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18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3:46:41 更新时间: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开题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一本研究试图在gis和遥感软件支持下,综合野外调查、遥感及定位数据,结合专家系统、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开题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开题报告,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一

    本研究试图在gis和遥感软件支持下,综合野外调查、遥感及定位数据,结合专家系统、数据库、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可视化技术、交互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多维的热带亚热带植被信息系统,探讨3s技术在不同组织层次植被研究中的应用如森林群落的水平和垂直分析、植被的时空动态模拟和预测、以及森林景观的格局研究等。

    gis平台为esriarcview3.x及其扩展模块,遥感软件为pcigeomatica(?),编程语言为c,图形处理用opengl。主要的研究方法参见表1。

    1种群population:以距离为基础的种群分布格局、种间联结、邻体效应、种间竞争、母树-幼苗空间关系等。

    2群落community:以面积为基础的重取样技术、各种面积曲线、冠层分析等。

    3生态系统ecosystem:以地图为基础的植被分类、生产力或生物量估算、植被水平或垂直分布等。

    4景观landscape:以dem为基础的景观格局结构、缀块分析、生境评价、虚拟3d森林等。

    5植被信息系统:构建多维热带亚热带植被信息系统(图1)。

    1遥感生物信息提取。

    遥感影象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极化特征和时间特性是我们鉴别各种物体和现象的依据。如何从遥感图象中识别植被、昆虫种群、大型动物等生物信息,则是建立多维生物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通常是用植被不同波段的反射率及其它因子的组合来获得植被指数(vi),并采用非监督分类或监督分类的方法,区分不同地物和不同植被类型,但只能用于较大的植被分类阶元;较小的植被单位如群丛必须结合实地调查和其它环境因子,能否直接利用遥感判断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昆虫种群和大型动物的判定一般是根据这种昆虫的生境,也可以考虑标记和电子反射器的办法来定位。引入专家系统或者决策支持系统,模糊数学、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理论,可以更加有效地和精确地进行识别。

    2时空数据模型和时空分析。

    传统的gis面向的是只含空间维度和属性维度的sgi,而能够处理时间维度的gis则称为tgi。时间维度具有和空间维度不一样的特点,如何将空间数据模型的概念和方法引申到时空数据模型,是当前gis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时空一体化的数据模型必须具有时空二维的拓扑特征,才能有效地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效率,减少数据存贮的冗余(陈晋等,1995)。生物学中涉及了许多时空分析问题,也发展了时序分析和生物地理统计的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应用都有待完善。而且,现有的gis软件均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分析。

    3专业组件设计。

    现有的许多gis软件并不包含生物学专业模块;建立独立的完全面向生物学的gis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必要。因此,组件gis是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用各种计算机语言或gis软件附带的语言,编写出适用于生物学的控件或模块,组合到现有的gis软件中。

    4其它。

    不同数据类型、不同维度数据的操作和管理,真三维gis和虚拟景观的构建等,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具备必须的软硬件;。

    2实验组具备相关的软件操作和编程能力;。

    3导师组具备相当的指导水平;。

    4实验组具备一定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能力。

    1可能填补gis在种群/种间空间分析方面的空白。

    2首次进行gis应用于生态学不同组织水平的综合研究。

    3国内首次建立多维热带亚热带综合植被信息系统。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二

    1、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2、选题要考虑到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是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或重要科研项目。

    3、所选课题在理论上应居于学科前沿,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4、导师及指导小组有能力指导所选的课题。

    为了加强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前沿性,要求博士生开题前应结合选题进行查新。开题报告应附有“查新报告”。

    1、博士生开题工作须在第三学期进行。

    2、开题报告须填写《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3、博士生在选题、调研、查新和充分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由导师邀请有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博导)组成审议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审议小组组长原则上由校外专家担任。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并作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并签名,并报所在院(部)和研究生处备查。

    4、开题报告主要内容:

    (1)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盛自选等)和选题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课题进行的途径、手段和最终目标。

    (2)调研中有否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新观点、新假设等,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3)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

    (4)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1-2个月内按专家意见修改或重新选题,再经审议小组通过后方可开题。

    6、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备案,并应及时补作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三

    镰刀菌和杀菌剂对平邑甜茶生理生化作用。

    近几年来,中国苹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20xx 年栽培面积为 189 万公顷,产量达到2400 万吨,分别占世界苹果总量的 2/5 和 1/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

    苹果是我国主栽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大,苹果生产已经成为苹果主产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品种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约束日益加剧,我国果树品种新老更替加快,老果园栽植新品种时遇到幼苗生长不良等连作问题越来越突出,苹果连作障碍已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主要苹果产区,严重影响果树产业的发展。因此,苹果产业还要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引起果树连作障碍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即使在同一地区其病因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为苹果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带来诸多困难,目前国内对大豆连作障碍的报道较多,对果树的研究较少,不能为实际生产中有效防治果树再植病提供良好的依据。

    以前常采用的防治苹果连作障碍主要方法土壤熏蒸,用的熏蒸剂都存在对人畜毒性大、高残留污染环境、使用量大等问题,该类药剂具有灭生性的特点使用后不仅杀死了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也把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杀灭,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失调。与现在人们追求的绿色无公害理念相违背,筛选环境友好、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并探讨相应的配套应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实验以生产上较常用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为试验材材,研究水培条件下,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致病机制;盆栽条件下药剂处理后对平邑甜茶生长的促进,以期为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苹果优势产区进入衰老期,老果园面临品种更换和果园更新的问题。耕地面积、经济利益、地域品牌限制等问题的限制使再植障碍成为果树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生物因素是导致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平邑甜茶既是苹果的常用砧木之一,又是果树栽培生理研究中的常用材料,本文以其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尖孢镰刀菌对平邑甜茶生长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化学药剂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分析对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为进一步揭示镰刀菌的致病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资料和依据,从而为解决苹果的连作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

    1.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中分离的主要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的致病作用不同,尖孢镰刀菌对其抑制作用更强,经滤液处理后幼苗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根长、须根数、根系表面积、鲜重等都比对照有显着的降低。

    2. 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滤液处理后能够显着抑制植物生长,株高、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的明显降低;镰刀菌培养滤液浓度为 10%时可以轻微促进幼苗生长,培养滤液浓度为 25%时开始抑制幼苗的生长,随着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保护性酶活性在处理初期先升高,随着培养滤液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一直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电导率加大,细胞膜透性增大。

    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 6 种杀菌剂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和定量接入菌麦粒的的灭菌土药剂处理分别为代森锰锌 wp 2.5 a.i g/10 kg 土;多菌灵 wp 2.5 a.i g /10 kg 土;咯菌腈 wp 1.25 a.i g /10 kg 土对平邑甜茶幼树生长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处理后对平邑甜茶生长的促进作用显着,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中的镰刀菌是引起连作障碍的因素之一。

    4.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菌土、连作土与空白对照及各自对照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杀菌剂在接菌土上表现出的促进作用比连作土更加显着,专一性的抑制作用更强。

    四、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关键词

    1 引 言

    1.1 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1.2 平邑甜茶

    1.3 苹果连作障碍的发病机制

    1.4 植物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1.5 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2 四种镰刀菌培养滤液对水培平邑甜茶生长的影响

    2.3 尖孢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水培平邑甜茶的影响

    2.4 六种杀菌剂对盆栽平邑甜茶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镰刀菌培养滤液生物活性测定

    3.2 四种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3 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4 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5 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6 六种杀菌剂对平邑甜茶幼树生物量影响

    3.7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3.8 六种杀菌剂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9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3.10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 sod 活性的影响

    3.11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 pod 活性的影响

    3.12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 cat 活性的影响

    3.13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 mda 含量的影响

    3.14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 pal 活性的影响

    3.15 六种杀菌剂对根系 ppo 活性的影响

    4 讨论

    4.1 四种镰刀菌产毒能力差异

    4.2 镰刀菌是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

    4.3 杀菌剂对平邑甜茶根系生长调控作用

    5 结论

    5.1 明确了连作土壤中四种镰刀菌对平邑甜茶生长的抑制作用

    5.2 明确了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3 明确了盆栽条件下杀菌剂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及最适剂量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四

    一、论文选题意义:

    1、 论文题目的由来:进校前就知道扬州大学的音乐文学研究在目前古代文学研究界很有特色,本人也很感兴趣。进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第一年,较系统地阅读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音乐文学的第一手资料,初步完成约五十万字的《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资料汇编》工作。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现在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学的研究成果。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学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仍有进一部深入研究的余地。因此与导师协商后,就定了现在的这个论文题目。

    2、 已有的相关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学研究,从五四运动以来,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开始兴盛,到现在,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韵文学在该时期处于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从体式言,五言,七言在此期开始形成,并成为主要形式;从创作主体言,此期中国文学开始自觉;从辞乐关系言,此期开始出现歌诗与徒诗并行发展,相互交叉渗透,并由歌诗到徒诗的转移的趋势。总之,中国韵文发展史上的很多关键性问题,都与此期间的音乐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从音乐的视域去研究探讨。从这一意义言,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学对象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与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学与贫民文学有关。在这样的时代里,才有二三十年代的乐府文学研究热潮。也形成乐府文学研究的第一座高峰。其研究特点是全面,既有作品笺释,也有系统论著,既有文学分析,也有音乐考察。成就也很高。第二个时期为六七十年代乐府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以分析人物性格与作品主题为主),于乐府诗研究不得要领。第三期为八十年代的社会文化学研究,其特点是通过乐府作品考察汉魏六朝社会文化问题,以当时的社会文化透析乐府诗,同时还引进了西方的文学理论来研究乐府诗。如系统论,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都曾用来分析过乐府诗。第四个时期就是近几年对乐府诗研究的新进展。即强调从音乐的角度研究乐府诗。如张永鑫《汉乐府研究》、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等就很重视乐府诗的音乐背景。近两年还有几篇硕士论文也开始从音乐角度研究乐府诗。如首都师大的《魏晋文人乐府》、安徽大学《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点及其文化学阐释》等。扬州大学孙尚勇《乐府史研究》、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崔炼农《汉魏六朝乐府辞乐关系研究》等几篇博士学位论文,是近期从音乐角度对乐府诗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有从当时的音乐文学生成、消费、传播等实际生存状况进行考察。第四、对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尚待深入研究。诸如曹魏集团乐府创作对音乐文学发展的影响;歌辞传播方式的变化对歌辞文化功能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否存在依调填词;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产生古诗与乐府混杂难分的现象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中国韵文发展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五言诗与七言诗如何兴起;乐歌、徒歌的分与合;歌诗观念与徒诗观念的形成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基础。本论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4、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着力从当时的音乐文化背景入手,探讨文人歌辞生成、消费、传播等基本的生存状况,从而对中国韵文在魏晋时期出现的新特征作合理的阐释;第二、着力从乐种与文人歌辞使用的曲调考证辨析入手,探讨文人歌辞的文化功能,文学特征的音乐基础。第三、本文将始终围绕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展开,着力探讨中国韵文发展史上尚未解决的问题。

