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三年级,17篇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时间:2023-11-05 11:46:49 热度:145℃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这些教案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自学生字词。(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三年级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这些教案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自学生字词。

    (2)理解课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合作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体会小徒弟为何会被画师称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课文中加深体会,明白要勇于开拓创新、勤动脑、多思考,才能想到别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获。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师称赞小徒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师准备:

    1、写有生字词、自学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

    2、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张白纸)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们在这么大一张纸上画尽可能多的骆驼,你会怎样画?(学生自由作答)

    2、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画师的三个徒弟是怎么画的。(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按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解决。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小黑板出示)

    (2)生交流词意,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再读课文,分组讨论:

    (1)三个徒弟的'画分别是什么样的?

    (2)你觉得谁画得最棒?为什么?

    (3)从三个徒弟的画中,你体会到什么?

    5、学生读课文,讨论。

    6、学生汇报。

    7、说得真棒!谁能读一读画师的话,看谁读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读,师生评价。齐读。

    三、拓展延伸

    1、你们平时是不是也有想到过别人没有想到过的事?

    2、你还知道哪些想过别人没有想到的故事?

    四、总结全文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一试,在一张白纸上怎样画出最多的花?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二

    1、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语气词,初步体会其在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3、初步感知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放《大海啊故乡》

    (齐读课题)。

    师:还记得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

    板书:童年趣事

    师:这在文章第一小节就告诉我们了,来打开语文书齐读课文的第一节

    二、整体把握,感悟文本

    过渡:看——碧蓝的海水,松软的沙滩。听——海浪的声音!想去赶海吧,那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

    1、自由读课文2-3段

    学生自读课文。

    反馈:板书:追浪花摸海星捉螃蟹捏大虾(指导写捏)

    师:这些事情在课文的哪几节中向我们介绍的!

    指名读2、3小节

    2、小组活动

    3、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过渡:哪一件事最吸引你,最有趣?

    1)追浪花

    出示句子: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a师:说说看有趣在哪?

    指名读

    师:这是浪花吗?这就像谁?你看我兴奋的样,在那——

    b指名读

    师:你看,浪花看到你们小朋友都不舍得走了!

    c想追浪花的同学就一起来读一读

    过渡:还有哪件事最吸引你?

    2)抓海星

    出示句子: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指名读

    出示海星图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海星?

    来齐读这句。

    过渡:有趣的还不止摸海星呢!还有什么?

    3)捉螃蟹

    出示句子: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赶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a(能读一读这段话吗?)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

    师:你们捉过螃蟹吗?

    束手就擒(出示词卡)读

    东逃西窜(出示词卡)

    男生声音响亮全体男生读

    过渡:还有有趣的事吗?

    4)擒大虾

    出示句子: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a指名读

    师:先读读

    师:他有两个词读的特别好,咦哦你为什么这样读读的好说的更好!

    b齐读

    师:看这有只大虾,与你想象中一样吗?

    师:你看它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够神气的。还摇摆着两条长须,活象戏台上的一员武将。够威风的。

    师:我轻轻伸过手去,——

    c指名读

    齐读

    师:我们来一起捏这只大虾。(引读)

    4、出示课文插图讲省略号

    5、伴着宁静的音乐引读第4段

    6、介绍首尾呼应

    三、作业

    课文学完了,我们得做点作业吧,如果让你自己来设计,你们想做些什么作业呢?你喜欢的就是的。

    为了给同学们更多选择的空间我这也开了一间作业超市,你也可以到这里来选择。

    板书:

    追浪花

    童年赶海趣事摸海星

    捉螃蟹

    捏大虾

    三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教案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三

    步骤一、回忆故事,概括出主要情节。

    1、要求学生在回忆这个故事的基础上,认真读书,归纳出“水罐”发生的几次神奇的变化。

    过渡:是啊,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水罐变出来了七颗钻石的神奇故事。当然,在变出钻石之前,水罐还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提出读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书,看看水罐在文中一定发生了多少次变化,每一次变化都是怎样的?在文中勾画一下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用一句话说一说。

    学生读书,勾画关键词语或者句子。

    请学生交流。

    要点:

