求扣2元。

    5、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病人住院时间超过24小时者,要求三大常规及其它必要的辅助检查项目齐全,并与医嘱相符合。不合要求扣2元。

    6、危重及死亡病例要有病例讨论记录,重大手术及新开展手术要有术前讨论记录,术前小结应在术前完成,术后记录、手术记录应在6小时内完成,拆线记录应在拆线后即刻完成。不合上述要求每项扣5元。

    7、临床各科室间应建立会诊制度,会诊医师应具备主治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将会诊意见记于病历。

    8、急危重病人抢救:

    对急危重病人应签订抢救承诺书,将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并发症与病人家属讲明,取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抢救病人时,全科医生应通力协作,边抢救边向病人家属交待病情,及时记录病情变化。病人死亡后应尽快完善各种病历文书的书写,包括抢救记录,死亡记录及死亡讨论等,缺项或记录不全者扣5元。

    值班医师规范:

    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的办法实行院、科两极考核。

    1、值班医师应穿工作服,衣帽整洁,不得穿拖鞋,违者扣5元。

    2、值班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工作场所(包括买饭、刷牙、洗脸、回宿舍喝水等),除需在病房处理病人外,应在门诊接诊病人,中午不得到值班室睡觉,晚上睡觉时间不得早于9点,违者扣10元。

    3、值班医师应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后应巡视病房并记录,对病人的一切医疗措施要在诊察病人的前提下进行,违者罚款5元。

    4、值班医师应在交班时详细交待病人的病情变化,不得找人代替交班而提前离岗,特殊情况须经科主任批准,违者罚款5元。

    5、值班医师对住院病人进行的处理必须及时做好记录,说明原因及疗效,违者罚款2元。

    6、值班医师对病人发生的病情变化要及时恰当处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违者罚款5元。

    7、收观察要有观察病历,无或内容不全者扣2元,观察病人不能超过3天,违者扣5元。

    8、各科抢救病人,组织急症手术、抽调人员应无条件参加(包括休班、下夜班),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不参加,违者罚款50-100元,构成医疗事故按有关规定处理。

    1、药品管理:妥善保管药品,防止药品受潮、发霉及过期、失效,如因药品管理人员失职致大批药品报废,由药品管理人员包赔损失。

    2、配方发药:药剂。

    人员应细心、迅速、准确,配方药物严格执行核查制度,发药与复核人员实行双签字,如检查无双签字处方,每张罚款1元;如因发错药致医疗事故及不良影响者,根据赔偿额的10%个人负担。

    3、毒性药品管理:严格实施五专管理,天天做日销,保证帐物相符,如帐物不符给予20元罚款,并限期追查药品去向。

    4、药房划价力求准确,误差不大于0.1元,划价不准确,每份处方罚款0.1元。

    5、药库:严格药品进货渠道,层层把关,严防伪劣药品进入,如发现伪劣药品,当事人负担药品款的10%。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格式及内容严格按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采取院科两级督导检查的方法,每周至少抽查1次。

    1、表格书写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特护记录、交班报告。

    2、医德医风:按护士素质要求、病人的满意度检查。

    3、病房管理:看是否符合达标要求,如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等。

    4、基础护理:特护、一级护理、晨晚间护理及分级护理标准。

    5、查治疗室工作:无菌操作、医嘱查对、三查七对及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

    以上发现不符合规定者罚款5-10元。

    值班护士规范:

    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的办法实行院、科两极考核。

    1、值班护士应穿工作服,衣帽整洁,不得穿拖鞋,违者扣5元。

    2、值班护士不得以任何理由离开工作场所(包括买饭、刷牙、洗脸、回宿舍喝水等),中午不得到值班室睡觉,晚上睡觉时间不得早于9点,违者扣10元。

    3、值班护士应严格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应床头交接班,对分级护理病人按规定时间巡视病房,并做好记录,当班完成,违者罚款5元。

    4、值班护士不得找人代替交班而提前离岗,特殊情况须经科主任批准,违者罚款5元。

    5、值班护士不得带孩子,干私活,违者罚款5元。

    6、各科抢救病人,组织急症手术、抽调人员应无条件参加(包括休班、下夜班),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不参加,违者罚款50-100元,构成医疗事故按有关规定处理。