    二、 文献资料掌握情况:1、《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资料汇编》(五十万字);2、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主要研究专著和论文。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五

    我国现有的 18 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 3.6 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20%。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坡耕地不仅产量低而且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耕地资源,而且威胁到国家生态与粮食安全。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末,全国坡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毁坏掉的耕地 5000 多万亩,平均每年 100 万亩。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当地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坡地,造成地表植被更大程度的破坏。坡耕地在造成山丘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导致了群众生活更加贫困。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淤积了江、湖、河、水库,直接威胁防洪安全,加剧了水土污染,造成对水资源的破坏。耕地中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水土流失带进河流和水库,造成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在坡耕地治理基础上的特色产业的发展涉及社会、经济、产业、资源与环境等众多因素,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复杂系统,单一学科的专门化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深入进展,需要借助各门类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本文在坡耕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下,以国内外系统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在坡耕地治理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北地区坡耕地的实际情况,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找出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特色产业。实现坡耕地的有效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客观意义上的支持。

    “可拓学”是以蔡文教授为首的我国学者创立的新学科,它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处理矛盾问题。论文利用可拓理论中的基元理论和可拓集理论对区域特色产业系统进行整体描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基元的可拓性和变换方法以及与特色产业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元模型。通过研究建立区域产业发展的可拓决策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

    我国现有的 18 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 3.6 亿亩,占耕地总量的 20%。坡耕地的合理利用,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坡耕地利用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坡耕地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影响下,坡耕地的利用水平非常低下,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下,合理进行坡耕地的利用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并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本质上有利于提高坡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多数地区的生态问题与坡耕地的大量存在密切相关,坡耕地合理利用是大面积生态建设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坡耕地的改造,增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数量,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生态重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观念的改善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习惯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农四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克服农民发展经济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

    国外关于坡耕地的研究在当前阶段,国外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国内坡耕地利用研究进展我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同样起步较早,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实际上,我国在坡耕地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量的专家学者投身于这一事业中来,为我国坡耕地的改良和完善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理论支持。

    我国坡耕地的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1 )坡耕地利用与治理的技术措施研究坡耕地的利用和开发技术始终是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相关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2) 坡耕地利用模式研究坡耕地利用模式的探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区域坡耕地利用研究林昌虎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收集和整理了贵州山区坡耕地的基本开发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坡耕地的开发必须重视林粮间作、坡地改梯田、坡耕地免耕技术的应用。

    (1)国外关于特色农业的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探索关于此领域的发展问题。

    (2)国内特色农业研究进展我国学者对特色产业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开始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采取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地采取新的农业发展形式,提供具有发展力的产品,进而促进特色农产品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国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特色农业基本概念和内涵。

    伍建平、谷树忠对特色农业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农户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收入,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形成具有规范农业形式,具备典型的区域性,并且在市场中能够有较强的生命力,形成的一种农业形式。

    2)、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刘志民等通过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认真总结,认为当前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多种理论的应用上保证特色农业取得预期经济收益的重要保证条件,同时,在不同的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我国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取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3)、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4)、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特色农业的发展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是在发展目标的确定上要结合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地结合市场确定;第二是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政府要提供大力支持;第三是将产业链进行充分延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第四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过程进行管理,保证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第五是农户是特色农业的主要参与者,要提高农民工作的积极性。

    5)、 区域特色农业评价研究。

    程炯分别从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了农业生产模式,提出了进行规划和分析闽东南农业的章程。

    本文针对在坡耕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的问题,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和坡耕地治理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北地区坡耕地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视角,找出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特色产业。实现有效的坡耕地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目的,本文围绕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这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论文所涉及的坡耕地治理、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这是论文的研究基础部分。主要对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与特征,组成要素,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这是论文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在第二章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构建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不相容问题的物元模型,建立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拓决策模型和特色种植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第四章以陕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将坡耕地特色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重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并以陕北地区米脂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六章分析特色农业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构建动态博弈模型,探讨政府、农户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提出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第七章):这是论文研究的结论部分。归纳总结论文各章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并给出后续研究展望。

    本文在对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计与预测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坡耕地特色农业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目标。

    其次,通过基元理论分析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不相容问题,运用共轭分析和拓展分析方法对各种影响基元的拓展性和变换进行分析,并用关联函数确定特色农业发展的和谐度;建立了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确定特色农业最有种植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坡耕地特色农业与生态环境,宏观政策、粮食安全、人口因素及经济发展的系统动态因果反馈关系,构建特色农业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寻找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

    另外,利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对坡耕地特色农业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对特色农业的进一步细分,有利于其更好的把握目标市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坡耕地利用研究现状

    1.3.2 特色农业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

    2.1.1 特色农业

    2.1.2 坡耕地

    2.1.3 坡耕地特色农业

    2.2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系统分析

    2.2.1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要素

    2.2.2 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分析

    2.2.3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目标分析

    3.1 可拓方法概述

    3.2 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拓分析

    3.2.1 不相容问题的确定

    3.2.2 坡耕地系统的共轭分析

    3.2.3 坡耕地系统的相关分析

    3.2.4 坡耕地系统的蕴含分析

    3.3 坡耕地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模型的求解

    4.1 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拓分析

    4.1.1 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农业现状

    4.1.2 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优势分析

    4.1.3 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劣势分析

    4.1.4 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主要产业分析

    4.1.5 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拓分析

    4.1.6 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拓决策模型的构建

    4.1.7 榆林市特色产品种植的可拓决策

    4.2 横山县坡耕地种植结构的实证分析

    5.1 坡耕地特色农业 sd 模型

    5.1.1 sd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5.1.2 sd 模型的构建

    5.1.3 模型检验

    5.2 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动态仿真

    5.2.1 米脂县基本情况

    5.2.2 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 sd 模型

    5.2.3 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动态仿真

    6.1 坡耕地特色农业利益相关者及行为分析

    6.1.1 坡耕地特色农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6.1.2 坡耕地特色农业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6.2 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博弈分析

    6.2.1 发展特色农业的三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6.2.2 农户群体发展特色农业行为分析

    6.3 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6.3.1 构建长效支农投入机制

    6.3.2 构建特色农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6.3.3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 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六

    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慢慢热起来,bajrr0s&cabral(1994)、collie(xx)、cowan(1989)、head&ries、faj叮el&shapiro(1990)、hom&levinsohn(xx)、riehardson()、saggi&肠ldiz(xx)、丫idiz(xx)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问题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规制问题以及跨国并购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等领域。unctad的《xx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冼国明译,xx)对跨国并购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很多。刘文通(1997)、陈朝阳()周小知(1999)、殷醒民(1999,xx)、王一(xx)、蒋泽中(xx)、张秋生(xx)、吕薇(加02)、李光荣(xx)、魏江(xx)、王长征(xx)、魏成龙(xx)等学者的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并购问题的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尤其需要提到的是:《中国并购报告》(xx)、《中国并购报告》(xx)以及《中国并购报告》(xx)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史建三(1999)对跨国并购、刘恒(xx)对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制问题、韩世坤(xx)对20世纪90年代的跨国并并购购浪潮等直接与跨国并购相关的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研究中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了探讨(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的资料汇集与系统研究对理解并购(跨国并购)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跨国公司进行直接投资进行研究的成果就更加多了,如陈彪如(1987)、冼国明(i994)、陈飞翔(1995)、潘英丽(1997)、谢康(1997)、蒋殿春(1998)、张纪康(1999)、唐勇(1999)、金芳(1999)、金润圭(1999)、杨建龙(xx)、鲁明汉(20()0)、毛蕴诗(xx)、杨大楷(xx)、李洪江(xx)、程新章(xx)、陈左(xx)、唐海燕(xx)、吴先明(xx)、王志乐(xx)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

    对并购问题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献都很多,但将二者结合起来,对跨国公司在华进行并购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专题研究却不多,但随着我国政策的松动,江娟、桑百力l、冼国明、陈佳贵、王巍、刘志云、蔡红、潘爱玲、程新章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以及我国政府的对策这两个方面。但这些研究角度各异,目前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的研究成果还没有。

    2选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背景。

    (一)我国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松,xx年11月,外经贸部、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决定》。

    xx年2月,国务院公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3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xx年6月,证监会发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规则》。

    xx年10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xx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xx年4月,《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正式实施。

    在此期间,另外还不断有各种配套的规章或文件出笼。各行业主管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些涉及具体产业外资并购问题的法规,如xx年11月民航总局等部门制定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等。

    透过越来越密集的时间间隔,大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外资并购由排斥转为认可、进而转为积极推动的演变轨迹。这也直观地反映出,经过全球化大潮洗礼后的中国拥有了更多的冷静和成熟。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新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2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重要性。