    空水罐——装满

    水罐掉在地上,水没有洒

    水罐变成了银

    水罐变成了金的

    涌出了水流

    跳出了钻石

    (学生还可能说出来——全是变成了七颗星星,说出来就板书,没说出来先不理会)

    2、简要说出水罐产生神奇变化的原因。

    学生用简单的话说出原因之后,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表达所有变化的原因:你们读懂了这些变变化的原因了吗?用一个字来说就是是什么:(爱)

    步骤二、研读作者如何写水罐产生神奇变化原因,感悟作者用“转折”的写法来写人物内心矛盾斗争的方式,体会小女孩母女的爱心。

    1、阅读童话开始部分对小女孩的行为表现和内心矛盾斗争描写,体会作者如何表现女孩的爱心的。

    教师提示:作者是如何小女孩的爱心写出来的呢?我们先看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请你勾画出作者写小女孩非常有爱心的句子。

    学生勾画、交流。

    要点:“夜里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哪儿都找不着、累的在沙地上睡着了”“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有一想、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

    (1)引导学生读第一部分,提示思考:作者这么写怎么就让我们感觉到小女孩很有爱心?

    指导:抓住“夜里”,体会小女孩当时怎么想——联系上文体会母亲的病情,体会小女孩关心母亲为母亲担忧的焦急;抓住“哪儿”“累得睡着了”体会小女孩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水,内心是怎样的交际、怎样的不放弃。

    教师给学生强调:遇到了很多困难,找了很长时间啊,就是不放弃,因为她想的是母亲的生命。

    指导:抓住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是又一想、母亲还不够呢,体会:没写出来的小女孩当时内心的念头,做出的决定。

    (相机板书:找到水,自己没喝——给母亲)

    (3)指导朗读。第一部分,读出小女孩找谁的艰难,第二部分,读出决定的果断。

    (4)总结:是啊,在一部分,作者通过对小女孩的行为和想法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的爱心,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同样也非常焦渴、想喝水的情况下,艰难的去找水,想到了先把水给生病的母亲,自己没喝,把水留了下来。这样的小女孩怎么不让我们感动呢!

    2、自己研读其他几个部分描写小女孩和母亲认真自己饥渴把水让对方喝的描写部分,练习抓住关键词句,想想小女孩和母亲的内心想法,体会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爱”。

    (2)学生勾画,思考,交流。

    交流中注意提示指导:

    把水给小狗喝(相机板书:给小狗)——看到小狗“哀哀”叫,学生想象小女孩内心对小狗的关爱。

    小女孩给路人喝(相机板书:给路人)——抓住“正想凑喝个够”、“路人”咽了口唾沫;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小女孩内心相对更复杂的想法。

    3、总结:好啊,我们认真读了作者对有了水以后,小女孩内心的想法、行为表现、目前的行为表现,并去想象,从而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女孩和母亲同样面临饥渴的困难,但是,他们还是先想着别人的想法,从而深受感动。

    步骤三、体会爱心换来世界的神奇,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小女孩和目前的赞美,读出神奇变化带来的惊喜。

    教师导语:同学们,这童话多好啊,爱心,带来了神奇的变化,爱,是让每一个人向往和赞美的,神奇的变化是让每一个人都惊喜不已的。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书,读出对小女孩和目前的赞美,读出对爱心换来的神奇而产生发的惊喜!

    男女生分角色,女生读小女孩、母亲的想法和行为部分,男生读神奇变化部分,教师引读过渡部分。然后男女互换角色。

    指导:读惊喜部分,先思考“喜出望外、竟、又”等词语所表达出来的态度,让我们产生的感觉。

    步骤四、指导学生体会“变化神奇”之“愈来愈深”的情节构思特点,体会钻石变成星星的含义。

    1、回顾五次变化,每一次神奇变化与上一次的不同点,用“越来……越……”表达这个特点。

    2、研读五次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最后一次变化与前面四次的不同点——升到天上,变成七颗星星。

    指导思考讨论:最后一次,怎么不写成给了小女孩,让他们家里有了使用不完的财富呢?

    让他们想象:北斗七星的特点,变成北斗七星对人们有啥作用?

