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八年级,16篇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 党团范文 ]

    党团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17 13:02:10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优秀教案模板的具体内容。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一二、雨热同期。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教案模板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几个优秀教案模板的具体内容。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一

    二、雨热同期。

    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探究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式:

    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分组讨论——同样是在北纬15°-30°范围内的西亚、北非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在气候特征上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教师提供资料,包括两个地区的景观图、气温降水图、洋流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表结果,最后由教师总结。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二

    知识目标。

    1.回忆已学中国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获取新知。

    2.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通过搜集有关信息,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的发展趋势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搜集、分析地理信息能力及与他人交流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3.关注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情况,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4.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难点。

    在世界中求发展。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法、读图观察法、联系对比法等。

    ※教具准备。

    投影片、有关录像片或vcd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板书: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讲授新课]。

    1.区域差异很大。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中国地图边回忆所学知识:同学们还记得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的大小不等的那些区域吗?它们有什么差异或特点呢?(请男女同学轮流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教师激励评价后加以点拨补充)。

    教师讲解:从地图上,从同学们的回忆中可知,我国国土辽阔,东西南北中各方的地区(或区域)差异很大,可以说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由此可见,我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差异很大。(教师在适当位置上及时板书)。

    2.区域发展不同。

    过渡:不同地区或区域的特点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

    投影:《东北平原》(图9.1)引导学生读图,了解东北平原粮食生产情况。

    东北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是我国的平原。此外,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人口密度较低。这是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平原的一大优势。利用这些优势条件,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提问:看过东北平原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轮流请男同学说不利的地理条件,女同学说有利的地理条件,教师简练地为学生板书)。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带着上述问题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大家刚才在找出有利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时都提到我们地区的人口问题,不利方面认为人口多,人均资源少;有利方面提出人口多,劳动力充足。针对这一矛盾,有同学提出在本区发展需要较多劳动力发展简单的加工工业,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可创造更多的产值。可见,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也就是程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提问:我国的平原——东北平原与我们自己家乡的发展情况相同吗?(学生:不相同)。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指出:正是由于两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等方面的条件不同,因此区域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可见,区域发展不同(教师在适当位置及时板书),也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渡:怎样才能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呢?仅仅依靠本区域的有利条件就能促进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学生:不能)那该怎么办呢?(学生:与其他区域合作)。

    教师:回答得有道理!促进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区域合作。(教师及时板书)。

    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讲解:发挥了我们的优势,是否就可以发展好了?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没有地方需要,如果我们加工的产品没有地方销售,优势也就无法实现。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与其他区域的交流、合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目前我国这些重点工程的实施,可以说都是区域合作的结果(教师及时板书:区域合作),离开区域间的合作,任何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都是难以实施、难以完成的。

    播放录像:引导学生收看有关“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的专题录像,搞清这些工程的概况,明确区域合作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对国家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北”防护林的分布。

    “三北”防护林全长7000多千米,宽400~1700千米,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2%。

    播放录像:在学生读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收听有关“三北防护林”的情况介绍:我国的“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x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总面积406.9×104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它的作用在于使森林覆盖率平均从1975年的5%提高到14%左右,三北地区实现农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林网、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沙地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

    教师小结: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不仅可以优势互补,使各区域得到共同发展,还有助于解决区域的环境问题,进一步促进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

    板书:在世界中发展。

    投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图9.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

    播放录像:将中国入世的历程以视频(或图片)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首先,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其次,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加入wto,加强与世界其他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引导学生读图9.2)第三,加入wto,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时代赋予我国这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重大责任。

    某型飞机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例证。

    [课堂小结]。

    两年来,我们走过世界,走遍中国,明天将带着我们所学到的地理知识、使用地图本领、分析问题的能力、懂得的道理走向未来的生活。

    知识要点与检测。

    答案:差异不同(或不平衡)合作世贸竞争和平生态环境进步。

    [反馈练习]。

    填空。

    (1)国土,区域大,发展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对不利的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改造,、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区域之间的和,做到互补。

    (2)中国是中的大国。人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情。在今后长时间内,仍是第一位的。

    (3)2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经济走向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又面临着、、等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来解决。

    答案:(1)辽阔差异不平衡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联系合作优势。

    (2)发展众多较低发展。

    (3)全球人口资源环境。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就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工程,通过搜集资料与家长或同学展开讨论:

    (1)工程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各在哪些地区?