    有关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尽管己比较齐全,却仍突出存在着两大弱点:一是“层级低”,绝大多数法规属于行政性规章,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二是“散乱”,各种法规之间互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也就是说,我们离建立一整套权威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跨国并购法律体系一般应包括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公司法、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多部法律。而我国目前只有公司法以及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部分行业法律有零散的相关规定,而这些法律又都受到适用范围的限制(如公司法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银行法等只适用于特定行业),难以形成体系效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跨国并购在促进国内市场有效竞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如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形成产业垄断,是各国政府最为重视的问题。

    我国在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垄断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在我国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外资在华并购的种种限制都已经取消,但由于种种历史遗留的问题在短期内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些必然会影响外资在华并购活动的展开。

    正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会带来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

    主要内容(提要)。

    1、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2、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3、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

    4、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

    5、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

    6、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垒。

    7、研究跨国并购法律体系完善的必要性以及制度建设问题。

    本文的创新。

    1、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对我国市场结构、就业、资本形成、出口竞争力、国际收支等宏观层面以及对我国本土品牌、技术外溢、技术转让和提升、资产价格形成、公司治理等微观层面的效应进行了详尽的剖析,这些细致的剖析对于全面理解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后果有着重要价值,同时这些剖析也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的基础。

    2、对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进入我国面临的主要壁垒进行探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需要尽快进一步完善我国外长在华并购的法律监管体系,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规制体系。

    四、主要参考文献(论文:作者&8226;题目&8226;刊名&8226;卷(期)&8226;页码;著作:作者&8226;书名&8226;出版社&8226;年份)。

    2、程惠芳:《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版。

    3、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4、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l989年版。

    5、科斯:《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吕蔽:《产业重组与竞争》〔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xx年版。

    9、史建三:《跨国并购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版。

    10、《跨国公司与当代中国》〔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版。

    11、蔡红:《入世与我国外资并购监管中反垄断规则》【j〕,《法学》xx年第3期,

    12、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茅于轼(编):《中国经济学xx》【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xx年版。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七

    镰刀菌和杀菌剂对平邑甜茶生理生化作用。

    近几年来,中国苹果产业有了长足发展。20xx年栽培面积为189万公顷,产量达到2400万吨,分别占世界苹果总量的2/5和1/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

    苹果是我国主栽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大,苹果生产已经成为苹果主产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社会秩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品种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约束日益加剧,我国果树品种新老更替加快,老果园栽植新品种时遇到幼苗生长不良等连作问题越来越突出,苹果连作障碍已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主要苹果产区,严重影响果树产业的发展。因此,苹果产业还要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由于引起果树连作障碍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即使在同一地区其病因也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为苹果连作障碍的综合防治带来诸多困难,目前国内对大豆连作障碍的报道较多,对果树的研究较少,不能为实际生产中有效防治果树再植病提供良好的依据。

    以前常采用的防治苹果连作障碍主要方法土壤熏蒸,用的熏蒸剂都存在对人畜毒性大、高残留污染环境、使用量大等问题,该类药剂具有灭生性的特点使用后不仅杀死了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也把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杀灭,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失调。与现在人们追求的绿色无公害理念相违背,筛选环境友好、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化学杀菌剂,并探讨相应的配套应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实验以生产上较常用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rehd.)为试验材材,研究水培条件下,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致病机制;盆栽条件下药剂处理后对平邑甜茶生长的促进,以期为生产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苹果连作障碍提供依据。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苹果优势产区进入衰老期,老果园面临品种更换和果园更新的问题。耕地面积、经济利益、地域品牌限制等问题的限制使再植障碍成为果树产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生物因素是导致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平邑甜茶既是苹果的常用砧木之一,又是果树栽培生理研究中的常用材料,本文以其幼苗为试材,采用水培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尖孢镰刀菌对平邑甜茶生长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化学药剂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分析对连作障碍的缓解效果。为进一步揭示镰刀菌的致病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资料和依据,从而为解决苹果的连作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

    1.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中分离的主要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层出镰刀菌、腐皮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的致病作用不同,尖孢镰刀菌对其抑制作用更强,经滤液处理后幼苗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根长、须根数、根系表面积、鲜重等都比对照有显着的降低。

    2.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水培条件下,不同浓度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生物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培养滤液处理后能够显着抑制植物生长,株高、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的明显降低;镰刀菌培养滤液浓度为10%时可以轻微促进幼苗生长,培养滤液浓度为25%时开始抑制幼苗的生长,随着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保护性酶活性在处理初期先升高,随着培养滤液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一直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电导率加大,细胞膜透性增大。

    3.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6种杀菌剂对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和定量接入菌麦粒的的灭菌土药剂处理分别为代森锰锌wp2.5a.ig/10kg土;多菌灵wp2.5a.ig/10kg土;咯菌腈wp1.25a.ig/10kg土对平邑甜茶幼树生长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处理后对平邑甜茶生长的促进作用显着,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中的镰刀菌是引起连作障碍的因素之一。

    4.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接菌土、连作土与空白对照及各自对照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杀菌剂在接菌土上表现出的促进作用比连作土更加显着,专一性的抑制作用更强。

    四、论文提纲。

    中文摘要。

    关键词。

    1引言。

    1.1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

    1.2平邑甜茶。

    1.3苹果连作障碍的发病机制。

    1.4植物病原菌毒素研究进展。

    1.5连作障碍的防治措施。

    1.6研究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2四种镰刀菌培养滤液对水培平邑甜茶生长的影响。

    2.3尖孢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水培平邑甜茶的影响。

    2.4六种杀菌剂对盆栽平邑甜茶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

    2.5测定项目与方法。

    2.6数据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四种镰刀菌培养滤液生物活性测定。

    3.2四种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3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4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幼苗根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3.5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培养滤液对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6六种杀菌剂对平邑甜茶幼树生物量影响。

    3.7六种杀菌剂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3.8六种杀菌剂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9六种杀菌剂对根系可溶蛋白含量的影响。

    3.10六种杀菌剂对根系sod活性的影响。

    3.11六种杀菌剂对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3.12六种杀菌剂对根系cat活性的影响。

    3.13六种杀菌剂对根系mda含量的影响。

    3.14六种杀菌剂对根系pal活性的影响。

    3.15六种杀菌剂对根系ppo活性的影响。

    4讨论。

    4.1四种镰刀菌产毒能力差异。

    4.2镰刀菌是引起连作障碍的主要生物因素之一。

    4.3杀菌剂对平邑甜茶根系生长调控作用。

    5结论。

    5.1明确了连作土壤中四种镰刀菌对平邑甜茶生长的抑制作用。

    5.2明确了镰刀菌培养滤液对平邑甜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5.3明确了盆栽条件下杀菌剂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及最适剂量。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八

    智慧城市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出现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这一概念引起全球关注始于 20xx 年。由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刚刚兴起,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十分有限,主要是围绕智慧城市是什么、如何建设它来展开的,并且这些研究目前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实践进展也十分有限,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借鉴他方现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并为我所用,以促进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探索的持续深入,是行政管理学者需要承担的重大责任。对于笔者而言,阅读和借鉴前辈们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是寻求自身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的依据所在。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

    2.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意义和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

    3.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与策略方面的研究。

    4.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和路径方面的研究。

    5.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效益和评价方面的研究。

    6.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案例研究。

    (二)国内外实践发展状况。

    (一)选题背景。

    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20xx 年底 ibm 提出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地球”的设想,20xx 年又提出建设“智慧地球”首先需要建设“智慧城市”的口号,希望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引领世界城市通向繁荣和可持续发展。虽然 ibm 提出的智慧城市理念具有明显的商业利益驱动,甚至可以将其看成是以 ibm 公司为代表的 it 行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当政府和民众面对接踵而至且日趋严重的城市病(如: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隐患日增等)束手无策时,以智慧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浪潮的到来,让困顿中的政府和民众对未来城市生活有了新的憧憬,正是怀着这种对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憧憬,智慧城市的理念最终被政府和民众所逐渐接受并推广。

    1.城市的智慧发展理念将为解决当今“城市病”提供新的途径。

    2.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

    3.相关研究的薄弱和匮乏是该选题的缘由之一。

    (二)选题意义。

    在现阶段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对行政管理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丰富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理论。

    3. 为我国新兴的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指南。

    本文共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

    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状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

    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智慧城市的理性解读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兴形态和未来趋势,认识智慧城市应首先了解城市的起源、定义及发展历史,从而认识城市的发展规律。在探寻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众说纷纭的智慧城市概念进行总结归纳,并提炼出本文对智慧城市的概念界定和属性认知。在对智慧城市这一核心概念进行充分解读的前提下,理性地分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兴起的动因。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诞生而兴起的。以感知技术、新一代网络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全面覆盖的网络基础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智慧城市建设的思想基础、组织领导机构和制度体系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软件基础条件。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和软件基础条件是智慧城市建设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第三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建设才刚刚开始,在目前的建设实践中还未形成一个标准的体系可供遵循。本文通过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模式、实施模式与过程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切实可行的、标准的参考体系,并绘制了有关模式的构成示意图。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预警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正在我国形成,而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将带来的风险研究明显不足。技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是智慧城市建设风险的根本诱因,由于智慧城市是虚拟城市与实体城市的融合,因此技术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对新环境下的城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等带来了新的风险威胁。本文从整体上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可能风险进行了预警。

    第五章 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创新工程,要顺利实施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创新机制及和谐管理机制。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是防范建设风险的有效屏障,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的创新机制,调动与激发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以保障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的和谐管理机制是和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

    本论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出发,首先系统研究了智慧城市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智慧城市的概念、属性及建设动因;其次,探讨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再次,研究并构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模式: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模式、实施模式及建设过程管理模式,而后在剖析智慧城市安全风险根源的基础上,预警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最后,研究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防范机制、创新机制及和谐管理机制。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1.在选题方面。从笔者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一篇研究智慧城市及智慧城市建设的博士论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选题本身就体现出一定的新意,此选题在国内属于前沿性的研究领域。

    2.在写作内容方面。尽管当前的一些论文或着作涉及到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但多是就其某一方面进行研究,如:国内外建设问题的简介与比较,建设模式的讨论,建设的保障措施等。

    这些研究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性关注不够。本文从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建设动因、前提基础、基本模式、风险预警到保障机制等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的完整逻辑链条,对智慧城市建设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不足之处

    1.智慧城市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文献资料积累有限。同时在实践领域的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城市政府接受并着手规划建设智慧城市是从 20xx 年以后才开始的,目前许多问题尚在探索中,因此缺乏翔实、完整的经验数据。理论研究文献以及实践数据的缺乏,给本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这使得本文的研究缺乏量化分析。

    2.智慧城市建设问题研究,涉及领域广、影响因素多,事关整个城市发展全局,而每个城市就其个体而言情况各异。本文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探讨,缺乏对微观层面的考察。同时本文较多地探讨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共性问题,而对个性问题的讨论还远远不够。

    3.本文将界定智慧城市的概念,对其内涵进行较深入的探讨,但限于笔者的研究能力有可能对其外延的研究不足。

    (1)构建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模式。

    (2)形成智慧城市建设预警机制。

    (3)形成相关研究论文。

    (一)外文译着: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俄]列宁。列宁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5][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的研究[m].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7][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m].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xx.