    教师总结:爱心,星星星一样闪亮,永远照耀着人们,鼓舞着人们,就像这篇童话故事一样,能够使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善良的小女孩,让爱心,永远闪亮下去,让每一个人都在星光照耀下,充满爱心!

    3、朗读:读出对小女孩钻石一般金贵、星星一般闪亮的爱心的赞美!

    步骤五、布置课下作业:

    续写童话:自从小女孩水罐中的水变成了水流之后…….

    提示:小女孩做了什么?结果呢?母亲病情的变化,2、河流水井的变化,大地草木的变化。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品读本文优美词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槐乡“花美、人更美”,从而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槐乡。

    2、指名读。读得很正确,真了不起。“槐”可是一个生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槐(左边木,右边鬼)。描红“槐”。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为槐乡呢?见过槐树吗?(出示投影)师介绍。

    3、五月,洋槐开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号。

    三、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都读好了?你标出了几个自然段。(4个)你想读哪个小节?

    (一)预设第一自然段(这小节可长了,建议和同学合作读,怎么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学问)

    1、第一块:指名读第一块。(你有什么要表扬或提醒他的吗?)

    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辫儿儿化音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词语不太明白吗?(生说)预设:(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有谁懂?指名说。画图(点图哪里山洼、坡岗)。让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吗?

    出示“玉雕”

    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简介齐读词语)

    指导书写“肩”

    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不管是山头还是洼地,山坡还是山岗,到处都盛开着雪白的槐花,想看吗?

    2、第二块:盛开的槐花引来了谁呢?朗读,正音。

    (1)点击出示“挎”:懂吗?除了挎篮儿,还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师生表演:咱们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脚动作跨组词。

    (2)文中带“挎”的这句话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这部分写的什么?

    3、第三块:指名读,正音。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

    (2)有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时走在槐乡,不管在哪儿都能闻到阵阵香味。如果一个地方有数不清的花呢,我们就可以说——花海,图书馆的书很多——书海,有很多树——不是树海,是林海。还有什么海?(竹海、人海)

    4、现在让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谁有信心来挑战?指名读

    (二)预设第二自然段

    1、过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样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你走进槐乡,一定会被香气熏醉而不想回家。不过,别担心,你一定不会饿肚子没饭吃的,因为槐乡的孩子特别好客,不信,读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读第二小节。你有什么要对他说。正音。

    3、槐乡的特产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还有槐花饭!

    你最喜欢吃什么?(槐花饭)出示句子。

    4、几种吃法?两名学生分读。

    5、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们呢?

    (1)咸:还有什么味儿?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带着一顶小草帽呢。字谜记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指导书写蒜)

    (3)炒、拌:都是烹调方式,“拌”是常用的,因为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见过谁拌过什么?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还有想吃槐花饭的吗?指名读。

    (6)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引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槐童好客

    (三)预设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正音。

    3、我们也来做一次槐乡娃,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好不好?女同学加入姑娘们的队伍;小小子们,你们想有这口福吗?那就挺起腰板别掉队!老师读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丝丝、香喷喷这样的词课文里还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吗?(你还能再说几个吗)

    5、在这小节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说。)板书:快乐

    (四)再读课文

    1、通过读课文,(看板书)我们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赏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乡孩子的快乐。

    (五)第四自然段

    1、课文读到这儿(出示)五月的槐乡,(),你最想说——

    2、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再读。

    四、指导其他生字书写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美香

    槐童好客快乐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五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字。结合课文能容理解词义。能用“成千上万、彬彬有礼”造句。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南极的神奇。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学会生字词,了解南极。

    教学难点:结合文意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文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学生练习读课文

    2、检查字词的读音:

    1)词语:

    登上企鹅大陆纪念(指名读,领读,齐读)

    彬彬有礼

    厚厚的()厘米形近字区分

    2)认读字:腹部颈部呕出来

    3)比较同音字:毛茸茸绒毛身躯驱逐出境

    4)巩固容易错的字音:

    (出示)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只有在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能看到一些露出的地面。

    我看到长城站旁边有几只黑白相间的小动物。

    他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

    4、师:请你们再读一读课文,注意在读准字音的同时把句子读通顺。(自由读)

    指名读,评议、反馈交流

    三、细读一、二自然段,了解南极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提出要求:

    指名反馈。

    气候特点:尽管南半球正是夏天,可是南极大陆上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白雪,只有在考察队建立的长城站附近才能看到一些露出的地面。

    读有关句子,说感受

    引导理解“尽管……可是”所表达的意思。

    “覆盖”是什么意思?你有什么感受?