    1、对医疗设备专人负责,定期保养,及时维护,保证机器正常工作。对于故意损害机器或责任心不到位致机器损害的,根据损害价值赔偿。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检查结果正确。对玩忽职守致报告结果不正确者,每发现一次罚款20元。

    认真填写报告单及登记,对原始材料妥善保管,对出示虚假报告或遗漏原始材料所致纠纷,每份罚当事人20元。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十一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强化依法执业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行业监管,防范医疗安全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开展朝阳区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顿活动(以下简称“专项整顿活动”),制定本方案。

    (一)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朝阳区“专项整顿活动”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医政医管科。

    (二)职责分工。

    1、医政医管科、医管中心负责制定“专项整顿活动”方案,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整体推进“专项整顿活动”进程。负责督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整顿活动”,重点加强对血液透析室、院感、药事管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内镜室、实验室、口腔科等部门专业的医疗质量安全排查。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督促医疗机构,梳理本机构内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对整治活动中发现的重点问题进行行业内通报;负责指导区属各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开展相关专业的专项检查等相关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医疗机构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

    2、中医科负责督导辖区中医类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整顿活动”。检查并梳理中医类医疗机构存在问题,按要求完成中医类医疗机构“专项整顿活动”信息汇总及工作报告。

    3、基层卫生科、社管中心负责督导辖区社区类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整顿活动”。检查并梳理社区类医疗机构存在问题,按要求完成社区类医疗机构“专项整顿活动”信息汇总及工作报告。

    4、老年妇幼康复科、妇幼保健中心负责督导辖区内妇产类医疗机构开展“专项整顿活动”。检查并梳理妇产类医疗机构存在问题,重点对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产科(含产房)等部门的医疗质量安全排查。按要求完成妇产类医疗机构“专项整顿活动”信息汇总及工作报告。

    5、法监科、卫生监督所负责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检查,对“专项整顿活动”中发现的重点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整顿活动的范围:除部队医院以外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是二、三级医院和开展血液透析等项目的医疗机构。

    (一)部署动员阶段(20xx年2月20日至2月28日)。

    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辖区医疗机构动员会,各医疗机构对活动方案进行传达学习,积极营造活动氛围。各相关部门制定相应详细工作计划、工作措施。

    (二)自查提高阶段(20xx年3月1日至3月10日)。

    各医疗机构要开展院科两级自查工作,于20xx年3月5日前完成机构医疗质量安全自查工作,于3月10日前向区卫生计生委上报自查总结报告,明确自查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同时要强化对艾滋病、乙肝、丙肝、梅毒等重点感染性疾病的识别、监测与管控,尤其对涉及操作范围大、过程较复杂的有创操作患者,以及不同个体之间涉及体液接触的相关临床诊疗操作的患者,要加大对相关感染性病例的识别和管理力度,对发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要及时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坚决杜绝医源性因素导致的疾病传播。

    (三)督导检查阶段(20xx年3月6日至3月15日)。

    各相关部门按责任分工,指导辖区内医疗机构对医疗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对于医疗机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加大对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门急诊、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室、内镜诊疗室、高压氧治疗室、消毒供应室、药事管理等医疗风险较高的科室和部门的规范管理与风险防范专项督查力度。

    (四)总结上报阶段(20xx年3月16日至3月20日)。

    各相关部门于20xx年3月16日前完成责任范围内区域专项整顿活动,结合医疗机构自查整改落实情况,汇总分析存在问题及处理措施,形成活动总结。于3月xx日前报“专项整顿活动”工作小组办公室。对医疗机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实行“统一报备,销号管理”。

    (一)充分提高认识,落实主体责任。

    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和紧迫感。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作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安全管理相关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并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职责,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消除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理顺工作机制,周密安排、精心部署,认真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各项工作。

    (二)加强教育培训,营造安全文化。

    医疗机构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着力增强所有职工的医疗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重点关注新入职、实习、进修、返聘、规范化培训等人员的岗前培训、岗间监管、岗后考核,抓好薄弱环节、重点环节管理;强化全员“三基”、“三严”训练教育,落实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临床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形成医疗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和通报机制,开展典型案例分析,营造人人重视医疗安全、人人落实医疗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