    [8][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9][美]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m].蔡江南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美]熊彼特。 增长财富论--创新发展理论[m].李默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二)中文着作:

    [1]蔡立辉。电子政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陈述彭。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4]崔保国。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8]丁向阳。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9]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xx

    (三)中文论文:

    [1]陈柳钦。智慧城市:全球城市发展新热点[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8-16.

    [2]陈琳。电子政务环境下中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xx.

    [7]程大章。应重视对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研究[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xx(6):10.

    [10]崔国清。中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xx.

    (四)网络文献资料:

    (五)外文原文文献: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九

    (3)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进展分析

    (4)中内外研究成果

    (5)研究内容、重点和特点

    (1)技术方案

    (2)实施方案条件

    (3)主要问题和技术重点

    (4)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创新成果

    (5)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应对

    (6)研究进度以及经费预算

    以上举例了一些开题报告需要包含的基本内容要求,因地域、大学的不同开题报告略有调整。例如博士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有的大学是不需要,或者有单独列出,作为开题报告以及文献综述2部分提交。

    简单来说:1 题目确定(由指导老师给出的方向去定题,清楚选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要得到怎样的答案,字数最好不超过20个字,如果确因研究需要,就采用主副标题;如指导没有提出题目,需要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以及擅长的领域去选题),2 文献资料检索(得有足够的文献支持选题),3 列出大概框架 4 着手开始写作(博士开题报告5000-15000字)。

    具体来说:根据题目先查一些资料,看看别人在研究哪些内容,博士需要创新,得看别人的工作量体现在哪,尤其是设计类的要总结设计的步骤和主要工作量。其次是总结相关资料,形成综述类的文字,清楚开题的字数要求。最后是搞清楚自己要做的方向从哪些角度入手,涉及的关键技术有什么,做设计时的技术路线是什么。特别要注意的是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总之开题报告就是指导课题研究到论文撰写的全过程。

    其中最难的部分:

    博士是分析框架与研究设计、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预期贡献、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创新成果(框架如何确定,写作中遇到什么困难以及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博士开题报告写作中,字数的确定也是重要部分,需要每部分字数分配合理性,不要头重脚轻。一般博士开题报告字数要求是5000-15000字,其中综述部分是要点在于精。

    中英文文献可以去哪儿找?参考文献数量需要达到80-200个,所以选题是非常重要的,得有足够数量的文献支持,当然这些文献还需要包含国外文献,不单纯需要国内文献。那参考文献需要到哪儿找呢,一般可以从大学图书馆以及知网论文库,维普论文库,万方论文库进行检索,可以参阅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以及核心论文。国外资料可以从谷歌上浏览,有能力的话可以从国外大学的图书馆进行资料检索。

    文献索引编排1按拼音字母排列2按姓氏笔画排列。批注:页下注、尾注和文中注,尤其文中注,对于具有相同观点的文章同一个人的要写在一起。

    博士必须原创的。原创率要求85%-95%内,具体看大学要求。

    1 课题来源讲述 2开题报告内容的研究价值阐述 3参阅了哪些资料 4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

    博士开题报告答辩时间一年。因地域、大学的不同开题报告答辩时间略有调整。最后,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具体参考每个大学给的格式要求。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

    我国现有的18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3.6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坡耕地不仅产量低而且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耕地资源,而且威胁到国家生态与粮食安全。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末,全国坡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毁坏掉的耕地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当地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坡地,造成地表植被更大程度的破坏。坡耕地在造成山丘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导致了群众生活更加贫困。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淤积了江、湖、河、水库,直接威胁防洪安全,加剧了水土污染,造成对水资源的破坏。耕地中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水土流失带进河流和水库,造成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在坡耕地治理基础上的特色产业的发展涉及社会、经济、产业、资源与环境等众多因素,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复杂系统,单一学科的专门化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深入进展,需要借助各门类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本文在坡耕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下,以国内外系统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在坡耕地治理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北地区坡耕地的实际情况,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找出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特色产业。实现坡耕地的有效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客观意义上的支持。

    “可拓学”是以蔡文教授为首的我国学者创立的新学科,它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处理矛盾问题。论文利用可拓理论中的基元理论和可拓集理论对区域特色产业系统进行整体描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基元的可拓性和变换方法以及与特色产业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元模型。通过研究建立区域产业发展的可拓决策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

    我国现有的18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3.6亿亩,占耕地总量的20%。坡耕地的合理利用,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坡耕地利用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坡耕地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影响下,坡耕地的利用水平非常低下,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下,合理进行坡耕地的利用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并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本质上有利于提高坡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多数地区的生态问题与坡耕地的大量存在密切相关,坡耕地合理利用是大面积生态建设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坡耕地的改造,增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数量,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生态重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观念的改善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习惯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农四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克服农民发展经济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

    国外关于坡耕地的研究在当前阶段,国外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国内坡耕地利用研究进展我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同样起步较早,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实际上,我国在坡耕地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量的专家学者投身于这一事业中来,为我国坡耕地的改良和完善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理论支持。

    我国坡耕地的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1)坡耕地利用与治理的技术措施研究坡耕地的利用和开发技术始终是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相关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2)坡耕地利用模式研究坡耕地利用模式的探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区域坡耕地利用研究林昌虎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收集和整理了贵州山区坡耕地的基本开发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坡耕地的开发必须重视林粮间作、坡地改梯田、坡耕地免耕技术的应用。

    (1)国外关于特色农业的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探索关于此领域的发展问题。

    (2)国内特色农业研究进展我国学者对特色产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采取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地采取新的农业发展形式,提供具有发展力的产品,进而促进特色农产品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国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特色农业基本概念和内涵。

    伍建平、谷树忠对特色农业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农户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收入,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形成具有规范农业形式,具备典型的区域性,并且在市场中能够有较强的生命力,形成的一种农业形式。

    2)、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刘志民等通过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认真总结,认为当前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多种理论的应用上保证特色农业取得预期经济收益的重要保证条件,同时,在不同的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我国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取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3)、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4)、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特色农业的发展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是在发展目标的确定上要结合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地结合市场确定;第二是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政府要提供大力支持;第三是将产业链进行充分延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第四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过程进行管理,保证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第五是农户是特色农业的主要参与者,要提高农民工作的积极性。

    5)、区域特色农业评价研究。

    程炯分别从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了农业生产模式,提出了进行规划和分析闽东南农业的章程。

    本文针对在坡耕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的问题,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和坡耕地治理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北地区坡耕地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视角,找出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特色产业。实现有效的坡耕地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目的,本文围绕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这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论文所涉及的坡耕地治理、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这是论文的研究基础部分。主要对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与特征,组成要素,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这是论文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在第二章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构建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不相容问题的物元模型,建立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拓决策模型和特色种植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第四章以陕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将坡耕地特色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重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并以陕北地区米脂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六章分析特色农业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构建动态博弈模型,探讨政府、农户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提出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第七章):这是论文研究的结论部分。归纳总结论文各章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并给出后续研究展望。

    本文在对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计与预测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坡耕地特色农业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目标。

    其次,通过基元理论分析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不相容问题,运用共轭分析和拓展分析方法对各种影响基元的拓展性和变换进行分析,并用关联函数确定特色农业发展的和谐度;建立了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确定特色农业最有种植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坡耕地特色农业与生态环境,宏观政策、粮食安全、人口因素及经济发展的系统动态因果反馈关系,构建特色农业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寻找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

    另外,利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对坡耕地特色农业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对特色农业的进一步细分,有利于其更好的把握目标市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

    1.3.1坡耕地利用研究现状。

    1.3.2特色农业的研究现状。

    1.4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主要研究内容。

    1.4.2研究思路与方法。

    2.1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

    2.1.1特色农业。

    2.1.2坡耕地。

    2.1.3坡耕地特色农业。

    2.2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系统分析。

    2.2.1坡耕地特色农业的要素。

    2.2.2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分析。

    2.2.3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目标分析。

    3.1可拓方法概述。

    3.2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拓分析。

    3.2.1不相容问题的确定。

    3.2.2坡耕地系统的共轭分析。

    3.2.3坡耕地系统的相关分析。

    3.2.4坡耕地系统的蕴含分析。

    3.3坡耕地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3.3.1模型的建立。

    3.3.2模型的求解。

    4.1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拓分析。

    4.1.1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农业现状。

    4.1.2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优势分析。

    4.1.3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劣势分析。

    4.1.4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主要产业分析。

    4.1.5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拓分析。

    4.1.6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拓决策模型的构建。

    4.1.7榆林市特色产品种植的可拓决策。

    4.2横山县坡耕地种植结构的实证分析。

    5.1坡耕地特色农业sd模型。

    5.1.1sd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5.1.2sd模型的构建。

    5.1.3模型检验。

    5.2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动态仿真。

    5.2.1米脂县基本情况。

    5.2.2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sd模型。

    5.2.3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动态仿真。

    6.1坡耕地特色农业利益相关者及行为分析。

    6.1.1坡耕地特色农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6.1.2坡耕地特色农业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6.2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博弈分析。