    指导朗读

    出示有关图片或录象,感知南极冰天雪地的景象。

    再读,评议

    企鹅数量多:

    “考察队的刘伯伯告诉我,长城站对面有个企鹅岛,上面的企鹅成千上万,可壮观了。”

    师:“成千上万”是什么意思?想象一下冰天雪地里成千上万的企鹅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你能用“成千上万”说一句话吗?口头造句

    这句话应该怎样读?练习读,指名读,评议。

    四、总结全文

    这成千上万的企鹅是多么的壮观呀!“我”真想早一点儿到企鹅岛上去看看?你们呢?

    五、作业

    1、课后完成生字的书写作业,用“成千上万”和“彬彬有礼”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查找有关企鹅的资料或图片。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六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比较阅读了解本诗特点(“诗中有画”、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等)。

    3、通过文本细读,想象画面,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二、预习作业:

    2、熟读,争取上课前能够做到接近背诵的程度;

    3、对不理解意思的字与词,查一查工具书;

    4、制作一张简单的表格,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异同,可从时间、地点、颜色、景物、诗人当时心情等你认为值得比较的方面来进行。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利用比较阅读简析本诗,兼巩固前诗,初读本诗。

    用表格对前面一课所学的诗歌《望湖楼醉书》进行简单分析。

    朗读诗歌《晓出》。(抽加齐读)

    解决重点字词,相互解释诗句,全班交流。

    交流预习表,比较两首诗的异同。

    第二板块——分析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明示“诗中有画”,告知这是中国相当部分古诗的典型特点。

    欣赏诗——出示画《江雪》;

    欣赏画——出示本诗。

    讨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你看到了什么?

    在讨论中,将对诗句的理解融为一个整体。并尝试将体悟到的画意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第三板块——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

    通过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比较,了解本诗先直抒胸臆,再具体描述的写法特点,这也是本诗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通过和《望湖楼醉书》比较了解本诗夸张手法的运用。

    第四板块——精细化朗读诗歌。

    教师出示一些提示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对本诗的朗读;

    个人揣摩朗读;

    小组交流朗读;

    全班交流朗读——要说出如此朗读的理由。

    第五板块——作业

    可以搜集描写西湖和荷花的诗歌,尝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进行赏析。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七

    【日积月累】

    1.赞美祖国的成语:山清水秀、江山如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锦绣河山

    2.描绘山水的成语:重峦叠嶂、崇山峻岭、连绵起伏、青山碧岭、水平如镜、一泻千里、水天一色、水波不惊。

    3.描写祖国河山的名句。

    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习题解答】习题3答案:这首诗从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名族、光辉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等方面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感情。

    习题4答案:我们爱你——京剧的字正腔圆,皮影的活灵活现,书法的笔走游龙,国画的栩栩如生。

    我们爱你——北京长城的蜿蜒起伏,云南石林的千姿百态,陕西兵马俑的惟妙惟肖,山西云冈的神奇美妙。

    我们爱你——古筝的情悠意长,笛子的悠扬婉转,二胡的柔婉连绵,腰鼓的厚重回响。

    我们爱你——南京板鸭的芳香扑鼻,金华火腿的皮薄肉嫩,宝应大闸蟹的鲜美。

    2郑成功

    【日积月累】

    3.不同方式的看:眺望、环视、仰望、俯视、瞻仰、浏览

    4.中国历史上的名族英雄及其主要事迹: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

    郑和——七下西洋,扬威异域戚继光——抗击沿海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

    5.爱国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

    【习题解答】

    习题3答案:褒义词:慷慨激昂、载歌载舞、喜出望外

    贬义词:横行霸道、负隅顽抗、惊恐万状

    造句:1.温在剑桥大学里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了阵阵掌声。

    2.在乡里横行霸道多年的不法分子今天终于被逮捕归案,百姓们无不拍手叫好。

    习题4答案:总结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八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成、对”等6个字,学习“又字旁、绞丝旁、门字框”。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识字,培养想象力。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2、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再整体感知。

    1、借音自读课文,一节一节地读,再连起来读。

    2、标出课文一共有几小节,并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然后自己反复拼读,把生字读准。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并纠正读音。开火车选读带拼音的生字词,再读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全班读。

    4、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小组合作,轮读课文。再指名读、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选你最喜欢的一节反复读,想想:读了这节,你明白了什么?小组交流。

    3、检查,你最喜欢读哪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认读生字。回忆课文内容

    二、背诵,诵中感悟

    1、谁能准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一读?