    (三)完善制度建设,加强风险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相关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细化并严格遵守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建立本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和规范,建立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安全风险监控和管理机制。在活动期间,认真梳理各项制度的可行性、实时性和合规性,要突出围产期安全、围手术期安全、有创操作、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安全风险管理,针对发现的问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加强对不良事件等安全信息的监测,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置工作。

    (四)强抓制度落实,严格责任追究。

    医疗机构要认真执行各种规范、指南、操作规程、制度等,规范临床服务行为,坚决杜绝违反医疗操作常规行为的发生。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评价和监管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要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违规、违反制度规范等造成质量安全事件的,要坚决追究相关岗位人的责任。对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工作疏漏、职责懈怠、违反操作规程等造成的各类医疗差错和事故的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予以追究。

    (一)辖区内各二、三级医院将自查报告文字版和附件1、附件2(设置血液透析中心(室)的)按要求填写并加盖单位红章后,于20xx年3月10日前送至朝阳区卫生计生委行政服务大厅3号窗口(朝阳区甜水园东里甲1号),注明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二)各相关部门于20xx年3月16日前将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检查情况总结报至委医政医管科108室。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十二

    不合理空腔构造的存在,会引起保温层的反复反向形变,下面是外墙保温质量承诺书,为大家提供参考。

    ***项目外墙保温系建设单位招标与定价,由总包方代签订合同,经双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工人停工、上访、闹事、等问题,一切责任由建设单位承担,与总包方无关;若出现安全事故,一切由建设单位与分包单位协商处理,责任与总包方无关。

    承诺方:

    建设单位:(签字盖章)。

    总包单位:(签字盖章)。

    担保方:

    监理单位:(签字盖章)。

    1、设计因素。

    (1)不合理空腔构造的存在,使得建筑物在负风压荷载的作用下,受到内挤外拉的作用力,引起保温层的反复反向形变,但设计时在阳角部位并未进行有效的加强,最终导致保温层整体脱落。

    (2)对应力的产生及释放考虑不充分,使用柔性不足的粘结砂浆,无法充分分散各层材料因弹性模量不同所产生的内应力,导致粘结层热胀冷缩。加之饰面系统选择错误,保温层做法及抗裂做法在选材及工艺上均受“刚性防裂技术路线”的影响,采用的材料为预应力、高强、高弹性模量的材料,没有留给温度应力充分释放的空间。并且,罩面层选用高弹透气性差的弹性涂料,又未设置变形缝,因系统的连续面过长、累积变形过大而导致饰面层起鼓、剥落。

    (3)节点设计不完善,未使用合适的配件,如伸缩缝线条、护角条、预压密封带等。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收缩,易使房屋结构产生变形和裂缝,故应该设置伸缩缝以分散温度应力产生的破坏,应使用带有玻纤网格布的.伸缩缝线条,并与大面网格布进行搭接,常见的有e型伸缩缝线条和v型伸缩缝线条。e型伸缩缝线条适合用于平缝,v型伸缩缝线条适合用于转角缝。

    首层建筑易受撞击产生缺口裂缝,使用成品护角条可以明显提高墙角的抗冲击能力。

    由于建筑物外窗框大多采用铝合金、塑料及异形钢材制成,这些材料与墙体材料、外保温系统材料的性能相差较大,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在窗脚应力集中处易出现裂缝,此处应使用预压密封带进行防水、防裂处理,以便于柔性过渡。

    粘贴保温板材前,墙面终端部位没有按要求进行网格布翻包处理,并且底部未使用散水托架,造成破坏及渗漏。系统底部第一排保温板的下侧板端与散水间应设置不小于300mm的间距,勒脚部位保温系统下部应设置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托架。

    (4)由于保温板的裁切不容易保证与洞口尺寸一致,且穿墙管仅在基层墙体中留置并未伸出外墙面,造成保温板与洞口边存在较大缝隙,当风压较大时雨水会沿着管壁往内吸入,从裂缝处渗漏到外保温系统内。同时,热的废气穿墙管也会使保温板收缩变形,最终导致开裂,故此应采用不燃的岩棉板处理热的穿墙管。