    6.2.1发展特色农业的三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6.2.2农户群体发展特色农业行为分析。

    6.3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6.3.1构建长效支农投入机制。

    6.3.2构建特色农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6.3.3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7.1主要研究结论。

    7.2主要创新点。

    7.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一

    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是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修业三到六年的一个总结性文本。不能如期完成论文是博士生超年限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提高博士论文质量是亟待解决的课题。开题报告阶段作为博士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开题报告的写作与提交,在学位论文写作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较之学士论文与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论题更开阔、更重大、更深刻,能够体现作者达到的学术深度与精神境界。一部博士论文的完成、答辩与出版,对于它所涉及到的学科之建设与发展,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重大的作用。

    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必要环节之一,对于博士生的成长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博士教育是一种高学历的教育,博士论文是一种高规格的学术论文。第二,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的先导;第三,为博士生的长远发展提供方向。由此看来,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实质上就是博士生对自己论文的选题之价值性与可行性进行初步的论证,并以丰富的材料作为自己的辩护文本进行论证。另外,开题报告和我们日后的博士论文关系密切。首先,开题报告明确了我们博士论文研究的方向,把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和要解决的问题提了出来。其次,开题报告的主体内容也就是我们博士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开题报告就是要围绕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阐述的主要观点,进行全方位的、全息相的、全系统的论证。第三,开题报告的观念、方法和提纲式决定博士论文质量的关键环节。开题报告和论文的关系是互相牵制,互相发展的。由此可见,开题报告会对于博士论文的写作,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与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开题报告本身是不是具有合理性、逻辑性与科学性,则是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成与败的关键中的关键,核心中的核心。

    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级博士论文开题报告会上,有9位博士生进行了开题报告,此次九位博士生所提交的开题报告,从总体看,选题广泛,论题新颖,问题突出,观点鲜明,研究方法有所创新,形成了以下鲜明特点:

    第一,选题的合理性。博士论文的选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现成的判断、众人的解释、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挑战,并且要有理论上的.创见。前人已经研究很充分并且得出结论的,就没有必要再作为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第二,选题的可行性。

    一个不恰当、不可行的选题,足以影响学位论文写作的成败。此次开题的九位博士生所研究的对象,涉及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等文体,涉及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别文学。他们研究的对象在文化身份上具有多样性,有日裔英国作家、印裔英国作家,作家与他们的作品都具有一种跨文化的背景,因此它们多半存在重要的特点与重要的问题,经过导师们的论证,认为这些选题都是具有重要性的。第三,批评方法的多样性。九位博士论文的论题在研究方法上都比较明确,他们分别使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和文本审美批评方法等来研究具体的作家与作品。第四,问题的尖锐性。在此次开题报告会上,导师们在讨论每一位同学博士论文提纲的时候,往往提出一些很尖锐的问题,让当事者有所警醒、有所反思。有的论文研究问题涉及多个层面,最终没有回到文学而迷失了自己,有的涉及面太广而没有个性与深度,有的涉及问题太多而没有突出自己的问题。特别有的论文没有把文学当文学、没有把文学当艺术,认为这样的研究对于文学与美学研究没有很大的意义。第五,学术探讨气氛浓厚。以上五个方面,可以说明华中师大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学术环境与优秀的学术品质,足以让我们受到强烈的感染、诸多的获得教益与深厚的启示。

    此次开题报告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第一,提纲结构不够合理。从此次开题报告的提纲中可以看出,有的论文结构不太合理:研究莫尔诗歌关于“形式”与“伦理”对话,就表现出某种非逻辑性,因为形式与伦理之间是一种非对等的结构关系。论文应该以伦理为中轴和逻辑主线,将诗人不同时期所采取的诗歌形式来进行阐释,要说明的是一个艺术审美特点的问题;可是,作者不仅只提出了概念而没有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其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待商榷。研究哈代小说地理景观的论文,也存在某种“人与景观的对视”内容,于是就存在一种不对等与不统一的问题。谷崎润一郎早期20篇短篇小说模仿痕迹较重,为何只研究早期小说而不研究后期小说,只研究小说而不研究他其他的作品,也缺少必要的逻辑说明,同时,此位作家一生迷恋于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在其小说作品中一直存在,只是关注其早期短篇小说,不足以说明中国元素的形态与成因。

    第二,问题意识不够强烈。年鉴学大师费弗尔说,“提出问题是所有史学研究的开端和终结,没有问题就没有史学。”[2]那么到底什么问题意识呢?有学者认为问题意识就是“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通过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深刻洞察、怀疑、批判等多种方式,产生了认知冲突,经过深入思考后仍困惑不解时,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的探索情景的真实问题或想做出返现式创新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不断地积极地思维,直至问题解决”。[3]对于某一个问题要勇于挑战成见,才会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往往是创新意识的前提,是创新能力的基础。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需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从景观视角研究哈代小说是一种创新,然而如果研究没有回到文学本身,并且以此说明哈代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就可能会让我们的研究不是很到位。当然,也有问题意识比较强的提纲,如陈富瑞与张一鸣等。提出问题要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从偶然的想法到形成概念并具体确定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这一过程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4]51。如陈富瑞提出的家、家园、家国等问题,张一鸣提出的天体学、景观学和地理学的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无疑为曾经被广大研究者认为某些作家或某些领域的研究已经是陷入死胡同的局面,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让人感觉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二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问题研究----以阜新为例。

    二、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地区)是指因自然资源开发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以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或地区)。长期以来,这些城市和区域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伴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资源型城市由于缺乏中长期战略规划和资源不断衰减等原因,开始出现“资源诅咒”现象,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开始显现,诸如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维稳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愈发显着。

    资源型城市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促使政府开始审视和推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从历史看,多数工业化国家都是在工业化进程完成以后才出现了因资源衰竭引发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我国则是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就出现了这些问题,资源型城市问题爆发的时间有所提前。问题凸显时间的提前使我国政府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上面临着更多困难,政府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又要投入相当大量的财力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

    研究目的及意义由于资源的演变规律以及缺乏统筹规划,我国众多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失衡、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基础设施薄弱、投资吸引力差、接续替代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而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国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验,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起步较晚,转型资金也是在近年才开始投入,且数量不多,资金的瓶颈状态已成为现存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主要阻碍。

    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探索出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融资体制中所存在的问题,融资渠道多元化,特别是继续提高资源型城市投资的社会化程度,有效引导、调动和集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投资,在保证公共财政对资源型城市供给的同时,形成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并存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种融资渠道的资源型城市资金投入机制,这也是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

    三、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1.资源型城市概念。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概念界定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并无统一的说法,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释。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观点:

    在定义时,侧重于城市的资源开发,如郑伯红在其研究中指出,资源型城市作为专门化职能城市的一种,是指伴随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或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开发促使其再度繁荣的城市。

    2.资源型城市分类。

    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的分类方法,本文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一)以资源开采程度划分。

    根据资源的开采规模,进一步可细分为资源型未枯竭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型城市。顾名思义,资源枯竭型城市就是城市自然资源开采量几近枯竭或是已经枯竭,资源性产业对经济支撑作用已减弱或完全失去。随着对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加深,一些地区资源可采量逐渐减少,如云南东川、辽宁阜新这样的城市,当铜矿和煤炭资源可采量基本枯竭的情况下,对城市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另外,针对森工型城市这一类特殊的资源型城市,由于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出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森工型城市森林可采量大幅降低,对于该类型城市来说这是一种政策性枯竭,如黑龙江伊春、吉林白山这样的城市就是这种情况。资源未枯竭城市则是相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的,具体分析时一般不单列。

    (二)以资源类型划分。

    根据资源的种类不同,资源型城市可进一步分为石油型城市、煤炭型城市、冶金型城市、森工型城市和其他城市五类。这里主要依据资源型城市主要矿产的类型来划分,对于复合型资源的城市,以矿产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最大份额的矿产类型进行划分。

    四、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1.研究目标本文拟通过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态的、历史的、制度的研究方法,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现存以及可能的各个资金来源渠道的融资现状和能力,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的融资体制对融资的作用,并且尝试建立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及其效应的框架和模型,检测和评价我国现行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状况,从引入市场竞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思路,提出如何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机制运行效率、改善其运行效果、拓宽其渠道、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2.研究框架本文从结构上分为七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章: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描述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重点论述了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以阜新为例,采用计量的方法对其“十二五”时期的转型资金需求、供给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股票、债券、自筹资金、其他资金等各个渠道资金供给情况,尤其对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章: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发展现状及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总结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历史演进,并以阜新为例重点研究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第六章:国外资源型城市融资政策借鉴,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德、法、日、美4个国家的资源型城市(或地区)的转型融资典型,提出了一些共同的政策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七章: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通过前述定量及定性分析的结果,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模式进行设计,设计市场化的融资路径,探讨满足转型资金需求的融资模式问题,并依据阜新市转型过程中融资的特点和问题,从政府、投资主体角度提出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

    1.研究创新。

    首先,本文将研究主题选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融金方面,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如何系统地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体制。这一研究在国内外涉及较少,因此对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有所贡献。

    其次,本文利用计量的方法,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的需求与供给缺口进行测算,并且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现行融资机制及效应的分析、评价和计量检验,探究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机制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融资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因此,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最后,本文有机融合财政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的融资机制及其效应进行研究,提出完善融资机制的思路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措施,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学科都有所丰富。

    2.研究不足。

    首先,本文提出的资源型城市融资体制运行效应的评价分析使用的现代计量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其次,在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政策建议中,受时间和研究水平的限制,对政府、市场、融资主体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型城市融资实现跨越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论文提纲。