    2、练习背诵,同桌互相背背。指名背。

    三、书写,学会生字

    1、认读带拼音的生词,再认读没拼音的生词,然后用“会认字”与“会写字”组词、说话。

    2、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书空边说说笔顺。

    3、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互相说说。教师指导书写,再独立书写。

    四、识词、积累运用。

    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你从这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把你最喜欢的选几个填在花篮里。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再小结全文。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九

    教学目标:

    1.指导背诵这首诗。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3.学会九个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

    2.配乐齐读课文。

    3.指名读第三节。要求:仿照这一节,再编一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

    (2)同桌相互说,相互评价。

    (3)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二、背诵指导。

    1.依据板书内容自己独立试背。

    2.指名分小节背。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小组内相互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小组代表汇报。

    悠谷脚丫软

    营柔堂遥

    4.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扩词练习。

    悠:悠久悠扬悠闲

    谷:稻谷谷子深谷

    脚:脚印脚步脚趾

    软:松软柔软软弱

    营:军营营地营房

    堂:食堂纪念堂礼堂

    柔:温柔柔弱柔美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学习第三节。

    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一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4、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2课时。

    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引入课题。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纪,纟+己=纪。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请小班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他们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出示要求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a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形声字):

    每+攵=敏。

    工+力=功。

    辟+言=譬。

    米+造=糙。

    q+间=简。

    目+争=睁。

    口+我=哦。

    b利用词语一起识字:秩序必须。

    (5)学生开火车读一读生字。

    (6)如果把拼音宝宝去掉,你还认识它们吗?试试吧。

    (7)同桌检查识字情况: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8)把生字送入词语中进行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文吧!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生活很简单,世界也有它的秩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要求写的10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

    2、学生互相提醒。

    3、老师根据学生提醒的归纳。

    (1)“必”字三点的位置应该注意。

    (2)左右结构的“功”、“须”和“睛”要注意左窄右宽。

    (3)上下结构的“简”、“界”和“弄”要注意是上窄下宽,特别是“界”字下面是一撇和一竖。

    (4)强调“世”字的笔顺。

    (5)在书写“复”字是要注意中间是一个日字,是一横。

    (6)把“睛”和“晴”字联系记忆。有“目”就是“睛”,有“日”就是晴。

    4、学生自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

    但是、声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复、变化、

    简单、万物、生长、泥土、

    眼睛、相当、、结局、开头。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学习1——4自然段,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1——4自然段,要求:

    (1)开火车阅读课文1——4自然段。

    (2)都讲了谁在世界年纪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勾画出重点的词语句子,看看它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3、分小组汇报交流。

    (1)分小组开火车阅读课文。

    (2)汇报:这里主要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太阳:学上山下山。这就是太阳的特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4)试着理解: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a太阳没有其它特点,所以说它试过做别的事但都没有成功。

    b“譬如”的近义词是什么?

    d试着说说太阳可能还学过哪些本领?都是因为什么没有学会的?

    (6)你会说“反反复复”这样的词语吗?试试吧。

    (7)水:学会了流动,往低处流。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三、学习课文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5——9自然段。

    2、说说你从这几个自然段里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1)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2)万物都很有秩序。

    4、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的?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鼓励)。

    5、“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会接着写吗?试一试。

    6、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说一说,并读一读。

    2、你会接着讲故事吗?