    (5)由于设计和建设单位不够重视,在目前建筑的外保温施工中,大多数飘窗和空调架板是没有进行保温处理的,由于材料性能差异,这些没有做保温的部位与做完保温的部位受温度影响而发生的形变不同,在外界温差应力的影响下,保温墙体的交界处易产生破坏裂缝,从而引起渗漏,导致室内返潮、霉变。

    2施工因素。

    (1)粘贴保温板时,施工人员未按规范要求涂胶,出现“花粘”现象,导致有效粘贴面积不能达到40%,从而降低保温层与基层的粘结力,造成脱落隐患。常用的保温板布胶方案有两种,分别为点框法和条粘法,采用哪种方案可根据外墙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决定。两种布胶方案的具体规范做法如下:

    a.点框法布胶:用抹刀在每块保温板四周边涂抹宽约60mm,厚度约10mm的粘结剂,然后再在保温板中部均匀抹上8块直径约120mm、厚度10mm的粘结点,此粘结点要布置均匀。必须保证粘结层与基层有效粘结面积柔性饰面达到40%以上,面砖饰面达到60%,板口宜留50mm排气口。

    b、条粘法布胶:使用专用的抹子,在整个保温板背面满涂胶粘剂,保持抹子与板面成45角,紧贴保温板并刮除锯齿间其余的胶粘剂,形成锯齿的胶浆条。该粘结方法适用于平整度较好的基层墙体。

    (2)没有可靠的冬季施工措施,甚至在过低温度或雨雪天气强行施工,却不采取任何防冻措施,使得胶粘剂水化不完全,粘结强度受到极大的影响,无法保证外保温系统的粘结效果。在受到外界拉力时,破坏界面在粘结面上,不符合jg149-的“拉拔试验破坏界面在保温板内”的规范要求。

    (3)聚合物砂浆的质量不稳定,水泥和砂的配比全凭经验,并且现场搅拌砂浆不均匀,造成材料的不稳定性,影响砂浆性能,最终导致开裂。聚合物胶粘剂的正确配置方法是在干净的塑料桶里倒入一定量的液料,采用手持式电动搅拌器边搅拌边加粉剂粘结剂,加液体量约为粉剂的20-21%;充分搅拌5-7分钟,直到搅拌均匀,稠度适中,放置5分钟熟化;使用时,再搅拌一下即可使用。切记一定要搅拌充分,粘度要求是刚粘贴上的保温板不下垂,不可加水过多;注意聚合物改性粘结剂只需加液料,不可加入其他添加料如水泥、砂、防冻剂及其他异物;注意调好的粘结剂应在4小时内用完;工作完毕,务必及时清洗干净工具。

    (4)粘贴保温板时,没有错位咬合,保温板错缝距离未达到规定标准,导致局部出现通缝,在窗户四角没有采用整块板切割成型,并且板间接缝没有用发泡胶填充,而是用胶粘剂或抹面胶浆填充。正确的排板方式如下:

    (5)在玻纤网格布的粘贴过程中,应该先抹抹面胶浆,再铺设网格布,禁止网格布干搭接,并要按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进行搭接,上下方向80mm,左右方向100mm,且在窗脚处墙面没有按规范要求在门窗洞口四角斜向45。铺设200mm*300mm的增强网,否则容易在窗脚处出现斜向裂缝。

    (1)保温板材料问题。

    使用劣质岩棉板,其抗拉强度过低,低于标准要求限度,不能满足保温系统自重以及饰面层荷载对其强度的要求,最终导致岩棉板被拉损破坏,引起保温层整体破坏脱落。

    部分保温厂商对保温板的质量重视不够,板材未达自然养生陈化42天时间(有的甚至陈化不足10天),便提前出厂,使用在工程上造成板材的熔结性较差、收缩率高、变形大,使局部出现过量收缩和温差应力不均匀,从而引起接缝之间产生裂缝,甚至引起保温层脱落。