    目录。

    中文摘要。

    目录。

    1.引言。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资源型城市概念及分类。

    1.2.1资源型城市概念。

    1.2.2资源型城市分类。

    1.3研究目标、框架、创新与不足。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框架。

    1.3.3研究创新。

    1.3.4研究不足。

    2.资源型城市转型与融资相关理论。

    2.1资源型城市转型经典理论。

    2.1.1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公共财政理论。

    2.1.3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

    2.1.4金融发展理论。

    2.1.5制度经济学理论。

    2.2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国外研究综述。

    2.2.2国内研究综述。

    2.2.3简要评论。

    3.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及转型面临的问题。

    3.1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

    3.1.1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

    3.1.2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

    3.2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

    3.2.1资源型城市体制机制相对落后。

    3.2.2经济结构失衡缺乏发展后劲。

    3.2.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3.2.4所有制结构单一经济缺乏活力。

    3.2.5偏远的区位特点导致吸引外来投资困难。

    3.2.6失业人口较多导致就业压力大。

    3.2.7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4.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和供给分析。

    4.1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需求分析。

    4.1.1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概况。

    4.1.2阜新“十二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需求量预测。

    4.1.3阜新转型资金需求预测结论。

    4.2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分析。

    4.2.1财政资金渠道。

    4.2.2信贷资金渠道。

    4.2.3利用外资渠道。

    4.2.4资本市场。

    4.2.5自筹及其他资金渠道。

    4.2.6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给渠道能力预测。

    4.3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及原因。

    4.3.1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的统计性描述。

    4.3.2资源型城市转型资金供需缺口存在的原因分析。

    5.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现状及阻碍作用。

    5.1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

    5.2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分析。

    5.2.1融资总量评价。

    5.2.2融资渠道评价。

    5.2.3融资结构评价。

    5.2.4融资效果评价。

    5.2.5融资体制运行效应实证分析。

    5.3融资体制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

    5.3.1融资体制为资源型城市提供资金支持。

    5.3.2融资体制可引导资金流向。

    5.3.3融资体制能够保障资金效用发挥。

    5.4现行融资体制对资金筹措的阻碍作用。

    5.4.1融资环境欠佳,导致转型资金供给不足。

    5.4.2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财政资金。

    5.4.3市场缺位,融资主体融资能力差。

    5.4.4管理不当,融资资金使用效率低。

    5.4.5投资盲目,缺乏前期可行性研究。

    5.4.6融资模式缺乏创新,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跑项目”

    6.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借鉴。

    6.1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经验。

    6.1.1德国鲁尔。

    6.1.2法国洛林。

    6.1.3日本九州。

    6.1.4美国休斯顿。

    6.2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2.1政府主导,对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资金倾斜和政策扶持。

    6.2.2市场运作,实现外商内资同时发展的引资战略。

    6.2.3营造投资环境,为融资的发展创造良好空间。

    7.完善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的思路及建议。

    7.1资源型城市转型融资体制完善思路。

    7.1.1融资主体市场化。

    7.1.2融资项目市场化。

    7.1.3融资条件市场化。

    7.1.4融资工具市场化。

    7.2政策建议。

    7.2.1政府积极发挥其政策导向作用。

    7.2.2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保障转型资金的供给。

    7.2.3促进融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三

    构思与撰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训练对于博士生的成长至少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第一,开题报告撰写是博士论文写作的先导和基础性工作。科学的选题、合理的研究内容安排、正确的技术路线设计以及对创新点的适当预期,能为整个论文写作提供逻辑连贯的思路和操作可行的工作方案,从而使博士论文的写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在上述各个环节都有疏漏,或在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就会使论文的写作一波三折,甚至会出现前功尽弃,推倒重来的情况。第二,从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构成要件、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撰写规范等方面看,它同许多基金项目的申请报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开题报告作为博士生学术生涯的开源性工作,除直接影响博士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外,它还能为博士生长远的发展提供能力的积淀,这种能力积淀和富集是他们成为学术带头人或科技帅才所必备的素质。本文就文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讨。

    一、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

    在题目选定的情况下,文献综述就是整个论文构思与写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全面、深刻阅读、理解了国内外同行最新研究进展,才能明确自己工作的起点;只有清晰地梳理出以往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路径,才有可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走向;只有敏锐地发掘出学术界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正确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因此,做好文献综述就等于凝炼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

    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环节是对已往成果进行线条清晰的梳理和系统全面的评价。在文献综述撰写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一是只简单罗列它人观点,未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这样就难以理清已有成果之间的前后继承或横向关联关系,也不易区分哪些问题是主要问题,哪些问题是次要问题,从而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二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归纳或梳理,但未做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对已有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到矛盾和症结所在,进而凝炼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文献综述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文献综述的撰写是述而未作,那么,充其量只是陈述了它人的观点,不能达到通过分析、评说而捕捉到创新机遇的目的。三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但是对问题的提炼不够精确。对它人成果进行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在评说它人的基础上挖掘出待研究的问题,才达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

    在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分析和阐述中,有时会出现对前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过分夸大的错误。有的博士生为了突出说明自身研究的重要性,对以往研究的缺欠或不足进行了人为的放大。实际上,这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放大,不仅不能够提升自身研究的价值,反而有可能造成小题大做甚至是重复研究的结果。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文献搜集的不够充分,有些重要文献没有全部掌握,尤其是对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不够深入;第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将次要问题或非主流问题作为主要问题或主流问题加以认识。还有的博士生将自己一时的未明之理、未解之惑作为问题提出。其实,任何科学问题都一定是学术界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些是由于个人认识原因而遇到的问题不能作为博士论文的应选之题。第三,对学科前沿进展缺少应有的驾驭能力,难于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笔者认为,对于已有成果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梳理是进行叙述和评价的前提。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可按以下三种方式或其组合进行。一是首先按照时序的先后,将以往研究分成几个发展阶段,再对每个阶段的进展和主要成就进行陈述和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已往不同研究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二是以流派或观点为主线,先追溯各种观点和流派的历史发展,再进一步分析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它们之间的批判与借鉴关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从横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开题报告《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三是将历史的考察与横向的比较有机结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反映历史的沿革,又能揭示横向的关联和互动。

    二、关于参考文献的引用。

    一般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在文献综述之后要列示出主要参考文献。有的博士生认为,参考文献的编排只是全部研究的辅助环节,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其中有许多技术环节需要引起博士生的注意。在参考文献的编排中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为了显示资料搜集的系统和全面,将尽可能多的参考文献编入其中,以多取胜。这种作法的直接后果是将一些貌似相关、实则无用的研究成果编入参考文献之中,或将一些相同内容,甚至是重复研究的成果也误当重要文献列入。二是为了证明对国外研究进展的全面把握,将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外文资料也编入参考文献,甚至将那些以自己不懂的语言出版的文献也列入其中。三是为了表征研究基础的雄厚,将自己(或导师)与博士论文研究相关性不大的成果也列入参考文献。有的博士生导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列入参考文献。实际上,这样做既不能抬高导师的学术声誉,也无助于学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以与作者的远近生疏决定文献的选取。

    在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通过网络可以轻易地搜索到成千上万篇文献。然而,在这些文献中,与自己的研究相关且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少而又少。为此,笔者建议,参考文献的引用和编排要遵循“三不要”的工作原则。

    1.没有认真阅读过的文献不要引用。有的学生查阅到一些从标题上看与自己的研究十分切近的专著或论文,就望文生义,不加认真阅读就直接列入参考文献。这样做容易把一些题目看似新颖,实际内容并无参考价值的专著或论文列入参考文献,从而冲淡了重要文献的作用。一般来说,完成一篇博士论文要参考100~200部(篇)专著或论文,即使在看过的文献中也有重要文献和非重要文献之分,列入参考文献的都是一些重要文献。如果将那些不重要或重复性研究的成果过多地列入参考文献,往往会给论文评阅人或其它读者造成论文研究起点不高的印象。

    2.非一流期刊上的论文不要引用或慎重引用。目前学术期刊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博士论文的研究都有较高的学术起点,那些非一流期刊上的文章重复研究成果多,原创性研究成果少,一些文章的题目看似新颖,其实内容空洞,根本不具参考价值,这样的文献尽量不要引用。

    3.虽然读过,但对博士论文研究工作没有借鉴意义的名人之作不要勉强引用。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种习惯,在发表论文或出版著述时总要将一些名人之作列入参考文献,而不管是否参考了这些著述。这样做可能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研究的学术价值。实际上,博士论文的真正价值在于作者自身的创新性工作,根本没有借它人之力来抬高自己的必要。

    三、关于研究内容的安排。

    研究内容是整个开题报告的核心,它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研究内容在整个博士论文研究中发挥承先启后的作用。首先,研究内容是对文献综述的进一步展开,它实际上是文献综述所提问题的求解程序。其次,研究内容搭建起整个研究的基本框架,下一步研究就是按此框架循序渐进地工作。研究内容安排的合理,就会使整个研究少走弯路,顺利达到预期结果。第三,研究内容的确定又是设计技术路线和选择研究方法的依据。第四,研究内容确定之后,往往就预示着在哪些环节能取得突破,因此,它又是阐述预期创新点的逻辑前提。

    在博士论文研究内容取舍和框架的搭建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搭建“平、空、虚、泛”的研究框架。有的博士生开题之初就立意高远,他们或者是要奠定某研究(或某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要提供某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也有的要构建某研究领域的方法体系。必须承认,能达到上述目标的博士论文还是较为少见的。由于目标定得过高,在研究内容安排上就力求“全面”、“系统”,这样就使研究本身涉及的领域过宽,超出自身的驾驭能力。这种框架往往使研究思路过于发散,不能通过思维聚焦而产生创新。

    二是频频使用生涩、怪诞的词汇。有的博士生在开题报告的各级标题中使用各种时髦的词汇和令人费解的语句,使阅读者难以理解其真实内涵。这种错误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自己“创造”了一些“新概念”,但这些概念同论文的内容和整个逻辑体系又难以兼容;第二,将其它学科或日常语言中的一些新鲜词汇生搬硬套地移植过来。