    (2)工程主要解决哪些问题?

    2.结合本课内容,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下列话题仅供参考),采用你喜欢的表达形式(或日记、或短文、或散文、或诗歌等)说明自己的看法。

    (1)从我家看祖国的发展。

    (2)wto与我们的生活。

    (3)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

    3.经常关注我国新闻和世界新闻,看看我国是如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世界中求发展以及如何履行我国肩负的三大历史责任的。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三

    1、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了解我们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领土的四至点,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

    3、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

    【教学重点】。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用具】。

    中国疆域示意图,地球仪。

    【作业设计】。

    描画中国疆域示意图,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和临海。

    【教学反思】。

    行政区划。

    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

    3、识记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

    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用具】。

    中国行政区划图。

    【作业设计】。

    描画我国行政区划图,标出重点的省份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反思】。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1、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3、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理解其原因。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分政策的内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教学用具】我国人口分布图。

    【作业设计】。

    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四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2、跨近50个纬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疆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总结:北-头顶黑龙江。

    南-脚踩曾母暗沙。

    东-嘴喝两江汇合水。

    西-帕米尔上摆摆尾。

    (读图)课本3页中国的疆域图。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

    〔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五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有关寒潮、台风和旱涝灾害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

    课时安排:本节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

    (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思考以下问题: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

    (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

    (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六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雪线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

    (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几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第四节气候特征。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7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分别比巴黎、纽约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高26.3°c和7.3°c。

    (3)齐齐哈尔、北京的气温年较差,分别比巴黎、纽约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北京比纽约大7.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展示〕北京、齐齐哈尔、巴黎、纽约降水量柱状图。使同学们阅读柱状图,比较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一、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学生回答: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降水集中。

    〔总结〕这就是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雨热同期。

    〔板书〕二、雨热同期。

    〔启发提问〕雨热同期。夏季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天山等少数高原,高山外,南北普遍高温,而且是世界同纬度除沙漠以外最暖热的地区。因此,我国热量条件优越。这种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作物生产有没有好处?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正如同学所说,我国优越的热量条件,对农业生产很有利,可以使一些喜温的高产作物如水稻、玉米、棉花等。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也有大面积种植;使得水稻、棉花的种植界线的纬度之高,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见,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板书〕1、夏热是我国气候资源的一大优势。

    〔启发提问〕在高温的夏季,也是我国降水量集中的季节,雨热同季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农作物在高温的季节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而我国高温多雨的夏季,正适合农作物森林和牧草的生长。因此,高温期多雨期与农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是我国气候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板书〕2、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

    (2)为什么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在世界上北纬15°-30°的纬度带内,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炎热干燥,大多数呈沙漠和荒漠景观。我国处于同一纬度地区的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季,利于水稻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淡水鱼产量很大,从而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

    〔展示挂图或投影片〕展示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划分图。

    学生指图回答。

    〔讲述〕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的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又一显著特点。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横断山区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

    〔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七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三、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学习地理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对学好地理同样也十分重要。希望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把地理课学好。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八

    2、记住我国领土四至点、领土面积,能够估算我国经度差、时区差、纬度差。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4、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重点: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优越性,四至点,濒临的海洋。

    难点: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地理名称的空间分布。

    1、世界政治地图、温度带分布图,时区划分分布图。

    2、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

    1、仔细阅读教材第1节课正文、图片及阅读活动部分,标记重要知识点;

    2、通过阅读教材,课前必须独立完成教学案。

    部分。

    1、提前预习法(阅读、识图)。

    2、自主学习法(独立完成)。

    3、合作、讨论法(共同探究疑点、难点)。

    1、在右图标出各纬度、温度带、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分界线。

    )带,没有()带;