    (2)聚合物砂浆材料问题。

    抹面胶浆柔性不足,无法分散温度变化时产生的应力,收缩较大,使用在工程上易造成裂缝。

    (3)耐碱网格布材料问题。

    使用耐碱断裂强力低的网格布,其径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均未达到750n/50mm,未符合国家现行外墙外保温技术标准(jg149-2003),不能有效分散面层的收缩压力,在自然界温度、湿度变化时易产生应力集中,很容易导致面层开裂。质量合格的耐碱网格布的外观无断经、断纬和破洞,表面无涂覆不良。

    (4)锚固件材料问题。

    廉价、劣质、未获得认证、不匹配的锚固件很可能将会导致严重的质量安全性问题。再加上错误的施工,锚固件的埋设深度和锚固数量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导致这种质量风险更加高,以至于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目前,在国内裸钉锚固件和很容易弯曲的锚固件,在工地随处可见。规范做法是应该根据基层材料选用合适规格的锚栓,安装完毕后及时用砂浆密封圆盘。锚栓通常情况下包括具有防腐性能的金属螺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金属螺钉应采用不锈钢或者经过表面防腐处理过的金属加工制成。塑料钉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应采用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锚栓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25mm,塑料圆盘直径不小于50mm。当基墙为砂加气或粉煤灰加气块时,有效锚固深度不小于50mm。当基墙为空心小砌块或多孔砖时,应采用回拧打结功能的锚固件。锚固件锚固深度不小于30mm;当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制品时,其进入的有效锚固深度不应小于50mm。锚栓数量对于涂料及面砖饰面是不同的,当使用涂料饰面时,20米以下每平米不得少于4个,20米以上每平米7-9个;当使用面砖饰面时,20米以下每平米不得少于6个,20米以上每平米7-9个,且锚栓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的规定。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十三

    作为一名基层统计工作者,自己从事规模工业统计2年多的时间不算长,但是这两年却是规模工业统计发生深刻变革的两年,统计范围的变化,计算方法的变更,能源统计的变革。每一次制度改革,都关乎统计数据的质量,改革的好坏对于统计数据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统计改革的亲历者,抱着抛砖引玉态度,提几点自己对数据质量控制的思考,希望引起大家的共鸣,甚至引出前辈、专家的大思考,对以后规模工业统计改革也能有所裨益。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事业的生命,我想从基层统计工作的流程入手,只有每个流程的质量都得到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才会有保障,通过流程解剖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笔者从事的是规模工业统计,就以规模工业统计为例。就规模工业来说,一张报表的完成基本上要经历报表收集—录入审核—反馈修改—汇总上报四个流程,规模工业最重要和最常态的报表是产值报表和财务报表,也就是我们行业通常所称的201表和202表,我就以此为例谈谈报表的四个流程,以此来揭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流程是报表收集。201表省统计局要求的上报时间是下个月的4号中午12点之前,为了能够顺利收集各区县和企业报表,我们市统计局要求他们分别在2号和1号之前上报,县统计局收集报表就更加靠前了,通常都安排在月底之前上报。然而企业断帐的时间却不尽一致,部分企业要到下个月的上旬才能出初步数据,有些集团公司或总厂由于要收集下面分公司或分厂的数据,就难免还要晚一点。这里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一方面催着要报表,另一方面数据出不来,企业怎么办?要么先报个预计数应付一下,要么迟报或者拒报,但是迟报或拒报就会违犯《统计法》,面临处罚,所以通常企业都选择预计上报。众所周知,企业上报数据是我们统计数据的源头,源头上的数据把握不准,势必影响统计数据质量。但是如果要保证数据质量就要牺牲一些时效性,如何既保证准确性又不失时效性呢?这是当前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的两难抉择。

    统计报表的第二个流程是录入审核。这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一环,县市和企业上报的数据准不准确,报表内有没有逻辑错误,报表与报表之间有没有互相匹配和验证,都要靠我们这个流程来发现和纠正。这个流程的数据质量如何控制?就要靠我们的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和工作责任心。有些人认为,现在的报表处理都是通过电脑软件来进行,有电脑审核还会有什么错误审核不出来吗?统计工作者只要根据审核错误修改就是了,不需要太高的业务素养。其实不然,电脑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根据程序中的公式来进行机械审核,并不能发现一些细微差错和一些明显作假的报表。比如一个企业上报的产值报表,每个月的产值都是100万这样的整数,电脑是不会审核出什么错误的,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类报表存在弄虚作假的嫌疑。还有一些县市上报的分企业数据并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是一进行汇总,问题就浮出来了,有的增加值突增突减,有的与用电量和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不匹配等等,不一而足。