    试着从下面的两个开头中选择一个继续讲故事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学生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总结。

    1、师:孩子们,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92人,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通过本册语文的学习,要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叙述表达的能力,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材简析:

    1、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本册课文开头5页安排了有关指导学生写好钢、毛笔字等内容的图片,这样安排,意在让教师按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出钢、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2、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本册课本结构简明,类型不多,主要为“课文”和“习作”两大部分;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明确规定“只要求认识的”生字不列入考试范围,学生习作仅限于学写片断;课文短小精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练习样式不多,数量适中。

    3、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本册课本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注重展示时代风貌。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规范、生动,插图构思精当,绘制精美,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4、力求为教学提供便利。本册课本提供了钢笔字和毛笔字的书写范字,安排了专门的习作课,采取了读与写“长线结合”与“短线结合”并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在学习习惯方面,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继续接着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能准确认读409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238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6、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四、主要措施。

    1、重视识字教学。在认真教好本册课文中的生字的同时,注意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运用,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效率。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抓好新安排的关于写钢笔字、毛笔字等习惯培养的同时,还要继续坚持指导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默读、查字典、听讲、发言和爱护学习用品等方面的习惯。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坚持不懈地把良好习惯的培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实到儿童学习活动的各个方面。

    4、重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基础。在教学中,不只是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能过“小练笔”,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摹仿。注重日记教学,把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话作为日记教学的重点,多练笔,多修改。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2课时。

    第二周:

    1、让我们荡起双桨2课时。

    2、学会查“无字词典”2课时。

    3、古诗两首2课时。

    第三周:

    4、做一片美的叶子2课时。

    练习13课时。

    第四周:

    5、北大荒的秋天2课时。

    6、西湖3课时。

    第五周:

    7、拉萨的天空3课时。

    练习23课时。

    第七周:

    8、蒲公英2课时。

    9、三袋麦子2课时。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三

    1、明白倒叙的特点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习倒叙的方法,能运用倒叙进行作文。

    明白倒叙的特点,学习倒叙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实验法,与学生上次的学习情况作对比,总结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交流导入。

    1、《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

    2、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倒叙。

    3、小结:学生现在对倒叙的认识情况。

    二、认识倒叙

    1、ppt出示倒叙的定义。

    2、播放微课,生动的认识倒叙。

    3、ppt出示倒叙流程。

    4、结合课文《燕子专列》《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理解倒叙及倒叙的好处。

    5、总结倒叙的好处:文章开头适当地运用倒叙:

    (1)、可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的兴趣和欲望。

    (2)、便于作者调动情感,勾起对往事的深情回忆,更符合生活的真实。

    (3)、还可以使内容有波澜,行文有起伏,文章叙述也生动,结构也曲折多变。

    三、学习倒叙的写法

    1、睹物回忆法 由眼前之物引起回忆

    举例说明

    2、对比回忆法 由对比冲突引出矛盾

    举例说明

    3、情境回忆法 由描绘情境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4、抒情回忆法 由直抒胸臆引出回忆

    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

    采用倒叙的手法写一写你父母对你的爱吧!

    五、作品展示。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四

    认识8个认读字。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了解金丝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生活的方式。

    知道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懂得要保护金丝猴。

    一、导入。

    板书:国宝金丝猴

    问:

    1、你见过金丝猴吗?它长的什么样?

    2、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自学课文,看看书中介绍了关于金丝猴的哪些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并把生字词多读几遍。如有不懂的词,请借助字典理解。

    (二)思考: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根据自学提示,独立阅读。

    (一)自学提示:

    1、一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不懂的地方。

    2、二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金丝猴的那些知识?

    3、三读课文,想想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二)自学情况交流。

    1、自学字词情况:

    腹部、乳白色夺目、高雅华贵、忍耐

    惧怕、酷暑、幼芽、拒绝、率领

    砍伐、仅仅、赠给、逼人、逃之夭夭

    (三)朗读课文,解答问题。

    填表:

    样子

    食物

    敌害

    (四)读一读有关的段落。

    四、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

    (一)说一说:为什么称金丝猴为国宝?

    讨论明确:金丝猴浑身是宝,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只有在我国才能看到。

    (二)补充材料:

    (三)你还知道哪些动物面临灭绝,打算怎样保护它们?

    五、总结。

    (一)现在大家有什么最想说的话?