    三是过早地做出判断或给定结论。研究框架一般仅是大致划定一个研究范围,表示研究展开的逻辑,此时,还难以有结论性观点或成熟的推断。如果在开题报告阶段就轻易地得出结论,那么,后续的研究就可能受到先前判断的局限,或者围绕着如何使先设定的结论自圆其说来进行,这恰恰违背了科学推理的基本原则。“任何结论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这句名言对博士论文写作同样适用。

    针对上述状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博士论文不能没有理论研究,有些博士论文本身就是纯理论研究,然而,并非是所有的博士论文都要构建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或建立一个方法体系。做出具有原创意义的理论成就固然意义重大,但多数博士论文的理论研究属于对传统理论的现代发展(完善),或国外最新理论成果的中国化应用研究。这里,我们并非是不鼓励或不提倡博士论文进行原创性理论研究,而是倡导一种先尝试在某一点或一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再向理论体系构建的方向努力,因此,最初的框架最好不要搭得太大。

    2.靠玩弄新鲜名词、滥造时髦概念的研究风格不值得提倡。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研究领域,时髦的名词层出不穷,但真正能被提炼成科学概念,从而嵌入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中的名词却较为少见。一些新鲜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语义差异甚大,从一种使用环境到另一种使用环境、从一个学科向另一学科移植,都要对其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的阐明和界。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四

    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答辩技巧: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一、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三、有条理、有层次。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一、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

    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三、有条理、有层次。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大学生论文开题报告答辩技巧

    二、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三、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五、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八、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 “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五

    1、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

    2、选题要考虑到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应是国家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或重要科研项目。

    3、所选课题在理论上应居于学科前沿,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4、导师及指导小组有能力指导所选的课题。

    (二)开题查新。

    为了加强学位论文选题的'科学性和前沿性,要求博士生开题前应结合选题进行查新。开题报告应附有“查新报告”。

    1、博士生开题工作须在第三学期进行。

    2、开题报告须填写《西北民族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工作实施计划》。

    3、博士生在选题、调研、查新和充分了解本学科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由导师邀请有关学科、专业的专家(博导)组成审议小组(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校外专家不少于2人),审议小组组长原则上由校外专家担任。经参加人员认真讨论并作出决议。决议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得通过。由导师写出综合意见并签名,并报所在院(部)和研究生处备查。

    (1)课题来源(国家、教育部、国家民委、省、自选等)和选题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课题进行的途径、手段和最终目标。

    (2)调研中有否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新观点、新假设等,进行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3)课题研究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完成论文的实验条件等。

    (4)研究过程中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5、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未通过者,可在1-2个月内按专家意见修改或重新选题,再经审议小组通过后方可开题。

    6、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题。如确有特殊原因需改题者,须由研究生写出书面报告,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备案,并应及时补作开题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六

    构思与撰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训练对于博士生的成长至少具有两方面重要意义。第一,开题报告撰写是博士论文写作的先导和基础性工作。科学的选题、合理的研究内容安排、正确的技术路线设计以及对创新点的适当预期,能为整个论文写作提供逻辑连贯的思路和操作可行的工作方案,从而使博士论文的写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在上述各个环节都有疏漏,或在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就会使论文的写作一波三折,甚至会出现前功尽弃,推倒重来的情况。第二,从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构成要件、主要内容、工作程序和撰写规范等方面看,它同许多基金项目的申请报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开题报告作为博士生学术生涯的开源性工作,除直接影响博士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外,它还能为博士生长远的发展提供能力的积淀,这种能力积淀和富集是他们成为学术带头人或科技帅才所必备的素质。本文就文科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讨。

    一、关于文献综述的撰写。

    在题目选定的情况下,文献综述就是整个论文构思与写作的基础,因为,只有全面、深刻阅读、理解了国内外同行最新研究进展,才能明确自己工作的起点;只有清晰地梳理出以往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主要路径,才有可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和走向;只有敏锐地发掘出学术界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正确选择自己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因此,做好文献综述就等于凝炼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找到了研究的突破口。

    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环节是对已往成果进行线条清晰的梳理和系统全面的评价。在文献综述撰写中,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一是只简单罗列它人观点,未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和提炼。这样就难以理清已有成果之间的前后继承或横向关联关系,也不易区分哪些问题是主要问题,哪些问题是次要问题,从而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二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归纳或梳理,但未做系统、深入的分析、评价。对已有成果进行分析、评价,找到矛盾和症结所在,进而凝炼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文献综述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文献综述的撰写是述而未作,那么,充其量只是陈述了它人的观点,不能达到通过分析、评说而捕捉到创新机遇的目的。三是虽然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分析、评价,但是对问题的提炼不够精确。对它人成果进行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只有在评说它人的基础上挖掘出待研究的问题,才达到了文献综述的目的。

    在对以往研究不足的分析和阐述中,有时会出现对前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过分夸大的错误。有的博士生为了突出说明自身研究的重要性,对以往研究的缺欠或不足进行了人为的放大。实际上,这种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放大,不仅不能够提升自身研究的价值,反而有可能造成小题大做甚至是重复研究的结果。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第一,文献搜集的不够充分,有些重要文献没有全部掌握,尤其是对最新研究进展的了解不够深入;第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理解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将次要问题或非主流问题作为主要问题或主流问题加以认识。还有的博士生将自己一时的未明之理、未解之惑作为问题提出。其实,任何科学问题都一定是学术界共同面临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些是由于个人认识原因而遇到的问题不能作为博士论文的应选之题。第三,对学科前沿进展缺少应有的驾驭能力,难于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笔者认为,对于已有成果进行认真的归纳和梳理是进行叙述和评价的前提。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可按以下三种方式或其组合进行。一是首先按照时序的先后,将以往研究分成几个发展阶段,再对每个阶段的进展和主要成就进行陈述和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已往不同研究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二是以流派或观点为主线,先追溯各种观点和流派的历史发展,再进一步分析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成就与不足,以及它们之间的批判与借鉴关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从横向的比较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开题报告《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撰写》。三是将历史的考察与横向的比较有机结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既能反映历史的沿革,又能揭示横向的关联和互动。

    二、关于参考文献的引用。

    一般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在文献综述之后要列示出主要参考文献。有的博士生认为,参考文献的编排只是全部研究的辅助环节,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其中有许多技术环节需要引起博士生的注意。在参考文献的编排中常见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为了显示资料搜集的系统和全面,将尽可能多的参考文献编入其中,以多取胜。这种作法的直接后果是将一些貌似相关、实则无用的研究成果编入参考文献之中,或将一些相同内容,甚至是重复研究的成果也误当重要文献列入。二是为了证明对国外研究进展的全面把握,将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的外文资料也编入参考文献,甚至将那些以自己不懂的语言出版的文献也列入其中。三是为了表征研究基础的雄厚,将自己(或导师)与博士论文研究相关性不大的成果也列入参考文献。有的博士生导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列入参考文献。实际上,这样做既不能抬高导师的学术声誉,也无助于学生论文质量的提升。不能以与作者的远近生疏决定文献的选取。

    在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通过网络可以轻易地搜索到成千上万篇文献。然而,在这些文献中,与自己的研究相关且真正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少而又少。为此,笔者建议,参考文献的引用和编排要遵循“三不要”的工作原则。

    1.没有认真阅读过的文献不要引用。有的学生查阅到一些从标题上看与自己的研究十分切近的专著或论文,就望文生义,不加认真阅读就直接列入参考文献。这样做容易把一些题目看似新颖,实际内容并无参考价值的专著或论文列入参考文献,从而冲淡了重要文献的作用。一般来说,完成一篇博士论文要参考100~200部(篇)专著或论文,即使在看过的文献中也有重要文献和非重要文献之分,列入参考文献的都是一些重要文献。如果将那些不重要或重复性研究的成果过多地列入参考文献,往往会给论文评阅人或其它读者造成论文研究起点不高的印象。

    2.非一流期刊上的论文不要引用或慎重引用。目前学术期刊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博士论文的研究都有较高的学术起点,那些非一流期刊上的文章重复研究成果多,原创性研究成果少,一些文章的题目看似新颖,其实内容空洞,根本不具参考价值,这样的文献尽量不要引用。

    3.虽然读过,但对博士论文研究工作没有借鉴意义的名人之作不要勉强引用。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种习惯,在发表论文或出版著述时总要将一些名人之作列入参考文献,而不管是否参考了这些著述。这样做可能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研究的学术价值。实际上,博士论文的真正价值在于作者自身的创新性工作,根本没有借它人之力来抬高自己的必要。

    三、关于研究内容的安排。

    研究内容是整个开题报告的核心,它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研究内容在整个博士论文研究中发挥承先启后的作用。首先,研究内容是对文献综述的进一步展开,它实际上是文献综述所提问题的求解程序。其次,研究内容搭建起整个研究的基本框架,下一步研究就是按此框架循序渐进地工作。研究内容安排的合理,就会使整个研究少走弯路,顺利达到预期结果。第三,研究内容的确定又是设计技术路线和选择研究方法的依据。第四,研究内容确定之后,往往就预示着在哪些环节能取得突破,因此,它又是阐述预期创新点的逻辑前提。

    在博士论文研究内容取舍和框架的搭建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一是搭建“平、空、虚、泛”的研究框架。有的博士生开题之初就立意高远,他们或者是要奠定某研究(或某学科)的理论基础,或要提供某问题的全面解决方案,也有的要构建某研究领域的方法体系。必须承认,能达到上述目标的博士论文还是较为少见的。由于目标定得过高,在研究内容安排上就力求“全面”、“系统”,这样就使研究本身涉及的领域过宽,超出自身的驾驭能力。这种框架往往使研究思路过于发散,不能通过思维聚焦而产生创新。