    统计报表的第三个流程是反馈修改。这个流程其实就是对审核发现的错误进行纠正,是一个纠错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把电脑发现和自己发现的错误和疑问反馈下去,要求县市和企业对错误进行纠正,对疑问进行说明就可以了。虽然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也有学问在里面。通常来说,电脑审核出来的错误和疑问会比较多,如果把这些错误和疑问通通反馈下去,要下面的统计员修改,会给基层统计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工作配合。那么哪些错误属于笔误?哪些错误属于逻辑错误?哪些疑问需要解释说明?哪些疑问不需要解释说明?这就需要我们一一甄别、筛选。比如有些同期数审核错误,电脑会提示你:本年上报数为30069,去年实际数为3069,而累计数与去年上报数一致,没有错误,那明显就是多录入了一个0。再比如企业上个月已经说明新上一条生产线,产值同比成倍增长,本月产值成倍增长就不需要再要求企业重复说明了。

    统计报表的第四个流程就是汇总上报。这是统计数据出成品的环节,也是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最后一环,这一流程的控制直接关系到数据质量的优劣。这个流程分为两个过程,首先是把初步数据给领导汇报,领导同意之后再上报省统计局。通常领导看到数据之后会有许多疑问,增长过快或过慢是什么原因啊,哪些企业或者行业增长快,哪些企业或行业拖了后腿等等,针对这些疑问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对一些重点行业企业了解深入一点,这样给领导汇报时才能有理有据。有些统计工作者经常抱怨统计的外部干扰太大,影响了统计数据质量,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来看,更重要的是要反思我们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方法,力度有没有到位,方法是不是正确。如果对于一个有疑问的数据,我们能够说出个所以然来,能够举一反三,拿出一些有说服力的根据来,我想也没有哪个开明的领导敢冒着违法的风险来干扰统计数据。

    报表的基本流程就这些,通过对流程的解剖,也触及了当前一些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笔者来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的体会和建议。

    一是如何解决报表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两难的问题。当前统计改革力度加大,但是改革给我这样的基层统计工作者的印象就是加任务,新的报表制度不断增加,旧的报表制度又丢弃不了,改革似乎步入了一个不断加任务的怪圈。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工作量,使基层统计人员不堪重负。致使统计部门收集源头数据不但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且也受报表数量的制约,企业统计员抵触情绪非常强烈,有些企业统计员要么迟报,要么作假或者拒报,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所以要使统计数据准确性和时效性两全,就必须从统计制度改革这一源头上入手,改革统计调查方法,精简统计报表,缩减统计报表指标。具体到规模工业统计,笔者认为可以改革现有的全面统计方法,改用分行业分级抽样的方法进行。当前规模工业统计的范围仍然是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煤炭、有色金属等价格飞涨的今天,随便买上几台机械,请几个人挖一个矿,年销售收入就能达到500万元,但是要求这些企业准确上报名目繁多的统计报表,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何况这些企业多数是私人企业,上报统计报表在他们看来只会增加他们的成本,却不能给他们带来利润,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在资本家趋利避害的天性驱使下,统计工作难免不被边缘化。把这些企业纳入规模工业统计范围,对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有些县市为了完成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任务,千方百计增加规模企业数量,有的将大企业分拆为几个小企业,有的将几个小企业捆绑成企业集团,凡是能使规模企业数量增加的方法无所不用其极,严重干扰了统计数据质量。改用分行业分级抽样的统计方法,既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又能大大减轻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任务,对提高规模工业统计数据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二是如何对规模工业报表进行审核。笔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表内审核,二是表间审核,三是汇总审核。表内审核就是审核报表的逻辑关系,比如本月加上月累计等于本月累计,比如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比如产值的增长与用电量的增长应该匹配,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和应交所得税的变化趋势应该一致等等。表间审核就是将几张报表联系起来审核,比如产值报表的销售产值与财务报表的主营业务收入联系起来审核,虽然销售产值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有可能出现较大差距,但是如果长期如此就可能有问题。再比如将产值报表与能源报表联系起来审核,看企业单位gdp能耗是否变化太大,一个企业在没有进行技术改造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三是汇总审核,汇总审核分为分行业汇总审核和分地区汇总审核两种。分行业汇总审核可以针对突增突减的行业查询到企业,看是哪些企业影响了该行业的增减,是不是情况属实。分地区汇总审核可以针对增减过快的地区,进行查询,看这些地区的增减主要受哪些企业的影响,这些企业的情况是不是属实。经过了这几步审核,数据质量基本上可以得到保障了。