    (二)选做:设计以金丝猴为内容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国宝金丝猴

    样子

    食物

    敌害

    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阅读,能够基本的理解课文。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五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图,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洒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今天,我接受学校领导安排,开设《长城和运河》公开课,接受区教育局教研室常规调研。

    “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课上我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角色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在新课的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长城和运河雄伟奇丽的景象,在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学生似乎来到了长城边,运河旁,他们的情感也随之调动了起来。作者的情感体验迅速转化成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描述似乎成了他们内心真情的表白,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这里通过观看短片头脑中对长城和运河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读课题,便会读出长城和运河的气势,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

    诗歌教学主要以读为主,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我希望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朗读这首诗歌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拖腔拖调,要引导学生按诗歌的节奏进行。第二,要注意声音的轻响变化,给人以起伏感,这样才能突显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雄伟气势。可喜的是学生对此篇课文兴趣浓厚,在指导朗读时师生都投入了十分的感情,激动、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学生在课堂中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课从激情导入到识字教学,从读通诗句到语言实践,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紧扣,有机穿插,彼此衔接,自然流畅。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说明很多家长都能配合老师完成资料的收集。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资料,所以孩子们对长城和运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上课之处就已经深深为长城和运河而感到骄傲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着重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而是简单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梳理资料,逐步学会寻找资料,理解资料。

    当初阅读这篇文章设计教案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反复读四句重点句的场面。我试图让学生在第一课时就熟知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这样在第二课时讲解就能水到渠成了,学生也能很快背诵课文了。

    教研室领导在评课时认为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把握文体特征,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事后我去问学生:“你们知道第一课是什么类文章?”学生都能回答是诗歌。我再问:“课文分几小节?每小节讲什么?”学生也知道分两小节,第一节讲长城很雄伟,第二节讲运河很美丽。看来学生已经到达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事实上我的教学安排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这些内容,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罢了。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六

    1、通过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理解词语。

    2、重点指导朗读指定句子,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的写法。

    3、学习课文“总—分”的写法,把自己知道的有趣的机器人情况跟同学交流。

    4、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机器人的有趣,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了解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机器人导游,朗读指定的句子,并能够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机器人产生兴趣,受到科普教育。

    通过学习课文,能够体会到重点段落的写法以及全篇文章的脉络。

    课件,查阅的资料。

    谁搜集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了?在你们了解到的这些机器人中,有没有特别有趣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你们了解到的这些机器人真的很有意思。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个更有趣的机器人。(板书:30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1、检查词语:你们搜集资料做得这么好,我想你们预习的也一定很充分,看看这些词语你会不会读。(课件演示,逐个出示词语)

    需要讲解游览求救介绍指挥

    简单甚至历届劳驾冲

    指导个别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1、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注意看默读提示:(课件出示默读提示)

    (2)文中介绍了哪几个机器人导游?哪个介绍的最详细?

    (师:板书:灵灵、莹莹、童童、哈力)

    2、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儿感受到了灵灵的有趣?(生:先读句子,再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2—6句:哪几句话写了它的快乐。带着你的感受再读一读。出示(2—6句)看看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师:那你们知道这几句话是用什么方法把灵灵的快乐写具体的吗?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体会这种总分的写法。(齐读第一句,分4组,读后面4句)

    第7句:机器人也能像人一样既有快乐又有烦恼,真是太有趣了。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来齐读第三自然段吧!

    请同学们结合书中插图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后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个机器人导游,为什么喜欢它?做好批注。

    师:先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喜欢它,再读读描写它的句子。(师板书:热情多才多艺音乐家)

    师:这三个机器人导游,各有各的本领,但它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共同的印象,那就是(有趣)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去读读第四自然段。

    谁能说说这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师:让我们合作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体会一下这种写法。

    老师读第1句,后面同学们齐读。

    四、整体

    师:今天认识的这4位机器人导游你们觉得怎么样?

    让我们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这些机器人导游多么有趣呀!(板书:有趣)

    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课文开始写了什么?结尾写了什么?中间写四个机器人导游又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呢?全文都在围绕着“有趣”写,这种写法叫“总—分—总”的写法。(板书:“总—分—总”)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这几个机器人导游写得多清楚呀,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着用这种写法。

    今天认识的四个机器人导游,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着你的感受再去读读课文,体会机器人导游的有趣和课文“总—分—总”的写法。

    师:了解了这么多有趣的机器人,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谁研制出来的吗?