    二是频频使用生涩、怪诞的词汇。有的博士生在开题报告的各级标题中使用各种时髦的词汇和令人费解的语句,使阅读者难以理解其真实内涵。这种错误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自己“创造”了一些“新概念”,但这些概念同论文的内容和整个逻辑体系又难以兼容;第二,将其它学科或日常语言中的一些新鲜词汇生搬硬套地移植过来。

    三是过早地做出判断或给定结论。研究框架一般仅是大致划定一个研究范围,表示研究展开的逻辑,此时,还难以有结论性观点或成熟的推断。如果在开题报告阶段就轻易地得出结论,那么,后续的研究就可能受到先前判断的局限,或者围绕着如何使先设定的结论自圆其说来进行,这恰恰违背了科学推理的基本原则。“任何结论都产生于调查研究的末尾”,这句名言对博士论文写作同样适用。

    针对上述状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博士论文不能没有理论研究,有些博士论文本身就是纯理论研究,然而,并非是所有的博士论文都要构建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或建立一个方法体系。做出具有原创意义的理论成就固然意义重大,但多数博士论文的理论研究属于对传统理论的现代发展(完善),或国外最新理论成果的中国化应用研究。这里,我们并非是不鼓励或不提倡博士论文进行原创性理论研究,而是倡导一种先尝试在某一点或一方面取得突破,然后再向理论体系构建的方向努力,因此,最初的框架最好不要搭得太大。

    2.靠玩弄新鲜名词、滥造时髦概念的研究风格不值得提倡。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某些研究领域,时髦的名词层出不穷,但真正能被提炼成科学概念,从而嵌入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中的名词却较为少见。一些新鲜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的语义差异甚大,从一种使用环境到另一种使用环境、从一个学科向另一学科移植,都要对其内涵和外延做进一步的阐明和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七

    5月至8月,完成资料的搜集工作。

    209月至10月,完成资料的整理工作。

    年11月至5月,完成初稿,并将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在刊物上公开发表。

    206月至11月,进行修改、补充工作,并定稿。

    三、论文大纲。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中央朝官。

    第二章中央内官。

    第三章州郡官。

    第四章特设官。

    第五章县下职官。

    第六章边郡防御系统。

    第七章王国官。

    第八章候国官。

    第九章民族职官。

    第十章总论。

    四、研究基础。

    1.已参加过的有关研究工作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

    2.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篇十八

    二、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有的18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3.6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坡耕地不仅产量低而且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耕地资源,而且威胁到国家生态与粮食安全。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末,全国坡耕地因水土流失而毁坏掉的耕地5000多万亩,平均每年100万亩。

    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贫瘠,当地群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大量开垦坡地,造成地表植被更大程度的破坏。坡耕地在造成山丘水土流失的同时,也导致了群众生活更加贫困。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淤积了江、湖、河、水库,直接威胁防洪安全,加剧了水土污染,造成对水资源的破坏。耕地中的化肥和农药也随着水土流失带进河流和水库,造成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在坡耕地治理基础上的特色产业的发展涉及社会、经济、产业、资源与环境等众多因素,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经济复杂系统,单一学科的专门化研究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深入进展,需要借助各门类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本文在坡耕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的指导思想下,以国内外系统学、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在坡耕地治理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北地区坡耕地的实际情况,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找出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特色产业。实现坡耕地的有效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客观意义上的支持。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可拓学”是以蔡文教授为首的我国学者创立的新学科,它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处理矛盾问题。论文利用可拓理论中的基元理论和可拓集理论对区域特色产业系统进行整体描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基元的可拓性和变换方法以及与特色产业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元模型。通过研究建立区域产业发展的可拓决策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

    2)现实意义。

    我国现有的18亿亩耕地中,坡耕地占3.6亿亩,占耕地总量的20%。坡耕地的合理利用,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坡耕地利用的研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由于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突出,造成土地的复种指数高,土地得不到休养,坡耕地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产量低,经济效益低,农民一年的辛勤劳动,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改善他们的生活。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特色产业规模化程度低,加上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影响下,坡耕地的利用水平非常低下,基本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下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这种情况下,合理进行坡耕地的利用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形成特色产业并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管理,本质上有利于提高坡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2有助于坡耕地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多数地区的生态问题与坡耕地的大量存在密切相关,坡耕地合理利用是大面积生态建设的基础。只有通过对坡耕地的改造,增加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数量,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经营观念,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生态重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3有助于改变农民的生产观念。

    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观念的改善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地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习惯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农四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克服农民发展经济的盲目性和短期行为。

    四、研究现状。

    1、坡耕地利用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坡耕地的研究在当前阶段,国外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国内坡耕地利用研究进展我国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研究同样起步较早,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实际上,我国在坡耕地的保护和开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大量的专家学者投身于这一事业中来,为我国坡耕地的改良和完善提供了相对完善的理论支持。

    我国坡耕地的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主要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1)坡耕地利用与治理的技术措施研究坡耕地的利用和开发技术始终是对坡耕地开发利用相关研究的核心和重点。

    2)坡耕地利用模式研究坡耕地利用模式的探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区域坡耕地利用研究林昌虎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收集和整理了贵州山区坡耕地的基本开发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坡耕地的开发必须重视林粮间作、坡地改梯田、坡耕地免耕技术的应用。

    2、特色农业的研究现状。

    (1)国外关于特色农业的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特色农业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探索关于此领域的发展问题。

    (2)国内特色农业研究进展我国学者对特色产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采取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地采取新的农业发展形式,提供具有发展力的产品,进而促进特色农产品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发展。

    我国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特色农业基本概念和内涵。

    伍建平、谷树忠对特色农业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农户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收入,结合区域发展特点形成具有规范农业形式,具备典型的区域性,并且在市场中能够有较强的生命力,形成的一种农业形式。

    2)、区域特色农业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刘志民等通过对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的认真总结,认为当前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多种理论的应用上保证特色农业取得预期经济收益的重要保证条件,同时,在不同的特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必须有针对性的理论作为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我国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取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3)、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4)、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特色农业的发展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是在发展目标的确定上要结合当地情况,实事求是地结合市场确定;第二是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政府要提供大力支持;第三是将产业链进行充分延长,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第四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对过程进行管理,保证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第五是农户是特色农业的主要参与者,要提高农民工作的积极性。

    5)、区域特色农业评价研究。

    程炯分别从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了农业生产模式,提出了进行规划和分析闽东南农业的章程。

    五、研究内容与思路。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针对在坡耕地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的问题,在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和坡耕地治理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陕北地区坡耕地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视角,找出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和农业技术水平的特色产业。实现有效的坡耕地利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目的,本文围绕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这是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论文所涉及的坡耕地治理、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这是论文的研究基础部分。主要对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与特征,组成要素,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发展目标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这是论文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三章在第二章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构建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不相容问题的物元模型,建立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拓决策模型和特色种植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第四章以陕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五章将坡耕地特色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重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的动态仿真模型,并以陕北地区米脂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六章分析特色农业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构建动态博弈模型,探讨政府、农户等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提出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四部分(第七章):这是论文研究的结论部分。归纳总结论文各章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并给出后续研究展望。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在对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统计与预测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坡耕地特色农业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目标。

    其次,通过基元理论分析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中的不相容问题,运用共轭分析和拓展分析方法对各种影响基元的拓展性和变换进行分析,并用关联函数确定特色农业发展的和谐度;建立了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确定特色农业最有种植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坡耕地特色农业与生态环境,宏观政策、粮食安全、人口因素及经济发展的系统动态因果反馈关系,构建特色农业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寻找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

    另外,利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对坡耕地特色农业中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对特色农业的进一步细分,有利于其更好的把握目标市场。

    六、论文提纲。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现状。

    1.3.1坡耕地利用研究现状。

    1.3.2特色农业的研究现状。

    1.4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主要研究内容。

    1.4.2研究思路与方法。

    2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及理论基础。

    2.1坡耕地特色农业的涵义。

    2.1.1特色农业。

    2.1.2坡耕地。

    2.1.3坡耕地特色农业。

    2.2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系统分析。

    2.2.1坡耕地特色农业的要素。

    2.2.2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分析。

    2.2.3坡耕地特色农业的目标分析。

    本章小结。

    3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可拓分析。

    3.1可拓方法概述。

    3.2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拓分析。

    3.2.1不相容问题的确定。

    3.2.2坡耕地系统的共轭分析。

    3.2.3坡耕地系统的相关分析。

    3.2.4坡耕地系统的蕴含分析。

    3.3坡耕地特色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3.3.1模型的建立。

    3.3.2模型的求解。

    本章小结。

    4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农业实证分析。

    4.1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拓分析。

    4.1.1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农业现状。

    4.1.2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优势分析。

    4.1.3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劣势分析。

    4.1.4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主要产业分析。

    4.1.5陕北地区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拓分析。

    4.1.6陕北坡耕地特色农业可拓决策模型的构建。

    4.1.7榆林市特色产品种植的可拓决策。

    4.2横山县坡耕地种植结构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5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

    5.1坡耕地特色农业sd模型。

    5.1.1sd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5.1.2sd模型的构建。

    5.1.3模型检验。

    5.2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动态仿真。

    5.2.1米脂县基本情况。

    5.2.2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sd模型。

    5.2.3米脂县坡耕地特色农业动态仿真。

    本章小结。

    6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博弈分析。

    6.1坡耕地特色农业利益相关者及行为分析。

    6.1.1坡耕地特色农业利益相关者分析。

    6.1.2坡耕地特色农业主要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

    6.2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博弈分析。

    6.2.1发展特色农业的三方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6.2.2农户群体发展特色农业行为分析。

    6.3坡耕地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6.3.1构建长效支农投入机制。

    6.3.2构建特色农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6.3.3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研究结论。

    7.2主要创新点。

    7.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答辩(实用18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推荐度:

    下载
    热门标签: TAGS1 TAGS2 TAGS3 TAGS4 TAGS5
    ADADAD
    热门栏目