    三是如何排除外部干扰的问题。当前统计数据面临的外部干扰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地方领导的政绩观,二是部门的考核关。每逢领导换届,在体现领导政绩的时候,统计数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领导政绩如何体现?一个一个的数据当然是最形象和最有说服力的,自然而然统计数据就会面临干扰。到了年终省级部门考核市级部门考核,市级部门考核县级部门时,通常也是以统计部门的数据为准,因为统计数据是法定数据,这个时候那些平常从来不与统计部门打交道的部门,三天两头往统计部门跑,要求开证明的有之,要求改数字的有之,不胜枚举,统计部门一下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真有范进中举的感觉。

    统计部门要想排除这些干扰,首先要思想上绷紧实事求是这根弦,把统计数据质量就是统计事业的生命的认识提高到行动上来,切实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其次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数,针对领导或者部门提出的质疑,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再次要充分利用《统计法》这一尚方宝剑,要懂法,要敢于用法,用《统计法》来维护统计数据质量。第四就是进行统计监审,上级统计部门对下级统计部门进行监审,上级统计部门组织地方统计部门之间互相进行监审,通过监审来曝光弄虚作假的行为,增强震慑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第五就是要科学评价各地之间的发展情况,取消名目繁多的年终考核。

    上述问题和建议是笔者两年多的工作实践得来的一些粗浅的认识,难免会有贻笑大方之处,但是对统计事业的责任和直面问题的勇气却是真诚的,如果每个统计工作者都能有一个真诚的心对待统计工作,我想我们的统计数据质量一定会有一个大提高,统计事业也一定会有大发展。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十四

    摘要:近年来,节能型建筑变得越来越普及,而外墙保温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有着结构科学、节能高效、保护主体建筑的同时不会减少房屋实用面积等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外墙保温砂浆的施工工艺及质量通病,进而研究了有关的防治措施及补救措施。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十五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从组织上保证质量的落实,并对质量能全面检查监督、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二、增强卫生法制观念,依法执业。

    1、全院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依法依规执业,杜绝聘请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或百医师行医,杜绝执业医院跨类型,跨专业执业。

    2、保证和巩固基础医疗护理质量为重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连贯的医疗护理服务协调医疗服务体系。

    3、完善医院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按照自控、科控、院控三级管理,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控制相结合,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检查,通报并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4、健全并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等。

    5、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要求,实行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落实非正常医疗问题报告制度。

    6、坚持因病施治,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重复检查,认真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原则,严禁滥用抗生素。

    三、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弘扬救死扶伤的道主义精神。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篇十六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失实的现象日渐严重,统计工作者应当本着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以预防为主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工参与,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的培训以及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使我们的统计工作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正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快速成长、扩长信息获取、识别、处理、转换、传递的准确性、效率与速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将愈来愈显著。企业要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此同时发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高效的信息系统,一支能提供准确数据的素质过硬的统计队伍,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因此,作为提供信息的企业统计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最常见的统计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危害最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这些统计数据完全是虚构的杜撰的,毫无事实根据。造成统计数据虚假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有意虚报,瞒报统计数据资料,指标制度不严密,统计制度不完善,不配套等。

    2.2拼凑的数据。

    这种数据是把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不同性质的数据在收集、加工、传递过程中,人为地拼凑成同一时间、地点、条件和性质下的同一数据。这种东拼西凑的数据,虽然分别有事实根据,但是从整体上看数据是不符合事实的,其性质与数据虚构相同。

    2.3指标数值背离指标意愿。

    这是由于对指标的理解不准确,或是因为指标含义模糊,指标计算的随意性大等原因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提,表现为收集整理的统计数据不是所要求的统计内容,数据与指标原意出现走样,面目全非。