    3、中国陆地总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位居世界第()位。

    4、我国领土的四至点:最东()最西()。

    最南()最北()。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男依次是(),()直接面临太平洋,我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我国陆上邻国以朝鲜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14个陆上邻国为()。

    7、6个临海相望的国家()。

    2个与我国海岸相邻的国家()。

    【课堂展示】。

    1、由学生主动展示【前置作业】的完成部分。

    2、重点讲解易错、疑难知识点的做题方法。

    【释惑提升】(记在课本上)。

    1、描述一个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我国地理位置特点:我国领土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优越性:

    疆域是指一个国家陆地、领水、领空的范围。狭义的领土指国界线范围内的陆地,广义的领土包括陆地、领水和领空。

    渤海位于渤海海峡以(),长江注入(),台湾海峡属于(),()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是我国的内海。

    基本概念:领土、领水、领空;领海、内海。

    我国岛屿可分为基岩岛、冲击岛、珊瑚礁岛,我国岛屿分布集中在()海和()海。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九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海洋和岛屿。

    〔活动〕读课本图1-4。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东亚――蒙古、朝鲜。

    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

    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

    西亚――阿富汗。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北亚――俄罗斯。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教学后记】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十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十一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上台阐述,培养学生正确表述事物现象和阐述本质规律的能力主。

    (4)通过读图,培养学生阅读和使用地图的能力。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思想意识。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

    引入。

    中国东西横跨5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500余千米,涵盖了从沿海到内陆、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种自然景观,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中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让我们来认识祖国各地的面貌,畅游神州大好的河山吧!

    秦岭—淮河线。

    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

    1月平均气温0℃0℃。

    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

    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

    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茶叶、油桐。

    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

    2、阅读p3秦岭和淮河的阅读材料。

    3、活动。

    (1)读图5—1,完成下列任务。

    找出秦岭和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找出秦岭和淮河所在或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2)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读图5-6、5-7,请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1、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阅读: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活动:。

    (1)结合“秦岭—淮河线”的学习,说一说中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有哪些显著的地理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十二

    中国的气候:

    1、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原因: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纬度因素),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划分四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类型:锋面雨,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是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5、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

    3、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是:台湾的火烧寮。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是黄河。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十三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东、北两面与朝鲜、俄罗斯为邻,南连河北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东北地区地理地位十分重要。东北地区陆上与朝鲜、俄罗斯接壤,有利于开展对外贸易;通过南面渤海、黄海海域可与韩国、日本等众多海外国家进行经济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地形特征: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

    4、气候类型及特点: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温暖短暂,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北地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长东严寒。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地地区人口偏少。

    2、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满族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赫哲族是我国北方长期以渔猎为生的民族,有吃生鱼的饮食习惯。旗袍是中国女性特色服饰之一,源于满族女性传统的旗装。

    3、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纵横交错的铁路连接着全区各主要城市和工矿中心。

    4、东北地区是我国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哈尔滨-大连)、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

    5、哈尔滨市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沈阳是东北最大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1大连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港口,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素有“北方香港”的美誉。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课件《樱花》。

    课件日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提问]: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为什么?

    1、汽车2、火车3、飞机4、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东京的距离。

    3、日本有那几个的城市?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2,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读图7.5-7.7分析完成。

    1、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

    国家人口数(亿)面积(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13960万。

    日本1.2737.7万。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1.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4、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1)丰富的人力资源(2)较高的科技水平(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探究题活动:

    1、看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那里?

    2、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课本24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三、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板书设计:

    日本。

    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十五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及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难点。

    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请同学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找出两个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并说说两个地区有哪些差异。

    【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它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

    一、干旱的西北地区。

    【读图讲解】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x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读图】p5的5.5图、5.7图。

    1.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课后的活动练习题。

    【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2.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3.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学生读图:5.14,然后回答:

    1、塔里木盆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周围的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塔里木盆地中有我国面积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回答】由东向西,地表植被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2)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小结】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布置作业。

    完成p14的活动题。

    板书设计。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篇十六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o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o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o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o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八年级地理教案星球版(模板16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