    1、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一个电动机器人,是美国一位名叫温兹利的工程师,在1927年研制出的。它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是还不会走动。

    2、老师还有一个更有趣的机器人想介绍给大家。(出示图片)这是目前研制出的最小的机器人。它只有一个纽扣那么大,重量还不到5克,已经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你能像老师这样用“总—分”的方法来介绍一下你觉得有趣的机器人吗?

    这节课,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资料的交流,使我们感受到了机器人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有一个有趣的机器人会是你研制出来的呢!

    课下请同学们学习课文中“总—分”的写法,把你觉得有趣的机器人写成一段话。板书:有趣的,也可以写一件玩具或一种小动物,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

    30有趣的机器人导游

    灵灵快乐

    莹莹热情

    童童多才多艺

    别有一番情趣哈力音乐家有趣

    总——分——总

    有趣的作业

    1、朗读课文。

    2、用“总—分”的写法写自己觉得有趣的物品。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篇十七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2、运用自学结合老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默读听读,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华罗庚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动人故事。

    2、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服务的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华罗庚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出画像,介绍人物。

    1、(出示画像)提问:同学们,这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你认识他吗?(华罗庚)。

    2、介绍华罗庚。

    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36年赴英国留学,1946年赴美国,1950年回国。他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研究,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板书课题:回自己的祖国去。

    4、根据题目质疑。

    问题:华罗庚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

    (二)初学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能适当停顿。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提醒注意:华是多音字,当姓讲的时候读作“hua”。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标出自然段。(十四个自然段)。

    4、指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

    学生:“这一天”指的是“祖国解放的那一天。”

    学生:从这话句中可以看出来。“我们的祖国解放了。”华罗庚扬了扬手中的报纸,“这一天总算盼到了!”

    板书:祖国解放。

    (2)在国外突然听到祖国解放的消息,你能想像华罗庚当时是什么心情吗?

    学生:我想华罗庚一定很激动。

    他一定很高兴。

    (3)从哪儿看出他高兴、激动的心情呢?请你从书中找出相关的词语,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学生:从“急步”一词可以看出他激动。“急步”就是很着急地走,他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绪了。

    从“扬了扬手中的报纸”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从“斩钉截铁”一词可以看出他的决心。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十至十三自然段。

    (2)默读第十至十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他为什么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去?

    (3)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他们两个人各自的想法是什么?

    学生:美国教授瞧不起我们中国,他想留住华罗庚为美国作贡献。

    华罗庚想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祖国,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4)自由读华罗庚说的话,讨论:他为什么要回自己的祖国去?

    板书:献给--不会遗憾--为祖国尽力。

    美国教授认为华罗庚回到自己的祖国是把学识抛掉了,而华罗庚认为不是这样;美国教授认为他这样做太可惜了,而华罗庚认为自己这样做才不会遗憾。这一切都说明华罗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板书:热爱祖国。

    (5)齐读华罗庚说的话。

    3、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齐读。

    (四)总结扩展。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1、师生配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一读。

    “不!把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永远不会遗憾。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为祖国尽力!”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解放斩钉截铁敬佩尽力。

    2、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封:左右结构。左边两土撂在一起,最后一笔是,右边是“寸”/。

    借: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昔”。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不要写成,右边是“刀”。

    渊: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的笔顺是:

    博:左右结构。左边是“十”,右边是,第三笔不出钩。

    令:上下结构。“今”字加一笔就是“令”。

    敬:左右结构。左边是“苟”,右边是“攵”。

    佩: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第三笔是“一”,不要写成。

    遗:半包围结构。里面是“贵”,外边是。

    憾:左右结构。左边是,右边是“感”。

    (三)扩词练习(开火车比赛)。

    封:封锁封建封闭。

    借:借口借用借钱。

    初:初中初升当初。

    渊:深渊渊博。

    敬:尊敬敬爱敬礼

    憾:震憾遗憾。

    板书设计:

    专业三年级语文微课教案(通用17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优秀作文 读后感
    ADADAD
    热门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