    2.4数据的逻辑性错误。

    这是指统计资料的排列不合逻辑,各个数据、项目之间相互矛盾。2.5数据的非同一性。

    这是指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统计范围、口径、内容、方法、单位和价格上有差别而造成的数据的不可比性。

    2.6数据不完整。

    这里指调查单位出现遗漏,所列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数据不完整,就不可能反映研究对象的全貌和正确认识现象认识现象总体特征,最终也就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2.7统计手段和统计分析落后。

    目前许多企业基础统计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很原始!即使采用计算机业仅仅是减少工作量去做一些汇总、指标计算,并没有真正引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做的统计分析也局限于事后分析,即对统计数据进行单纯的讲解说明;不能利用网络技术实行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事前分析和预测。换句话说,“统计预测”这一职能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缺乏对信息的收集、综合和系统化。

    3.1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原则应当是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预防为主的数据质量控制。

    首先,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每进行一步,都要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对已发生的差错及时进行纠正,做到层层把关,防止差错流入下一个工作环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其次,参加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人员应当是全面的。统计工作者都要树立数据质量意识,各个主要的工作环节都要落实专人负责。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是许多工作和许多统计工作环节质量的综合反映,牵涉到统计工作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提高数据质量需要依靠所有统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决不是单纯靠某一个部门或少数人所能搞得好、抓得了的。只有人人关心数据质量,大家都对数据质量高度负责,产生优质的统计数据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因而,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把差错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中具有超前意识,抛弃那种出现了统计数据问题才想来办法解决问题的被动局面。

    实行全员性质量控制,就在把统计数据质量目标及其关键交给广大统计工作者,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使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质量标准,做到合理分工、职责明确、职责越明确,数据质量控制就越有保证。

    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首要一切,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首先决定于这个过程,它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的工作质量不好,就会给统计数据质量留下许多后遗症。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需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3.2.1正确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是指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所提出的要求。满足统计目的精度的统计数据就是准确的、高质量的统计数据。首先要作充分的调查,系统地收集市场和用户对统计数据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水平。

    3.2.2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统计指标设计得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之一。采用统计报表搜集资料,首先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组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其次要对统计报表的设计、颁发、填制、汇总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4.1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同时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工作中的各个一切。运用计算机整理、汇总统计资料,速度快、效果好,其优越性是手工整理无可比拟的。现在国内大部分著名企业基本上实行网络化、全球化、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世界先进行业信息,采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找差距控潜力,努力赶超世界先进企业。要能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统计分析预测报告,系统、全面、科学地去挖掘利用网络资源和从市场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完善整个分析、预测手段方法和过程。但是,也应重视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质量问题,提高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关键在于提高录入数据的可靠性。

    4.2统计工作者本身应提高自身素质。

    统计人员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没有跟上时代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不善于统计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就写不出有一定深度关于本企业某一方面对决策层有参考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因此,对统计人员应该加强培训工作,企业内部应建立配套的培训机制,对每一层次统计岗位实施针对性的培训,必要时到企业外请有关专家学者授课,或到相关先进单位进行考察学习,做到取长补短。统计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努力学习统计知识,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统计业务素质和水平,杜绝因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

    4.3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目前,上级部门下达计划和各类政绩考核对统计数据干扰不可低估。有些地方,以是否完成计划和各类数据的高低作为考核地方政绩的依据,导致很多下级部门所报的统计数据高于计划数或持平,这并不是计划部门的计划多么精确合理,而是说明某些统计对象或统计部门受某种利益的驱动而使统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障。当然,数据不真实、不准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统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对统计数据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统计人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一个统计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个统计数据,如实地反映情况。

    4.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

    统计部门今后应在加强统计信息工作建设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的圈子中跳出来,重点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对弄虚作假的单位要坚决严肃查处。要立法上,罚款数额应该大幅增加,以威慑统计违法者,逐步建立单位的统计诚信体系。

    以上是本人对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的一点肤浅的认识,旨在广大统计工作者更加重视统计数据的质量、抵制统计上弄虚作假的作为,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水平,使我们的统计工作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研究方案质量控制(通用16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